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一中、广昌县一中、金溪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一中、广昌县一中、金溪县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崇仁一中、广昌一中、金溪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材料二: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装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袄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綮《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气蓬勃作为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既是盛唐诗歌独有的艺术风格,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特征。B. 作者认为,属于人民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C. 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与尔同销万古愁”不仅仅在说愁之多、愁之长,更体现出形象的充沛饱满。D. 在儒、释、道三教并用的唐代,诗人们可以多方面汲取营养,李白、杜甫、王维不同的诗风与其不同的信仰有关。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B. 盛唐气象是与大唐帝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艺术等相适应的文化风貌特征,“浑厚”是其鲜明的风格。C.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法、传教,盛唐气象因此形成。D. 唐朝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文化新人诞生,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D.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4. 材料一第四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列举并简析。5. 请结合材料二,分析“盛唐气象”的形成原因。【答案】1. B 2. B 3. D 4. ①举例论证,列举李煜《虞美人》论证它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列举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论证“是典型的盛唐气象”;②对比论证,将李煜《虞美人》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进行对比,说明它们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③引用论证,引用李白、王昌龄的诗句证明盛唐气象形象的充沛饱满。④比喻论证。把盛唐气象比作一朵小小的蒲公英,形象说明“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 5. 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②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③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④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答对三点即可)【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多歌唱正面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错误,选项理解不当。原文是“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属于人民的作品有描述黑暗的,没有程度上的要求。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并理解文中内容的能力。A.“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盛唐时代不同于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楚辞》的风格与盛唐诗歌风格不同,可知选项无中生有。C.“盛唐气象因此形成”以偏概全,原文“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可知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有多个方面。D.“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因果颠倒。原文“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可知是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内容并据此推断的能力。D.《夜雨寄北》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缺乏蓬勃朝气,不属于盛唐气象。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举例论证:列举李煜《虞美人》,“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论证它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列举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论证“是典型的盛唐气象”;对比论证:“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将李煜《虞美人》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进行对比,说明它们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引用论证:“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引用李白、王昌龄的诗句证明盛唐气象形象的充沛饱满。