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里卷天下2022~2023学年高三百校联考3月测试
    生物
    一、选择题
    1. 通过肽键连接的、且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又由神经元分泌的物质是( )
    A. 胰岛素 B. 乙酰胆碱 C. 通道蛋白 D. 抗利尿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多肽和蛋白质类(通过肽键连接):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具有信息交流功能的信号分子: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
    【详解】A、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B细胞分泌不是神经元,A错误;
    B、乙酰胆碱是信息交流功能、又由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是通过肽键连接的,B错误;
    C、通道蛋白不是由神经元分泌的,C错误;
    D、抗利尿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参与水平衡的调节,因此具体信息交流功能,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D正确。
    故选D。
    2. 下列是氮循环中的各种反应,属于反硝化作用的是( )
    A. 将氮气形成氨
    B. 将尿素和尿酸转变为氨
    C. 将氨和铵盐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盐
    D. 将硝酸盐等含量氮化合物转化为氮气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硝化作用:指异养微生物进行氨化作用产生的氨,被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再氧化成硝酸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即硝酸还原作用,土壤中存在许多化能异养型反硝化细菌,在通气不良,缺少氧气的条件下,可利用硝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过程。
    【详解】反硝化作用是指在在通气不良,缺少氧气的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利用硝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过程,D符合题意。
    故选D。
    3. 当毛虫啃食欧洲玉米时,它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3-石竹烯,引来寄生蜂。寄生蜂会将卵产在毛虫体内,几周后卵孵化的同时也就杀死了毛虫。但人工损伤或摘去叶片后,该植物不会出现上述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石竹烯属于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
    B. 该信息能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
    C. 该信息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与人工损伤叶片相比,害虫唾液中的某种物质可引发植物产生该种挥发性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就是化学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石竹烯是一种挥发性强的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
    BC、3-石竹烯能引来寄生蜂杀死毛虫,这提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其并没有影响群落的演替,B错误,C正确;
    D、题干中分析可知,人工损伤叶片不会分泌石竹烯,而毛虫啃食叶片会分泌石竹烯,可能原因是害虫唾液中的某种物质可引发植物产生该种挥发性物质,D正确。
    故选 B。
    4. 可用数学方法分析果蝇数量的增长规律,可得出其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广口瓶底部铺一层2cm厚的棉花,用两层密封薄膜扎紧瓶口
    B. 若果蝇数量不易直接计数时,可先在培养瓶内放入乙醚棉花团,麻醉后倒出计数
    C. 在实验条件下,用水果培养果蝇,其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增长
    D. 在广口瓶内培养果蝇过程中,其增长率逐渐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S”形曲线形成的原因: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详解】A、果蝇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在培养时不能用两层密封薄膜(应该用两层纱布)扎紧瓶口,A错误;
    B、若果蝇数量不易直接计数时,可先在麻醉瓶内放入乙醚棉花团,麻醉后倒出计数,不能直接在培养瓶中操作,B错误;
    C、在实验条件下,用水果培养果蝇,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所以其种群数量呈现逻辑斯谛增长,C错误;
    D、在广口瓶内培养果蝇过程中,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所以其种群数量呈现逻辑斯谛增长,增长率逐渐降低,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正确。
    故选D。
    5. 人体剧烈运动时,同时存在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两种呼吸产生的氢,前者都是还原氧气,后者是还原丙酮酸
    B. 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厌氧呼吸提供
    C. 这两种呼吸类型的每个阶段都能产生ATP
    D. 这两种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都有二氧化碳放出
    【答案】A
    【解析】
    【分析】1、需氧呼吸的过程
    阶段
    场所
    原料
    产物
    能量
    第一阶段
    细胞溶胶
    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水
    CO2、[H]
    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H]、O2

    大量能量
    2、厌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但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一个阶段与需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详解】A、需氧呼吸在第一、二阶段产生氢,均在第三阶段与O2反应生成水;厌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氢,在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A正确;
    B、因为厌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远远不能满足剧烈运动需要,所以能量主要来自需氧呼吸,B错误;
    C、无论是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还是转化成乳酸,厌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而需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C错误;
