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B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高考生物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日常生活中在100℃煮沸10分钟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全部芽孢
B.牛奶在70~75℃煮30分钟既可起到消毒的作用又不会破坏营养成分
C.干热灭菌的条件是在干热灭菌箱内160~170℃加热1~2小时
D.超净工作台喷洒石炭酸溶液后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答案】A
【分析】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常用消毒的方法。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包括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常用灭菌的方法。
【详解】A、日常生活中在100℃煮沸5-6分钟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但不能杀死全部芽孢,A错误;
B、牛奶在70~75℃煮30分钟,可以杀死牛奶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并且基本不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B正确;
C、干热灭菌的条件是在干热灭菌箱内160~170℃加热1~2小时,以达到灭菌的目的,C正确;
D、用紫外线照射30min,可以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在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D正确。
故选A。
2.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数量
miR-16相对含量
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84
0.59
模型组
10只
0.65
0.99
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SERT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5-HT的转运蛋白。A.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的SERT表达量可能升高
B.抑制突触后膜5-HT的释放,可以获得抑郁症模型鼠
C.miR-16可能与SERT基因的mRNA结合,引起mRNA的降解,抑制SERT合成
D.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增加了突触间隙中5-HT的回收
【答案】B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推测,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转运蛋白(SERT)含量增多,导致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A正确;
B、根据题干“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因此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使得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可以获得抑郁症模型鼠,B错误;
C、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miR-16的相对含量减少,SERT相对含量上升,说明miR-I6会抑制SERT的表达,推测原因是miR-I6与SERT的mRNA结合,引起mRNA降解,从而抑制SERT的合成,C正确;
D、结合题意“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可知,miR-16含量下降会导致SERT的mRNA降解降低,SERT蛋白表达量上升,而SERT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5-HT的转运蛋白,故推测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增加了突触间隙中5-HT的回收,D正确。
故选B。
3.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分化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年人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升高会导致头发变白
B.人体内分化的细胞已失去分化和分裂的能力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D.动物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能发育成动物幼体
【答案】C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遗传物质不变.细胞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理活动,且贯穿了整个生命历程.动物体的任何细胞都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详解】A、老年人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A错误;
B、记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但其具有增殖和分化的能力,B错误;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C正确;
D、造血干细胞是专能干细胞,不能发育成个体,D错误。
故选C。
4.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 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结果如图所示(生物积累量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用t•hm-2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生产者,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为确定鲢、鳙的合理投放量,应调查投放区鲢、鳙所在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
C.投放鲢、鳙一年后,它们与银鱼的种间竞争关系,导致银鱼种群数量下降
D.该过程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方向,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答案】B
