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第一课时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第一课时课件,共38页。
《动能和动能定理》第一课时高一年级 物理 在高尔夫运动中,同样是用杆击球,但球飞出去的速度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实验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大小mmm2m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来研究动能的?物体动能的变化和力对物体做的功密切相关。研究物体的动能离不开对力做功的分析。 动能的表达式质量为 m的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 l,速度由 v1 增加 到 v2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ma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 把 F、l 的表达式代入W=Fl 中,可得 F 做的功 动能的表达式 动能的表达式动能的单位:焦耳(J)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能取零和正值。1J=1kg•m2/s2当一定质量的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它的动能是否一定会发生变化呢?对于一定质量的物体:如果速度发生了变化,则动能不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果动能发生了变化,则速度一定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取地面为参考系。动能是状态量。动能是具有相对性的。一定质量的物体在瞬时速度确定时,动能有唯一的确定的值。 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动能定理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W 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结论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即从已知的某些一般原理、定理、法则、公理或科学概念出发,推出新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 在高尔夫运动中,虽然都是用杆击球,但杆对球所做的功不同,使球获得的动能也就不同,因此球飞出去的速度也就有所不同。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 m 为 7.0×104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 l 达到 2.5×103m 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 80 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所受重力的 1/50 。g取 10 m/s2,求飞机平均牵引力的大小。例题分析1研究对象:飞机 解析:以飞机为研究对象,设飞机滑跑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 根据动能定理, 有 飞机的初动能Ek1=0,末动能本题是否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解析: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所以,飞机平均牵引力的大小是 1.04×105N。比较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受力情况运动分析FlvW 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思路 选过程,定对象; 析受力,算总功; 知运动,定初末; 列方程,细求解。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思路 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重物各施加一个力,力的大小均为320 N,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37°,重物离开地面30cm后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自由下落把地面砸深2cm。已知重物的质量为50kg, g取10 m/s2, cos 37°= 0.8。求:(1)重物刚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2)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是多大?例题分析2研究对象:情境分析:重物研究对象:第一个过程:重物被提起至刚落地的过程重物研究对象:第二个过程:重物砸进地面的过程重物解析:(1)两根绳子对重物的合力 F合= 2 F cos 37°=2×320×0.8 N=512 N 所以,重物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2.5m/s由第一个过程中只有绳子的拉力做功,应用动能定理,可得(2)在第二个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由重物受到的阻力和重物对地面的冲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例题分析3 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奥运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的A处由静止开始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B=24m/s,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530J,g取10m/s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研究对象:运动员运动过程(或状态):在C处研究对象:运动员运动过程(或状态):从B滑到C的过程中=24m/s受力分析FNC设运动员在C点所受的压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 - G= 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FN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联立以上方程,代入数据解得 R=12.5 m 在C点FN=6mg所以,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12.5m课堂小结 E动能的概念课堂小结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动能定理课堂小结动能定理的应用 选过程,定对象; 析受力,算总功; 知运动,定初末; 列方程,细求解。解题思路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