    D、这两种呼吸第一阶段相同,需氧呼吸第二阶段需二氧化碳放出,厌氧呼吸第二阶段可能只产生乳酸,不一定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A。
    6. 细胞膜和细胞内多种结构边界的膜称为生物膜,有利于完成各自的功能,且又相互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涉及到的结构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细胞内合成的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直接扩散到细胞外,不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
    C. 细胞自身衰老的细胞结构和碎片等的消化不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
    D. 许多膜结构之间通过囊泡的定向运输而实现相互转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详解】A、胰蛋白酶的合成与分泌涉及到的结构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其中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
    B、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合成以后,会与一种脂蛋白结合形成衣被小泡,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是,衣被小泡上的脂蛋白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溶解,从而释放胆固醇,最终胆固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扩散到细胞外,其中溶酶体属于生物系统,B错误;
    C、细胞自身衰老的细胞结构和碎片等的消化,主要依靠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溶酶体属于生物系统,C错误;
    D、许多膜结构之间通过囊泡的定向运输而实现相互转化,如: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从而实现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之间的转化,D正确。
    故选D。
    7. 分布在某海岛上的一种涉禽种群X,因受地壳运动分化出两个岛,受不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历经上百万年,逐渐演变为现今两个不同的涉禽物种,具体演化进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B. 种群1个体之间在脚、翅、喙等形态和长短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C. 品系1和品系2的形成说明这两个海岛的上涉禽都发生了进化
    D. 物种1和物种2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不是基因,而是种群X中不同的表现型,A错误;
    B、种群1内部的个体为同一物种,种群内部个体之间在脚、翅、喙等形态和长短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B错误;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品系1和品系2最终能形成物种1和物种2,即最终产生了生殖隔离,该过程中必然有基因频率的改变,故品系1和品系2的形成说明这两个海岛的上涉禽都发生了进化,C正确;
    D、喜马拉雅山鸟类新物种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共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8. PCR技术是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在体外进行DNA大量扩增的一种分子生物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双链DNA在高温下氢键和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2条DNA单链
    B. 温度降低后,单链DNA和引物结合的部分碱基序列相同
    C. 以2条DNA单链为模板,以4种NTP为原料,经耐高温酶在高温下合成2个新的DNA
    D. 设置PCR仪的温度进行反应可重复循环多次,DNA呈指数式扩增
    【答案】D
    【解析】
    【分析】采用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样品DNA的过程,第一步是是高温变性(解旋)的过程,该过程中键断裂,DNA分子解旋为单链:第二步是低温复性的过程,该过程中一对因为与模板结合形成局部双链结构:第三步是中温伸(复制)的过程
    【详解】A、双链DNA在高温下解旋即使得DNA双链打开,破坏的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磷酸二酯键没有断裂,A错误;
    B、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末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2个DNA分子,此过程以4种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单链DNA和引物结合的部分碱基序列互补,B错误;
    C、以2条DNA单链为模板,以4种NTP为原料,温度下降到50 ℃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合成2个新的DNA,C错误;
    D、PCR的反应步骤为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热稳定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因而每一次循环后目的基因的量可以增加一倍,即呈指数形式扩增(约为2n,其中n为扩增循环的次数,D正确。
    故选D。
    9. 细胞培养是动物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但两者有所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者培养基的成分有所不同,但易获得某种优良个体
    B. 为了获得单细胞悬液,所用的材料和操作有所不同
    C. 为了获得杂交细胞,所需要提供的诱导因素有所不同
    D. 动物细胞的传代培养比植物组织继代培养更易获得细胞株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过程
    细胞A、B
      ↓去壁
    原生质体A、B
      ↓融合
    融合的原生质体
      ↓再生壁
    杂种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
    杂种植株
    细胞A、B
     ↓融合
    杂交细胞
    ↓有丝分裂
    多个相同杂交细胞
    相关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融合方法
    物理法:离心、电激、振动;化学法: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除物理法和化学法外,还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结果
    形成杂种植株
    形成杂种细胞
    意义
    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详解】A、植物细胞工程中使用的培养基需添加蔗糖和植物激素,动物细胞工程中使用的培养基需添加动物血清,所以两者培养基成分有所不同,但动物细胞培养更易得到细胞或细胞产物,而不是优良个体,A错误;