比喻论证:“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把盛唐气象比作一朵小小的蒲公英,形象说明“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可得出: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由“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可得出: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可得出: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的诗歌风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由“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可得出: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散落在乡间的诗人刘星元①他姓关,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这里的小学校长。②学校的教师清一色都是本乡本土的农人,闲时教书,忙时兼顾农活。而关校长却是我们这所小学唯一的外来人。③关校长来我们这里做校长那年,我恰好上一年级。他顶替因病退休的老校长,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第一节课,他并不讲授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带着我们参观校园。我们像威武的士兵,在关校长的带领下,仰着头,挺着胸,把整个校园一处不落地走了一圈。操场、厕所、办公室、教室前的小花园……每到一处,他就蹲下身子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注意些什么。学校里有十多个教师呢,从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做过,我觉得他真了不起。④更让我觉得关校长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还能写一手好字。某个周末,恰逢本村老教师的儿子结婚,母亲拉着我去吃喜席。先去封礼,礼桌乌压压围了一圈人,时而传出叫好声。小孩子淘气,好奇心重,从大人们的身体间挤进脑袋向里看,只见那礼桌后面端坐着关校长。关校长在写喜联,喜联上写的什么,不认识。只见关校长提笔运力,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就跑到了喜庆的红纸上面。那些字端端正正的,行距、尺寸、字体,都那么有条不紊,仿佛那些字本来就躺在那个位置,关校长只是用笔一点,就都蹦了出来。那些蹦出来的字,似乎比课本田字格里的字要好看,也似乎比在课堂上他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要好看。每写一个字,围在四周的人就叫上一阵好。关校长微微笑了笑,并不说话,继续写字。显然,我比关校长更为兴奋,一听谁再叫好,我就赶忙补一句,他是我们的校长,他是我们的老师。那些大人看着我笑了笑,我感觉他们似乎是在赞赏我呢。⑤那时候,我们乡把教书的先生放在高高的位置上,谁家不过年不过节就准备一桌好菜,必定是请学校的老师去家中做客。关校长家在别镇,向来都吃住在学校里,一个月回一次家,每次都带些煎饼和咸菜回来。我们乡日子过得苦,却见不得教书的先生过得苦,于是总有人家按照旧例,请关校长去家中做客,但似乎没有一家请得动关校长。⑥我们家也请过关校长。从我们村到学校,两里路,往返就是四里。父亲派我去请关校长,往返三次,每一次关校长都有理由拒绝。直到饭菜凉了,父亲才决定放弃。父亲感慨地说,真是个好先生。请不来关校长,我觉得很委屈。⑦我们当时的学制是五年,关校长教了我们五年语文。在他那里,我知道了“床前明月光”,知道了“春眠不觉晓”,知道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知道了“映日荷花别样红”。我懂得了表达喜悦不必非用“喜悦”这个词,也可以是一朵盛开的花、一树摇曳的叶、一曲动人的歌;我懂得了描写时间不是非得用“光阴似箭”,还可以是学校斑驳的旧墙、去年脱掉的衣裳、家中悬挂的照片、爷爷脸上的皱纹。我于无意之中得到一位高明的老师在文学上的点拨,这种点拨日后让我受用一生。⑧有一次,我在县城的旧书摊上淘到一本诗歌集。那是三十多年前本地的几个文学爱好者编印的一本手写蜡刻小书,已经泛黄得有些发黑。在目录的后半部分,我惊奇地发现了关校长的名字。我的手哆哆嗦嗦地打开印有他名字和作品的那一页,看到了他的简介和诗作。简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上面印着:关未山,笔名微草,小学教师,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下面是一首小诗,题目叫“乡间的孩子”。他说,每一缕风只围着孩子绕。他说,每一朵花只迎着孩子开。他说,每一只鸟只向着孩子唱。⑨这么多年,我从不知道他竟然还是一位散落在乡间的诗人,也从未把他视为园丁或者蜡烛。没错,他注定不是园丁或者蜡烛,正如他在诗中吟唱的那般,他是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更为确切的词语来表达。⑩有一年在曲阜,我去拜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在明清走廊,处处可见诸如“仁者爱人”“有教无类”“逝者如斯”之类的汉字,那些汉字凑在一起,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我擒了进去。仿佛我就是老夫子那三千弟子中的一个,即便逃离了三千年之久,还是要规规矩矩地回来,聆听自上而下的教诲。我想起了关校长,想起了在乡间小学,他曾手把手教我在田字格上写下横竖撇捺,教授我那些绝妙诗文。他走路时的步伐,他诵读时的声调,似乎就在我眼前耳畔。于混沌中,我发现,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⑪我无意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与关校长作比较,我只是想说,无论我们去往何方,遇见怎样卓越的人物,我们内心深处与之产生共鸣的,往往来自故乡。也就是说,乡间的关校长,才是我对教师和教育的终极理解。⑫即便如此,作为一位散落在乡间的诗人,他视之如歌的学生又能对他了解多少呢?⑬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校长给“我们”上第一节语文课,是带一年级学生一处不落地参观校园,他寓教其中,平等待人,给学生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B. 为了请生活清苦的关校长到自己家做客,乡民们会准备一桌好菜,但没有哪一家能请得动关校长,突出了关校长的优秀品质。C. 作者借关校长的诗句来形容他像“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这既是对他诗人特征的发现,也是对他诗歌教育价值的肯定。