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溶液的形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255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溶液的形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255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溶液的形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255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溶液的形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溶液的形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9溶液的形成 一、单选题1.(2020·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把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平均分为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D.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2020·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是铜B.用燃烧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C.人体缺少铁元素容易患骨质疏松D.将河水过滤可除去其中的所有杂质3.(2020·江苏常州·统考二模)把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 B.黑芝麻 C.食用油 D.面粉4.(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甲、乙试管中各盛有30g水,分别向甲、乙试管中加入3.0gNa2CO3粉末和3.0 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C1B.0℃时,甲中溶液一定不饱和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5.(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某兴趣小组同学将5 g NH4 NO3和5gKCl完全溶解于60g水中,配成番茄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配制营养液时溶液温度略有下降 B.这种营养液属于可导电C.营养液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6.9% D.这种营养液中缺乏番茄生长的其他元素6.(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为提高石油产量,需将附着在岩石表面的石油均匀分散在水中,所以此时开采需加A.催化剂 B.酸化剂 C.氧化剂 D.乳化剂7.(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洗洁精的水能洗去碗筷上残留的油污,洗洁精的作用是乳化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健康C.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有色和有臭味的物质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出现较多白色垢状物,则说明是软水8.(2021·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C.用盐酸除水垢 D.用汽油清洗油污9.(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点燃棉纱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C.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后,瓶口出现白烟10.(2021·江苏常州·统考三模)下列溶液中不能导电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稀硫酸 C.酒精溶液 D.食盐水11.(2021·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B.除去CO中的CO2气体C.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2.(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用食醋区分纯碱和食盐③洗涤剂清洗利用乳化作用①烧碱用来改良酸性土壤②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有SO2、CO CO2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健康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A.A B.B C.C D.D13.(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食盐腌渍菜、鱼、肉、蛋的方法可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B.用洗涤剂乳化油脂的方法除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D.用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方法,可以使浑浊的水变澄清14.(2022·江苏常州·统考二模)下列常用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砂糖 B.食盐 C.白醋 D.芝麻油15.(2022·江苏常州·统考三模)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C.酒精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水强D.在相同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粉末状蔗糖比块状蔗糖溶解的更多16.(2022·江苏常州·统考一模)现有30克样品,经测定其中含26克NaCl,4克KNO3。设计图1实验提纯NaCl,图2为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A为NaC1饱和溶液、KNO3的不饱和溶液B.趁热过滤是防止KNO3在低温时溶解度减小析出C.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NaC1固体的质量为26克D.可用降温结晶法从溶液A中析出KNO3实现提纯17.(2022·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向装有等量水的保温瓶中加入等质量的下列物质,降温效果最明显的是A.NaC1 B.CaO C.NaOH D.NH4NO318.(2022·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归纳总结是非常有效的促进知识内化的方式。下列总结正确的是A.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氢离子B.同一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洗洁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都是利用乳化作用D.水沸腾与电解水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9.(2022·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A.NaCl B.NaOH C.NH4NO3 D.CaCO320.(2022·江苏常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C.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划痕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有大量白烟产生21.(2022·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 B.面粉 C.白糖 D.辣椒粉
参考答案:1.C【详解】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但蒸馏水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把一定量20%的氯化钠溶液平均分为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还是20%,故选项错误;C、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正确,故选项正确;D、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再溶解这种物质,还能溶解其它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2.B【详解】A、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硫酸铜,不是铜,不符合题意;B、聚氯乙烯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聚乙烯燃烧无刺激性气味,可以用燃烧法鉴别,符合题意;C、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D、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所有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3.A【分析】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详解】A、蔗糖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黑芝麻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不正确;C、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C不正确;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4.D【详解】A、30℃时,甲、乙试管中各盛有30g水,分别向甲、乙试管中加入3.0gNa2CO3粉末和3.0 NaCl粉末,甲、乙固体完全溶解,降温至0℃时试管中乙结晶析出,而甲没有结晶析出晶体,说明0℃时乙的溶解度较小,由图可知,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乙为碳酸钠,价为氯化钠,选项正确;B、由A可知,甲为氯化钠,由图可知,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7g,则3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为10.71g,10.71g>3.0g,所以0℃时,甲中溶液一定不饱和,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选项正确;D、由A可知,甲为氯化钠,乙为碳酸钠,由图可知,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小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选项错误,故选D。