    B、植物细胞工程常使用与植物细胞液等渗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溶液处理细胞,以得到单个原生质体,动物细胞工程需要用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所用的材料和操作有所不同,B正确;
    C、植物体细胞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聚乙二醇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C正确;
    D、动物传代培养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细胞与营养物质接触更充分,所以更易获得细胞株,D正确。
    故选A。
    10. 在观察人体血液分层现象的活动中,自上而下分为上、中、下3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运输氧气能力的细胞在上层
    B.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在中层
    C. 若要检测谷丙转氨酶是否超标,可从下层取样
    D. 主要由蛋白质决定血浆渗透压大小的物质是在上层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观察人体血液分层现象的活动中,自上而下分为上、中、下3层,分别是血浆、白细胞与血小板层和红细胞层。
    【详解】A、具有运输氧气能力的细胞为红细胞,分布在下层,A错误;
    B、中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层,则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在中层,B正确;
    C、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因此检测谷丙转氨酶是否超标需要从上层血浆处取样,C错误;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无机盐决定,与蛋白质物质也有关系,D错误 。
    故选B。
    11. 猕猴桃酒制作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步骤②中先对猕猴桃冲洗,再除去枝梗
    B. 要体现当地传统发酵风味,步骤⑤要加入混菌液
    C. 发酵过程中给发酵罐施以负压,乙醇的产量会降低
    D. 将装着猕猴桃酒有小孔瓶盖的干净矿泉水瓶,放在温暖处一天后可闻到果醋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步骤②中对猕猴桃冲洗,应先冲洗再除去枝梗;步骤⑤是加入菌液。
    【详解】A、步骤②中先对猕猴桃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避免先除去枝梗造成猕猴桃破损引起污染,A正确;
    B、步骤⑤是加入菌液,要体现当地传统发酵风味,步骤⑤要加入混菌液,B正确;
    C、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发酵过程中给发酵罐施以负压,乙醇的产量会增加,C错误;
    D、将装着猕猴桃酒有小孔瓶盖的干净矿泉水瓶,放在温暖处一天后可闻到果醋,因在有氧条件下,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D正确。
    故选C。
    12. 当新冠病毒侵染机体时会大量增殖,但机体会依靠免疫系统清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入侵的新冠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经RNA聚合酶转录形成大量新冠病毒RNA
    B. 当大量新冠病毒侵染机体时,人体可适当提高体温来快速强化特异性免疫系统
    C. 抗原检测是用抗原来检测新冠病毒变异性相对较少的蛋白
    D. 某人注射过的新冠病毒的疫苗,会与入侵的相应病毒产生对应的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病毒侵入机体后,机体既会发生体液免疫又会发生细胞免疫。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结构,含单股正链RNA(+RNA)的病毒,单股+RNA链可以充当mRNA,直接进行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在复制时,先以+RNA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互补-RNA链,再用-RNA链指导合成多条+RNA链,新合成的蛋白质与+RNA遗传物质链组装成新的病毒粒子,从而达到繁殖的目的。
    新冠抗原一般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的检测原理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蛋白即抗原,可以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然后通过抗体检测抗原的存在,从而可以判断样本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结构,含单股正链RNA(+RNA)的病毒,单股+RNA链可以充当mRNA,直接进行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在复制时,先以+RNA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互补-RNA链,再用-RNA链指导合成多条+RNA链,新合成的蛋白质与+RNA遗传物质链组装成新的病毒粒子,从而达到繁殖的目的,A错误;
    B、当大量新冠病毒侵染机体时,人体可适当提高体温,高体温能提升抵抗外来病毒、细菌的功能,增强免疫力,即快速强化特异性免疫系统,B正确;
    C、新冠病毒变异性相对较少的蛋白属于抗原,抗原检测是用抗体来检测新冠病毒变异性相对较少的蛋白,因抗原和抗体会特异性结合,C错误;
    D、某人注射过的新冠病毒的疫苗,疫苗即抗原,体内就会产生相应抗体,有入侵的相应病毒时,体内的抗体会与入侵的相应病毒产生对应的结合,发生特异性结合,D错误。
    故选B。
    13. 细胞周期是靠细胞内部一系列精确调控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各种周期蛋白与不同的蛋白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进入下一个阶段。如复合蛋白质(乙)负责检查G1到S期,检查通过则细胞周期继续进行,不通过则细胞进入G0期(不生长、不增殖),不同时期细胞各种蛋白复合体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将G2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使融合的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延后
    B. 复合物(甲)的合成被抑制,会影响复合物(乙)的量,进而影响到DNA复制
    C. 复合物(丁)量增多有助于染色体的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
    D. 可设计药物通过抑制蛋白(乙)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癌症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光镜可见的染色体形态,散乱排列在纺锤体内。每条染色体由连接在一个中心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在两极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现,形成新的细胞核,纺锤丝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恢复为染色质丝形态,在原来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成为新的细胞壁,原来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详解】A、复合蛋白丁负责由G2期进入M期,若将G2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复合物丁会加速起作用,进而会使融合的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提前,A错误;
