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1 概括主要内容,把握文章大意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展开[一](2020·湖北襄阳)(15分)
田垄深处
谭仲池
①清明过后,莺飞草长。柳丝翠绿,在暖风里摇摆。枝繁叶茂的红叶石楠树,绽放出一丛丛火焰,在柏油村路两边升腾,氤氲着浓厚的春天气息。我前往浏阳河畔的金石村,访问家庭农场主孔蒲中。
②车在明媚的阳光里穿行,眼前是一望无边的层层叠叠的深绿和金黄。油菜花芬芳醉人,乡野色彩悦人,水渠清波照人。从车上下来,我朝田垄深处走去。脚下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绵长田埂,好似纤纤如缕的琴弦。
③孔蒲中,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留着小平头。他站在稻田边的土堤上迎接我。看得出来,他已经下地干一阵活儿了,裤脚上沾满泥土。我紧握着老孔的手,感到他手掌粗糙,却很有力。他的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④老孔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初中毕业后就回乡跟父亲学种田,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年近六旬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办的家庭农场被电视台报道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引来广泛关注。孔蒲中在家乡这片土地上与泥巴打了四十年交道。历经风霜雨雪、虫灾稻病、干旱洪涝,有过土地歉收、温饱不保的苦闷,却终于在农村改革的春潮里,看到了蓬勃的希望。从承包责任田那天开始,他就立志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描画蕴藏在心中多年的致富蓝图。2006年开始,他从自己承包土地种养的经验出发,经过反复实践,逐渐探索出“稻田+生态种养”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把种稻和养甲鱼、黄鳝、田螺、泥鳅相结合,在田间实现“互惠共生”,种稻也不用施化肥、农药。2014年,他在金石村创办家庭农场,一时前来学习参观的农民兄弟络绎不绝。
⑤我们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就来到老孔流转的二百六十多亩成片种养田畴。老孔用手摸着他精心设计的铁丝石棉板围挡,对我说,为防止甲鱼从田里爬出来跑走,才设计出这道围挡。不久,他就要在围挡地基上种上丝瓜。长起来的瓜藤爬上围挡,既成为一道绿色风景线,还可以获得数十万元的丝瓜收入。我仔细端详着这一排排稻田围挡,精巧而别致,一直朝前方延伸,装饰着绿树掩映下白墙黑瓦的农舍。乡野也成了一幅色彩鲜丽、层次分明的图画。
⑥看到身边老孔那布满皱纹的前额,我知道他是怎样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怎样默默地耕耘这片土地。一家五口,要种养收储、加工销售近三百亩地的农产品,该有多少辛劳的付出?
⑦我站在田垄深处,透过眼前的围挡,朝远处望去,稻田宽敞的田埂上,又新栽了一排排桃树。老孔说:“这个春节,不能外出,就寻思干点啥,就在田埂上栽了上千株桃树。两年后桃树长大了,既可以为水田甲鱼遮光,还可以增加收入。”“真有你的!”我从心底佩服老孔。他有泥土那样厚重的自信,有稻子那样饱满的情怀。我仿佛听到一个亲切响亮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⑧时近中午,天空变得格外澄碧,没有一丝云彩。远处飞来一群白鹭,落在稻田里。望着这群白鹭,我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田里长稻,水中养鱼,陌上结桃,堤边种菜,屋前栽花。这不就是老孔梦中都在描绘的稻田花园吗?
(选自2020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我”到金石村访问家庭农场主孔蒲中,请根据访问行踪及活动,用简洁的语言填空。(3分)
前往田垄— 田边(或:土堤)见面(或:握手) — 田畴畅谈 —田垄望桃— 田垄(或:稻田)想象(或:展望)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车在明媚的阳光里穿行,眼前是一望无边的层层叠叠的深绿和金黄。油菜花芬芳醉人,乡野色彩悦人,水渠清波照人。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乡村田野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明艳,(1分)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我”的愉悦心情。(2分)
3.结合上下文,认真阅读第③段中描写外貌的句子,简要概括“老孔”的形象特点。(4分)
朴实(或:朴质);辛劳(或:勤劳、辛苦、热爱劳作);开朗(或:自信、乐观);平凡(或:普通)(每点1分,共4分)
4.从全文看,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结合该段内容,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插叙。(1分)叙述了“老孔”创办家庭农场的过程和取得的成就,(1分)交代了“我”访问“老孔”的缘由,(1分)同时初步展示老孔热爱土地,有理想、有追求,勤劳能干,具有生态农业理念的形象。(1分)
[二](20分)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肖复兴
①入冬后北京最冷的那天晚上,我在一家小饭馆里。正是饭点儿,只剩下靠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别无选择,我只好坐在了那儿。
②服务员是位模样儿俊俏的小个子姑娘,拿着个小本子,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一口外地口音问我:“您吃点儿什么?”我要了三两茴香馅的饺子和一盆西红柿牛腩锅仔。很快,饺子和锅仔都上来了,热气腾腾的。
③埋头吃得热乎乎的,忽然觉得有一股冷风吹来,抬头一看,一位老头已经走到我的桌前。在我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大概看见我正在望着他,老头冲我笑了笑,那笑有些僵硬,不大自然。也许,是为自己一身油渍麻花的破棉袄感到有些羞涩,和这一饭馆衣着光鲜的红男绿女对应得不大协调。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或许还没有我大,只是胡子拉碴的显得有些苍老。我猜想他可能是位农民工,或者是刚刚来到北京找活儿的外乡人。
④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见服务员过来,便没话找话地和我搭话,指指饺子,问我饺子怎么卖?我告诉他一两三块钱吧。他立刻应了声:“这么贵!”这时候,那个小个子姑娘拿着小本子走了过来,走到老头的身边,问道:“你吃什么?”老头望了望她,多少有点儿犹豫,最后说:“我要一碗米饭。”姑娘弯下头在小本子上记下来,又抬起头问:“还要什么?”老头说:“就一碗米饭!”姑娘有些奇怪:“不再要点儿什么菜?”老头这回毫不犹豫地说:“一碗米饭就够了。”然后补充了一句:“要不麻烦你再给我倒碗开水!”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撇了撇嘴,风摆柳枝般走开了。
⑤过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姑娘把一碗米饭端上来,更不要说那一碗开水了。我悄悄地望了一眼对面的老头,看得出来,老头有些心急,也有些尴尬,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如坐针毡。如果有钱,谁会只要一碗白米饭呢?如果不是真的饿了,谁又会非得进来忍受白眼和冷漠而只要一碗白米饭呢?
