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
    •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第1页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第2页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第3页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第1页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第2页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展开

    这是一份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9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解析版docx、09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考点解读与训练              09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热点背景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人口已达十四亿多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带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进入现代化,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如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一样,中国式现代化将彻底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对全人类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人口规模巨大既为实施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一系列艰巨而复杂的挑战,更为实施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战略纵深人口规模巨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足够的需求韧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内在逻辑上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亿多人口恰恰为形成国内大循环提供了有效的需求基础。从世界银行相关数据看,中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世界的12.3%,相当于欧盟的76.4%,相当于美国的43%。从城镇化阶段看,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4.7%,与先行城镇化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至少还有十多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都蕴含着巨大的需求潜力。中国式现代化仍处在城镇化率较快提升的大背景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规模巨大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强劲的引擎,也为抵御各类波动和冲击提供了稳定器压舱石,使我们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航程中,具备更强大的战略定力、更富弹性的战略空间、更稳健的战略举措。与此同时,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也会对全球资金、技术、人才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为全世界提供了开放合作共赢的历史性机遇。人口规模巨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要素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高度决定了事业的高度。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内地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达到1.5万人,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高出73.2%,人口教育水平出现新的较大幅度跨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中,人口红利从单纯的数量型红利转变为以数量为基础的质量型红利。特别是随着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队伍会日趋完善与丰富。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在新领域与新赛道上的领跑,提供更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这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劲后劲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口规模巨大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艰巨而复杂的挑战。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规模巨大必然使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更加突出,需要更大的中国智慧和历史担当。然而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开弓没有回头箭。【针对考点训练】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表为2020年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带的人口老龄化因子探测结果。q值为驱动力指标,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长江经济带人口老龄化处在不断深化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维度影响因子上游地区(q值)中游地区(q值)下游地区〈q值)人口因素自然增长率0.7050.5660.236经济基础人均GDP0.1010.0440.159一般财政支出0.0430.3060.27第三产业增加值0.2330.0750.08职工平均工资0.4530.270.307社会保障医卫机构床位数0.2840.30o0.231普通中学数0.2050.7870.2191.与中、上游地区相比,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A.劳动人口流入 B.劳动人口流出              C.出生率低              D.死亡率低2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主要反映该地区(   A.环境优美 B.未富先老 C.自然增长快. D.工资水平高3.为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引发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长江经济带最应该(   A.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B.推进地区教育资源公平C.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负担 D.完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答案】1A    2B    3A【解析】1.