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扬州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展开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3月月考试题
高二生物 2023.03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14题,每题2分,总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图甲中的B和C
B.从图甲可知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存在物质交换
C.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
D.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
2.下图甲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图乙、图丙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表1记录得到图丙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电流左进右出为正电位
B.图乙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大
C.图乙曲线处于③点时,图丙曲线正处于④点
D.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图甲a处膜外表现为负电位
3.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B.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
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有氧呼吸的强度
4.下图所示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机制,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 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
C.④是辅助性T细胞,⑧是细胞毒性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
5.植物通过分蘖芽发育成新的地上部分,分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产量。为研究赤霉素GA3对绿化草坪植物高羊茅分蘖的影响,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高羊茅,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赤霉素对高羊茅分蘖具有低浓度促进发芽,高浓度抑制发芽的作用
B.细胞分裂素促进腋芽的生长,对高羊茅分蘖发挥正调节作用
C.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有利于人工草坪快速茂密生长
D.内源赤霉素与生长素、内源赤霉素与独角金内酯对分蘖的调控效果都是相互拮抗
6.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
B.图乙中的a时间段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②区
C.图乙中的d时间段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③区
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存在着正反馈调节
7.如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③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能量分配模式说明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
B.乙能量分配模式说明该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有较大重叠
C.为降低某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乙丙丁三种能量分配模式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D.丁能量分配模式说明该种群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8.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锥形瓶轻轻振荡几次
C.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该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9.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立体生态浮床用于水体水质提升、黑臭水体净化和水体景观修复,浮床分水生植物层和深度处理层。上层污水进入水生植物层,水生植物和藻类同时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N、P营养元素。深度处理层从外到内分为A、B和C处理区,下层污水依次进入A、B和C处理区,A处理区通过废弃软壳(主要为鸡蛋壳)富集微生物及微小动物并吸附Р元素,B处理区通过水生动物消化作用将难降解性污染物分解或者转化,C处理区通过人工介质(主要为聚乙烯和涤纶丝)富集微生物,去除水中污染物。下列有关该生态浮床设计目的及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浮床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B.利用该浮床进行水体景观修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利用该生态浮床可以对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水体提升水质时,同时浮床中的水生植物还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饲料
D.通过风机转动给浮床提供氧气,更有利于水体的净化,其原因是对浮床提供氧气,可以增强水生植物根部的有氧呼吸,促进对无机盐离子吸收
10.绍兴是黄酒之乡,“麦曲酶长,酵米复芳;白梅酒酿,伴淋寒香;压滤琼浆,煎煮陈藏”是对绍兴黄酒精致复杂酿造工艺的描述。在黄酒的主发酵过程中,“开耙”(搅拌)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麦曲有利于淀粉的糖化,有利于“酒酿”菌种发酵
B.煎煮的目的是除去发酵产品中的杂菌,利于酵母菌繁殖
C.陈藏有利于黄酒中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使酒更加芳香
D.发酵过程中“开耙”可适当提供O2,调节pH,活化酵母
1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及其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和煮沸灭菌等
B.若需要调节pH,则应该在对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后进行调节
C.家庭制作腐乳时,豆腐块就是毛霉、曲霉、酵母等的培养基
D.固体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琼脂等营养物质
12.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需要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B.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醋酸
C.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
D.腌制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13.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图Ⅰ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为避免污染发酵装置需严格灭菌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6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C.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无需再灼烧灭菌
D.由图Ⅱ可知,丙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密封不严,丁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强
14.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赤霉素处理的大麦种子可直接用于糖化过程
B.破碎有利于淀粉酶与淀粉充分接触,提升反应速率