【分析】1.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因为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如果两个物种生存能力相当,因为竞争和种内斗争的双重调节,使两种生物互为消长,能长期共存于同一环境中,表现出趋同进化。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A、引起“水华”的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为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生物群落是指某一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称,因此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
B、鲢鱼和鳙鱼均已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因此为确定鲢、鳙的合理投放量,应调查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生物积累量,B错误;
C、投放鲢、鳙一年后,银鱼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它们与银鱼是种间竞争关系,且在竞争中占优势,正确;
D、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该过程中通过调整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D正确。
故选B。
5.内质网伴侣蛋白能协助内质网完成蛋白质的正确折叠。长期高糖饮食会使胰岛素的合成量远超内质网的折叠能力,导致胰岛素错误折叠,并激活内质网膜上的相应受体,合成出更多的伴侣蛋白(如下图)。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过多超过伴侣蛋白的校正能力时会引发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均是影响胰岛分泌的信号分子
B.伴侣蛋白数量过少是长期高糖饮食的人易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C.伴侣蛋白可以使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经图示信号分子诱导后首先发挥作用的酶是RNA聚合酶
【答案】B
【分析】题图分析,错误折叠的蛋白A一方面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受体被活化,并作为信号分子通过核孔后作用于细胞核中的伴侣蛋白基因,进而转录形成伴侣蛋白mRNA,该伴侣蛋白mRNA通过核孔出来与核糖体结合,翻译产生伴侣蛋白并进入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的蛋白A另一方面与伴侣蛋白结合,进而形成正确折叠的蛋白A。
【详解】A、胰岛素 分泌过程既受到神经调节,也受到体液调节,其中葡萄糖、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均是影响胰岛分泌的信号分子,A正确;
B、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无法发挥相应的降血糖作用,是长期高糖饮食的人易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B错误;
C、错误折叠的蛋白A与伴侣蛋白结合后成为正确折叠的蛋白A,据此可推测,伴侣蛋白可以使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
D、图示的信号分子首先进入细胞核中起作用,使伴侣蛋白基因表达启动转录过程,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因此,经图示信号分子诱导后首先发挥作用的酶是RNA聚合酶,D正确。
故选B。
6.对比实验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组的比较分析,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常应用于生物学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比实验常应用于生物学的实验探究,每个实验组的实验结果一般都是未知的
B.用同位素示踪法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还是CO2属于对比实验
C.对比实验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D.探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属于对比实验
【答案】D
【分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
【详解】A、对比实验常应用于生物学的实验探究,通过对实验组的比较分析,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每个实验组的实验结果一般都是未知的,A正确;
B、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还是CO2运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B正确;
C、对比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和单-变量原则,不同的实验组相互对照,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C正确;
D、探究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自身对照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D错误。
故选D。
7.下图甲、乙为某雄性动物(2N)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I、Ⅱ表示互换的染色体片段。图丙表示该生物一次细胞分裂某阶段(图中1~2)的核DNA数或染色体数或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其分裂结果可产生图乙
B.在甲、乙图所示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若图丙表示受精卵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则a=2
D.若图丙表示形成图乙过程细胞中核DNA数的变化,则 a=2
【答案】C
【分析】减数分装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日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图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 图甲和图乙的染色体颜色不相同,所以甲分裂结果不能产生图乙,A错误;
