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44构成物质的微粒(填空、探究、简答题)
展开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44构成物质的微粒(填空、探究、简答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2022·浙江·一模)如图是酒精燃烧时,化学反应的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
2.(2022·浙江金华·统考一模)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现代量子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模型往往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1)研究成果与现代的原子结构理论最接近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
(2)卢瑟福所做的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金箔原子中几乎不会影响a粒子运行轨迹的微粒是原子核外的___________。
3.(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二模)2022年3月24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液桥”演示等实验。
【查阅资料】
(1)当你在洗手的时候,或者手沾糖水的时候,指间的小液柱就是“液桥”。“液桥”是连接着两个固体表面之间的一段液体;
(2)在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和液体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液桥”形成了;
(3)液体中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表面张力是表示液体分子之间吸引力大小的量度。
【实验过程】在两块玻璃板的表面滴上两滴水,接着把两块玻璃板靠在一起,使两滴水相碰,两滴水像是搭了一座“液桥”,将两块有机玻璃板连在一起,“液桥”就形成了。
(1)以下能说明液体表面存在张力的实验是___________:
A. 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的快
B.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肥皂膜实验.
C.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2)在太空中可以搭出十几厘米长的“液桥”,而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液桥”尺寸很小,通常只有几毫米。超过这个尺寸,“液桥”垮塌,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_。
4.(2022·浙江台州·统考一模)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煤的气化过程会产生物质A和B,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构成B和C两种物质的分子在此反应中的个数比为 ___________。
5.(2022·浙江衢州·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联考三模)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太空中长期的太阳风,使得月壤中携带了大量的可作为清洁能源的氦-3,规模总计有100万至500万吨,远远超过了地球的储量。
(1)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______。(“矿物质”或“腐殖质”)
(2)氦-3是一种氦气同位素气体,它的核内中子比“正常”氦少一个(如图甲,氦-3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
(3)把两个氦-3原子砸在一起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如图乙),这种现象叫做______。(填“重核裂变”或“氦核聚变”)
6.(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科学家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制取合成气,其原理过程如图所示。
(1)合成气是由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氧化碳所组成的混合物,这种常见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7.(2022·浙江衢州·统考二模)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中符号表示原子中的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氚原子内大部分是空的,得出该结论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
A.汤姆生 B.卢瑟福 C.霍金 D.张清莲
8.(2022·浙江杭州·统考一模)我国自主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技术路线如图甲所示,其中将二氧化碳和氢气高效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如图乙所示。回答问题:
(1)据图甲所示的技术路线,写出获得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在图乙所示的微观示意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先转化为___________、氢和氧等中间产物,然后再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和水。
9.(2022·浙江舟山·校联考一模)菠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
(1)在菠菜汁中,属于七大食物营养素且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成分名称)。
(2)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质”指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10.(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地漏”(如图甲)是连接排水管道与室内地面的接口。“磁悬浮地漏”相对于传统地漏具有较多优点,如排水速度可随积水深度自动调节、在不排水时能密封管道等。
(1)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内臭气会扩散到室内。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______;
(2)磁悬浮地漏的工作原理如图乙;
①当密封盖上方无水时,在磁体B作用下,磁体A将密封盖顶起。若磁体A下端为N极,则磁体B上端为______极;
②当密封盖上方有水时,密封盖下移,开始排水。积水越多,则排水口越大,其原因是______。
二、简答题
11.(2022·浙江温州·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考二模)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达到10千米。
(1)地震发生后,搜救过程中,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角度分析,幸存者的某些物质能扩散到搜救犬附近是因为___________。
(2)如图为地球表面部分板块示意图,据图分析,四川(标处)是地震高发区的原因是其位于___________。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 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2.(2022·浙江衢州·统考一模)西湖龙井茶素有“绿茶皇后”之称,具有独特的功效及作用。冲泡龙井茶很有讲究,方法多种多样,上投法是其中一种,具体过程如下:
(1)往玻璃杯中倒入85℃左右的沸水后,再放入少许龙井茶叶;
(2)等待龙井茶叶一片一片慢慢下沉;
(3)龙井茶叶在茶杯中慢慢舒展,上 下沉浮;
(4)静待片刻,龙井茶叶溶出茶汤后,汤明色绿,茶香四溢,即可品尝。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此泡茶过程中的现象。
13.(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________g水溶解。
14.(2022·浙江宁波·校联考三模)葱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等芳香物质,既可作为蔬菜和调味品,也具有良好的药用效果。
(1)硫化丙烯中的碳、氢、硫元素质量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__。
(2)烹饪时用葱作调味品,温度越高,葱的香味越香,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葱段外表皮细胞有一层防止水分渗入的角质层,将葱段沿葱壁剪开至距离底部约五分之一处,分别放入食盐水和清水中,观察如图所示的现象,甲、乙碗中葱花分别闭合和张开,则甲中装的是________(填“清水”或“食盐水”)。
15.(2022·浙江舟山·统考一模)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甲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CO2主要是通过叶的______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图乙表示某一植株一天内不同时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强度。在不同时刻从该植物上取下大小相同的一片叶圆片烘干称其质量,如图丙、则测得质量最大的取片时刻为______
A.8点 B.11点 C.17点 D.19点
(3)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以C-12形式存在。C-14原子与C-12原子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内______数不同。
三、探究题
16.(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原子结构模型发展过程可表示如下:
(1)阴极射线管是能放出阴极射线的仪器,如图。汤姆生在1897年提出阴极射线是从阴极放出的带负电的粒子。若把阴极射线AB看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其电流方向为___________。
(2) 1910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
①a粒子实质是氦原子核,可由铀、镭等元素得到。在太阳内部,质量较小的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下可以聚合成氦核,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____。
②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人们掌握的下列事实或原理,有助于当时建立该模型的是___________。
A.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有些原子内没有中子
E.电子由于质量太小无法阻挡a粒子轰击
参考答案:
1. C2H5OH+3O22CO2+3H2O 分子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详解】(1)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2H5OH+3O22CO2+3H2O。