C.应在发酵液中的糖分完全消耗后,终止酵母菌的主发酵过程
D.煮沸过程可以终止淀粉酶的作用,同时杀死杂菌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下图是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乙表示神经中枢,甲、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某研究小组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位点2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B.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C.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D.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16.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证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的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C.实验三的自变量是尖端偏放的位置
D.实验四证明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传递到尖端下部
17.图表示某养殖塘中各生物间的部分能量流动关系,有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J•km-2•a-1)。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些浮游动物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B.小型鱼虾类同化的能量都来自浮游动物
C.捕捞强度过大,易导致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有机碎屑能被浮游动物利用,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循环利用
18.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产生纤维素酶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刚果红染液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这些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B.对纤维素分解菌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
C.采用平板划线法统计平板上菌落数,统计值比活菌实际数低
D.通过比较得知,菌落②中的菌株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
19.双层平板法是一种利用底层和上层均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噬菌体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先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是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是1%的培养基融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宿主细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上层平板上看见由于噬菌体侵染周围细菌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形成的空斑即噬菌斑。通常一个噬菌斑来自原液中的一个噬菌体。根据噬菌斑的数目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作为选择培养基选择出噬菌体的宿主细胞
B.加入混合液后,使用灭菌后的涂布器将混合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C.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因此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
D.双层平板法获得的噬菌斑不易发生上下重叠现象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0. (12分)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会感染人和动物并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病毒。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常出现头晕头疼等不适,甚至出现发热症状,体温甚至可升高至39~40 ℃并保持一段时间,机体的各器官系统共同协作,清除病毒。其中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器官),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热增多,使体温上升。
(2)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在体液免疫产生的相应抗体等作用下能消灭___________中的流感病毒;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在接受靶细胞的的信号后,会增殖并分化出相应的________ 和 ________,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能加速这一过程;最终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巧妙配合下清除流感病毒。
(3)已知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原核细胞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消灭病原体的作用。当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这种现象是人体免疫失调中________。
(4) 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
21.(11分)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能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表示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__(填“r对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_____”形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长时间低于_____(填“S”或“X”)点时,很容易灭绝,珍稀动物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I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的角度将会________;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22.(10分)酿酒酵母大量应用于酿酒、人重组蛋白合成等领域,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改造制备生产效率高、可适应工业发酵条件的酵母。
(1) 在该实验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紫外线照射等几种不同的灭菌处理。这些方法依次可用于杀灭什么部位的杂菌( )。
A.接种环、手、培养基 B.培养皿、手、高压锅
C.手、超净工作台、微生物菌种 D.培养基、手、超净工作台
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的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中_____号试管为酵母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状态。
(2) 酿酒酵母代谢类型是_______。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葡萄也需要冲洗,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经上述过程得到A菌株。
①将等量的野生型酵母菌和A菌株接种于等量的培养基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氧发酵后,调整发酵条件至厌氧发酵,该过程需要调整发酵罐中的____(填写选项前字母)。
a.温度 b.pH c.溶解氧 d.搅拌速度
②将野生型酵母菌和 A菌株分别接种于发酵条件相同的两个发酵罐中。发酵一段时间后,检测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图1)。结果表明,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A菌株_______。
