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东卷A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
展开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广东卷A卷)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D | A | C | B | D | D | D | B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
|
|
答案 | A | D | A | B | B | A |
|
|
|
|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4分)
(1)材料一:
价值:可以研究秦朝法律体系以及法律的执行情况。(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局限:其中的法律案例仅限于研究当地的执法情况,不能代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情况。(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材料二:
价值:既可用于研究当时的法律观念,亦可用于研究当时的经济生活和社会伦理状况。(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局限:只有判决结论,未揭示量刑依据;难以全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特点:依托成文法,法律体系较为完备;法律适用规定非常具体、细致;重视对官员的法律教育;具有一定的伦理教化功能。(4分,答出两点即可)
(3)史料:其他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如碑刻、刑具等;传世文献,如《史记》等。(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答案】(12分)
(1)设立原因: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缓解经济困难,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2分)
变化原因:①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解放战争仍在进行后期作战,急需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2分)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放弃“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2分)
(2)新内涵:劳动形式和劳动者构成进一步多元化。(2分)
意义:①使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或答使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
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激烈社会各行业劳动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奋斗;
⑤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
(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19.【答案】(14分)
(1)价值:材料一是对阿拉伯古典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的简介,可用于研究古代阿拉伯文化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问题;材料二是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古代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和对外传播的表现;材料三是现代美国人对古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领域贡献的评价,可用于研究阿拉伯文化的地位和影响。(6分)
(2)影响:对世界古代文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融合了不同文明;传承和传播了古代希腊、罗马、波斯等文化;对亚洲、欧洲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6分,答出三点即可)
(3)补充:阿拉伯帝国官修史书、旅行家游历阿拉伯的笔记、伊斯兰教的传世文献。(2分,答出两点即可)
20.【答案】
示例一:匈奴迁移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2分)
阐述:自战国以来匈奴族逐渐强大,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起万里长城。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大败匈奴,大部分匈奴人西迁,部分依附汉朝。东汉末年,匈奴和其他几个少数民族,俗称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他们大举内迁,各族政权之间混战不堪,但是各族人民通过经济交流,共同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以及统治阶级的改革,民族交融出现高潮。而长期的民族大交融的过程中为原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注入了尚武、豪爽等新的因子,使隋唐重新建立更高水平的大一统,中国进入古代文明发展的鼎盛阶段,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之局。(10分)
示例二:匈奴迁移影响了西方文明发展并促进了东西文明交流。(2分)
阐述:匈奴大举向西迁移,在他们强大军事压力下,大批蛮族人涌入罗马帝国境内,395年东西罗马分裂,476年蛮族人东哥特人攻克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几百年积累的文明成果遭受破坏,西欧进入了基督教神权的统治。同时,匈奴西迁将其游牧文明、秦汉的农耕文明等带入罗马帝国境内,促进了秦汉文明与罗马文明的交汇,给中西方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10分)
历史(湖南卷B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历史(湖南卷B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湖南卷A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历史(湖南卷A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广东卷A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答题卡): 这是一份历史(广东卷A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答题卡),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