由材料可知,q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从表中可知长江下游地区与中、上游地区相比,人均GDPq值大,说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外来务工人员,使长江下游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减轻。故A选项正确,BCD 错误。故选A2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说明长江中上游地区养老机制不完善,财政支出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其老龄化反应了本区未富先老。故B 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3.通过对上述题的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人口流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 B2015 C1980 D20455.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用工成本上升 B.人口增加 C.老龄人口增加 D.人才外流严重【答案】4B    5A【解析】4.读图可知,2015年之前,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都为正值,即一直处于增加态势;2015年之后,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即劳动力总量开始减少。由此可知,我国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5年,B正确,排除ACD。故选B5.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国情和人口政策的相关知识。读图可知,未来1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都为负值,即劳动力总数在不断减少,劳动力数量减少口能会造成一些行业或一些地区劳动力的短缺,引起劳动力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A正确;老龄人口数量和人口总数都无法通过劳动人口的变化推知,BC错误;人才外流数量受劳动力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城市用地是城市常住人口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承载空间,承载合理的城镇人口和经济规模是衡量城市扩张合理性的重要测度指标。城市扩张人口弹性指数是指研究时间段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幅度和区域常住城镇人口增长幅度比值。下图示意19902020年不同时段内郑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面积、城市扩张人口弹性指数的变化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由图可判断,19902020年郑州市常住人口总量变化为(   A.降-升-降 B.升-降-升 C.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7.从常住人口变化来看,郑州市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时段是(   A19901995 B20002005 C20052010 D20152020【答案】6D    7D【解析】6.城市扩张人口弹性指数是指研究时间段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幅度和区域常住城镇人口增长幅度比值,由图可知六个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均为正数,城市扩张人口弹性指数也都为正数,可知人口增长幅度也都为正数,郑州市人口一直正增长,常住人口总量持续上升,D对,故选D7.城市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高的体现在用少量的土地增长容纳大量的人口增长,城市扩张人口弹性指数越低,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越高。六个时间段里,2015-2020年城市扩张人口弹性指数最低,为0.04,因此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最高,D对,ABC错。故选D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下图示意我国2000~2020年城镇与乡村间人口流动的四种常见类型(乡乡流动、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21世纪以来,影响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资源 B.政策 C.气候 D.经济9.推测图中P1P2P3P4代表的人口流动类型分别是(   A.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城城流动B.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C.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D.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答案】8D    9C【解析】8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较低,所以影响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即经济因素,因此D正确;而资源、政策、气候均不是影响城乡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ABC错误。本题应选D9.结合起点折线数据,读图P1形式的流动人口所占流动人口比例最高,应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流动类型,即乡城间的人口流动;受大城市辐射作用,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占比较多且呈增长趋势,因此P2应为城城流动;2000年以来我国整体城乡流动较少,因此P4应为城乡流动;P3则为乡乡流动。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本题应选C性别比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通过对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研究,可以及时反映本省产业发展状况和部分社会问题。2020年浙江省省外迁入人口达1618.6万,居全国第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与 2010 年相比,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反映了本省(   A.制造业吸引力强化 B.养老产业吸引力下降C.义务教育对男童的吸引力下降 D.卫生事业吸引力强化11.专家分析上图得出:近十年来浙江省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化,导致由个体迁入逐步转变为举家迁入。其判断依据为(   A1-12 岁性别比 B45-56 岁性别比 C57-69 岁性别比 D70-81 岁性别比【答案】10A    11B【解析】10.据左图可以看出,相对于2010年,2020年浙江省12-45岁的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明显更高,约150左右;45-57岁、69岁以上的性别比较低。又根据材料性别比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可知,2020年,省外流入的中、青年男性数量较多,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发展需要大量适龄劳动力,A对;性别比反映的是男女比例,所以并不能反映养老产业的变化,B错;图中只能看出,2020年女童对应的男童数量相对2010年下降,但并不意味着男童的实际数量下降,C错;材料显示,浙江省外省迁入人口居全国第二,说明人口大量迁入,卫生事业吸引力与性别无明显关系,D错。