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心理距离”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理解的是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他所说的“心理距离”,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
“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以另一种眼光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美丽、清新的世界。“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这些诗人已彻底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所以在他们眼中,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如此一来,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相容的,第一条规律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则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矛盾”。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
“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既不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这样,就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客体之时,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就艺术创作而言,正如王国维所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当然,在审美体验中,能不能获得“不即不离”的距离,不但与审美客体相关,也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相关。对于思想文化极其低下的审美主体而言,无论面对多么优秀的艺术品,也会因 “距离丧失”而想入非非。艺术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诗化原则、陌生化原则、变形原则、程式化原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艺术家为了使其艺术品获得理想的审美心理距离所采取的艺术处理。
(摘编自童庆炳《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有删改)
材料二: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地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能太过,可能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时绝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有别于时空相隔的“距离”,它需要审美主体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修养或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而获得。
B.诗人要获得审美意味,就必须改变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在一定的距离外对事物进行观照和品味。
C.审美主体如果能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就可以进入到“不即不离”的理想审美境界。
D.一般人即使拥有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经验,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客观化的艺术处理,也不能创造艺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品味古代诗人笔下的绿竹形象时,要彻底改变对竹子的观念认知,才能发现其被诗人赋予的生命力和美好品质。
B.在生活中尽量拉开审美体验的“心理距离”,能够使本来寻常、熟悉的事物变得光耀夺目,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C.《悲愤诗》是诗人蔡琰痛定思痛之后的创作成果,可见艺术创作是需要站在客位进行观赏,情感并不能产生艺术。
D.陶渊明的笔下多写闲逸的田园图景,少见农人耕种的艰辛,是因为他能够从实用的世界跳开观赏田园生活本身。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最能从正面体现“不即不离”这一审美理论的一项是( )(3 分) A.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曾述,某商人女儿“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重疾”。 B.《唐吉诃德》中,看多了游侠小说的唐吉诃德以为自己就是游侠,于是行侠仗义走天下。
C.登上泰山时,我们不禁感叹“岱宗天下秀”;面对长江之时,我们不禁“羡长江之无穷”。
D.雾海航行,水手和乘客暂忘海雾的危险,欣赏水天一色的美景,获得了自由、恬适之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
5.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宇航员带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网友纷纷表示大失所望,这不是那古典诗词中熟悉的月亮形象,甚至开玩笑地说:“好失望,瞬间对月球失去了好奇心”。网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带伞的女人