    B、复合物(甲)的合成被抑制,会影响复合物(乙)的量,而复合蛋白质(乙)负责检查G1到S期,进而影响到DNA复制,B正确;
    C、复合物(丁)负责检测G2期细胞进入到M期,因此,复合物(丁)量增多染色体的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C正确;
    D、复合蛋白质(乙)负责检查G1到S期,检查通过则细胞周期继续进行,不通过则细胞进入G0期(不生长、不增殖),因此,设计药物通过抑制蛋白(乙)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癌症,D正确。
    故选A。
    14.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的活动如图所示(甲和丙为悬浮液,乙和丁为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其他操作正常,随①过程时间延长,则甲中含有35S的蛋白质外壳的量会增多
    B. 若各过程操作正确,则乙中存在35S标记的子代噬菌体
    C. 丙中可能含有32P的亲代噬菌体、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含32P和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
    D. 若②和③操作不当,会使丁中含32P的放射性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用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由于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即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低,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
    (2)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即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由于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故能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由于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菌,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若其他操作正常,无论①过程时间是否延长, 都不会影响甲(上清液)中含35S的蛋白质外壳的量的多少,A错误;
    B、由于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菌,若各过程操作正确,则乙(沉淀物)中都不存在35S标记的子代噬菌体,B错误;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丙(上清液)中可能含有32P的亲代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含32P和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细菌破裂后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C正确;
    D、若②和③操作不当,会使放射性物质进入上清液中,则会导致丁(沉淀物)中含32P的放射性减弱,D错误。
    故选C。
    15. 大肠杆菌在乳糖诱导下使控制乳糖水解酶的基因(其编码链上的3个碱基是5’-AGT-3’)表达,从而将乳糖水解,可为大肠杆菌的生命活动供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转录出的RNA经剪切成为成熟的mRNA
    B. 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由3’移向5’
    C. 对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的3个碱基是3’-UCA-5’
    D. 经乳糖水解酶催化产生的单糖,进一步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内氧化分解生成ATP供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
    (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原核生物转录出的RNA不需要经过剪切等加工过程,直接可以翻译,A错误;
    B、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由5'移向3',B错误;
    C、控制乳糖水解酶的基因编码链上3个碱基是5’-AGT-3’,所以转录的mRNA上的密码子是5’-AGU-3’,则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3’-UCA-5’,C正确;
    D、经乳糖水解酶催化产生的单糖是葡萄糖和半乳糖,大肠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在细胞质中将其分解,D错误。
    故选C。
    16. 为研究植物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植物茎伸长生长的作用,用豌豆黄化苗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IAA抑制剂和GA抑制剂处理豌豆茎切段,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生长素对豌豆黄化苗茎伸长具有两重性
    B. 当两组实验中溶液浓度都为0时,处理豌豆茎切段的操作目的起对照作用
    C. 当IAA抑制剂浓度为20mg·L-1时,对豌豆黄化苗茎伸长的促进作用显著
    D. 当GA抑制剂浓度为7.5mg·L-1时,就对豌豆黄化苗茎伸长具有抑制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与对照相比,图甲、图乙两组实验均会出现茎切段的伸长生长受抑制现象,表明IAA和GA具有协同作用(或都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详解】A、分析图甲,与对照相比,在一定范围内,IAA抑制剂处理后茎端的长度增加,超过一定浓度后,茎切段的伸长量降低,说明IAA抑制剂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但不能直接得出生长素对豌豆黄化苗茎伸长具有两重性的结论,A错误;
    B、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植物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植物茎伸长生长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IAA抑制剂和GA抑制剂的浓度,当两组实验中溶液浓度都为0时,处理豌豆茎切段的操作目的起对照作用,B正确;
    C、据图可知,IAA抑制剂浓度为20mg·L-1时,茎切段的伸长量大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对豌豆黄化苗茎伸长的促进作用显著,C正确;
    D、据图可知,与对照组(浓度为0)相比,当GA抑制剂浓度为7.5mg·L-1时,就对豌豆黄化苗茎伸长具有抑制作用(茎切断的伸长量小于对照),D正确。