综上,本题选A11.题设中举家迁入意味着性别比均衡化。A项中20201-12岁人口较之于2010年虽然性别比趋于均衡,但该年龄段人口不具有迁移的主动性,A错误;45-56岁年龄段性别比显著下降,意味着男女比例趋于均衡化,且这一阶段的流入人口经济来源趋于稳定,具有迁移的能力,B正确;57-69岁,该年龄段2020年和2010年性别比变化不大,故C错;70-81岁年龄段性别比降低到80左右,趋于不均衡,故D错。综上,本题选B淳化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下图示意1997-2018年淳化县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分布重心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与2018年相比,1997年淳化县(   A.中小学在校生人数较多 B.中小学在校生人数较少C.中小学在校生分布较均衡 D.中小学的教学水平较高13.淳化县中小学在校生分布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城市落户条件放宽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状况改善农村家庭追求更好的教育乡村基础设施改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为应对淳化县中小学在校生的空间变化,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A.调派农村优秀教师进城 B.限制学生跨地区就学C.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和数量 D.扩大县城学校班级的规模【答案】12C    13A    14C【解析】12.读图可知,与1997年相比,2018年的淳化县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分布重心更靠近城关镇、中心城区,说明2018年淳化县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分布重心向这些地区靠近,故相比之下,1997年淳化县淳化县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分布较为均衡,2018年分布较为集中,C正确;从图中无法得出在校生人数和教学水平等信息,ABD排除。故选C13.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淳化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而2008年中小学在校生分布多集中于城关镇、中心城区,说明城市落户的条件可能有所放宽、随迁子女就学状况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可以随其一起入城就地上学,或是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农村家庭追求更好的教育,也会使得中小学在校生向城区集聚,即①②③正确;若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会吸引农民工子女在乡村就地上学,不符合题目重心变化情况,错误。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结合材料和前面两题分析可知,中小学在校生向城区集聚,乡村的中小学在校生的比例将会降低,为了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和数量是合理的做法,C正确;调派农村优秀教师进城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该做法不合理,A错误;限制学生跨地区就学不是合理的措施,不符合教育公平原则,B错误;农村在校生减少,扩大县城学校班级的规模也不是合理的做法,D错误。故选C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迁移到象征更好生活质量的自然环境或人文价值突出的目的地,开展季节性旅游或定居生活的群体被称为舒适移民。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拥有特殊的长寿地理环境。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南部的盘阳河流域是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区资源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也是我国舒适移民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下图示意盘阳河流域舒适目的地的发展阶段。(1)概括盘阳河流域舒适移民目的地的时空演变。(2)分析原生型长寿村落吸引舒适移民的独特优势。(3)指出舒适移民可能给盘阳河流域造成的影响。【答案】(1)随着时间的推移,舒适移民目的地增加,空间范围扩大;由单一的旅游商业街向多种类型的目的地转变,流域北部舒适移民目的地集聚性增强。(2)具备原生态的环境优势,水、空气质量好,便于亲近自然;当地长寿居民较多,便于借鉴交流养生经验;人为开发少,民风淳朴,有利于养生。(3)有利影响:增加就业机会;加强文化交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增大环境压力;可能带来传染疾病。【分析】本大题以盘阳河流域舒适目的地的发展阶段图为材料,涉及旅游地理,人口迁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由材料信息舒适移民指相对富裕的人群迁移到环境更为舒适的地方的一种季节性旅游和居住现象,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舒适移民目的地由原来的北部的旅游商业街向南部增加,地域范围扩大;由旅游商业街向田园度假村、高端养生小区等多种类型转変;北部各种旅游目的地增加且集聚在一起;2)根据题意可知,当地有原生型长寿屯落分布,说明具有自然环境优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人们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当地少数民族民风淳朴,利于休养;且当地原生型长寿屯落分布广,长寿居民较多,便于交流借鉴长寿经验,增加生活体验。3)舒适移民之后,有利的是:人口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不同地区的人移民过来,促进文交流融合;该地区经济落后,舒适移民使得第三产业旅游业,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不利的是:人口增多,污染物增多,增大环境压力;不同地区人口聚集,可能带来传染疾病。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7年,武汉市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武汉创业就业等计划,打响了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下表为武汉市人口结构变化数据表。 总人口数量(万人)净迁移率(城镇化水平(%20151060.77-1.7879.4120161076.62-0.2979.7720171089.2919.7880.04注:人口净迁移率=(某地当年迁入人口数-某地当年迁出人口数)/当地当年人口数材料二:1949年武汉地区有大小湖泊500多个,水面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至2017年,武汉市的湖泊数量为147个,水面比1949年缩小近一半,其中武汉中心城区湖泊有1949年的127个锐减为38个。(1)运用表中数据,概括2015年至2017年武汉市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结合资料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2)指出2015-2017年武汉市城镇化的特点。