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课时练习
展开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1四川绵阳高二期末)国家新型城镇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是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500万以上1 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1 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下表为2019年底两城市相关数据。据此完成1~2题。
城市 | GDP/ 亿元 | 面积/ km2 | 户籍人 口/万人 | 常住人 口/万人 | 城区常 住人口/ 万人 |
苏州 | 19 235 | 8 488 | 704 | 1 072 | 815 |
绵阳 | 2 856 | 20 248 | 536 | 486 | 255 |
1.苏州和绵阳的城市等级规模分别是( )
A.特大城市、特大城市
B.超大城市、特大城市
C.特大城市、大城市
D.超大城市、大城市
2.就城市等级和辐射范围,苏州比绵阳( )
A.等级低,辐射范围小
B.等级高,辐射范围大
C.等级高,辐射范围小
D.等级同,辐射范围大
(2021山东聊城高二期末)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中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城市是( )
A.中卫 B.石嘴山 C.银川 D.青铜峡
4.为了提升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应优先发展( )
A.高科技产业
B.重化工业
C.旅游休闲业
D.交通等基础设施
(2021山东威海高二期末)“波士华城市带”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据此完成5~6题。
5.“波士华城市带”的形成条件是( )
①地处大西洋沿岸,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广阔 ③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④农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关于纽约的城市辐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带动了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 ②与各城市分工协作 ③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但影响主要在美国国内 ④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1山东威海高二期末)受上海大都市辐射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核五圈四带”的区域空间组织。一核指上海,五圈指南京都市圈等五大都市圈,四带指沿海、沿江等四个发展带。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据此完成7~8题。
7.上海对长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辐射强度不同。对苏州的辐射强度比常州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城市等级
C.距离 D.地形
8.关于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解决南京市产业活动过度集聚的问题 ②促进五大都市圈的形成 ③缓解上海市环境污染等问题 ④以上海为中心,向北、南、西三个方向辐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21山西太原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为疏解伦敦人口问题,政府在距市中心50千米的半径内建设了8座卫星城,完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在伦敦的辐射带动下,8座卫星城已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结构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区域之间联系密切的多中心网络型空间。下图示意伦敦都市圈分布。
(1)结合材料,说明伦敦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带动作用。
(2)说明伦敦都市圈的建设对伦敦自身发展的意义。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2021天津和平模拟)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辐射能力最大的城市类型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目前区域联系、经济要素集散的主要方式中,影响较小的是( )
A.信息传输 B.公路、铁路和水运
C.行政管理 D.资金、科技
(2021山东青岛模拟)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受经济辐射的城市。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据此完成12~13题。
12.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 ( )
A.交通状况
B.经济发展水平
C.科技实力
D.对外开放水平
13.引起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海市经济水平下滑
B.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
C.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
D.辐射区交通便捷程度提高
(2021河南名校联盟联考)国家级新区是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和区域战略发展支点,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一种重大战略决策。从1992年的浦东新区成立到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我国国家级新区的数量已达到19个,基本实现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全覆盖。截止到2017年4月我国的国家级新区有:①上海浦东新区、②天津滨海新区、③重庆两江新区、④舟山群岛新区、⑤甘肃兰州新区、⑥广州南沙新区、⑦陕西西咸新区、⑧贵州贵安新区、⑨青岛西海岸新区、⑩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黑龙江哈尔滨新区、吉林长春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河北雄安新区。据此完成14~15题。
14.与邻近的城市中心城区相比,国家级新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基础设施更完善 B.产业基础更雄厚
C.产业结构更完整 D.土地资源更丰富
15.我国设立国家级新区的主要意义有( )
①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承接国外高新技术产业 ③辐射带动周围城市发展 ④创建区域发展的最强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1重庆一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昆山地处江苏东南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承接了上海溢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奠定了乡镇工业基础。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奔波两地,对昆山经济发展起了很大助推作用,昆山第一家上市公司是由上海与昆山合作联办的。京沪铁路开通后,昆山到上海最短用时17分钟,随着上海地铁11号线延伸至昆山,以及上海、昆山两地公共交通卡通用,2017年有超过850万人次的上海游客到昆山休闲旅游。在20世纪70年代,上海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但到80年代,上海中心城市产业高度密集,城镇化问题凸显,工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淘汰落后产能,完成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近年来,在上述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区域发展已上升到点轴开发模式,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其中“点”指增长极,“轴”为交通干线。
(1)说明上海对昆山的辐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上海对外辐射,对上海自身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3)试解释具备点轴开发条件的区域常形成经济活动密集区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1~2.1.C 2.B 第1题,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并结合苏州和绵阳两城市的城区人口数量可知,苏州和绵阳的城市等级规模分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第2题,苏州和绵阳的城市等级规模分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苏州比绵阳等级高,辐射范围大。
3~4.3.C 4.D 第3题,图示区域中银川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规模等级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第4题,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地理环境特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可以加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拉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升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辐射带动作用。
