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3金属与酸反应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3金属与酸反应,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3金属与酸反应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运用手持技术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向250mL的烧瓶内注入25mL某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分别剪取相同长度和宽度的镁、铝、锌、铁、铜金属片,打磨后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见图1),点击采集,得到如图2所示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和b分别是铜和镁
B.曲线c在18s左右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C.曲线d对应的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气体
D.曲线e在300s后迅速上升,是因为盐酸浓度变大
2.(2022·江苏盐城·校考三模)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 Fe、FeO、CuO、C 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Fe;②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 C;③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 CuO;④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Fe 和 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个 B.2 个 C.3 D.4 个
3.(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定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关于滤渣和滤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最多有2种溶质
B.若滤渣质量跟反应前固体质量相等,则滤液中最多只有2种溶质
C.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最少有1种溶质
D.若滤液中只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最少有1种金属
4.(2022·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将 16g CuO 粉末加入到 200g 一定质量分数的稀 H2SO4溶液中,微热到 CuO 完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 Wg 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干燥后固体质量仍然为W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W≥12.8 B.滤渣一定为混合物
C.滤液的溶质为 FeSO4 D.所用稀 H2SO4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2%
5.(2022·江苏盐城·统考二模)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以下观点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液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
C.变化观: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守恒观:2g 氢气和 16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8g 水
6.(2022·江苏盐城·景山中学校考三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在密闭装置中点燃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平均分为两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金属Zn和Fe
D. 在一定量CuCl2和HCl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7.(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样品1.2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得到0.1g H2和无色溶液且固体无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 B.无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6.1g
C.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D.该样品中最多由3种金属组成
8.(2022·江苏盐城·校考模拟预测)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则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C.将酚酞滴入碱性溶液后显红色,则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除油污也是应用了乳化作用
9.(2022·江苏盐城·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可能有剩余
B.曲线①表示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C.比较b、c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D.a、b、c、d四点处的溶质成分相同
10.(2022·江苏盐城·校考一模)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向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C.分别向相同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少量CaO
11.(2022·江苏盐城·校考二模)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②x的值为0.2
③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2种或3种溶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2021·江苏徐州·校考一模)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吸收热量
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13.(2021·江苏盐城·统考三模)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CH4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B.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且等质量的铁粉、锌粉
C.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测溶液的导电能力(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D.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4.(2021·江苏盐城·统考三模)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加入的金属M一定不是单质铁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金属M的质量 D.金属M的活动性一定大于铜
15.(2021·江苏盐城·统考三模)“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1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6.(2021·江苏盐城·校联考二模)下列变化前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锌片插入稀盐酸中 B.将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加热
C.把少量大理石投入稀盐酸中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镁溶液
17.(2021·江苏盐城·统考二模)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向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18.(2020·江苏盐城·校考一模)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铁粉
B. 铜和空气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完全反应
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9.(2020·江苏盐城·校考一模)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平均分为两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金属Zn和Fe
D.向一定量含Mg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20.(2020·江苏盐城·校考三模)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FeSO4和Zn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金属铁和铜,设计如下图所示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b为铁 B.操作①、②中玻璃棒的作用不同
C.滤液a中含有3种溶质 D.除污水外,含锌元素的有:固体a、c,滤液a、b
21.(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
①FeCl3;②ZnCl2;③CuCl2;④AlCl3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2.(2020·江苏盐城·统考一模)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二、多选题
23.(2020·江苏盐城·统考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
B.②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④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参考答案:
1.C