⑥我很想把盘子里的饺子让给老头先垫补一下,但把剩下小半盘的饺子给人家吃,总显得不那么礼貌,有些居高临下。那锅仔我还没有动,可以先让他喝几口,但一想饭还没吃,先让人家喝汤,恐怕也不合适,而且也容易被老头拒绝。
⑦因此,当姑娘又向这边走来的时候,我远远地冲她招招手,她走了过来,老头看见了她,张着嘴动了动,一定是想问她:我那一碗米饭呢?但如今的小姑娘哪一个好惹?看人下菜碟,已是常态。为了避免尴尬,我先把话抢了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给我上碗米饭!”话音刚落,怕她同样嫌弃我只要一碗米饭,便又加了句:“再来三两饺子。”姑娘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转身走了。我冲着她的背影喊了句:快点儿呀!她头没有回,扬扬手中的小本说道:“行哩!”
⑧老头望了望姑娘走去的背影,又望了望我,什么话都没有说,似乎是想看看,同样一碗米饭,到底谁的先上来。一下子,让我忽然感觉偌大的饭馆里,仿佛主角只剩下了老头、姑娘和我三个人。三个人彼此的心思颠簸着,纠结着,一时无语却有着不少潜台词。
⑨我望了望老头,也没有说话。我是想等这一碗米饭和三两饺子上来,一起给老头。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饿的时候,谁都有钱紧甚至是一分钱让尿憋死的时候。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但生怕我的目光总落在他的身上会让他觉得尴尬。
⑩很快,也就是那小半盘剩饺子快要吃完的工夫,只听姑娘一声喊:“您的米饭和饺子来了。”便把一碗米饭和三两热腾腾的饺子端在我的桌子上,同时把老头的那一碗米饭端在桌上。可是,抬头的时候,我和姑娘都发现,对面的老头已经消失在寒风中。
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有删改)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2.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
运用动作描写,(1分)用“垂下”“看”“埋下”“吃”“望”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的尴尬、窘迫、失望和“我”的尴尬,(2分)为下文老头的离去做铺垫。(1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D)(4分)
A.文中的“我”虽不是主要人物,但全文通过“我”的观察、心理活动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文中的“我”是线索人物。
B.文中说“看人下菜碟,已是常态”,所以,作者对姑娘对待老人的方式是持理解态度的。
C.小说中多次出现“寒风”,既表明天气寒冷,又暗示人心冷漠;同时奠定全文悲凉的情感基调。
D.文中小个子姑娘最后还是给老人端来了米饭,说明她之前只是忘给老人送米饭了,她还是善良的。
E.文中小个子姑娘对“我”和老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折射出人情冷暖与人生的不平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性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作者通过本文批判了社会人心冷漠的不良风气,作者对姑娘是持批评态度,不是理解态度,故B项错误。结合“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撇了撇嘴,风摆柳枝般走开了”可知,小个子姑娘是一个冷漠的人,因为“我”点了饺子和米饭,她才顺便给老人端上米饭的,故D项错误。
4.小说结尾说:“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说说这句话有哪些内涵。(4分)
①在服务员给“我”上一碗饭的极短时间里,老人飘然而去,不再等待,写出了老人的悲凉、无奈、绝望。②上一碗饭的时间本该很短,可老人等了很久,表明了服务员的势利、冷漠。③在等一碗饭的时间里,老人承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我”也阅尽人情冷漠。④等一碗饭的时间虽短,却集中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现实的冷漠和社会的不公,作者借此呼唤爱、尊严、公平、人性的回归。(分别从服务员、老人、“我”、主题的角度理解,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5.结合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社会应该如何对待弱势群体这一问题的看法或感悟。(4分)
链接材料 “公家的地面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农民工易师傅到大厦里上厕所,因鞋子太脏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子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很感激了。”
示例:文章中的服务员对老人态度冷漠,链接材料里的农民工师傅怕弄脏公家的地面,可见社会并没有给这些弱势群体足够的安全感。对于弱势群体,社会不仅需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还应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尊重。只有肯定他们对社会的付出和贡献,他们才能在社会中获得真正的尊严。(言之有理即可,4分)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老人的活动
服务员的表现
老人的内心感受
进门坐在了“我”对面
半天都没过去
(1) 不自然、羞涩
点饭
(2)奇怪、不耐烦
先犹豫后坚定
(3) 等饭
不理不睬
心急、尴尬
悄然离开
终于给老人端来了米饭
(4) 愤懑、悲伤或无奈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4 理解标题含意,分析标题妙处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4 理解标题含意,分析标题妙处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8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6 分析形象特征,鉴别描写方法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6 分析形象特征,鉴别描写方法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8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5 鉴赏表达技巧,分析句段作用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5 鉴赏表达技巧,分析句段作用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