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
    •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试卷01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试卷02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试卷03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试卷01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试卷02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试卷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展开
    这是一份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2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02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02  世界湿地日

    【热点背景解读】

    宁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恢复”。《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发布的官方宣传口号“是时候让湿地恢复了”。这一主题和宣传口号强调了优先恢复湿地的迫切需要,并呼吁整整一代人采取措施,恢复和复原退化的湿地。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于2023年世界湿地日发布湿地仙境——湿地修复案例。湿地覆盖着地球的每一个大洲,与地球的重要器官相比,湿地对地球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们充当着输送水的动脉和过滤有害物质的肾脏。

    湿地是我们福祉的警戒哨:它们形成了抵御海啸的防护屏障,并吸收了多余的降雨,以减少洪水激增。在旱季,湿地释放储存的水,有助于延缓干旱的发生,减少缺水。它们还储存了大量的碳,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湿地是一些最多样、最肥沃的生态系统的家园,它支持着10亿人的生计。40%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在湿地生活或繁殖。

    每年2月2日举办世界湿地日,以加深人们对湿地至关重要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保护这些脆弱和受威胁的天然宝石的迫切需要的认识。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长易卜拉欣表示:“我们的《公约》很自豪能够参加这一庆祝活动,并认识到湿地所提供的独特和宝贵的生态系统服务。我们致力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保护和保护湿地,我们呼吁你们所有人加入我们这一重要事业。”

    迄今为止,世界上近90%的湿地已经退化或丧失,仅在过去50年就有35%。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世界湿地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将与《国际湿地公约》和其他伙伴一起,以突出各国和社区在湿地恢复方面取得的进展的例子。

    优秀案例如:印度尼西亚:建立绿色野火屏障;阿根廷:重建美洲虎栖息地;尼日利亚:种植绿色长城;伊朗:补充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恢复喜马拉雅野生动物栖息地;白俄罗斯:让泥炭地复活。

    中国:恢复喜马拉雅野生动物栖息地

    位于黄河源头,中国若尔盖高原以苔草为主的泥炭地蓄水并向下游地区供水。它们也是喜马拉雅特有和濒危野生动物的家园。在1960-70年代,这些被排干用于农业的泥炭地开始因过度放牧而遭到严重破坏,超过70%的泥炭地因此严重退化。近六年来,在近5000公顷土地上实施了一项泥炭地恢复项目,包括堵塞运河和种植植被以提高地下水位。对目标区域进行重新定位,可增强碳封存并减少排放。恢复后,为当地的两栖动物和鸟类重新创造了栖息地,而先前干涸的运河中储存的水为牲畜提供了水源,为当地社区提供了支持。

     

     

     

    【针对考点训练】

    堤垸是指人们在洞庭湖区修筑堤防、围挽土地,对外挡水,对内围田的一种土地利用模式。洞庭湖区的围垸垦殖始于宋、元,兴于明、清。到了清末,昔日八百里洞庭,已演变为堤垸如鳞,废堤、弃垸密布,湖洲之间隔水相望,河沟水系纵横交错的自然湿地景观。自民国时期开始,政府组织并垸合修,废除中间的间堤,将几垸、十几垸合修成一个大垸。下图示意明清与现在的堤防变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明、清时期人们大规模修建堤垸是为了(   

    A.抵御敌人和野兽侵袭 B.减轻洪涝和干旱灾害

    C.增加空气和土壤湿度 D.获得生活和生产空间

    2.将几垸、十几垸合修成一个大垸,废除中间的间堤,合修湖堤。主要是为了(   

    A.扩大生产 B.养殖水产 C.抗洪排渍 D.拓宽航道

    【答案】1D    2C

    【解析】1.明清时期,洞庭湖地区粮食生产较多,促使当地人口大量增加及大量江西、浙江等地民众移民进入,人们便在洞庭湖泥沙淤积成洲滩处围垦堤垸。到了清末,湖区已经出现堤垸如鳞、弥望无际的盛况,其目的应该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和更大的生活空间,D正确;抵御敌人和野兽侵袭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建设初期宋、元,A错误;大规模修建堤垸无法减轻洪涝和干旱灾害、 增加空气和土壤湿度,BC错误。故选D