③木糖广泛分布于植物中,野生型酵母菌不能有效利用。将两种菌株分别接种在以木糖或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检测两种酵母菌数目,结果如图2所示。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在以植物源性营养物质为发酵底物的条件下,发酵后期(图1中阴影所示部分)野生型酵母菌数量显著下降而A菌株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A菌株是否可用于酿酒的工业化生产?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3.(9分)泡菜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发酵食品。在泡菜发酵过程中,杂菌会将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为提高泡菜品质,研究人员利用初步筛选获得的三个菌种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组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是________,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中加入的盐水应先煮沸,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泡菜坛应装至八成满,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连续 5 天测定了发酵液的 pH 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下表:
pH | 亚硝酸盐含量/µg•mL-1 | |||||||||
1d | 2d | 3d | 4d | 5d | 1d | 2d | 3d | 4d | 5d | |
对照组 | 5.2 | 4.7 | 4.6 | 4.5 | 4.3 | 0 | 120.0 | 90.5 | 28.5 | 3.5 |
菌种1 | 5.0 | 4.6 | 4.5 | 4.2 | 4.0 | 0 | 91.5 | 70.1 | 20.2 | 3.6 |
菌种2 | 5.2 | 4.0 | 3.7 | 3.7 | 3.3 | 0 | 25.5 | 4.3 | 2.2 | 2.2 |
菌种3 | 4.8 | 4.2 | 4.0 | 3.9 | 3.8 | 0 | 90.3 | 35.5 | 22.8 | 2.4 |
①据表格数据分析,对照组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快速上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发酵后期,乳酸菌数量相对较高,结合细胞代谢类型及表格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果表明,较适合泡菜发酵的菌种是______,做出此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
24.(15分)扩展青霉是腐烂苹果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次级代谢产物棒曲霉素(Pat)是一种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毒素。为研究腐烂苹果中Pat的分布,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病健交界处”为腐烂部位与未腐烂部位的交界处,取样分离的5个部分分别为①号部位、②号部位、③号部位、④号部位、⑤号部位。
(1) 该实验中将扩展青霉菌种接种到苹果上,这里的苹果相当于接种培养的_____________。
(2)活化扩展青霉菌种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该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其中能为扩展青霉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的是________,NaN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答两点)。在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pH调至_______。
蔗糖 | NaNO3 | MgSO4 | KCI | FeSO4 | KH2PO4 | 蒸馏水 |
30g | 2g | 0.5g | 0.5g | 0.01g | 1g | 1000mL |
(3) 若想快速直观的测定青霉菌的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扩展青霉时,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其他区域的划线上却均无菌落。操作失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接种扩展青霉前,应对苹果进行________(填“消毒”或“灭菌”)。研究人员测定了病斑直径为1、2、3cm的苹果中①~⑤号部位的Pat含量,结果如图。
(5)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腐烂部位中的Pat含量最高
B.病斑越大,腐烂部位的Pat含量越高
C.离腐烂部位越远的果肉中Pat含量越低
D.1cm和2cm病斑苹果中,从①号到②号部位的Pat含量下降幅度较大
(6)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所用器材进行____________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3月月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14题,每题2分,总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10: CCADB ACCCB 11-14:CBDC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AC 16.BD 17.AC 18.CD 19.CD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0(12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1分)
(1)下丘脑 有机物代谢(氧化分解)
(2)细胞外液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细胞 细胞因子
(3)不能 过敏反应
(4) ace(2分) D63 流感病毒
21(11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1分)
(1)r对策 S (2) S 环境容纳量(K值) X (3)λ(2分) (4) e~f (2分) (5)增大 偏大
22(10分,每空1分)
(1) D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一段时间 2
(2)异养、兼性厌氧型 洗去浮尘和杂菌
(3)c 数量更多 A菌株可以有效利用木糖,而野生型酵母菌不能
(4)可以,A菌株与传统酵母菌相比,繁殖能力更强,且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也更广泛(2分)
23(9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1分)
(1)萝卜切条表面的野生菌种 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其利用氧产生CO2
(2)去除盐水中的杂菌和溶解氧 防止由于产生CO2而导致发酵液溢出坛外(初期大肠杆菌、酵母菌会产生);防止因装太满使盐水未完全淹没菜料而导致菜料变质腐烂(2分)
(3) pH 下降幅度小,微生物大量增殖 乳酸菌是厌氧菌,氧含量低有利于其无氧呼吸;乳酸菌适于酸性环境 菌种 2 产酸量高,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强
24(15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1分)
(1)培养基
(2)液体 培养基中不含琼脂等凝固剂(培养基中没有琼脂) 蔗糖
为扩展青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和无机盐、维持培养液一定的渗透压(2分) 酸性
(3) 稀释涂布平板法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第一区域划线结束,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或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消毒
(5)ACD(2分)
(6)灭菌 防止扩展青霉污染环境
2023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11页。
2023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10页。
2023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