5~6.5.A 6.C 第5题,结合“波士华城市带”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城市带位于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城市带的形成。第6题,纽约作为“波士华城市带”中的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波士华城市带”、美国乃至世界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并不仅仅影响美国国内。
7~8.7.C 8.B 第7题,从图中看出,苏州距离上海更近,受上海辐射影响更大,苏州与常州在交通、城市等级、地形方面差异不大,故选C。第8题,上海对外辐射,并不能解决南京产业过于集中的问题,①错误;可以加强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间联系,促进五大都市圈的形成,②正确;上海通过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问题,③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上海为中心向北、南、西三个方向辐射,④正确。
9.解析 第(1)题,伦敦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从产业、人口、城市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形成了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完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可知,伦敦通过公路、铁路等现代化交通与卫星城相连接,随着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中心区部分工业企业的迁入,卫星城的各种产业得到发展;由“为疏解伦敦人口问题”可知,企业的迁入为当地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可以吸引伦敦中心区人口迁入卫星城,增加卫星城的人口;由“在伦敦的辐射带动下,8座卫星城已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可推测,伦敦作为中心城市,为周边卫星城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促使其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伦敦的产业优化为各卫星城起到示范作用,引领以伦敦为中心的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第(2)题,根据材料“为疏解伦敦人口问题”“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可见,伦敦都市圈的建设可以疏散伦敦中心区人口和产业,缓解城市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实现伦敦及附近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区通过产业的转移,使自身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了伦敦自身的城市竞争力。
答案 (1)伦敦发展多种现代化交通与卫星城相连接,随着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中心区部分工业企业的迁入,产业得到发展;较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伦敦中心区人口的迁入;为卫星城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促使其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卫星城的产业结构优化起示范作用,引领伦敦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
(2)疏散伦敦中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缓解人地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区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10~11.10.A 11.C 第10题,图中甲为中心城市,区位最佳,也是核心城市,其辐射能力也最大。第11题,经济是区域联系的关键,包括交通线、信息及资金、科技等,行政管理对区域联系、经济要素的集散影响较小。
12~13.12.B 13.B 第12题,考查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上海在这几个城市中经济最发达,交通、科技和对外开放水平差距并不是最大,故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经济发展水平,B正确。第13题,考查影响城市辐射功能因素的变化。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呈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B正确。上海市经济水平上升;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辐射区交通便捷程度提高会使辐射半径扩大。
14~15.14.D 15.B 第14题,国家级新区往往选择在发展相对薄弱但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以此带动区域的发展。与邻近的城市中心城区相比,国家级新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较大,D对。国家级新区的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及产业结构较邻近的城市中心城区差。第15题,国家级新区多发展较高层次的产业,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辐射带动周围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提升区域整体的经济水平,而非打造一个最强核心;承接国外高新技术产业不是主要目的,①③对、②④错。故选B。
16.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昆山地处江苏东南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承接了上海溢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奠定了乡镇工业基础”可知,昆山承接上海疏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由“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奔波两地,对昆山经济发展起了很大助推作用,昆山第一家上市公司是由上海与昆山合作联办的”可知,上海的企业、人才等推动昆山经济快速发展;由“京沪铁路开通后,昆山到上海最短用时17分钟,随着上海地铁11号线延伸至昆山,以及上海、昆山两地公共交通卡通用”可知,京沪铁路开通,使上海与昆山交通更加便捷,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由“2017年有超过850万人次的上海游客到昆山休闲旅游”可知,昆山旅游业得到了发展,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第(2)题,由材料“上海中心城市产业高度密集,城镇化问题凸显,工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淘汰落后产能,完成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目标迈进”及所学知识可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有利于上海分散城市职能,减轻城市压力;有利于缓解城镇化问题:交通拥堵、地价上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产业转移后,为该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发展空间;有利于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第(3)题,由材料“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区域发展已上升到点轴开发模式,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可知,增长极以其产业基础较好、投资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发展机会多等吸引周边产业和人口向其集聚,形成规模效益;沿交通干线分布有利于减少运输费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区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继续向增长极聚集的同时,也沿交通干线聚集,点轴开发区域便成为经济活动的密集带。
答案 (1)昆山承接上海疏解的部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对昆山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交通的便捷性使上海与昆山联系更加紧密,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2)有利于缓解上海中心城市产业活动过度集中、交通拥堵、地价上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城镇化问题);原来的主导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发展空间(新工业用地);有利于大都市把资金、技术、人力集中到新兴产业的发展上。
(3)增长极以其优势(投资环境良好、效益好、发展机会多等)吸引周边产业和人口向增长极集聚(产生规模效益);交通干线沿线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继续向增长极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沿线便成为经济活动密集带。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38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达标测试</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练习题,共6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精练,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