    故选A。
    17. 为研究乔木丰富度与森林碳存储能力间的关系,某研究者选取24种乔木,在一片约720亩的空地上设立了506个面积为1亩的样地,每个样地中随机种植植株数量相同,物种数目不同的乔木,连续5年测定样地中的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随着乔木丰富度增大,干重的相对值增大明显
    B. 由图甲可知,相同的乔木丰富度,随着年数增大,干重的相对值变化不大
    C. 由图乙可知,随着乔木丰富度增大,起初年干重的增加量相对值变化较大
    D. 由图甲可以反映出图乙随着乔木丰富度增大,年干重的增加量相对值变化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横坐标为乔木丰富度,纵坐标是干重相对值,各年份调查结果均显示,乔木丰富度越高,样地中的生物量(干重相对值)越大,这种差异随年份的增加逐渐增大。
    【详解】A、分析图甲在2016和2017年间,随着乔木丰富度增大,干重的相对值增大并不明显,A错误;
    B、由图甲可知,相同的乔木丰富度,随着年数增大,干重的相对值变化显著,即随年份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B错误;
    C、由图乙可知,随着乔木丰富度增大,起初年干重的增加量相对值变化较小,后续年份中增加值变化较大,C错误;
    D、图甲中横坐标为乔木丰富度,纵坐标是干重相对值,由图甲可以反映出图乙随着乔木丰富度增大,年干重的增加量相对值变化量,D正确。
    故选D。
    18. 控制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为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支配内脏的这双重神经是由脊髓发出组成的混合神经
    B. 这两种神经对内脏的活动即有拮抗作用又有协同作用
    C. 交感神经兴奋可使瞳孔扩张,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分泌稀薄唾液
    D. 植物性神经是自主神经,可有意识支配效应器产生迅速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系统,又称植物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
    【详解】A、控制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称为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的传出神经组成,A错误;
    B、支配内脏活动的这两种神经对内脏的支配作用往往是相反的,即表现为拮抗作用,B错误;
    C、交感神经兴奋可使瞳孔扩张,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增强,且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分泌稀薄唾液,C正确;
    D、植物性神经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可有意识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但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到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D错误。
    故选C。
    19. 减数第一次分裂(MⅠ)前期如图所示。下列减数分裂过程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同时变化的时期是只发生在MⅠ末期
    B. 由①②一对同源染色体内的4个姐妹染色单体构成一个四分体
    C. 若在a和a’之间发生不对等交换、a’和b之间发生对等交换、b’和c之间发生交换,其变异分别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
    D. b’和d’能存在同一个精子中依赖于MⅠ后期和MⅡ后期染色体的组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前期,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同时变化的时期是只发生在MⅠ末期,此时由于细胞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同时减半,A正确;
    B、图中的①②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可形成一个四分体,但其中的a和a'是姐妹染色单体,b和b'是姐妹染色单体,a(a')与b、b'不属于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
    C、a和a’属于姐妹染色单体,两者之间的不对等交换会改变两条单体的基因数目,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和b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两者之间发生对等交换属于基因重组;b’和c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两者之间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
    D、b’和d’属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两者能存在同一个精子中依赖于M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MⅡ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的组合,D正确。
    故选B。
    20. 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如图所示,该遗传病男性中正常概率是0.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正常基因突变为致病基因属于基因内碱基对的增添
    B. 该遗传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若Ⅲ1的电泳结果只有1402kb和208kb的条带,则可确定为男性
    D. 若Ⅱ3与人群中正常女性婚配,子代中该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11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电泳结果可知,Ⅱ2有3个条带,Ⅰ1和Ⅰ2分别含有2个条带和1个条带,可推测1680kb的条带为致病基因,1402kb和208kb的条带为正常基因,Ⅱ2同时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为杂合子,且表现为患者,故该病为显性遗传病,Ⅱ3只有患病的1680的条带,没有其父亲Ⅰ1的正常基因,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患病基因为A,则正常基因为a,Ⅱ2为XAXa。
    【详解】A、该正常基因(1402kb+208kb=1610kb)突变为致病基因1680kb,属于基因内碱基对的增添,A正确;
    B、Ⅱ2只含有来自母亲的致病基因,无来自父亲的正常基因,故该遗传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
    C、Ⅱ2为XAXa,Ⅱ1为XaY,若Ⅲ1正常,其电泳结果为1402kb和208kb的条带,则可能为男性XaY,也可能为女性XaXa,C错误;
    D、Ⅱ3只含有致病基因,若Ⅱ3与人群中正常女性(隐性纯合子)婚配,子代中该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2,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1. 在寒冷条件下,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对体温有协同调节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肌肉和__________。