D. “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这句话凸显了关校长在作者心目中的特殊地位。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四段关校长写喜联这一情节,既有细节描写,又通过周围乡民和“我”的反应,从侧面突出了关校长的形象。B. 文章第七段引用大量诗句,既突出了关校长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富有诗意。C. 文章先用大段笔墨描述关校长精心育人的师者形象,后面写他是“散落在乡间的诗人”,丰富了其形象。D. 文章以“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这一议论、抒情的形式作结突出了人物形象,深化了文章主旨,意味悠长。8. 理解文章第十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9. 请结合全文,探究标题“散落在乡间的诗人”的丰富意蕴。【答案】6. C 7. D 8. ①传统教育精神博大精深,代代相承。②暗指“我”受到关校长的教诲,是传统教育精神的受益者。③体现了“我”对这种教育精神的敬畏与热爱。 9. ①关校长不仅是良师,也是“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的诗人。②关校长的诗作、诗情被埋没多年。③得到关校长的教育和关爱的学生,并未真正了解他。④从对教师和教育的终极理解的高度,表达了对关校长的怀念和礼赞之情。⑤隐含了对关校长的诗人身份未能被人了解的遗憾之情。(答对三点即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也是对他诗歌教育价值的肯定”表述有误。文中说“他注定不是园丁或蜡烛,正如他在诗中吟唱的那般,他是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体现的是他作为诗人和教师的价值与奉献。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议论、抒情”错。“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没有抒情,只是以议论作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作者说自己去曲阜拜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当看到诸如“仁者爱人”“有教无类”“逝者如斯”之类的汉字时,感觉自己就是老夫子那三千弟子中的一个,聆听自上而下的教诲,从而可以看出传统教育精神博大深厚,代代相承。作者把自己看作老夫子三千弟子中的一个,即使逃离了三千年之久,也要规规矩矩地回来,聆听自上而下的教诲,通过“规规矩矩”“教诲”这些词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教育精神的敬畏与热爱。本文是在回忆关校长,并且后文说到想起了关校长,想起在乡间小学,他曾手把手教我在田字格上写下横竖撇捺,教授我那些绝妙诗文,所以这句话暗指作者受关校长的教海,是传统教育精神的受益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含义的把握能力。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散落在乡间的诗人”指的是关校长。由原文第8段可知,作者淘到的那本诗歌集中对关校长的介绍为“小学教师,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可以看出关校长不仅是良师,也是“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的诗人。由原文第8段可知,作者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诗歌集,并且惊愕地发现了关校长的名字,看到了他的诗作。第9段说到我从不知道他竟然还是一位散落在乡间的诗人。第12段说到他作为一位散落乡间的诗人,他视之如歌、视之如命的学生又能对他了解多少呢?可以看出关校长的诗作、诗情被埋没多年,得到关校长教育和爱的学生,并未真正了解他。由原文第10段可知,自己去曲阜拜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这时作者想起了关校长,想起在乡间小学,他曾手把手教我在田字格上写下横竖撇捺,教授我那些绝妙诗文。他走路时的步伐,他诵读时的声调,似乎就在我眼前耳畔。于混沌中,我发现,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并且11段说到乡间的关校长,才是我对于教师和教育的终极理解。从而看出作者从对教师和教育终极理解的高度,传达了对关校长的怀念和礼赞之情,隐含了对关校长诗人身份未能被人了解的遗憾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受业大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侯嬴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于抱关。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谢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选自《后汉书·范式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B. 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C. 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D. 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B. 烈士,指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也指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人。文中取的是忠义有志之士的意思。C. 辟,指征召出仕,与文中“举州茂才”的“举”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D. 夷,古时对我国东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可用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式信守承诺,按时拜访老友。范式在太学求学时跟张劭关系很好,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要去拜见张劭家人,到约定那天,范式果然前往。B. 范式接受重托,不负同窗之谊。范式与陈平子虽同窗却从未见过面,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将身后事情托付给范式,范式将平子视作死友,照料平子的妻儿。C. 范式不求回报,淡泊名利。