    2.洞庭湖水患严重地区,随着大量堤垸修建,将会增加水患灾害。政府组织并垸合修,将几完、十几垸合修成一个大垸,废除中间的间堤,使小垸并成大垸,以利于抗洪排渍,C正确;合并后,获得较多的土地,但不是为了扩大生产,A错误;进行水产养殖并不需要合并形成大垸,B错误;合并后对航道的拓展并不明显,D错误。故选C

    【点睛】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是中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之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属于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黄河三角洲湿地健康的关键措施是生态补水,为此,黄河三角洲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水系连通等工程,着力构建“河—陆—滩—海”水系连通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储备耕地资源 C.发展生态旅游 D.净化黄河水质

    4.黄河三角洲湿地最需要生态补水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3A    4A

    【解析】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最主要功能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活的自然博物馆,不能用于发展农业,旅游业,可以起到净化黄河水质的作用,但不是其主要功能,故排除BCD,故选A

    4.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需求主要受蒸散量、降水量和黄河来水量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春季气温回升,蒸发量大,降水量少,水量少,故最需要生态补水的季节是春季,A正确,夏季、 秋季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蒸发量少,故排除BCD,故选A

    【点睛】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云南省普者黑景区发育有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近年受气候变化、人类开发等影响,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为普者黑湿地流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与面积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土地利用类型

    1990

    2000

    2005

    2010

    2015

    斑块/

    面积/公顷

    斑块/

    面积/公顷

    斑块/

    面积/公顷

    斑块/

    面积/公顷

    斑块/

    面积/公顷

    建设用地

    59

    549

    60

    674

    62

    707

    65

    756

    63

    785

    林地

    550

    9370

    613

    9181

    594

    9424

    598

    9165

    589

    9177

    农耕地

    107

    19670

    102

    20045

    95

    20696

    89

    20778

    84

    20804

    湿地

    91

    2319

    110

    2190

    63

    1573

    6o

    1849

    62

    1916

    园艺用地

    47

    237

    46

    240

    48

    239

    51

    244

    51

    243

     

    51990-2015年,土地集中趋势最明显的是(   A.建设用地 B.林地 C.农耕地 D.园艺用地

    61990-2015年,当地可能发生的事件是(   

    A1990年后封山育林 B2010-2015年退耕还林

    C1990-2005年降水减少 D2015年景区下游筑坝拦水

    7.推测普者黑景区的的土地利用模式为(   

    A B C D

     

    【答案】5C    6C    7A

    【解析】519902015 年,只有农耕地的斑块数量在持续减少,而总面积在增加,说明农耕地集中趋势最明显,故选C

    6.与 1990 年相比,2000 年林地面积减少,A错误;2010-2015 年农耕地的增加面积比林地大,B错误;1990-2005 年湿地面积萎缩,可能与降水减少有关,C正确;与 2005 年相比2010 年湿地面积快速回升,可能是下游修筑水坝拦水,该地水位上升,湿地恢复,而不是在2015 年景区开始筑坝,D错误。故选C

    7.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大,一般选择在邻近公路、交通便利的区域;园艺用地的蔬菜、花卉等产品更依赖市场,附加值较高,适合邻近居民活动较多的建设用地;农耕地邻近村庄建设用地,便于农耕;林地需要投入的劳动力较少,可以布局在相对偏僻处。故选A

    【点睛】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大多成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鄱阳湖是我国最“善变”的超级大湖。2022年8月鄱阳湖汛期反枯,近十几年来鄱阳湖出现趋势性和常态化的枯水情势。碟形湖是指鄱阳湖湖盆中由于入湖泥沙沉积不均形成的浅碟形洼地,后来经过加高周边堤坝等人工改造,而形成的季节性浅水湖泊。

    材料二图1是鄱阳湖部分碟形湖分布示意图,图2是鄱阳湖星子水文监测站不同年份水位过程线对比图。

    1

    2

    (1)概述20227月~11月鄱阳湖水位变化特点。

    (2)面对鄱阳湖常态化的枯水趋势,有专家提出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的治理思路,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这一治理思路的合理性。

    (3)通过加强碟形湖的建设和管理可以保护鄱阳湖的湿地生态系统。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碟形湖的作用。