吴富明
很多年以前,我还是报社的一名见习记者,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名舞蹈教师。她的《伞舞》获得了全国文艺大奖。
那天,她正在指导学生排演舞蹈。她显得活泼、开朗、动作轻盈,可说是个人见人爱的姑娘。我的采访很顺利。
可是当我和她从少年宫出来时,天却下起了大雨。她就将自己带的油纸伞撑开。我心想,她真有先见之明呢。
我的采访稿第二天就见了报,反响不错。我从报社出来时,正好又碰到她。我发觉她又带了那把油纸伞。我想,她真是个敬业的人,走路还忘不了自己的舞具。不过,天正火热,也许是为遮阳。
后来,她结婚时请了我。过不久,她和她的先生去旅游了,在旅途中就发生了变故。在她住的宾馆里,她的那把油纸伞弄丢了。
那个晚上,她颤抖不已,并不时抱住头,往墙角躲。她的丈夫不住地劝慰:不就一把伞么,买一把就得了,干吗闹成这样?丈夫的话并没改变她的态度。这事让在宾馆住宿的人都觉得可笑,有人开始怀疑丈夫所为了,这让做丈夫的感到难堪。
就在让人不可思议的时候,宾馆服务员送来了伞。走时说了句:您的伞忘在楼底了。不就一把伞,还是把油纸伞,就这么急的,要是丢了别的不就……
看服务员出去,丈夫才想起是自己在妻子睡着时,带伞出去买烟了,天正下雨。没想,到楼底进了趟厕所,就忘记伞了。
她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忽地打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丈夫这时才发觉自己的女人是疯了。丈夫就不理她了,由她闹去。在极度困乏中丈夫睡去了。她下意识地发现了自己的失态,就吃了一惊,只好无奈地一笑,把伞放在床边,也睡去。
可以想象,结婚的旅程就被打乱了。他们不得不回了家。丈夫要带她去找医生,可她却说,我
没事,干吗找医生?丈夫说,你肯定是练舞过头了,那么多舞蹈,非要用伞当道具不可?没有说话,只有无尽地泪流。
当我第二次采访时,她的又一个伞舞获了奖。只是,她已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
你们不是很般配吗,怎就……我问她。男人护不了我的,在我无助时,还不如我这伞呢。她笑了下说。稍顿,她发觉我在发愣,忙说,不包括你这样的男人的。
我就笑了。可心里却想,这个女人是不是真有毛病,还是心理有障碍呢?你在想什么?她说,你们当记者的就是敏感。
再次祝贺你。愿你的伞舞更加成功。我热情地说。
太谢谢你了。她真诚地向我伸出了手。那手真柔滑,可以想象,伞在她的手里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呀!
待我大学毕业的那年,我正式成为报社的一名记者。能取得如今的这个职位,对她的成功报道,正是对我的最好回报。我在心里十分感激她。
不过,我却一直不明白,她在无人时,为何总在腋下夹着那把油纸伞呢?我渴望解开这个谜。
那时,我开始对武侠小说感兴趣。常读到小说中武林中人用伞当武器,抵挡来自各方的暗器,我想,她带伞可不会是挡东西吧,除了雨、太阳,又能挡什么呢?我对自己有这种想法觉得可笑。然而,她突然打来的电话让我吃了一惊。
她说,我不知怎的,老记起你。我知道你在注意我的伞,今天就告诉你……她的话里流露着一股悲怆。
原来如此。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就因被心爱的人抛弃,而反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冷不丁的石块、菜叶的袭击。由于多次被伤害,她就养成了带伞的习惯。有了伞,她仿佛就有了依靠,伞没了,她就感到恐惧,精神也垮了。
后来呢?我的心颤动着。
“那年冬天,我考上了艺院,我面试能过关,全凭的就是当年锻炼的伞技。说真的,伞还真管用,一撑一旋,什么物什全飞了,叫那些人目瞪口呆……可至今,我却离不开伞了,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脑子里常会有幻觉……”
我感到电话那端气息有些凝咽,忙改变了话题说,你今晚有空吗?可否出来走走,我一个也闲着。
“这……好吧,我有空,我一定来。”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告诉你吧,我可是个武侠小说迷,那伞在书中真有许多精彩情节呢。”
哦,是吗?我的心暗暗一惊。
那晚,她没有带伞。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走得特别轻盈。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从“我”的视角,通过写主人公与伞的关系变化,生动地讲叙了她曲折的命运遭际,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B.前两次见她带伞,觉得她是个细心、敬业的女人,先从理解写起,继而写到一系列不理解,既为后文蓄势,也为增加小说的波澜。
C.“感到难堪”、将伞忘在楼下、“不理她”、“由她闹去”等细节,都表明丈夫是个粗心、冷漠、心胸狭隘的人,对她缺乏理解和关爱。
D.“不包括你这样的男人”“她真诚地向我伸出了手”“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这些细节描写都含蓄地暗示出小说最后的美好结局。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带伞的女人”富有特色,能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她的情绪的变化,以及对我的友好态度。
C.小说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含蓄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微妙变化,也很好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层层铺垫,以引起读者对人物经历、结局和内心世界的关切,收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8.针对后文讲到的主人公早年曾在农村“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冷不丁的石块、菜叶的袭击”这一情节,前文设置了几处伏笔,请列举两例,并说明其作用。(4分)