【分析】镁、铝、锌、铁、铜金属活性顺序为镁>铝>锌>铁>铜,分析曲线图可知,镁的活动性最强,曲线c为镁,曲线a为铜,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曲线b为铁,曲线e为铝,铝的表面有一次致密的氧化铝薄膜,盐酸先和氧化铝反应,再和铝反应生成气体,曲线d为锌,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曲线a和b分别是铜和铁,故选项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曲线c是镁,在18s左右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是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18s左右反应结束,温度恢复为室温,压强略下降,故选项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曲线d为锌,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故选项正确;
D、曲线e为铝,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只会减小,曲线e在300s后迅速上升的原因是铝表面氧化膜反应完,盐酸与铝反应生成了氢气,压强增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B
【详解】①黑色固体粉末加入一定量稀硫酸,铁与氧化亚铁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所以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含有 Fe或FeO或同时含有 Fe、FeO。所以①说法错误。
②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说明硫酸有剩余,则Fe、FeO、CuO粉末都不能存在,固体乙一定是 C;所以②说法正确。
③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溶液甲中含有硫酸铜,即黑色粉末中含有氧化铜,但氧化铜不一定正好与硫酸完全反应,可能有剩余。所以,固体乙中可能有 CuO。所以③说法错误。
④固体乙呈红色,说明乙是铜,则黑色固体粉中一定有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即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Fe 和 CuO。所以④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说法正确。选择B。
3.B
【分析】(1)金属活动性:锌>铁>铜
(2)根据远的先发生反应:
先反应:
后发应:
(3)
加入硫酸铜
发生的反应
滤渣成分
滤液中溶质成分
①与部分锌反应
Cu、Zn、Fe
ZnSO4
②与全部锌反应
Cu、Fe
ZnSO4
③与部分铁反应
Cu、Fe
ZnSO4、FeSO4
④与全部铁反应
Cu
ZnSO4、FeSO4
⑤硫酸铜过量
Cu
ZnSO4、FeSO4、CuSO4
【详解】A、由分析可知: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①②③满足,则滤液中最多有2中溶质,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若滤渣质量跟反应前固体质量相等,①②③、①②③④、①②③④⑤都可以满足,则滤液中最多可以有3种溶质,说法不正确;
C、由分析可知: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②③满足,则滤液中最少有1种溶质,可以有两种,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若滤液中只有两种溶质,③④满足,则滤渣中最少有1种金属,可能有两种金属,说法正确。
故选B。
4.B
【详解】根据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有如下关系,设与16g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消耗铁的质量为y,生成的铜的质量为z,
即
解得
因为生成了12.8g铜,当W=12.8g时,则加入的铁粉的质量应该是12.8g,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2.8g-11.2g=1.6g,根据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设铁消耗硫酸的质量为m:
,
解得,故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当W>12.8g时,仍有12.8g铁粉与硫酸铜反应,2.8g铁粉与硫酸反应,多出去的铁粉不参加反应,最终保留在滤渣中,故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滤液的溶质为硫酸亚铁,W 的取值范围为W≥12.8。
A、由上可知,W≥12.8,故正确;
B、由上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故错误;
C、由上可知,滤液的溶质为硫酸亚铁,故正确;
D、由上可知,稀硫酸的质量分数11.2%,故正确。
故选B。
5.A
【详解】A.水是由氧元素、氢元元素组成的,此选项错误;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保持液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此选项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此选项正确;
D. 设与2g氢气恰好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x。,,x=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2g氢气和 16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18g水,此选项正确。
故选A。
6.D
【详解】A.在密闭装置中点燃红磷,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压强会先增大,后来随着氧气的量慢慢减少,压强开始减少,但不会减为0,该选项不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的pH>7,盐酸的pH<7,则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pH值会慢慢变小,该选项不正确;
C.足量的Zn和Fe与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又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则在相同时间内,锌产生的氢气比铁多,即锌比铁的斜率更大,该选项不正确;
D.向CuCl2和HCl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会先与HCl反应,等HCl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会与Cu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刚开始没有沉淀产生,反应一定量氢氧化钠后才有沉淀产生,该选项正确,
故选D。
7.D
【分析】该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且固体无剩余,故金属粉末中不含铁和银,因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生成浅绿色溶液,银和稀硫酸不反应。
生成0.1g氢气所需镁的质量为:
生成0.1g氢气所需锌的质量为:
生成0.1g氢气所需铝的质量为:
故该金属粉末中可能只含镁,也可能含Al、Zn,也可能含Mg、Al、Zn。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可能含镁,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硫酸,设参加反应的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x,则2:96=0.1g:x,x=4.8g,故无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4.8g+1.2g=6g,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硫酸,则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最多由Al、Zn、Mg三种金属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确定是催化剂还需确定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故选项推理错误;
B、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将酚酞滴入碱性溶液后显红色,则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D、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利用了溶解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稀盐酸可能有剩余,该选项说法正确;
B、曲线①反应速率较快,表示锌粉与稀盐酸的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比较d、c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a、b、d处的溶质成分相同,都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锌和过量的氯化氢,c处溶质可能是氯化锌,也可能是氯化锌和氯化氢(盐酸过量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睛】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0.C
【详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时,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此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盐酸的pH<7,MgCl2溶液的pH=7,NaOH溶液的pH>7;向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反应,溶液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升高,此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在两种金属都没有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则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因此正确图象的前半部分倾斜线,两个金属的应该是重合的,此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D、刚开始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质量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但冷却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增大了,又溶解了一部分氢氧化钙,最终温度不变后溶质也不变,此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11.A
【分析】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消耗铁镁锌的质量分别为:
和100g稀硫酸反应的金属5.6g,可能杂质是镁和铜,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锌、铜的混合物。
【详解】①假如是镁、锌、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有固体剩余,选项说法错误。
②由分析可知,生成氢气质量0.2g,x的值为0.2,选项正确。
③由分析可知,样品中含有杂质可能是镁和铜,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锌铜的混合物,样品中一定有镁,选项说法错误。