B、在甲、乙图所示分裂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I、Ⅱ表示互换的染色体片段,且I、Ⅱ所在的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关系,甲、乙图所示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B错误;
C、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若图丙表示受精卵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则在分裂间期染色体组为2,分裂后期染色体组为4,分裂结束染色体组为2,则a=2,C正确;
D、若图丙表示形成图乙过程(即进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核DNA数的变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8个核DNA,分裂结束即图乙为4个核DNA,则 a=4,D错误。
故选C。
8.将眼形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雌雄果蝇交配,测得F2中野生型有300只,突变型有20只。进一步测序研究,发现与野生型果蝇相比,突变型果蝇常染色体上三个基因中的碱基发生了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突变基因
Ⅰ
Ⅱ
Ⅲ
碱基变化
GAA→G
A→G
GC→CG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变化
多肽链比野生型果蝇的长
有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不同
相应蛋白质无变化
A.突变基因任意存在一个就会出现眼形突变型果蝇
B.眼形突变型果蝇的产生与突变基因Ⅲ中碱基的变化关系不大
C.突变基因Ⅰ控制合成的肽链长度增加可能与起始密码子位置变化有关
D.突变基因Ⅲ中碱基发生变化但相应蛋白质无变化,可能与一种氨基酸有多个不同的密码子有关
【答案】A
【分析】分析题文和表格:突变基因Ⅰ碱基GAA→G,导致多肽链比野生型果蝇的长,说明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起始密码提前或终止密码子延后;突变基因II碱基A→G,导致有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不同,说明发生了碱基对替换。突变基因Ⅲ碱基GC→CG,导致相应蛋白质无变化,说明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相应密码子与原来的密码子代表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详解】A、题干信息显示,F1雌雄果蝇交配,F2中野生型:突变型=15 : 1,说明控制眼形的基因至少为两对等位基因,只考虑这两对基因,眼形突变型果蝇是双隐性个体,突变基因Ⅰ、Ⅱ只存在一个不会出现眼形突变型果蝇,A错误;
B、突变基因Ⅲ中,碱基发生变化但相应蛋白质无变化,推测眼形突变型果蝇的产生与该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关系不大,B正确;
C、突变基因Ⅰ中的碱基发生了变化,使多肽链变长,原因可能是起始密码子的位置提前或者终止密码子的位置延后,C正确;
D、突变基因Ⅲ的碱基发生了变化,但相应蛋白质无变化,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D正确。
故选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小题:
布鲁顿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最早发现的人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主要因布鲁顿酪氨酸激酶基因(Btk)突变导致,由于患者体内缺乏丙种球蛋白,B细胞发育进程受阻(见图),无法产生抗体,易引起各种感染。M的家庭中出现了XLA患者,M的父母表现正常,患者从M这一代出现,M的弟弟幼年时因该病去世。M表现正常,其丈夫不携带该致病基因,俩人育有2子1女,只有1子患病。
9.下列有关XLA患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天免疫缺失 B.体液免疫功能异常
C.T细胞发育异常 D.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
10.M的家庭出现XLA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突变基因来自M的母亲 B.突变基因来自M的父亲
C.M的父母均携带Btk突变基因 D.M及其弟弟自身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9.B 10.A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XLA患者由于Btk突变导致合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功能异常,致使B淋巴细胞无法顺利分化成熟而停留在前B细胞阶段,造成周边血液循环系统B淋巴细胞稀少,造成免疫球蛋白数值极低的情形,但是患者T淋巴细胞的数目与功能正常。
分析题意可知,M的家庭中出现了XLA患者,M的父母表现正常,患者从M这一代出现,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由于父方不携带相同致病基因,可判断该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9.由分析可知,Btk突变导致合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功能异常,B细胞发育受阻,XLA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异常。ACD错误,B正常。
故选B。
10.分析题意可知,M的家庭中出现了XLA患者,M的父母表现正常,患者从M这一代出现,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由于父方不携带相同致病基因,可判断该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该突变基因来自M的母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早衰症通常是LMNA基因序列的第1824位的C突变为T,导致产生早老素蛋白引起的一种病症。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重组载体导入离体的早衰症患者成纤维细胞,实现了对该突变基因的修复。
ABE的作用原理:nCas9(一种核酸酶)与腺嘌呤脱氨酶连接而构成的融合蛋白在SgRNA(单链向导RNA)的引导下与目标基因相应序列结合,腺嘌呤脱氨酶将目标基因特定位置上的腺嘌呤(A)脱氨基变成肌苷(Ⅰ),nCas9特异性地在非编辑链上产生一个切口,进而刺激细胞自身的碱基错配修复,即以含有肌苷(Ⅰ)的编辑链作为模板对非编辑链错配碱基进行修复,再经 DNA 复制,最终实现 A/T 碱基对替换为 G/C 碱基对。基本作用过程如图。
11.利用ABE编辑LMNA基因时,导入成纤维细胞的重组载体应为( )