9.结合文本,概括分析“伞”这一事物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建安..元年夏六月,袁术攻刘备以争徐州。备使司马张飞守下邳,自将拒术于盱眙、淮阴,相持经月,更有胜负。下邳相曹豹,陶谦故将也,与张飞相失,飞杀之,城中乖乱。袁术与吕布书,劝令袭下邳,许助以军粮。布大喜,引军水陆东下。备中郎将...丹阳许耽开门迎之。张飞败走,布虏备妻子及将吏家口。备闻之,引还,比至下邳,兵溃。备收余兵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屯于海西,饥饿困踧,吏士相食,从事东海..糜竺以家财助军。备请降于布,布亦忿袁术运粮不继,乃召备复以为豫州刺史..,与并势击袁术,使屯小沛。
秋九月,袁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刘备,备求救于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刘备,今可假手于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泰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率步骑千余驰往赴之。灵等闻布至,皆敛兵而止。布屯沛城西南,遣铃下请灵等,灵等亦请布,布往就之,与备共饮食。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喜解斗耳。”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布即一发正中戟支灵等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备合兵得万余人,布恶之,自出兵攻备。备败走,归曹操。操厚遇之,以为豫州牧。或谓操曰: “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操以问郭嘉,嘉曰:“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 操笑曰:“君得之矣。”遂益其兵,给粮食,使东至沛,收散兵以图吕布。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 B.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 C.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 D.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建安,汉献帝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中郎将,秦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东汉以后,其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职位相当于将军。
C.东海,即东海国。秦代始置东海郡,又名郯郡、东晦郡,东汉、三国魏置东海国,西晋复置郡。
D.刺史,又称刺使,“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西汉中后期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军阀争斗中,刘备虽屡遭失败,却能屈能伸、百折不挠。败于袁术后投降吕布,败于吕布后又投奔曹操。
B.吕布勇武过人,营门射戟,威震各方,令其罢兵而回。但其重利善变,为军粮而攻打刘备,因袁术拒绝供粮而接受刘备投降。
C.时局动荡更容易折射世道人心,许耽在大兵压境时背主迎降,糜竺以家财资助危困中的刘备,吕布趋利而反复无常。
D.曹操开张言路,多方听取,择善而从,在刘备投降问题上,主动咨询谋士郭嘉的看法,给刘备增兵、供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备闻之,引还,比至下邳,兵溃。
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
14.郭嘉,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是自己的“奇佐”,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此的认识。(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感春(分司东都作)①
韩愈
辛夷花房②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③。
[注]①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韩愈因受谗言诽谤,自请分司东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所任之职多为闲职。②辛夷:又名望春花,其花色泽鲜艳。花房:花冠、花瓣的总称。③环回:盘桓。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写辛夷花瓣忽然全部展开,语含惊喜;下句由“正盛”联想到“将衰”,略带伤感。
B.颔联写辛夷一日之变:随着时间推移,花由清晨时的鲜艳明丽变成薄暮时的黯淡无光。 C.颈联由描写转为抒情,抒发因辛夷花而生发的感叹;“况乃”一词加深了诗人的感叹。
D.诗歌用对比手法刻画辛夷花:衰与盛、辉辉与耿耿、明与暗、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