    (2)当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转换成__________,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到达中枢经整合信息,再由_________系统即刻调动,分泌肾上腺素,使血流量增加,________分解加强,细胞基础代谢率增加;另外,通过____________调控轴,分泌大量的甲状腺激素,使机体对_______和氧气的消耗量会增多。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协同作用,机体的产能增加。
    (3)在寒冷条件下,体温稳态的维持是_____的结果。
    【答案】(1) ①. 下丘脑 ②. 脑
    (2) ①. 动作电位 ②. 交感一肾上腺髓质 ③. 糖原 ④. 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 ⑤. 葡萄糖
    (3)神经一体液共同调节
    【解析】
    【分析】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
    【小问1详解】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肌肉和脑。
    【小问2详解】
    感受器受到刺激,导致膜外Na+内流,产生外负内正的电位,所以将寒冷刺激转换为动作电位;当信号传递至中枢,经过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血流量增加,糖原分解加快;通过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调控轴(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所以使机体对葡萄糖和氧气的耗氧量增加。
    【小问3详解】
    体温的调节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的,所以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22. 几年前,因工业和生活排污、乱采砂石等使兰江遭受严重破坏。经“五水共治”,防洪堤两侧,建起许多湿地,水清鱼多,鸟语花香,兰江水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生命之水、安全之水、生态之水、金银之水。回答下列问题:
    (1)污水中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转移,会在动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该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对生物造成危害,特别是对处于___________的生物危害更严重。
    (2)优化治理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A.增加B.减少C.不变),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_________。
    (3)河流生态系统中距离河岸不同地段植被的种类不同,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湿地中鲫鱼品种多样,体现了__________多样性;为了研究鲫鱼的________,需要调查它所处的空间位置、占有资源的情况及种间关系;养殖鲫鱼常以每年单位体积的产量为衡量指标,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该指标属于___________的主要组成部分。
    (4)生态湿地建成以来,吸引了多种鸟类,对该生态湿地鸟的种类进行调查,发现主要生活在乔木区的鸟类比主要生活在灌木区生活的鸟类要多,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调查某鸟类的相对重要性,通常以________为指标。
    【答案】(1) ①. 生物富集(或生物浓缩) ②. 高位营养级
    (2) ①. A ②. 次生演替
    (3) ①. 水平 ②. 遗传 ③. 生态位 ④. 净次级生产量
    (4) ①. 乔木区为鸟类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②. 生物量
    【解析】
    【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水平方向上都有分层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因为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且其生存空间等也都离不开植物体,故动物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小问1详解】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 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污水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转移,会在动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该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生物富集(或生物浓缩);由于生物富集沿着食物链有加重的趋势,故对处于高位营养级的生物危害更严重。 
    【小问2详解】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优化治理后,生茶者的种类增加,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故选A;由于该演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土壤和植被条件,故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小问3详解】
    水平结构是指某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定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河流生态系统中距离河岸不同地段植被的种类不同,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湿地中鲫鱼是同一物种,其品种多样,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为了研究鲫鱼的生态位,需要调查它所处的空间位置、占有资源的情况及种间关系;养殖鲫鱼常以每年单位体积的产量为衡量指标,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该指标属于净次级生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小问4详解】
    植物的分布可决定动物的分布,乔木区为鸟类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主要生活在乔木区的鸟类比主要生活在灌木区生活的鸟类要多;调查某鸟类的相对重要性,通常以生物量为指标。
    23. 去年因冬季气温很低又连续阴天,阳光严重不足,为提高草莓果实的产量,某研究人员进行了根部追施等量和适量氮肥和磷肥对开花旺盛时草莓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追肥
    净光合速率(CO2·d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Fw
    气孔导度(μmol·m-2·s-1)
    胞间CO2浓度 (umo.m-2.S-1)
    对照组
    2.32
    1.05
    0.32
    265
    氮肥
    4.75
    1.36
    0.42
    258
    磷肥
    5.28.
