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2部分 第2章 课时49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展开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注重书中特别案例的学习,和特殊国家的自然特征、人文状况的学习。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把平时遇到的区域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平素总结,把知识归纳成一个系统。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第二部分 第二章 课时49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结合聚落的分布及原因,分析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结合城乡具体图或规划图,分析影响聚落空间结构的因素。
区域认知:分析不同区域聚落不同功能区分布影响因素。
地理实践力:针对城镇合理布局中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乡村和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有什么不同?
土地利用类型:具有不同特点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单元
乡村 以农业用地和居住地为主城市 以建设用地为主
按土地利用类型,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地为主依据农业生产,土地用地分为
农田为主要用地, 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少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简单的分化 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按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类型可以分为
指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因为对用地空间和位置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而集聚在同类城市空间的效应。
图示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
功能区和城市用地类型是怎样的关系?
功能区没有明显的界限,但用地类型有明显界限
一个功能区里会有不同的的用地类型,但往往会有一个主导的用地类型
占地面积小,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核心
大城市的中心形成的特殊商业区 中央商务区(CBD)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总部,提供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
经济活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市场(零售业)和交通(批发业)最优原则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地方式
在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提示:我国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因郊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 有的高级住宅区分布在城市中心区。
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
多离城镇中心远,分布于交通干线两侧
成 都 市 功 能 区 分 布 图
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不同功能活动付租能力:商业 > 住宅 > 工业
四线地租线交错分布,形成三个重要交点,把城乡空间分成了四种部分
每一种经济活动一定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空间位置每种经济活动之间关系和谐
四种土地利用效益 共同点:(离市中心)越远越低 不同点:递减率变小
土地总是倾向于能给支付最高地租的
社会因素会影响居住区的分化
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城市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对比表
1.(2020江苏单科,11,2分)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
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20江苏单科,12,2分)“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A.减轻自然灾害B.提高环境容量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图文信息不能判断该小镇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个区域的环境容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现代拓展区”的建立而提高
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远离老城区,相对减少了对明清传统文化的破坏
“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住宅区最大、工业区居中、商业区最小
位于市中心的一般是商业区位于城市边缘或河流下游及盛行下风向的是工业区位于工业区和商业区或河流上游及盛行风上风向的是住宅区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多,晚上人少;住宅区与商业区相反;工业区昼夜差别最小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有些也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城 镇 功 能 区 合 理 布 局
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
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
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2021·湖南地理)下表为某市地铁S线和T线开通前后距地铁线不同距离的住宅平均价格及其增幅。S线横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T线连接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两条线路开通时间几乎相同,所经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治安环境较差B.运营期间交通较拥堵C.大气质量较差D.运营期间噪音和震动感较大
2.仅从距地铁线远近对住宅价格影响角度看,S线和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分别不超过A.2.5千米、1千米 B.1千米、1千米C.3千米、3千米 D.2.5千米、3千米
3.地铁开通后,T线附近的住宅平均价格增幅总体高于S线,主要因为T线附近①配套设施更完善 ②环境质量更好 ③公共交通密度较小 ④房价基数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m2。右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
2.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
3.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大都市的城市景观,反映了A.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B.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C.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D.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
(2022·江西南昌市模拟)交通方式使用频率是指某交通方式单位时间使用人数。右图是通过大数据统计出来的南昌市某地铁站两种交通方式使用频率(工作日数据:交通早高峰和晚高峰平均情况),包括进地铁站频率、出地铁站频率、开启共享单车频率、停放共享单车频率四种情况。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序号按出地铁站、开启共享单车、停放共享单车排序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5.该地铁站附近主要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 B.居住区C.文化教育区 D.娱乐休闲区
6.6月份该地铁站①、②使用频率低于年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6月份A.阴雨天气多 B.节假日多C.地铁较闷热 D.共享单车集中维修
(2022·河南省期中)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曲线 B.b曲线C.c曲线 D.d曲线
2.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A.居住区 B.工业区C.商业区 D.文化教育区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地租等值线数值a、b、c依次递减)。读图完成3~4题。
3.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居住区,主要原因是甲地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居住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4.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右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是因为当地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C.交通便捷程度更高 D.距行政中心更近
6.2010年,c处最可能是A.文化教育区 B.商业区C.工业区 D.居住区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市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读图,回答7~8题。
7.从市中心前往城市不同方位,相同时间可到达距离最远的是A.西北 B.东北C.西南 D.东南
8.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政府欲新建水泥厂,合适的厂址是A.甲 B.乙 C.丙 D.丁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动量的比值。读“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图”,完成9~10题。
9.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C.城市中心单位面积的租金高D.城市中心流动人口较多
10.若图中有高、低级居住区分布,则低级居住区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2022·北京模拟)城市各功能分区体现了城市空间不同区域的功能特色。读“某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平均日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此图反映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商业区 B.工业区C.居住区 D.文教区
2.该城市可能A.是普通县城B.只能为本城市居民服务C.地域结构分化不明显D.规模大,服务功能多样
我国东北某城市主城区面积从2009年的263平方千米增至2020年的352平方千米。如图是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2009年到2020年的变化情况(单位:km2)。据此完成3~4题。3.该功能区A.多位于城市几何中心 B.占用城市用地最多C.地租较低 D.环境质量好
4.关于该市2009年到2020年城市发展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该功能区面积一直增大B.2018年后城市内部不存在该功能用地C.逆城镇化现象明显D.城市功能区分化趋于明显
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城市多由小渔村发展而来,港口的便利交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些港口城市在近代曾是西方国家转运掠夺原材料和进行商业贸易的场所,这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城市的发展、空间结构和产业特征等。如图为某学者总结的东南亚港口城市模型。据此完成5~6题。5.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新建工业区、商业区、高级居住区、低级居住区B.新建工业区、绿化带、低级居住区、高级居住区C.高级居住区、新建工业区、绿化带、商业区D.高级居住区、商业区、低级居住区、新建工业区
6.图示类型的城市A.内部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空间差别小B.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出现棚户区C.具有完备的资源深加工与商业贸易体系D.居住区、农作区、郊区与港口联系紧密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如图示意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1)分析该市商业区、居住区布局的合理性。(8分)
答案 商业区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规模大、功能强、辐射范围较广;居住区靠近商业区,方便生活;居住区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好;居住区远离海岸,避免海洋灾害。
(2)说明文教区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分布原因。(6分)
答案 分布特点:文教区分散于居住区之间。分布原因:满足人们开展文教活动的需求;发挥其服务职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非农业,专业化,商业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城镇中心,可持续的人地关系,文化传承,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乡村和城镇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乡村和城镇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考点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2章乡村和城镇第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考点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农业经济,公共服务设施,非农业经济,功能区,内部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