A. B.
C. D.
12.下列关于利用ABE治疗早衰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sgRNA属于一种信使RNA
B.nCas9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实现切割非编辑链
C.DNA 修复时,与I互补配对的碱基应为 C
D.将ABE重组载体注入早衰症模型小鼠,可进一步研究ABE的作用效果
【答案】11.D 12.A
【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11.根据题干信息“nCas9与腺嘌呤脱氨酶连接而构成的融合蛋白在sgRNA(单链向导RNA)的引导下与目标基因相应序列结合,腺嘌呤脱氨酶将目标基因特定位置上的腺嘌呤(A)脱氨基变成肌苷(I) ,nCas9特异性地在非编辑链上产生一个切口”, 成纤维细胞中没有编码nCas9的基因、腺嘌呤脱氨酶基因、sgRNA基因, 需将这三个基因与质粒结合导入成纤维细胞。因此导入成纤维细胞的重组载体上应有nCas9的基因、腺嘌呤脱氨酶基因、sgRNA基因。nCas9特异性地在非编辑链上产生一个切口后, 刺激细胞内的碱基错配修复。离体的成纤维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即细胞内具有DNA聚合酶, 因此重组质粒上不需要DNA聚合酶基因,D正确。
故选D。
12. A、在sgRNA(单链向导RNA) 的引导下,nCas9(一种核酸酶) 与腺嘌呤脱氨酶连接而构成的融合蛋白与目标基因相应序列结合, 可见sgRNA不属于信使RNA,A错误;
B、根据“nCas9特异性地在非编辑链上产生一个切口”说明nCas9蛋白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限制酶, 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实现切割非编辑链,B正确;
C、腺嘌呤脱氨酶将目标基因特定位置上的腺嘌呤(A) 脱氨基变成肌苷(Ⅰ) , 经DNA修复和复制,将I转变为G,实现A/T碱基对替换为G/C碱基对。因此DNA修复时, 与Ⅰ互补配对的碱基应为C,C正确;
D、研究人员将ABE重组载体导入离体的早衰症患者成纤维细胞, 具有修复能力。为了进一步研究ABE的作用效果, 还需将ABE重组载体注入早衰症模型小鼠, 观察早衰症模型小鼠的修复情况,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以ABE基因编辑器治疗早衰症为背景, 考查DNA分子的复制、基因工程等知识, 要求考生具备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基因突变与性状关系等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关注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现对人类健康的关注。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 5 题, 共 52 分。
13.为评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对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承载能力,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森林灌草层植物进行了调查。
(1)东北虎、东北豹主要捕食马鹿、梅花鹿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而这些动物主要以森林灌草层的植物为食。这些植食性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__。
(2)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研究人员分别在这两种地形中______选取样方,收集并检测几类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开阔地______充足,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
(3)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有蹄类动物植物种类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含碳(C)量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很难被消化的______等多糖类分子,口感较差。含氮(N)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更高。下表为灌草层中上述四类植物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分析结果,据表中数据选择最适宜作为有蹄类动物食物的植物种类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生态系统中,东北虎、东北豹捕食有蹄类动物所同化的能量,其去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种类
元素含量
含N量/%
含C量/%
C/N/值
嫩枝叶
2.41
45.36
19.92
禾莎草
2.05
42.50
22.05
杂类草
2.42
41.21
18.10
蕨类
2.43
44.00
19.78
(4)评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对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承载能力时,除上述调查外,还需要分析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答案】(1)第二营养级
(2) 随机 开阔地中各类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均显著高于郁闭林 光照
(3) 纤维素 杂类草;杂草类含N量较高、含C量最低,C/N值最低,纤维素含量少,口感好且营养成分高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气候条件、人为干扰因素、有蹄类动物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等
【分析】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1)
植食性动物以森林灌草层的植物为食,森林灌草层的植物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则植食性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结构中的第二营养级。
(2)
样方法的关键是要随机选取样方;根据图中结果显示,开阔地中各类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均显著高于郁闭林,因此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开阔地,光照充足,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
(3)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含碳量较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纤维素等多糖类分子,口感较差;根据表格中的资料可知,杂类草最适宜作为有蹄类动物食物的植物种类,因为杂草类含N量较高、含C量最低,C/N值最低,纤维素含量少口感好,且营养成分高;在该生态系统中,东北虎、东北豹捕食有蹄类动物所同化的能量,其去向包括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一部分未利用的能量暂存自身,但不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其为最高营养级)。
(4)
评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对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承载能力时,除上述调查外,还需要分析的影响因素有气候条件、人为干扰因素、有蹄类动物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等。