(3)指出1949年至2017年以来,武汉市湖泊的变化特点,说明该特点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4)简述武汉地区湖泊变化对武汉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2015-2017年,武汉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经迁入区,特别是2016-2017年,人口迁入量激增主要影响因素是政策。(2)城镇化水平较高,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后期阶段;城镇化速度较慢。(3)湖泊数量大幅度减少,或湖泊面积大幅度萎缩等填湖造陆,发展城市,缩小了湖泊的面积。(4)影响局部气候(湿度降低,昼夜温差增大等);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旱涝灾害增多等。【分析】本题以武汉市人口结构变化数据表和湖泊数量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和2016年武汉市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值,2017年武汉市人口净迁移率为正值,说明2015-2017年武汉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根据材料“2017年,武汉市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武汉创业就业等计划,打响了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可知,武汉市人口迁入量激增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政策。22015-2017年,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市城镇化水平从79.41%上升到80.04%,说明武汉市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化率超过70%,即属于城市化进程的后期阶段,而这个阶段城镇化速度较慢。3)由材料“1949年 武汉地区有大小湖泊500多个,水面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至2017年,武汉市的湖泊数量为147可推出湖泊数量大幅度减少;由材料水面比1949年缩小近一半可推出湖泊面积大幅度萎缩。结合材料背景可知,湖泊数量减少和湖泊面积萎缩主要是城镇化发展导致的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占用并填埋湖泊。4)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净化水体等功能。武汉市湿地面积减少,其湿地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湖泊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武汉市局部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水汽减少,湿度下降;湖泊的面积减少,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的调蓄功能减弱,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易发生洪涝灾害,枯水期易发生旱灾。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截至2015年底,京津冀地区区域生产总值总量占全国的10.2%,面积占全国的2.3%,常住人口总数占全国的8.11%。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2015年末常住人口分别为2170.5万人、1547万人和7424.9万人。京津冀经济基础雄厚,聚集大量高素质人口,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2010~2015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集聚态势表现出明显的临海性。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人口集聚临海性地理分区及规模变化。(1)指出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人口集聚临海性各地理分区的变化特征。(2)分析京津冀地区人口集聚临海性特征的成因。(3)推测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的格局。【答案】(1)人口集聚程度自五级临海区向一级临海区增强;人口集聚规模差异逐渐增大。(2)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内部城市化发展失衡,导致常住人口增长量仍集中在京津两大城市的渤海湾沿岸;区域内公共服务存在显著不平衡,京津地区的就业岗位以及工资水平相对较高,成为其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而冀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工资水平都较低,造成该地区成为京津冀的人口塌陷区。(3)人口集中分布在京津、冀中南主要交通干线地区;冀北山区、环京津贫困带人口集聚度低;河北省中小城市发育不成熟,除石家庄外其他城市人口集聚度低。【分析】本题京津冀地区的相关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影响人口分布和人口的因素,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实践力。1)据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人口集聚临海性地理分区图可知,人口集聚程度自五级临海区向一级临海区增强;据图规模变化图可知,2010~2015年人口集聚规模变化曲线间距从五级到一级逐渐增大,说明人口集聚规模差异逐渐增大。2)据材料可知,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内部城市化发展极不平衡,北京、天津和河北省2015年末常住人口分别为2170.5万人、1547万人和7424.9万人,表明常住人口增长量仍集中在京津两大城市的渤海湾沿岸;区域内公共服务差异大,北京和天津地区就业岗位以及工资水平相对较高,是吸引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而河北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工资水平都较低,导致该地区人口向临海地区集聚。3)在京津、冀中南主要交通干线地区,因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分布,集聚度高,而冀北山区、环京津贫困带,由于经济较落后,人口集聚度低,河北省中小城市发育不成熟,城市化水平低,除省会石家庄外,其他城市人口集聚度低。  

    相关试卷

    11 我国人口负增长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11 我国人口负增长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11我国人口负增长解析版docx、11我国人口负增长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09 建设一流海洋港口-【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9 建设一流海洋港口-【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9建设一流海洋港口解析版docx、09建设一流海洋港口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09 黄河禁渔期制度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这是一份09 黄河禁渔期制度 -【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文件包含09黄河禁渔期制度解析版docx、09黄河禁渔期制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