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经典文段,完成各题。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① 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② 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③ 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 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④ 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这天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 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 zhù 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在职业及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zhù ②诲
2.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但②还③所以④虽 B.①但②还③虽④所以
C.①但②所以③还④虽 D.①但②所以③虽④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或成语被括号内容替换而改变了原意的一项是( )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囫囵吞枣)造出来的。
B.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必由之路)。
C.这位言行相顾(言行一致)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D.我征引(引用)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4.下列关于“敬业与乐业”的事实论据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居里夫人提炼镭的工作虽然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乐在其中,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
B.李时珍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 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C.在敬业与乐业的道路上,有很多人堪称楷模。比如为了教育奉献一生,疾病缠身却矢志不渝的张桂梅校长。
D.桃李天下,传承一家。叶嘉莹先生致力于发掘诗歌的秘密,贯通中西文脉。她对这份事业的爱浸透骨髓,她是诗词的女儿,是风雅的先生。
二、句子默写
5.填空。
传唱经典:千古士子心 (1)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点评: 以天下为怀,境界高绝,千古以来,振奋人心。 (2)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 点评:一字道尽心中故国之思。 (3)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 点评:豪壮之气充溢在苏轼的每一个人生阶段,为国效力是他一生的追求。 (4)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点评:一生所愿,惟此而已。 (5)诚宜开张圣听,_______,_______,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点评:苦口婆心,源于一腔忠勇。 |
三、名著阅读
6.祥子因不喜欢虎妞而离开,不久又回来了;简•爱因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着而选择离开,但最终又回到他身边。他们的“回来”分别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7.若论经典,君子人格在中国读书人的心中是最具影响力的存在。它以经典的姿态影响了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战斗、磨砺、追求的人们。下面让我们进入“品君子人格,承中华经典”综合性学习。
(1)古人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很多,请你结合下列经典语句探究“君子人格”的内涵。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④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2)请你用比喻的修辞写一句话,表达君子人格对中国人的影响。
(3)君子从来不分年龄。我们从经典中认识了很多少年君子,比如谦虚礼让的孔融、不卑不亢的陈元方、舍身救父的缇萦;比如为了信仰永远留在少年的王二小、萝卜头,比如背着母亲上学的刘秀祥,他们都以少年的名义诠释了君子人格。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为鼓励同学们养成君子人格写一则标语。
五、诗歌鉴赏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
(宋)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8.文长老和作者都是蜀人,交往中自然会引发作者思乡之情。请结合首联和颔联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9.颈联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对比阅读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①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②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 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冠履:鞋子和帽子。②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0.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B.故不为苟得也 何故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贵义于其身也