④M点表示硫酸过量,样品中含有杂质可能是镁和铜,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锌铜的混合物,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镁,可能还含有硫酸锌,选项说法错误。
故正确说法一个,故选:A。
12.A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变成光亮的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3.B
【详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图示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消耗的铁的质量较少,剩余的质量多,锌的金属活动性比强,稀与硫酸反应速率较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段,图示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
C、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与98份质量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后硫酸有剩余,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但不可能减少至0,图示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
D、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优先与少量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易溶于水,此时无沉淀生成,待硫酸反应完全,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铜的质量在增加,至硫酸铜反应完全,沉淀质量不在增加,图示不能正确反应变化关系;
答案:B。
14.C
【分析】根据题意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而银和铜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所以说明在滤渣中存在着活泼金属,进而可以判断加入的M比铜和银都活泼,M过量则滤液中的银离子和铜离子已被完全置换出来;
【详解】由分析得:
A、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浅绿色的亚铁盐溶液,而题中得到的是无色溶液,故加入的金属M一定不是单质铁,正确;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正确;
C、不确定M的物质种类,故不能判断滤渣的质量与金属M的质量的大小,错误;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是正确的叙述;
D、滤金属M的活动性一定大于铜,正确。
故选C。
15.D
【详解】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错误;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恒温蒸发饱和氯化钠溶液析出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1Cl3和H2,但是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
故选D。
16.B
【详解】A、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s 可知,每65份锌消耗生成2份的氢气,故溶液质量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因此溶质会析出,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B符合题意;
C、把少量大理石投入稀盐酸中,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知,消耗100份碳酸钙生成44份二氧化碳,故溶液质量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95份质量的氯化镁生成58份质量的氢氧化镁,溶液的质量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17.C
【详解】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分,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断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
B、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一开始,酸不足,金属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最后,锌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故最后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C、向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一开始,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故一开始无沉淀生成,后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故导电性逐渐减弱至零,后稀硫酸过量,又逐渐增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C
【详解】A、向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铁粉,铁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再置换硝酸铜中的铜,将硝酸铜中的铜置换完后,生成铜的质量不再增加,故正确;
B、铜和空气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完全反应,由于是密闭容器,外部气体无法进入容器,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正确;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开始时因为金属量不足,则产生的气体量由金属决定。等量的锌与铁与酸反应,铁相对原子质量更小,放出的氢气更多,故错误。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沉淀生成。硫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质量增加。当硫酸铜反应完全后,无反应发生,沉淀质量不变,故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图像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横纵坐标上的信息。
19.D
【详解】A、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因此溶液的质量不应该发生变化,错误;
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pH不断下降,错误;
C、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因此锌反应较快,错误;
D、向一定量含Mg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沉淀,曲线正确;
故选D。
20.D
【分析】流程中两次加入固体甲后得到两种不同的固体,所以甲应该是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所以甲应该是金属锌。污水中加入过量的锌,锌分别与硫酸铜、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铜、铁和硫酸锌,固体a中含有铜、铁和过量的锌,滤液b中含有硫酸锌。固体a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硫酸与锌、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即滤液a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和过量的硫酸,滤液a中加入适量锌,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固体b为铁,滤液b经过蒸发得到硫酸锌固体,即固体c。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固体b为铁,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操作①是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的过滤操作,其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操作②是将硫酸锌溶液蒸发得到硫酸锌固体,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玻璃杯作用不同,选项正确;
C、由分析可知,滤液a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和过量的硫酸3种溶质,选项正确;
D、由分析可知,含锌元素的物质除污水外,还有甲、固体a、c和滤液a、b,选项错误;
故选D。
21.B
【详解】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①不能;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②能;铜和盐酸不反应,③不能;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④能。故选B。
22.A
【详解】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未产生沉淀,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直至反应完全,与图像一致,符合题意;
B. 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每有8g氧化铜生成6.4g铜,与图像不一致,不符合题意;
C. 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与图像不一致,不符合题意;
D.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当稀盐酸反应完全后,不再产生气体,与图像不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AC
【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时,反应生成氢气,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正确;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错误;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硫酸时pH小于7,正确;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错误。故选A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3金属与酸反应,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6金属与酸反应,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流程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