    1.24
    0.48
    253
    氮肥+磷肥
    6.84
    1.58
    0.54
    224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表中的叶绿素可用____________法分离;对不同组别的叶片进行光合色素含量测定前,先选择叶片时需要控制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无关变量一致。
    (3)据表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追施氮肥后净光合速率增大的原因一是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上的蛋白质和____________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加快;另外,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____含量增加,使碳反应速率也加快;共同追施,一方面可增大光合膜面积,另一方面还可使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增多,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_________,汽孔导度__________,合成的产物也增加。据表推测,追施肥后,光饱和点向_________移。
    【答案】(1)两种肥料和联合施用
    (2) ①. 纸层析 ②. 叶片生长部位、叶的叶面积
    (3) ①. 类囊体膜 ②. 叶绿素 ③. 卡尔文循环的酶 ④. NADPH、ATP ⑤. 下降 ⑥. 增大 ⑦. 右边
    【解析】
    【分析】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根部追施等量和适量氮肥和磷肥对开花旺盛时草莓叶片光合速率影响,自变量为施肥的种类(两种肥料和联合施用),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
    【小问1详解】
    可变因素是自变量,本实验的自变量两种肥料和联合施用。
    【小问2详解】
    叶绿素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为叶片生长部位、叶的叶面积,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
    【小问3详解】
    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蛋白质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氮元素,因此,追施氮肥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加快。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追施氮肥后,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卡尔文循环的酶(本质是蛋白质)含量也会增加,使碳反应速率也加快。光反应阶段为碳反应(暗反应)提供NADPH、ATP,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C5和糖类等有机物,随着NADPH、ATP的增多,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为了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气孔导度增大,合成的产物也增加。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值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此点称为光的饱和点,追施肥后,光饱和点增大,故推测光饱和点向右边移动。
    24. 酵母菌是我们在生活中发面、酿酒时常用的微生物,也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酵母菌而生产大量的人胰岛素,减轻糖尿病患者经济负担。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养酵母菌,培养基的配方是:选择去皮马铃薯丝20g,_________2g,琼脂2g,水100mL;经加热溶化后,分装,放入高压蒸汽锅灭菌后,制成固体和__________培养基。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时,先用________对酵母菌液进行一定浓度的稀释,涂布前,手持涂布器的部位要高于火焰,以免________沿器具流下,烧伤手指;能够分离出纯种单菌落的依据是________。
    (3)要了解酵母菌的繁殖速度,可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滴加酵母菌悬液时,一方面要避免菌液滴到盖玻片上,另一方面要注意______________,以免影响计数器结果;16个中方格的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可采用________点取样进行计数。发酵食品的不同风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传统酿造不仅仅需要酵母菌,还要有其他菌种,原因是在发酵过程中_______________不同,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就不同。
    (4)与大肠杆菌比较,用酵母菌作为生产的人胰岛素受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含有人胰岛素目的基因的酵母菌PCR扩增时要加入2U/uLTaqDNA聚合酶,其中“U”是________单位;缓冲液中加入含有少许__________作为电泳指示剂;检测人胰岛素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功效可从DNA、RNA、胰岛素和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进行。