(2)由图可知,从外观上看,该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填分子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 卢瑟福 核外电子
【详解】(1)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内含有质子和中子,由四位科学家的贡献可知研究成果与现代的原子结构理论最接近的科学家是卢瑟福;
(2)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金箔原子中几乎不会影响a粒子运行轨迹的微粒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3. B “液桥”因受到的重力较大而坍塌
【详解】(1)[1]A.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的肥皂膜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同时说明液体与相邻液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则证明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B符合题意;
C.把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原来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在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和液体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可以搭出十几厘米长的“液桥”,而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液桥”尺寸很小,通常只有几毫米。超过这个尺寸,“液桥”垮塌,原因是:在地球表面上“液桥”因受到的重力较大而坍塌。
4. CaCO3 3:1
【详解】(1)由所给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2S、6O,反应后为:2S、12O、2Ca、2C,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2X中含有2个钙原子、2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X化学式为CaCO3 ;
(2)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CO+3H2CH4+H2O, 构成B和C两种物质的分子在此反应中的个数比为3:1。
5. 矿物质 2 氢核聚变
【详解】(1)[1]腐殖质指的是被生物分解时候的剩余的富含大量对植物有有利作用的土壤所含的物质,也对整个生态系统有直接的正面作用。矿物质,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又称无机盐。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矿物质。
(2)[2]氦-3的原子序数为2,即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它的原子内有2个电子。
(3)[3]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氦-3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原子,这种现象叫氦核聚变。
6. H2 1:1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2CO+2H2。
【详解】(1)由分析可知,合成气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氢气属于单质,化学式为:H2;
(2)由CH4+CO22CO+2H2可知,反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1:1。
7. 质子 B
【详解】(1)氚原子属于氢元素,其核内的质子数为1,即图中符号表示原子中的质子,故填质子。
(2)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选项错误;
B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内大部分是空的,选项正确;
C 霍金发现了能量层级图,选项错误;
D 张清莲为重新测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做出了贡献,选项错误;
故填B。
8. 一氧化碳(或CO)
【详解】(1)由图甲可知,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由图乙的微观反应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氧和氢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3OH)和水。
9. 水 元素
【分析】(1)根据食物中所含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详解】(1)七大营养素包含:水、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在菠菜汁中,属于七大食物营养素且含量最高的是水。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质”指铁元素。
10.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N 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详解】(1)[1]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内臭气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最后会会扩散到室内。
(2)①根据题意可知,磁体B对磁体A为排斥力,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若磁体A下端为N极,则磁体B上端也为N极。
②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积水越多,即积水深度越深,则液体压强越大,从而对排水口产生的压力越大,故排水口越大。
11. 分子不断运动 四川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l2
【详解】(1)从微观角度分析,幸存者的某些物质能扩散到搜救犬附近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的;
(2)据图分析四川(标 处)是地震高发区的原因是其位于四川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3)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氯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为Cl2。
12.见解析
【详解】①茶叶刚放入时,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或茶叶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茶叶漂浮在水面上。
②茶叶吸水后重力慢慢增大,当一部分茶叶重力大于其受到的浮力时(或一部分茶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茶叶下沉。
③少数茶叶浸没水中后,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或少数茶叶密度等于水的密度),茶叶悬浮在水中。
④茶叶浸泡在沸水中,茶叶中的一些物质溶解在水中,使茶汤变绿。
⑤茶汤中物质的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所以茶香四溢。
13. 离子 蒸发(或蒸发结晶) 1000
【详解】(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蒸发或结晶操作;
(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100g水最多可以溶解35.8g氯化钠,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水的质量为1000g。
14. 18:3:16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食盐水
【详解】(1)根据C3H6S,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8:3:16;
(2)温度越高,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所以烹饪时用葱作调味品,温度越高,葱的香味越香;
(3)当菜细胞中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水分子会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因此膨胀,反之萎缩,对比甲、乙现象可知,甲中应是食盐水,乙是清水。
15. 气孔 C 中子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2)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详解】(1)保卫细胞总是两两相对而生,围成的空腔是气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所以14CO2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内的。
(2)植物进行了一白天的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至17点时,光照减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之后,呼吸作用作用占优势,植物体不再积累有机物,因此在17点,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C-14原子与C-12原子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16. B→A 核聚变(热核反应) ABE
【详解】(1)阴极射线AB看成电荷的定向移动,故电流的方向为B→A
(2)在太阳内部,质量较小的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下可以聚合成氦核,这种反应叫做核聚变。
(3)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由于a粒子带正电,所以可以得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由于a粒子(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有的粒子发生偏转可知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于电子的质量太小也可能无法阻挡a粒子轰击,故选择ABE。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3功和能(选择、填空、探究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83功和能(选择、填空、探究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2电和磁(选择、填空、探究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72电和磁(选择、填空、探究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63浮力(选择、填空、探究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63浮力(选择、填空、探究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