范式将平子的灵柩护送完成后就哭着离去,后来有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范式受到三府征召,但他都没应召。D. 范式偶遇故友,为他深感惋惜。范式与孔嵩本是好友,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孔嵩,为他的处境感到惋惜。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2)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14. 文章介绍的是范式的生平事迹,为什么要详写孔嵩呢?请简要说明。【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后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2)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肯离开。 14. ①运用衬托的手法,侧面塑造范式的形象。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孔嵩是范式的朋友,他为人端正,砥砺操行,重信重义,受人尊重,这说明范式亦是如此。③侧面描写与前文的正面描写相结合,丰富了传记的内容,使传主形象更丰满立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之京师道宿下亭”中的“之”的意思是到,其宾语是“京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嵩)到京师,途中在亭中住宿,“之京师”后应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责让”是责备、责怪的意思,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选B项。句意:他终于被三公府召用。孔嵩到京师,路上在亭中住宿,盗贼们一道偷了他的马,不久他们打听到是孔嵩的马,就相互责备说:“孔伸山是善良之士,难道可以偷他的东西吗!”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与文中‘举州茂才’的‘举’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错误。“辟”是中央官署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官,再向朝廷推荐,不是皇帝征聘;“举州茂才”的“举”是由地方官吏推荐人才,不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本题中,D项,“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与原文不符,原文“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 的意思是县府挑选孔嵩当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所以不是孔嵩主动担任向导。故选D。【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期”,限定或约定的时间;“至”,到;“具”,通“俱”,全、都、详细;“以”,介词,把;“以白”是“以之白”的省略,“元伯具以白母”(省略句);“白”,禀告、告诉;“设馔”,准备饮食;“之”,代词,指范式。句意:后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2)“敕”,吩咐、命令;“以为”,认为;“佣”,雇用、受雇用;“竟”,完毕、完成;“去”,离开。句意: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肯离开。【1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史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的相关基础知识,既要准确辨别手法,又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点出手法的作用。题干要求分析文章介绍的是范式的生平事迹,为什么要详写孔嵩呢,这是对次要人物作用的考查,可从衬托中心人物,从侧面表现中心,能够将本来单调的故事情节烘托得活灵敏现等角度分析。根据文中的“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这段描写可知,孔嵩为人端正,砥砺操行,受人尊重,而两人是好朋友,可知范式也是这样的人,所以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侧面塑造范式的形象。前文对范式的描写,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而文章的结尾部分却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一正一侧,使传主形象更丰满立体,也丰富了传记的内容。【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他年少时到太学游学,当太学生,同汝南人张劭结成朋友。张劭字元伯。二人一道告辞回家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将回来,将去拜访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后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母亲说:“分开两年,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这么当真相信?”元伯回答:“巨卿是守信用的人,一定不会失约。”母亲说:“既然如此,我就为你酿酒。”到约定的那天,巨卿果然来到,到堂上拜见、喝酒,尽情欢乐而别。后来(范式)到京师,在太学从师学习。当时太学生长沙人陈平子也一同在太学学习,与范式没有见过面,但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对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位忠义有志之士,能够托付死后的事情。我死以后,就将我的尸体埋在范巨卿的门前。”接着撕开丝帛写了一封信,留给巨卿。平子死后,他的妻子听从他的话去做了。当时范式出外行远刚好回来,看了书信,见到坟墓,悲伤感动,对着坟墓作揖哭泣,将平子视作死友。于是他照料平子的妻子儿子,亲自护送平子的灵柩到临湘。距临湘还有四五里地时,他将平子在丝帛上写的信放在灵柩上面,哭着告辞离去。平子的兄弟知道以后,找范式找不着。长沙佐理上计事务的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三公同时召他,他不应召。(范式)被州府举荐为茂才,经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他的朋友南阳人孔嵩,家中贫穷,父母年老,就改变姓名,受雇在新野县阿里当负责街道治安、打扫等事的差役。