D.人皆有之 断子之手足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12.补充完整甲、乙两段选文的论证思路。
七、现代文阅读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 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着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3.文章不厌其烦地使用人称代词“我”,请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④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⑤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14.有人说:《散步》的语言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味道。请你结合文本进行赏析。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 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 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 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 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 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 也有结合水, 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 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 100℃才沸腾, 在比 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 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 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
15.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③段加点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
C.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16.通读全文,概括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17.简要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8.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看鱼
陈婕
①老鱼头捕鱼已经有几十年了。他看鱼的功夫是谁也学不去的。看鱼就是在海上看鱼情,通过看太阳看风向看水色寻找鱼的踪迹。村里的年轻人很努力地学,却只能学些皮毛。不是老鱼头不愿意教,这海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科书,条条框框教会了就能上手的。这水的纹路,波的大小,浪的缓急,没有一次是一样的。要在看似没规律中找规律,靠的就是见多识广。没有几十年的工夫,这里面的精髓哪有这么容易掌握。一艘小船没有任何仪器,只靠一双眼睛。一尾鱼在海面上翻个身,老鱼头循着轨迹就能找到鱼群,撒下网去定能捞个满舱。老鱼头抓到小鱼,总是把它放回海里。老鱼头不贪,不管鱼群有多大捞够一网就行,所以尽管老鱼头有这绝活,家里并不见得有多富裕。
②渔村的人靠海吃海几辈子。到这年头,海好像被掏空似的,鱼越来越难抓,好多人见近海抓不到就出远海,几天后船肚子还是瘪瘪的回来。在别人抓不到鱼的时候,老鱼头靠着看鱼的绝活照样天天鱼满舱。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很多人来求老鱼头,叫他带着大家捕鱼。老鱼头心软答应了。老鱼头负责看鱼,看到鱼群后,撒网,几艘船开着马达包围鱼群,用两根粗粗的棒子用力地敲船舷,梆梆梆密集的鼓点将受惊吓鱼群赶入网中,包围圈越缩越小,鱼群跳跃,鱼肚噼里啪啦翻起一片片银色,收网,满舱的生鲜像一地的银子。跟着老鱼头捕鱼的人总能满载而归。可他们和老鱼头不一样,他们不捞干净不收手,不管大小都收缴,小的卖小的价钱,大的卖大的价钱。抓来的小鱼,用海盐腌着,晒干,四五斤鱼出上一斤鱼干,照样可以卖上个好价钱,各家各户门前都晒着一软匾一软匾的小鱼干。渔村里重新弥漫起一股幸福的腥味。村里人看到老鱼头,都带着崇敬的笑脸。
③老鱼头打完鱼喜欢一个人坐在船头上抽袋烟,烟斗的火星在黑暗中一灭一亮。这几天在老鱼头眼前总是晃动着,仓皇逃窜惊慌失措的鱼,木棍梆梆地在敲打船舷和一张张兴奋又残忍的笑脸。老鱼头第一次听见鱼在哭,看到鱼在痛苦抽动翻滚身体,却被网越缠越牢,它们的眼泪流进了海里。老鱼头向外吐出一口长长浓浓的白烟。
④老鱼头失手了。这是在他的捕鱼生涯中从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出去了一整天竟然只逮到几条小鱼。跟着的村民以为老鱼头昨晚没睡好。可接下来的几天还是这样。老鱼头盯着水面除了说一句,这鱼都跑哪里去?再也没捞起一网满满实实的鱼来。跟着老鱼头捕鱼的人说,老鱼头都七十多了,大概这眼神不好了,否则怎么会抓不到鱼呢?
⑤渔村里的人照着老鱼头的方法看鱼,独自出海却空舱而归。老鱼头隔三岔五地出海,现在已经没人跟他了,因为老鱼头每次回来船舱也是空得可以养鱼。这海里是不是没鱼了?连老鱼头都抓不到鱼,别人就更抓不到了。老鱼头的两个儿子因为打鱼的钱不够生活,出门打工去了。村里的人见老鱼头的儿子都去打工了,觉得这打鱼的生计真的难做了,把自家的船扣在岸上,三三两两地结伴打工去了。家家户户的网都闲着在架子上,结上了蛛网,破了洞。
⑥后来,村里出去打工的人赚来了钱,盖起了房子。留在村里的人看到外面钱好赚,都纷纷出外打工。打鱼的人就剩老鱼头一个。海是老鱼头这辈子的命这辈子的根。不出海,老鱼头就失去了那股精神头,他靠在墙根晒太阳的时候,总眯着半梦半醒的眼睛看着远处的海面发呆。偶尔老鱼头也出海,他在海上能整整待上一天,回来的时候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村里人以为老鱼头雄风重展,跑过去一看舱里是空的,连网都没湿。老鱼头,又没抓到鱼,你高兴个什么呀?老鱼头不理睬他们,自顾自乐。村里人说,老鱼头功夫废了,不要连人也废了。和以前一样,老鱼头回来喜欢一个人坐在船头上遥望波光粼粼的海面。他想起那群熟悉的鱼,早上一出海他就找到了它们,他看见之前的小鱼长成了大鱼,大鱼又生下了小鱼,银色的鱼群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鱼群翻滚跳动,这会儿不是惊慌的逃窜,而是一场集体的舞蹈。以后会更多。老鱼头的白发在风中飘着,嘴角露出浅浅的笑容。
