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4部分 第3章 课时83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展开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注重书中特别案例的学习,和特殊国家的自然特征、人文状况的学习。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把平时遇到的区域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平素总结,把知识归纳成一个系统。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第四部分 第三章 课时83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增温尤其明显,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密切相关。
2.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1)大气的温室效应是决定地球平均气温的关键过程之一。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使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受自然界中碳循环过程调控。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
(3)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使用化石燃料和改变土地利用两种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碳循环过程,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
走出全球气候变化的三个误区
(1)全球变暖不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是自然与人为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质历史时期来看,当前地球恰处在间冰期,气温在上升,只不过近百年来气温上升的幅度增大是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2)全球气候变化不代表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中,呈周期性变化。而全球变暖仅指全球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气温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个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1. 和田河流域的冰川径流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 )A.气候冷干化B.气候冷湿化C.气候暖干化D.气候暖湿化
和田河是塔里木河四大源流之一,也是唯一一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生态走廊的河流,流域上游由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发源于昆仑山)与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两支流组成。近30年来,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下图示意和田河流域玉河和喀河的降水、冰川径流、气温年代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对冰川消融产生抑制作用的有( )①全球变暖 ②降水增加 ③保护森林和人工造林④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A . 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3. 玉河与喀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强度不同B.发源山系不同C.地表径流速度不同D.植被分布不同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 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如果当前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遏制,会影响国家安全,体现在
(1)生存空间的丧失是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
1993-2009年,因海平面上升,图瓦卢陆地国土面积缩小了2%预计到2050年左右,图瓦卢60%以上的陆地国土将被海水淹没
(2)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而影响国家安全。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水、耕地等战略资源的数量减少和稳定性降低
(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而影响国家安全。(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1. 图中( )A.①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B.②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C.③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B.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C.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减少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1)主要包括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两个方面,目的是通过有效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减缓全球变暖速度,避免全球气温超过危险水平
(2)以趋利避害为目标,根据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通过改变人类社会自身,降低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或利用全球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
2. 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资金和技术是实现减缓和适应的重要保障,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四个方面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是国际合作关注的重点。
碳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与主要发生在局地和区域尺度上的环境偏离正常自然状态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不同,全球变暖造成的环境问题类型是全球尺度上的系统变化,是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正在发生的从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的转变。这种状态转变从多个方面带来自然环境各种服务功能的变化,可能给人类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灾难性后果。
1.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 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3. 针对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人类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开发新能源 ④减少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A . 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1.全球气候变化及原因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图: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7)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主要由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人居环境体系、低碳消费体系、低碳管理体系四大体系组成,四者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低碳经济建设的着力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021·天津地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给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1)图中所示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见下表,填表分析原因。(6分)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与大西洋之间通道较宽,
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
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2)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6分)
该群岛气温低,环境极端;生物数量、种类少,生长缓慢;岛屿面积小,相对封闭。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也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3)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6分)
角度一:温室效应增强。①过程:冰川面积减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面辐射增强,导致温室效应增强。②过程:冻土融化,土层中释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角度二:温室效应减弱。过程: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光合作用能够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2022·山东临沂模拟)一科研团队以碳循环为研究目标为某岛屿编制低碳城镇发展规划,分别统计了碳源系统(碳的排放来源)、碳汇系统(碳的吸收消耗)和社会各排放部门碳的流量结构(如图示意)。该岛植被覆盖率高,年均自然和人为共排放CO29.6万吨,自然生态系统共可吸收CO20.7万吨。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该岛屿最可能位于A.山东省 B.浙江省C.广东省 D.海南省
2.促进该岛屿碳源与碳汇系统趋向平衡的主要措施是A.增加岛屿植被覆盖率 B.大量减少岛屿人口数C.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D.扩大贝藻养殖的规模
2009年联合国发布了题为《蓝碳:健康海洋对碳的固定作用——快速反应评估》报告,提出了“蓝碳”这一概念,即由沿海生态系统捕获光合作用的碳。全球大气中,一半以上的碳由沿海生态系统捕获,储存时间可达数千年。据此完成3~5题。3.固定“蓝碳”的生态系统主要是A.岳桦林 B.冷杉林C.胡杨林 D.红树林
4.“蓝碳”形成有利于A.减轻沙尘暴B.缓解温室效应C.增加粮食产量D.减轻酸雨污染
5.“蓝碳”的主要优势有①储存时间长 ②存储空间广 ③储存容量大 ④储存效率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温室效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022·河北石家庄质检)碳排放量是指燃烧一次能源中的化石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所排放的CO2量。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CO2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持续增长,CO2排放日益增加。我国碳减排任重而道远,各省份碳排放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碳减排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图示意2000~2015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据此完成1~3题。
1.2000~2015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B.经济增长速度减缓C.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D.产业转移力度增大
2.2015年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全国最高,其主要原因是山东省A.资源环境承载力强 B.煤炭储量丰富C.碳排放强度大 D.工业规模较大
3.对于河南和广东等人口大省,实现碳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增加宣传力度,严格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C.优化人口结构,鼓励大量人口外迁D.推广清洁能源,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2022·广东深圳市质检)植被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分析植被物候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气候变化分析,而且对于准确评估植被生长趋势、生产力以及全球碳收支均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4~5题。4.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森林关键物候期中春季返青期和秋季落叶期的最主要驱动因素A.温度 B.降水 C.风力 D.日照
5.随着全球变暖,我国东北地区森林不同树种的春季物候(芽开放期、展叶期、开花期等)、秋季物候(脱落末期)、生长期产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春季物候提前 B.生长期缩短C.秋季物候延迟 D.生长期延长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完成6~8题。6.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调整能源结构,下列受此过程冲击最大的工业部门是A.钢铁 B.食品 C.纺织 D.电子
7.“碳交易”的出现能使①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②环境质量逐渐好转 ③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④排污量小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生物柴油大多是就地取材,用棕榈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国家可能是A.美国 B.德国C.韩国 D.马来西亚
9.读“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1)北冰洋冰面范围这种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
答案 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毁林面积增加,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8章第2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8章第2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可再生,物质循环,自然环境,经济社会,良性循环,自我调节,保护对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考点2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考点2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二氧化碳,化石燃料,森林砍伐,社会经济,生存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4部分 第4章 课时84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4部分 第4章 课时84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向生态文明,国家战略与政策,国际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