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而县府挑选孔嵩当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他,叫声孔嵩,抓住他的手臂说:“您不是孔仲山吗?”对着孔嵩叹息,谈及过去的经历。范式说:“我受到国家的重用,当上州牧,而您身怀道术,隐藏自己,身处士卒之中,不也可惜了吗!”孔嵩说:“侯赢长期从事低贱的职业,晨门对管城门觉得快意。孔子想住在九夷,不嫌九夷的鄙陋。贫穷是士人自然的事情,难道算鄙贱吗!”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肯离开。孔嵩在阿里,为人端正,砥砺操行,街中的少年都服从他的训导德化。他终于被三公之府召用。(孔嵩)到京师,途中在中住宿,盗贼们一道偷了他的马,不久他们打听到是孔嵩的马,就相互责备说:“孔仲山是有德之士,难道可以偷他的东西吗!”于是将马送还,向他道歉。孔嵩做到南海太守,范式后来调任庐江太守,有威望,卒于其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友人入蜀①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注】①这首诗为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诗人当时受到朝廷权贵排挤。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占卜为生。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蜀道之难写起,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诚挚而恳切。B. 颔联描写蜀道想象奇特,境界奇美,形象地表现入蜀之险,隐含对友人的关切担忧。C. 尾联借用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升沉应已定”的羡慕,又暗含对自身浮沉的感慨。D. 全诗以叙述开篇,中间展开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体现主旨,笔力开阖,富有韵味。16. 历代诗家认为,诗歌第三联中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分别指出并简要分析。【答案】15. C 16. ①“笼”和“绕”。②“笼”形象生动,化静为动,颇具画面感,充分表现了山岩峭壁上林木枝叶婆娑,笼罩栈道的景象。③“绕”字与“笼”相对,赋予“春流”情感的主动性,亲切可感,写出山下春江环绕蜀城奔流的美景,形象贴切。【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表达了对友人‘升沉应已定’的羡慕”错误。尾联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告诫友人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身在长安政治上遭人排挤的深深感慨。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炼字题的鉴赏首选动词,“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中的动词为“笼”和“绕”。此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它包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这正是从远处观看到的景色。“笼”字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化静为动,颇具画面感形象地表达了春林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绕”字与“笼”相对,“绕”赋予春流以情感色彩,仿佛春流脉脉,刻意主动绕着蜀城流动,令人感到情感依依,亲切自然。写出山下春江环绕蜀城奔流的美景,形象贴切。“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前者写山上蜀道景致,后者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有如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三)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适《燕歌行并序》中揭露“汉军”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2)面对楚王昏聩、小人中伤、世俗同流合污,屈原愁闷失意,走投无路。《离骚》中表明他这种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3)杜甫在《蜀相》“_____,_____”两句诗中,感叹英雄长逝,遗迹荒落,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流露出对诸葛亮的崇敬惋惜之情。【答案】 ①. 战士军前半死生 ②. 美人帐下犹歌舞 ③. 忳郁邑余侘傺兮 ④.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⑤. 映阶碧草自春色 ⑥. 隔叶黄鹂空好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帐”“忳”“郁邑”“侘傺”“隔”等。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国维曾说,古今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三种境界说,在王国维的《文学小言》中就已经出现,在其《人间词话》中语句又有斟酌,但内在精神 ① ,即以“摘句”方式比拟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具体而言,即从恓惶问道、发奋学习到 ② 的精神历程。王国维的学术研究曾经历过一个较为清晰的从哲学到文学、从文学到国学的转变过程。少年王国维志向之高远、觅道问路之恓惶、精神世界之孤寂,与世情俗务 ③ 。父亲常常以一种忧虑的目光注视着儿子。在一个列强环伺的时代,在一个贫病交加的国家,儿辈如何自立持家是父亲最关心的。狂妄不羁,一味自是,是父亲对王国维的一贯评价。多年后,王国维成了一棵参天大树,顶天立地,不但能够自立持家,而且已成为学界公认的国学大师。父亲不用担心了,可以安息了。18. 请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短句。可以调整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 ①一以贯之(始终如一) ②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③格格不入 19. 