⑦打工回来的人们看到老鱼头一个人傻愣愣地冲着大海笑,说,这老鱼头大概 回想起了他那段辉煌的日子,你看他那高兴的样子。
(选自《天池小小说》)
19.试分析题目“看鱼”的作用。
20.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21.文章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2.文章末尾写“老鱼头一个人傻愣愣地冲着大海笑”,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八、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经典,让人亲近。是因为在经典的世界里走过,你才会明白生命的真理,才会以热爱的态度走向生活。经典,也让人敬畏。是因为当你走进经典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渺小,世界有多么广阔。
你已经是九年级的学生了,与经典相遇、相知已经成为你的习惯,请你以“走进经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明确,文体特征鲜明,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透漏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1.①蛀 ②huì 2.D 3.A 4.A
5.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6.示例 虎妞的“怀孕”让祥子深感焦虑,老马的经历让他感到前程暗淡,而辛苦积攒的买车钱又被孙侦探敲诈,他只好回到人和车厂,表现了祥子屈从现实的懦弱性格;简•爱一直深爱着罗切斯特,得知他被火烧伤、疯妻已过世,义无反顾地回到他身边,与至爱共担风雨,表现了简•爱专一、执着、勇敢的性格。
7.(1)文采和质朴和谐、恰到好处;不追求物质享受,多做少说,追求道义;为国家奉献一切,不计生死;生活情趣高雅,不流于俗套。
(2)君子人格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一抹亮光,让这个民族无论经风历雨还是繁华盛世,都能知道明天的方向。
(3)立鸿鹄壮志,做少年君子
8.首联前一句作者说“家山”相隔万里,只能在梦中出现;后一句说儿时的乡音已经“渐变”,从口音的变化侧面表现离家之久,思乡之切;颔联说每当和文长老闲谈,便能想起家乡的峨眉山高耸入云的景象,以想象入诗,抒发思乡之情。前两联虚实结合,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9.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和赞美;对自己除了作诗之外百无一用的心酸和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壮年苏轼游览题咏于山水之间,不以得失累其心的洒脱胸怀。
10.C 11.①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②一定不会同意,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天下没有生命重要。 12.①舍生而取义 ②道理论证 ③正反对比论证 ④天下和自身相比,自身更贵重
13.示例一:强调亲情伦理关系。我们是一家四口三代人,有老有小,而“我”既是母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还是妻子的丈夫。作者这样反复的强调,其实是在突显一种家庭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亲情。
示例二:强调作为中年人的“我”在家庭中应该担负的责任。“我”有责任照顾老人,保护妻子和儿子。这种责任感,让“我”懂得如何去处理分歧,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
示例三:强调人类的生命规则。母亲、“我”和妻子、儿子,我们显示出一种人类普遍的生命延续状态,正是因为“我”这种强壮的生命对于幼小和衰老的责任,人类才有了独特的文化基因,才能区别于其他物种。 14.示例一:情趣盎然。“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小家伙的话充满童趣,而且表现出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富有情趣。
示例二:内涵丰富。“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意在说明中年人背上的负担既有上一代的老人,也有下一代的子女。正是这种勇于承担的“背负”,让生活和谐美好,让生命得以延续。
示例三:多处使用对称性的语言。文章中大量使用对称性的语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把时光打通,表现出生命和责任的传承,增加了思想内涵;同时句式的整齐,又增加了音韵美。
15.D 16.①使用“沉睡”休眠的方法来对付冬寒(答“进入休眠状态,减少物质和能量消耗”或“蓄积物质和能量,减少消耗”也可);
②形成“甲胄”——木栓层,保护它们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
③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 17.示例一 举例子。作者列举北方的梨树和松树的针叶这两个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植物不同季节抗冻能力不一样的特点。
示例二 作比较。为了说明植物在不同季节抗冻能力的差异,作者运用作比较的方式,以冬天低温和春天微寒北方梨树不同的状态作比较,以夏天-8℃的低温和冬天-30℃的严寒松树针叶的不同反应作比较,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
示例三 列数字。为了准确地说明“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作者采用列数字的方式,如“-30~-2℃”“-30℃”“-8℃”等,让说明严密、可信。 18.内容上,介绍了植物在秋天与春夏不同的生长状态,同时阐释了上文“同一种植物在春夏季节和冬季抗寒能力不一样”的原因,说明植物在冬季之所以抗寒能力强,是因为在秋季植物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养分被蓄积起来。同时为下文“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的论断作铺垫。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植物在不同季节耐寒性不同的说明,引起下文耐寒植物在冬季休眠的介绍,使文章结构谨严,逻辑严密。