16.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无衣》中表现战士们修整铠甲和兵器,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将进酒》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意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敦煌艺术就其品类而言,包括壁画、彩塑、石窟建筑等,内容十分丰富,数量极其巨大。比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经过不断地交融发展、艺术创新,完全摆脱了印度石雕飞天原来的样式,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美不胜收,与印度的石雕飞天已非 。著名学者姜亮夫先生曾评: “敦煌千壁万塑,至今仍能 ,无一躯一壁不是中国流传的最古的宝迹。一幅顾恺之的《女史箴》引得艺术界 ;数十躯杨惠之的塑像,使人赞叹欣赏,不可名状。这样大的场面,这样多的种色,这样丰富的画派,安能不令世人惊赏!它是世界第一座壁画塑像的宝库,是中国人骄傲的遗产,也是艺术界的宝典,史学上的第一等活材料。”
敦煌文化在其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形成了极强的包容性。根据敦煌文化的创新发展生动地表明,丝绸之路虽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创新之路,但也是一条简单的东
西方之间的通道。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工作狂”在某种意义上是心理问题。“工作狂”与“工作热情高”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 ①,一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只是借助拼命工作求得某种“心理解脱”。此外,这些人在工作中还常常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现问题或差错便羞愧难当、焦虑万分,却又可能将他人的援助拒之门外;而“工作热情高”的人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②,如出现失误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懊恼不已,相反③,同时也注意与同事和上司的协调、配合,因而人际关系相对融洽。调查显示,尽管“工作狂”的工作量要比“工作热情高”的人大得多,
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明显不如后者。
2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自己”与文中画线处的“自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铁锁见他说得很自己,也愿意受他的照顾,只是见他穿着军人的衣服,怕跟上当了兵。(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B.部队却胜利地冲了过去,自己伤亡很少,倒把敌人打死很多。(邓洪《山中历险记》)
C.有些人说,光说谁开谁种,谁种谁收,有啥凭据呢?还是找找自己的老业地开着稳当。(李准《黄河东流去》)
D.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钱钟书《围城》)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浩如烟海的古代经典著作,是弥足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高中统编教材从中选取了许多经典篇目,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等等,这些经典篇目往往给我们诸多帮助,诸多智慧,使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更好地奔向未来。但是,当下不少高中生不喜欢读这些经典篇目,有的认为它们由文言文写成,和白话文差距大,太难读;有的认为它们离我们当代生活太远了,和当下没有什么关系,不必读;有的认为它们不如时下的流行读物通俗有趣,没兴趣读。
这引起我们的思考。你所在的班级将召开以“经典篇目与青春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以上材料及你读过的经典篇目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议论文文体,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答案】1.C 2.D 3.D
4.首先,通过与时空距离概念比较,提出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这一概念;接着,通过举例和引用,具体阐释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的意义;然后分析“心理距离”中存在的“内在矛盾”;最后提出解决“距离的内在矛盾”的方法,以达到“不即不离”的理想境界。
5.①诗词中的月亮与人们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人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观照和品味月亮,从而发现月亮中的美和诗意;
②月球表面的照片则会使人们和月亮之间的距离消失,容易使人回到现实世界,从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
③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有关月亮的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艺术情景与人们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因而能引发人们的感动与共鸣;
④月球表面的照片则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体会无关,导致人们与月亮之间的“心理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欣赏。
6.C 7.B
8.例一:那个晚上,她颤抖不已,并不时抱住头,往墙角躲。