王国维的学术研究曾经历过一个较为清晰的转变过程,即从哲学到文学,从文学到国学。 20. ①构成:比喻句由本体“王国维”、喻体“参天大树”和比喻词“成了”组成,把王国维比作一棵参天大树。②表达效果:使表达生动形象;突出了王国维已经顶天立地,不仅能立身持家,还获得学界的认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指三种境界说措辞虽有变化,但内在精神始终没有改变,可填“一以贯之”或“始终如一”。一以贯之: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始终如一:指自始至终都一样,多用于形容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第二空,此处是发奋学习之后的结果,应该是忽然一下子明白了道理。可填“豁然开朗”或“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一变为宽阔明亮,比喻顿时通达领悟。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茅塞顿开:比喻忽然理解、明白了。第三空,语境指王国维与世情俗务不能相容,可填“格格不入”。格格不入:形容彼此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长句变短句,可以先找出主干句,然后将其他句子成分变成小句子。画曲线的句子主干是“学术研究曾经历过一个转变过程”,其中主语的修饰语“王国维的”可以加进来,修饰宾语的定语“较为清晰”的也可以加进来,构成第一个句子:王国维的学术研究曾经历过一个较为清晰的转变过程;然后将定语“从哲学到文学、从文学到国学的”中的“的”删掉,改成“即从哲学到文学,从文学到国学”。【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先看构成:“王国维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这是一个暗喻,把“王国维”比喻成“参天大树”,比喻词是“成了”;再看效果:结合“顶天立地,不但能够自立持家,而且已成为学界公认的国学大师”可知,这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突出了王国维已经顶天立地,不仅能立身持家,还获得学界的认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所谓正午,是太阳来到正南方向的时刻。你注意到了吗?2月份的太阳似乎有点“懒”:正午时刻总是推迟。人们一般认为,每天12点,太阳会运行到正南方向,此时正午到来。人们一般认为这就是事实。但 ① ,正午和12点之间常常存在时差。古人以真实的太阳视运动为依据确定日常时间,但这个时间是不均匀的,无法满足现代人类对时间精确度的需求。为了得到 ② ,人们假想太阳是平均运动的,进而得到一个新的日常时间。这样一来,两个日常时间之间就存在正负时差,正午的时刻也因此 ③ 。事实上,一年之中时差为零的只有4天;2月的时差保持在负14分钟左右,这时候是一年当中太阳推迟“值班”最久的一段时间。21. 下列句中加点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句中加点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三个人你看不上我,我看不起你,谁也不服谁,真自信感爆棚。B. 那天我心血来潮,用你的照片作电脑桌面,没想到居然中电脑病毒了!C.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生命停止时,也还能用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D. 大地啊,你是多么平凡而又多么伟大,你用你的博爱征服了无数的人们。22.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 C 22. ①其实事实并非如此;②一个更均匀的日常时间;③相应提前或者延后了。【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文中横线处的“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A.不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某一个体,三个人中的任意一个。B.是特指一个人。C.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D.指“大地”。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由前面的“一般认为”和转折连词“但”可知,“正午”并不一定是中午12点,可填: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第二空,前面说“但这个时间是不均匀的,无法满足现代人类对时间精确度的需求”,可知这里的“为了得到”指的是得到一个均匀的时间,可填:一个更均匀的日常时间。第三空,前面说“两个日常时间之间就存在正负时差”,那么正午的时刻也就不一定是12点,而可能提前或延后,可填:相应提前或者延后了。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 阅读下列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1:近来,“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话题引起热议。有人认为,不读古诗,不影响日常生活,也不妨碍个人发展。古人平日生活的场景、使用的语言都和我们有相当的差异,不必学习古诗词。也有人认为,诗歌是人之情感意志得以表达的载体,我们能在古诗的字里行间,体味到多种情感力量。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仍旧需要古诗,甚至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古诗的慰藉。还有人认为,……材料2:在某种意义上,诗歌的功效等于零——从来没有一首诗阻止过一辆坦克。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它又是无限的,就像在沙中写字,在它面前原告和被告皆无话可说,并获得新生。(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对于“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古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在语文古诗词课上奋笔疾刷数理化习题;也有些同学为了考试而拼命修炼所谓的古诗词“答题技巧”;更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困惑,提出“古诗鉴赏有没有必要”的疑问……而我认为,中国古诗词滋养中华儿女的心灵,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习古诗词。