    方面缓解旱涝灾害威胁

    方面维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1)汛期反枯;枯水位、极枯水位均比原记录提前;7-9月水位持续下降;10-11月水位较往年低(或10-11月水位大多低于极枯水位)

    (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和整个环境的改变。一旦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入河、入湖泥沙增多,所以山、湖、江应该综合治理。

    (3)方面缓解旱涝灾害威胁:在洪水期,碟形湖能起到蓄洪滞洪的作用;在枯水期,碟形湖因水位相对稳定,缓解水资源紧张

    方面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水源;提供食物;提供栖息空间;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分析】本大题以鄱阳湖汛期反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湖泊水位特征、自然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阐释地理事物、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水位从20m下降到7m左右,从汛期水位变成枯水位,与多年平均数值相比,根据枯水位和极枯水位在横坐标对比,水位的极值均比原记录提前且数值更大,时间来看,7-9月水位持续下降,降幅较大;10-11月水位较往年低,水位保持低位稳定。

    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和整个环境的改变。如果不治理周边山地,使得山地生态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入河入湖泥沙增多,湖泊湖床上升,湖水容量下降,在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更快,枯水时间提前,程度加速。所以山、湖、江应该一体化综合治理。

    3)碟形湖是指鄱阳湖湖盆中由于入湖泥沙沉积不均形成的浅碟形洼地,后来经过加高周边堤坝等人工改造,而形成的季节性浅水湖泊。方面缓解旱涝灾害威胁,在洪水期,流量大水位上升,湖水容易越过鄱阳湖警戒水位线和碟形湖堤坝,而碟形湖能容纳过多的丰水,起到蓄洪滞洪的作用,减少洪涝对周边陆地城市的影响;在枯水期,碟形湖因堤坝阻挡较难外流,水位相对稳定,可以作为水源地供水,缓解水资源紧张。方面维护生物多样性,碟形湖可以作为湖泊湿地,提供水源适宜水生生物生长;提供鸟类食物,丰富食物链,完善生态系统;在枯水期保持水位,提供一定的栖息空间;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湿地是准噶尔盆地西部最低洼地,盛行西北风,胡杨树是该地的典型树种,树冠具有东西向较长、北向短、南向长的形状特点。该地冬季有积雪,积雪消融时,首先从胡杨树的中心主干开始,逐渐向四周扩散,形成融雪漏斗现象(见图)。漏斗形状与树冠形状具有一致性。

    (1)简要分析艾比湖湿地的形成原因。

    (2)分析积雪消融从胡杨树中心主干开始的原因。

    (3)简述融雪漏斗现象对当地冻土层消融的影响。

    【答案】(1)地势低洼,周边高山冰雪融水汇集;冬季积雪提供了部分水源;冻土层阻止了地下水进一步下渗。

    (2)冰雪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温度升高慢;胡杨树干反射率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增温快,从而造成林冠下积雪消融首先从中心主干开始。

    (3)垂直方向上,距离主干越近,冻土层消融得越深;在水平方向,冻土层消融的面积东西向较长、北向短、南向长。

     

    【分析】艾比湖湿地的融雪漏斗为背景,涉及湿地的形成原因、下垫面性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及融雪漏斗现象对当地冻土层消融的影响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湿地的形成与地表积水有关。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部,冬季有积雪,春季的融雪为湿地提供了水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为准噶尔盆地西部最低洼地,地势低洼有利于周边高山冰雪融水汇集;结合所学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导致地表水难以下渗,积水成湿地。

    2)结合所学可知,积雪的消融主要受到温度(太阳辐射)的影响,图示树干和周围地区的差异主要在于下垫面性质,故可推测主要是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反射率的差异导致的温度差异。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雪地的反射率高,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部分被反射,地表升温慢,积雪融化慢;而胡杨树干反射率低,使得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到达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增温快,从而造成林冠下积雪消融首先从中心主干开始。