19.(1)点明文章中心内容。文章围绕老鱼头“看鱼”展开叙述。老鱼头有看鱼的本事,后来为村里人看鱼总是满载而归,最后老鱼头为保护鱼群看鱼绝活失手。(2)文章线索。作者以老鱼头“看鱼”为线索展开叙述,串起文章故事。(3)含义丰富。“看鱼”既是指老鱼头的捕鱼绝活,也指老鱼头与鱼的交流和对自然的思考。(4)吸引读者兴趣。“看鱼”,谁看鱼?看啥鱼?看鱼做什么?吸引读者带着疑问往下读,调动阅读兴趣。 20.示例一:质朴厚重。本文的语言质朴厚重。如“渔村里重新弥漫起一股幸福的腥味”,人们的幸福是以鱼类资源的枯竭为代价的,这份“幸福”并不牢靠;“海是老鱼头这辈子的命这辈子的根”,以口语化的语言表现老鱼头对海深厚的情感,语言简明质朴却有着感人的力量,有着丰厚的情感内涵。
示例二:多用短句。文章大量使用短句,如:“到这年头,海好像被掏空似的,鱼越来越难抓”“他们不捞干净不收手,不管大小都收缴,小的卖小的价钱,大的卖大的价钱”,让文章读来简短有力,更贴切地表现人物形象,揭示主题。
示例三:使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满舱的生鲜像一地的银子”,将鱼比喻成银子,说明人们的贪婪;“银色的鱼群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老鱼头舍下自己的绝活保护海洋,让鱼群得到快速发展,“雪球”这个喻体既符合鱼群的形象特点,也饱含着老鱼头的浓烈情感。 21.(1)老鱼头前后行为的对比。老鱼头有看鱼的绝活,村里人抓不到鱼,他只要一出马便能满载而归;可是当他发现人们的贪婪会给鱼群甚至大海带来灾难时,他的“绝活”便屡屡失手,表现出老鱼头高贵的品质。(2)村里人与老鱼头行为的对比。老鱼头捕到小鱼总是会放生,可村里人“不捞干净不收手”,与老鱼头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3)鱼群前后的状态形成对比。被人们大肆捕捞的时候,老鱼头会听见“鱼在哭”,看到鱼“痛苦抽动翻滚身体”;当人们放弃捕鱼去城里打工,鱼群恢复了生机,“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集体舞蹈”。(4)老鱼头捕鱼的绝活与家境的一般形成对比。按说有着超高捕鱼技能的老鱼头会过上富裕的生活,可他的日子却“不见得有多富裕”,表现出老鱼头对海、对自然的深沉而长远的爱。 22.示例一 作者以老鱼头的这一情态描写收束全文,深化了主题,升华了老鱼头这一人物形象。并不“贪婪”的老鱼头凭借“看鱼”的绝活帮助村人捕鱼致富,因看到村人残忍捕鱼而内心忧虑,不再带大伙捕到鱼。此处写出了老鱼头单独出海看到渔群在集体舞蹈这一“秘密”时的情态,表达了他内心的欢乐,这一描写既表现出老鱼头淳朴善良的品质,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幸福(才能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示例二:作者这样写是将老鱼头与村里人进行了对比,“一个人”笑说明这当中的快乐只有老鱼头自己知道;“傻愣愣”既体现了老鱼头是沉浸在这种喜悦之中的,也暗示了别人的不理解。小说通过写老鱼头内心的觉醒与安乐,含蓄地批判了村里人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顾自然的破坏的自私贪婪的行为,赞扬了老鱼头的善良。同时,也启发了我们,生活中不能像村里人那样只一味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枉顾自然规律,在面对物质与精神两难选择时,我们更应该像老鱼头那样追求精神的平静,坚守内心的善良。
23.例文:
走进经典
我沿着历史车轮辗过的痕迹,来到历史文化的一角访你,访你那至高无上的精魂。经典,你用你宛如仙子的翩跹起舞的美,深深吸引了我,叫我如何不爱你。
走进经典,脚下回响着踏出的一步步空荡的蹙音,走过一个王朝的历史兴衰。品读《史记》,在汉武帝的辉煌功绩中感叹尘世浮萍。你的金屋何在?那首哀怨的《长门赋》,是否引起你最后的留恋,而佳人不再。“高处不胜寒”,年轻时骄傲的汉武帝,如何在垂暮之年,因“江充巫蛊案”而使那胸有成竹的信心击溃。走进经典,让你顿悟人生的玄奥哲理-平淡唯美。
走进经典,仿佛走进一个精神的空灵世界。红楼迷梦,牵挂着多少儿女情肠。“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林黛玉的泪化作点点辰星,点缀在我们心灵的天幕上,为她哀怜,为她悲愁。到底为何与她心爱的人无缘携手走过一生?“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这是何等遥远的梦想!“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区区一笔,便凋零了一朵花的容颜。“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走进经典,体验世间的酸、甜、苦、辣、咸。
经典,宛同高山般巍峨,静静地屹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虽无声却有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经典的魂存在人们心中,心不同读出的魂也不同。“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走进经典,你便是经典的主人。你执着经典这盏明灯,在文学世界里畅游,赏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了悟“拈花一笑”的神理,净化为都市喧嚣所污染的心灵。走进经典,走进一方净土。
“红楼格雨相望冷,竹箔银灯独自归。”无论是李商隐的闺中女儿泪还是柳三变的委婉缠绵的乡愁苦思,都化为甘霖,降在离人游子的心田,最恰当的抒怀莫过于此。经典,让你寻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思想知己,不管相隔千年,经典中所记载的情未变。
我们在当代驻足,西方的意象让我们眼花缭乱,而传统的经典随着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渐渐远逝,而我坚信,逝去的只是历史的沉淀,而留在我们心中的是经典无声的教化。经典的经典语言会化作黄钟大吕般的绝响,在我们年轻人心中激荡,并熏陶这后来之人,薪尽火传,留下无声的光明。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材料题,默写题,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与欣赏,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试题docx、语文试题pdf、语文答案docx、语文答题卡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必须用0,佳肴妙笔情思长,品读经典话滋味,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