首先,古诗词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感知到诗意的美。很多人都感慨,出门旅游的时间太少,即使出了门,处处都是人,也无风景可欣赏,殊不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春日,当别人感慨阴雨绵绵、春风乍起时,读过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人,却能领会到另一种清新活泼之美。夏日,当别人厌烦烈日炎炎、蝉儿嘶鸣时,读过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人,却能在夏夜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之美。秋日,当别人哀叹秋风萧瑟、万物寂寥时,读过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人,却能体验到将目光看向晴空的广阔美。冬日,当别人抱怨天寒地冻、单调冷清时,读过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人,却能在冰天雪地里发现别样的豪放美。古诗词给寻常的景物加上一层文化美的滤镜,让我们感知到别样的美。舟是李白的轻舟,驴是陆游的毛驴,普通的事物在腹有诗书的人眼里不再普通。我们借古人的眼看到了古人所看的景,发现了古人所感知的美,体验到一般人无法体验的快乐。其次,古诗词使人丰富人生的阅历,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启迪。“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对事物有了足够的见识,才能获得更丰厚的阅历和智慧。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对学生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去探索宇宙人生的道理是不切实际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我们还没有恋爱,但我们懂得了真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至死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们还没有走向社会和职场,但我们知道了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需要执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虽然我们没有苏子坎坷跌宕的人生经历,但我们明白了在失败、打击的面前,要抱有乐观、旷达的心胸。古诗词是座桥梁,是我们与先达的一种跨时空的交流途径。当我们与古诗词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时,封存在其中的文化内涵浸润了我们的心灵。陈寅恪先生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中写道:“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同样可用于表明古诗词的价值。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它能表现其他语言难以完美表现的意境,正因为如此,中学生身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我们更应该自觉学习古诗词,并汲取其精华,光大其精神,唯有给古诗词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叶嘉莹女士说过“古典诗词让人心不死”,沐浴在古诗词永恒的智慧下,人心怎会死呢?而且当诵读古诗词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时,给整个民族带来的,是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一围绕“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这一热门话题展开论辩,并介绍了现实中不同的人对古代诗歌的不同态度。有一部分人对于古诗阅读学习存在困惑和疑问,认为当今社会没有必要再读古诗。而另一些人则指出,古诗于当代人仍具有重要作用,指出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彰显了汉语表达的独特魅力,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材料二则借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的言论,说明诗歌虽然没有非常明显的现实作用,但在滋养与表现人们的思想文化方面,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其实,诗歌不仅是古代人们的情感意志的表达载体,身处快节奏的现代文明中的人,积极阅读学习古诗,更可以帮助我们跳出日常的琐碎,凝视自然的神奇,发掘自我的诗心,能给生活平添一份诗意。而且,古诗中的胸襟抱负、温厚美德、日常哲思、闲情逸致,更能给予我们情感思想的共鸣、人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从而继续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写作时,毫无疑问应当肯定“现代人更需要古诗词的滋养”;接着可以从古诗词的价值意义角度分析,如古诗词可以让奔波忙碌的现代人的心灵更加饱满,古诗词让我们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古诗文不仅是我们了解古代先贤的窗口,更是我泱泱两干年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等;然后分析青少年为何更要读古诗词,因为它可以为我们奠定一生的精神基座、文化基因,让我们的文化血脉得以传承。立意:1.古诗如明月,照亮前行路。2.在阅读古诗中给生活添一份诗意。3.让古诗架起历史的桥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广昌一中、金溪一中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广昌一中、金溪一中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文件包含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广昌一中金溪一中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x、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广昌一中金溪一中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