5.C【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配制营养液时溶液温度略有下降,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和氯化钾溶于水,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这种营养液可导电,不符合题意;C、氮元素的质量为:,营养液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符合题意;D、这种营养液中含N、K两种营养元素,缺乏磷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详解】乳化剂具有乳化性,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均匀分散在水中,故需要加乳化剂,不能加催化剂、酸化剂、氧化剂。故选D。7.A【详解】A、加入洗洁精的水能洗去碗筷上残留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洗洁精起到的是乳化作用,此选项说法正确;B、蒸馏水是高纯度水,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此选项说法错误;C、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有色和有臭味的物质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此选项说法错误;D、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浮渣较少,泡沫较多是软水,此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8.B【详解】A、用自来水洗手,是用水冲去灰尘等,不符合题意;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符合题意;C、用盐酸除水垢,是因为盐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D、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B、点燃棉纱线,产生黑烟,不会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后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后,瓶口出现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C【详解】 A、澄清石灰水中有自由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导电; B、稀硫酸中有自由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导电; C、酒精溶液 只有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没有离子,不能导电; D、食盐水有自由的氯离子和钠离子,可以导电。故选C。 点睛:有自由的带电微粒才能导电,溶液中有离子时能导电。11.B【详解】A、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那么溶于水,分离固体和液体采用过滤的方法,正确;B、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将一氧化碳除去,不能将二氧化碳除去,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不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正确;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正确。故选B。12.A【详解】A、根据硬水的特点、食醋与纯碱反应有气泡产生及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区别分析;B、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气泄漏禁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D、根据甲醛有毒分析.解:A、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中的钙镁离子转化成沉淀,使水软化;食醋与纯碱反应有气泡产生,与食盐不反应;洗涤剂清洗利用乳化作用。故A正确;B、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B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故说法错误;煤气泄漏禁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故C错误;D、甲醛有毒,会损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故D错误。故选A。点睛:采用排除法是正确快捷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C【详解】试题分析:A、由于渗透作用使菜、鱼等细胞失去水分,没有了微生物滋生的水,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正确B、用洗涤剂乳化油脂的方法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正确;C、用涂油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错误;D、用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方法,可以使浑浊的水变澄清,正确。故选C考点:防止金属锈蚀方法,水的净化方法,乳化现象。14.D【详解】A、砂糖与水充分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B、食盐与水充分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食盐水,故B不符合题意;C、白醋与水充分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D、芝麻油与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是乳浊液,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A【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B、硝酸铵固体溶解吸热,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错误。C、酒精溶液中存在酒精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错误。D、在相同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粉末状蔗糖比块状蔗糖溶解的更快,但溶解质量相等,错误。故选:A、16.B【详解】A. 由图可知,20℃氯化钠溶解度为35g>26g,硝酸钾溶解度为30g>26g,故溶液A为NaCl的不饱和溶液、KNO3的不饱和溶液,错误;B. 低温时硝酸钾溶解度较小,故趁热过滤是防止KNO3在低温时溶解度减小析出,正确;C. 由于溶液B中含有部分未析出的氯化钠,故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NaC1固体的质量小于26克,错误;D. 26克NaCl,4克KNO3,A中硝酸钾含量较少,不合适使用降温结晶法从溶液A中析出KNO3实现提纯,错误;故选B。17.D【详解】A、氯化钠溶于温度几乎不变,错误;B、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错误;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正确;故选D。18.A【详解】A、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同一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如采用的改变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洗洁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分别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溶解原理,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水沸腾,属于物理变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9.C【分析】某固体物质溶于水过程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可见该物质溶于水时吸热。【详解】A、NaCl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B、NaOH溶于水放热,不符合题意;C、NH4NO3溶于水吸热,符合题意;D、CaCO3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20.C【分析】实验现象就是在实验过程中,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如运动状态的变化、物体形态变化、颜色、气味等。【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A不正确;B、NH4NO3固体溶于水,能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B不正确;C、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是合金,硬度大,则铜片上有划痕,故C正确;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有大量白雾产生,故D不正确。故选C。21.C【详解】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A、花生油溶于水形成的是一种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面粉溶于水形成的是一种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C、白糖溶于水形成的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辣椒粉溶于水形成的是一种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点睛∶溶液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一种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有悬浊液和乳浊液之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3溶液的形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3.1 水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9化学肥料,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