【点睛】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近年流行“抗糖饮食法”预防衰老,有人为此彻底拒绝糖分摄入,连主食和水果也不吃。人们“抗糖”的原因是高浓度的葡萄糖等还原糖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在非酶促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形成不可逆的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会让皮肤中的弹性纤维变得僵硬,形成皱纹和斑点。
(1)人体短期缺乏食物中的糖类来源,维持血糖浓度的途径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长期没有糖类来源,会严重影响机体对__________的需求。
(2)抗性糊精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食品研发人员研发了一种以抗性糊精部分替代低筋面粉的改良饼干。为研究食用这种饼干后的血糖浓度变化,以50g药品级无水葡萄糖为参考食物,以97.6g改良饼干作为实验组,定时检测食用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实验设计原则可推算,每100g改良饼干中人体可吸收的糖类含量为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要进一步说明饼干的改良效果,实验应再增加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1推测.改良饼干______(填“缓解”或“加剧”)了AGEs的形成,综合题干信息,你认为“抗糖”预防衰老合理的饮食方法是什么?并对此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肝糖原分解 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换 能量
(2)51.2
(3)食用含50g人体可吸收糖类的未改良饼干后,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检测血糖浓度变化
(4) 缓解 一方面要保证每天糖类的合理摄入量,以保持足够的体力,另一方面应选择含较多膳食纤维的糖类食品,因为高浓度的葡萄糖才会导致AGEs的合成,而含较多膳食纤维的糖类食品能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从而减少AGEs的生成,预防皮肤老化
【分析】人体缺乏糖类摄入时可在胰高血糖素作用下,使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保证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1)
糖类是细胞重要的能源物质,短期缺乏糖类摄入,机体主要依靠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换来维持血糖浓度严重缺少葡萄糖会影响机体内能量的供应。
(2)
分析题干可知,97.6g改良饼干中人体可吸收的糖类含量为50g,则每100g改良饼干中人体可吸收的糖类含量为50100÷97.6=51.2g。
(3)
为研究食用这种饼干后的血糖浓度变化,以50g食品级无水葡萄糖为参考食物,以改良饼干97.6 g(每97.6 g改良饼干中含有50g人体可吸收的糖类)作为实验组,进行食用后定时检测血糖浓度,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无关变量需要相同且适宜,对照组实验设计应为食用(数量要根据具体未改良饼干来推算)未改良饼干(这种未改良饼干中含有50g人体可吸收糖类)后,即对照组食用含有50g人体可吸收糖类的未改良饼干后,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检测血糖浓度。
(4)
与参考食物相比,血糖浓度降低,说明胰岛素分泌比参考食物组多,而AGEs可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因此推测改良饼干缓解了AGEs的形成。预防衰老合理的饮食方法是一方面要保证每天糖类的合理摄入量,以保持足够的体力,另一方面应选择含较多膳食纤维的糖类食品,因为高浓度的葡萄糖才会导致AGEs的合成,而含较多膳食纤维的糖类食品能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从而减少AGEs的生成,预防皮肤老化。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15.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其中一部分以淀粉的形式储存在细胞中。通常认为若持续光照,淀粉的积累量会增加,但科研人员有了新的发现。
(1)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膜上。CO2进入细胞后与C5结合, 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
(2)科研人员给予植物48小时持续光照,测定叶肉细胞中的淀粉量,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反映出淀粉积累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解释图1的实验现象,研究入员提出了一种假设:当叶肉细胞内淀粉含量达到一定值后,淀粉的合成与降解同时存在,为验证假设,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中支持淀粉持续合成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淀粉同时快速分解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类囊体##类囊体薄 CO2的固定 ATP和NADPH
(2)最初一段时间内,随着持续光照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几乎不增加
(3) 叶肉细胞持续(或并未停止)吸收CO2 淀粉分解产物麦芽糖含量快速上升
【分析】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完成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由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在叶绿体基质完成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1)
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在叶绿体基质中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这个过程叫做CO2固定,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被还原,一部分形成C5继续循环,另一部分转化成糖类。
(2)
由图1结果可知,在最初一段时间内,随着持续光照时间增加,淀粉积累量逐渐增加,之后几乎不增加,保持相对稳定。
(3)
叶肉细胞中CO2吸收速率代表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合成速率,麦芽糖的含量代表淀粉的分解量,分析图2可知,CO2吸收速率基本不变,即叶肉细胞持续(或并未停止)吸收CO2,说明淀粉持续在合成,而从6小时开始淀粉分解产物麦芽糖的含量快速上升,说明淀粉在快速分解,说明淀粉同时快速分解。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关键是结合题图的实验结果分析解题,难度中等。