    3)结合图示原冻土层厚度分异的冻土层厚度可知,融雪漏斗深度、宽度大的地区,冻土消融较多,即融雪漏斗的分布和冻土消融呈正相关,故有在垂直方向上,距离主干越近,融雪漏斗越深,冻土层消融得也越深;读图并结合文字材料可知,在水平方向,融雪漏斗受到树冠形态的影响,呈现出东西较长、北向短、南向长的特点,故冻土层消融的面积也呈现东西向较长、北向短、南向长的特征。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东北缘,是河西走廊三个内陆河之一,其下游洼地星罗棋布,冲积和洪积地貌显著。黑河在张掖境内奔涌204公里,为这片身居内陆、干旱少雨的土地带来了珍贵而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河岸边的城市和村落,也造就出迷人的片片绿洲和湿地风光。在张掖城区北部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一丛丛茂密的芦苇荡摇曳生姿,优雅的黑天鹅和欢腾的野鸭在波光粼粼的湖泊中游水嬉戏,与远处白雪皑皑的雪山相映成趣。在过去,这片湿地还只是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污水池、芦苇荡和烂湖滩,以及大量盐碱地。为了重现湿地生机,保护好珍稀生态资源,近年来,张掖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总抓手,实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张掖秉承“保护、修复、提升”的原则,通过整理湿地、水系疏浚、退耕还湿、植被补植、巡护通道和观景栈道建设,形成连片整体性湿地景观。下图为黑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图左)和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图右)。

    (1)描述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过去发育盐渍地的过程。

    (2)简要概括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

    (3)张掖市人民政府恢复湿地的成功实践,为世界湿地资源的修复、保护与开发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请你结合材料,拟定一个经验总结提纲。(要求:结合材料,逻辑清晰,表达简洁清楚)

    【答案】(1)过去该地区洼地广布,以河流沉积地貌为主,土壤黏性重,水分不易下渗,冻土融水、径流和降水携带盐分在地表积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力强劲,蒸发旺盛,溶盐在地表结晶,形成盐碱地。

    (2)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湿地生物净化水质,为城市提供干净水源;开展湿地旅游产业,给城市居民独特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增加资金收入;作为大量鸟类和湿地植物的栖息地,增强了生物多样性;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城市局部气候。

    (3)针对湿地盐碱化污染的原因,采取水系疏浚等针对性措施,对症下药;通过退耕还湿、制定法规等,协调经济发展和湿地保护的关系,恢复湿地;连通碎片化的湿地,化碎为整,利于统一维护管理,加强规模效益;建设湿地公园,开展观鸟等活动,加大保护湿地的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利于后期维护;旅游开发与湿地保护有机结合,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湿地开发经济价值。

    【分析】本题以张掖湿公园为背景,涉及湿地盐碱化的过程、湿地的功能、张掖政府对湿地保护和开发的成功经验等相关知识,考查图表信息的阅读及获取能力、地理事物的阐释与论证能力等。同时考查学生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详解】(1)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淋盐作用弱,风力大,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积聚结晶;同材料可知,黑河下游洼地星罗棋布,冲积和洪积地貌显著,土壤黏性重,水分不易下渗,冻土融水、地表径流和降水带来的盐分在表面积聚,盐分物质增加,形成盐碱地。

    2)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主要从供给服务、支撑服务、文化服务、调节服务四个角度去总结归纳湿地的生态功能。由材料可知,张掖市利用湿地开展旅游活动,获得资金,体现了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大量鸟类云集,芦苇等湿地植被广布,维持了生物多样性,也可以调节气候,体现了支撑服务和调节服务;原污水池变为湿地,又结合当地干旱的环境,推测湿地具有蓄水净水的功能,体现了调节服务。

    3)以治理典型的盐渍化湿地土壤为主要目的,采取补水、种植耐盐碱植物、改变实验区农田灌溉方式等手段,采取水系疏浚等针对性措施,治理盐碱地;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根部及微生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集中净化处理排放的污水,消减外源污染,防止黑河水体富营养化,加强周边污水排放的监控,实施达标排放;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宣传教育,可以提升张掖国家湿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让各地游客对其有了解和认识,做到在国际上有声誉、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更能加强湿地周围居民的湿地保护意识;制定保护湿地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依法管理,严格监管;协调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湿地开发经济价值。

     


     

    相关试卷

    02 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2 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2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解析版docx、02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02 全国土壤普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2 全国土壤普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2全国土壤普查解析版docx、02全国土壤普查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02 白鹤滩水电站-【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2 白鹤滩水电站-【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2白鹤滩水电站-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02白鹤滩水电站-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02 世界湿地日-【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