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二节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课堂检测
展开【精品】第二节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2练习
一.单项选择
1.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医学上有重大应用价值。通过移植胚胎干细胞期望可以治疗的疾病是 ( )
①糖尿病②血友病
③21三体综合征④老年痴呆症
⑤白化病⑥肝衰竭
⑦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⑦ D.②③④⑤
2.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如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从该图提供的信息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
A.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B.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
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
D.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
3.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
C.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D.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相同
4.在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B.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
C.单倍体育种获取纯和植株
D.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5.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为解决如下四个问题:①快速培养名贵花卉 ②克服远缘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③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④干扰素的工业化生产。依次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
6.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不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 B.植物体细胞杂交
C.动物细胞培养 D.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7.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①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②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③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培养
④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⑤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⑥从小鼠腹水中提取抗体
⑦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促使细胞融合
A.实验顺序应该是①②⑦⑤④③⑥
B.③过程产生多个杂交瘤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
C.⑦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利用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8.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9.下列是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与相关应用的搭配,不合理的是( )
A.体细胞克隆技术——保护濒危物种
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细胞培养技术——促进优良畜群繁育
D.细胞培养技术——获取自体健康皮肤
10.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胚胎学家威尔穆特博士率领的科研小组,于1996年8月成功繁殖了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利。1997年2月,英国的多家新闻媒体头版头条报道了有关“多利”诞生的消息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一时间“克隆”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从分子水平上看,克隆绵羊多利是( )
A.提供去核卵细胞绵羊的DNA遗传信息的全息复制
B.提供细胞核绵羊的DNA遗传信息的全息复制
C.代理受孕绵羊的DNA遗传信息的全息复制
D.三只绵羊的DNA遗传信息的全息复制
11.正常细胞合成DNA有两条途径:a通路(主通路)和b通路(旁路)。用于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骨髓瘤细胞是DNA合成的b通路缺陷型细胞株,让B淋巴细胞与这种缺陷型细胞融合,再在加入DNA合成的a通路阻断剂(氨基嘌呤)的培养液中培养,这种培养会产生哪些效果( )
①促进细胞融合 ②淘汰B淋巴细胞 ③淘汰骨髓瘤细胞 ④选择杂交瘤细胞 ⑤淘汰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的细胞 ⑥淘汰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的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2.2000年,在我国的“863高科技项目”展览中,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13.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病症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14.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化的外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15.医学上常用器官移植来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而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很多问题。分析以下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组细胞中具有46个DNA分子
②图中③阶段的细胞源于②中的①
③图中各器官之间的细胞所含的信使RNA不相同
④若出现图中的研究结果则证明了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下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质粒可以在宿主细胞中友好的寄居
B.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C.抗枯萎病基因进入金茶花细胞后,其传递和表达仍遵循中心法则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18.红江橙种植几年后往往容易积累病毒导致品种退化。在生产上可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A.有丝分裂和分化 B.染色体变化和细胞全能性
C.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 D.DNA的复制和表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胚胎干细胞的应用。理解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弄清题目所给疾病的病因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和肝衰竭分别是胰岛B细胞.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受损或衰老引起的疾病;有望通过移植胚胎干细胞的方法加以治疗。血友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虽然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其致病基因只在血细胞中表达,只影响血液的功能,有望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加以治疗。21三体综合征和白化病也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但影响范围大,不能用移植胚胎干细胞方法进行治疗。
2.【答案】A
【解析】从图中曲线可看出培养基中有无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二者在细胞数曲线上差不多;正常细胞的培养过程中有无血清所获得的细胞数差距较大,有血清的培养基在相同时间内培养得到的细胞数远远多于无血清的培养基所获得的细胞数;癌细胞培养与正常细胞培养二者的差距比较大,正常细胞达到一定的数目后不再增加,而癌细胞却能不断增加。
3.【答案】C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把来自不同植物细胞融合在一起,克服了自然状态下植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融合后的细胞能培育成一个植物个体,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融合原理是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培养基除基本成分外还需要植物激素,而动物细胞培养液需加动物血清。
4.【答案】A
【解析】多倍体的生产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5.【答案】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快速繁殖和培养无病毒植株,而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通过基因工程可将抗病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细胞内,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
也可将人体干扰素基因转移到酵母菌等体内,获得能产生干扰素的工程菌,但必须通过发
酵工程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6.【答案】C
【解析】
7.【答案】C
【解析】在细胞融合过程中,如果只考虑两两细胞的融合,有骨髓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其中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融合不能无限增殖。
8.【答案】D
【解析】首先,两种细胞工程技术中都要进行细胞融合,且融合的技术基本相同,但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除去细胞壁;第二,诱导的方法,除动物细胞的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外,其他的二者基本相同;第三,二者采用的原理不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最终形成的是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还用到细胞的全能性,最终杂种细胞形成的是杂种植株。
9.【答案】C
【解析】促进优良畜群繁育是利用了胚胎移植技术,而细胞培养技术只能使细胞数量增多,故本题答案选C。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克隆大量的濒危动物;制备单克隆抗体就是将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在进行皮肤移植的时候可以获取自体健康皮肤进行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的自体皮肤,移植后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B
【解析】细胞融合方法有物理法.聚乙二醇的化学法.生物法,而该培养对细胞融合没有影响;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的细胞本身不能增殖;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的细胞由于是b通路缺陷型,剩下的a通路被阻断也被抑制,都不能合成DNA;只有杂交瘤细胞具有a通路进行DNA的复制,从而最终被选择下来。故本题答案选B。
12.【答案】A
【解析】“人耳鼠”应用了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用少量组织细胞经体外培养和扩增,构建新的组织和器官。其具体过程为:先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部的模型支架,让牛的软骨细胞在这个支架上增殖和生长,然后再接上表皮细胞,在先天缺乏免疫能力的裸鼠背上切开一个口子,将培养好的“人耳”植入后缝合。“人耳”支架最后会降解消失,“人耳”便与老鼠浑然成一体。
13.【答案】C
【解析】考查有关单克隆抗体的知识。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在单抗上连接抗癌药物可制成“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经体内或体外培养而成的细胞系分泌的,而体外培养的B淋巴细胞不能大量增殖,所以不可能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14.【答案】D
【解析】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故A错;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不能无限增殖,故B错;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不完全是杂交瘤细胞,也有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等,故C错;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即抗体—抗原杂交技术),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故D正确。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物质及结构变化情况。熟悉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受精卵发育成囊胚过程中,需要通过细胞有丝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该过程中每个细胞DNA含量不变;所有细胞中总DNA量为2n·2n,呈指数函数形式增长;囊胚的总体积略微减小,但由于细胞数目增多,故每个细胞的体积减小;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故有机物总量在减少。
17.【答案】B
【解析】由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较动物细胞要高,所以对于植物来说并不局限于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1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细胞分裂.分化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把理论知识与生产联系起来。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过程是体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分裂和分化都必然涉及DNA的复制与表达,当然也有染色体的变化。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惟独不涉及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
浙科版 (2019)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二节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二节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常细胞合成DNA有两条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二节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二节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用来,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二节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二节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