16.图1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制备某种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操作流程,过程①的mRNA序列为5'-AUCUAUGCGCUCAUCAG…(中间省略3n个核苷酸序列)…CGCAGCAAUGAGUAGCG-3'。图2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碱基配对的部分片段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①所用的mRNA只能从病毒感染者的_____细胞中提取。过程②需要的酶是_____。在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两侧必须具有_____的核苷酸序列,以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过程①-⑦中(不考虑③过程),需要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而完成的是_____。
(2)图1中的mRNA碱基总数是(34+3n),其中A+U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40%,则以一个目的基因为模板,经PCR扩增三次循环,在此过程中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是_____(请用计算式表达)。
(3)科研人员发现,某次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氨基酸数目比mRNA正常编码的氨基酸数少了2个。检测发现,目的基因在复制过程中有一对碱基发生了替换,该对碱基对应于mRNA的上述已知序列中,则目的基因中发生了替换的碱基对是_____(请将转录模板链碱基写在前面,已知起始密码子是AUG,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
(4)图2所示物质彻底水解,可获得_____种不同的小分子物质。
【答案】(1) 浆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启动子和终止子 ⑦
(2)4.2×(34+3n)
(3)G-C(或G//C)
(4)8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逆转录,②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③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为目的基因的转录,⑤是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⑥为翻译过程,⑦是抗体的分泌。
【详解】(1)图①为逆转录,利用mRNA获得目的基因后,必须再表达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只能从病毒感染者的浆细胞中提取对应的mRNA。②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因此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目的基因只携带编码抗体的遗传信息,不能独立表达,因此需要启动子和终止子。过程③利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⑤表示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⑦为抗体的分泌,其方式为胞吐,需要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因此其中⑦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2)根据题意,该mRNA对应的基因碱基总数为2(34+3n),其中A+U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40%,则G+C=60%,G占30%,经PCR扩增三次循环,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是(23-1)×30%×2×(34+3n)=4.2×(34+3n)。
(3)根据题干分析,目的基因转录的mRNA序列为5-AUCUAUG(AUG为起始密码子)CGCUCAUCAG…(中间省略3n个核苷酸序列)…CGCAGCAAUGA(UGA为终止密码子)GUAGCG-3',AUG为翻译起点,UGA为翻译终点,因单克隆抗体比原抗体缺少2个氨基酸,说明翻译提前终止。从终止密码子反向前推,第二个密码子CA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UAG,即碱基对G-C被替换为A-U。
(4)图2中的两条核苷酸链中,一条含有碱基U,另一条含有碱基T,故将图中物质彻底水解,可得到磷酸、核糖和脱氧核糖、AGCTU五种碱基,故可获得8种小分子物质。
17.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研究人员以小麦为实验材料,研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机制,为小麦品种的改良奠定理论基础。
(1)图1为实验室培育异源四倍体小麦(染色体组为AADD)的过程。
①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杂交产生F1,F1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F1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中用____________处理诱导F1染色体数目加倍。
(2)异源多倍体形成配子时常出现部分同源重组(HE),即DNA序列高度相似的部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通过配对交叉导致出现染色体片段交换等现象。研究人员对异源四倍体小麦某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产生精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请补充完善画出图中相应配子的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__。
【答案】(1) 2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秋水仙素(低温)
(2) 染色体结构变异(移接)
【分析】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1)
①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杂交产生F1,F1的细胞中含乌拉尔图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和粗山羊草的一个染色体组,共两个染色体组。F1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F1不育。
②实验室中用秋水仙素(低温)处理诱导F1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复制后的染色体不能正常发生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
DNA序列高度相似的部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通过配对交叉导致出现染色体片段交换等现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移接,发生变异后产生的配子类型如下图: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B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B卷)(全解全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家发现家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B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B卷)(全解全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6,D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