例二:她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忽地打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
作用:①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②使故事表现更含蓄,更具吸引力。
9.①伞是小说的主要线索,贯穿着全文,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②伞具有象征意义,它既是一个受过伤害的人的生活和精神上的防护盾牌,也是造成自我封闭、不被他人理解的一道隔膜。③是塑造人物的重要元素,主人公的实际生活和精神世界都与伞密切相关,她的艺术成功和命运变化也都离不开伞。④含蓄地揭示出小说主题,应去掉遮蔽在心灵上的伞,取得相互理解和信任,热情拥抱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10.C 11.B 12.B
13.(1)刘备听说后,率军返回,到达下邳的时候,军队溃散。
(2)因为铲除一个人的祸患,而失去了天下人对您的仰慕,这是关系安危的重大问题,不能不仔细考虑。
14.(1)不囿于“刘备有英雄大志,如果不及早除掉,今后一定会成为祸患”的浅陋之见,人云亦云,敢于独出心裁。
(2)认为杀刘备会落下害贤的恶名,有才智的人就会疑虑,另择主人,无人一起平定天下,体现其深谋远虑。
(3)认为铲除一个人的祸患,而失去了天下人的仰慕,这是关系安危的重大问题,体现其料事周全,善于权衡利弊。
参考译文: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夏季六月,袁术进攻刘备来争夺徐州。刘备派司马张飞留守下邳,亲自率军在盱眙、淮阴抵抗袁术,相持一个多月,各有胜负。下邳相曹豹是陶谦的部将,与张飞发生矛盾,张飞把他杀了,引起城中混乱。袁术给吕布写信,劝他袭击下邳,许诺援助他军粮。吕布十分高兴,率军水陆并进,袭击下邳。刘备的中郎将丹阳人许耽打开城门,迎接吕布。张飞失败逃走,吕布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儿女及其将士的家属。刘备听说后,率军返回,到达下邳的时候,军队溃散。刘备收集残兵,向东夺取广陵,与袁术交战,又被打败,驻扎在海西。这时将士饥饿困乏,自相残杀,以人肉充饥,从事东海人糜竺拿出自家的财物,资助刘备。刘备向吕布请求投降,吕布也怨恨袁术不肯继续供应军粮,就接受刘备的投降,重新任命他为豫州刺史,与他一起进攻袁术,让刘备驻扎在小沛。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秋季九月,袁术派部将纪灵等人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进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众将对吕布说:“将军经常想杀掉刘备,现在可以借袁术之手除掉他。”吕布说:“不行。如果袁术打败了刘备,就可以联合北边泰山郡的将领们,我就在袁术的包围之中了,不能不救刘备。”吕布就率领一千多步兵、骑兵急速去救援刘备。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到了,都收兵停止攻击。吕布驻扎在小沛城的西南,派侍卫去请纪灵等人,纪灵等人也去请吕布,吕布前往纪灵大营,并邀请刘备一起赴宴。吕布对纪灵等人说:“玄德是我的兄弟,被你们围困住,所以我来救援他。我不喜欢争斗,喜欢化解争斗。”就命令军候在营门立起铁戟,吕布拉开弓,回头对他们说:“你们看我射铁戟的小支,如果射中了就各自收兵回去,射不中就可以留下来决斗。”吕布随即一箭射中戟支。纪灵等人都很吃惊,说:“将军真是神威啊!”第二天又设宴欢饮,然后各自罢兵回去。
刘备招集到一万多士兵,吕布很不高兴,亲自率军攻打刘备。刘备失败逃走,投奔曹操。曹操很优待他,任命他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刘备有英雄大志,现在如果不及早除掉他,今后一定会成为祸患。”曹操拿这事询问郭嘉,郭嘉说:“有这码事。但您举义兵,是为百姓铲除暴虐,诚心诚意招纳天下英雄豪杰,还恐怕招纳不来。现在刘备有英雄之名,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您,而您却杀害他,这就会落下谋害贤人的恶名。这样,有才智的人就会有疑虑,变心另外选择主人,您还能跟谁一起平定天下?因为铲除一个人的祸患,而失去了天下人对您的仰慕,这是关系安危的重大问题,不能不仔细考虑。”曹操笑着说:“你说得对。”于是给刘备增兵,供给他军粮,让他东去小沛,收拾散兵,对抗吕布。
15.D
16.含意:迎来繁花送走落花,我心中别有意绪;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辛夷花绽放的喜悦与沉醉,对辛夷花凋谢的惆怅与不舍;同时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的抑郁与怨愤。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2)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8.同日而语 巍然独存 如痴如醉
19.敦煌文化的创新发展生动地表明,丝绸之路并非仅仅是一条简单的东西方之间的通道,还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创新之路。
20.①分析排比构成:句子运用了“是……,是……,也是……”将三个意义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起来;②表达效果:加强了句子的语势、增强了节奏感,有音律美;同时从几个角度表现敦煌艺术的价值,更有条理性,更有利于表达对敦煌艺术的赞美之情。
21.C
22.示例:①“工作狂”往往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 ②从工作中他们能获得巨大乐趣 ③会正视错误并加以改正
四、写作(60 分)
略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5 页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5 页
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