    【答案】(1) ①. 蔗糖 ②. 斜面
    (2) ①. 无菌水 ②. 酒精 ③. 培养基表面表现出的最小菌落、且各特征相同
    (3) ①. 防止产生气泡 ②. 四 ③. 分泌酶
    (4) ①. 表达的产物更接近人的胰岛素,后期加工更少而简单 ②. 酶活力 ③. 溴酚蓝 ④. 注射到人体内具有降血糖作用,并且没有副作用
    【解析】
    【分析】酵母菌是我们在生活中发面、酿酒时常用的微生物。为了培养酵母菌,必须预先准备好酵母菌培养基。20%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的配方:去皮马铃薯丝 (或小块) 20 g,蔗糖 2 g,琼脂 1.5~2 g,水 100 mL (自然 pH)。方法步骤1. 计算:根据配方计算出配制培养基所需的马铃薯、蔗糖和琼脂的用量。2. 配制 20%马铃薯浸汁:取马铃薯去皮,称取所需量,切成丝或小块,加水至所需量。用酒精灯加热煮沸 10 min 后,用纱布过滤到 500 mL 三角瓶中,按所需量加入蔗糖,待其溶化后补足水至所需体积,摇匀。3. 制备斜面、固体和液体培养基。
    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时,通常需要先将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并在培养皿侧面或底面做好标记后,将稀释度不同的菌液各取 0.1 mL,加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然后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上进行培养。这样在稀释度适当的固体培养基表面也能得到单个细胞生长繁殖成的单菌落 。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边缘或表面光滑与否等特征可以选取目标微生物继续培养。
    滴加菌液时,一方面要避免菌液滴到盖玻片上,另一方面要注意防止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计数结果。
    【小问1详解】
    为了培养酵母菌,必须预先准备好酵母菌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去皮马铃薯丝 (或小块) 20 g,蔗糖 2 g,琼脂 1.5~2 g,水 100 mL (自然 pH);经加热溶化后,分装,放入高压蒸汽锅灭菌后,制成固体和斜面培养基。
    【小问2详解】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时,通常需要先用无菌水对酵母菌液进行一定浓度的稀释,涂布前,手持涂布器的部位要高于火焰,以免酒精沿器具流下,烧伤手指。在稀释度适当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能得到单个细胞生长繁殖成的单菌落,根据培养基表面表现出的最小菌落、且各特征相同分离出纯种单菌落。
    【小问3详解】
    滴加菌液时,一方面要避免菌液滴到盖玻片上,另一方面要注意防止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计数结果。16个中方格的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可采用四点取样进行计数。在发酵过程中分泌酶不同,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就不同,因此传统酿造不仅仅需要酵母菌,还要有其他菌种。
    【小问4详解】
    与大肠杆菌比较,用酵母菌作为生产的人胰岛素受体表达的产物更接近人的胰岛素,后期加工更少而简单。对含有人胰岛素目的基因的酵母菌PCR扩增时要加入2U/uLTaqDNA聚合酶,其中“U”是酶活力单位。缓冲液中加入含有少许溴酚蓝作为电泳指示剂。检测人胰岛素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功效可从DNA、RNA、胰岛素和注射到人体内具有降血糖作用,并且没有副作用四个方面来进行。
    25. 玉米(2N=20,雌雄同株异花)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但易受害虫侵害,导致产量大减。现如今经基因工程培育获得4个转基因品种,每个品种中都有2个相同抗虫基因,经自交,F1表型结果如下表:
    转基因品种
    F1表型

    全是抗虫

    抗虫91(株),不抗虫30(株)

    抗虫201(株),不抗虫6(株)

    抗虫165(株),不抗虫11(株)
    注:在转基因培育过程中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细胞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_______个四分体;为了研究玉米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
    (2)据表分析,两个抗虫基因在同一基因座位上的是__________品种。
    (3)丙自交产生的F1中出现少量不抗虫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丁的F1抗虫表型中含有纯合体的机率是_________,含有1个抗虫基因的机率是_________。让丁的F1中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不抗虫的机率是_________。
    (5)欲进一步验证乙品种的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现让乙品种的F1抗虫表型分别进行测交。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写出实验结果和结论。(说明:该乙品种玉米的两个抗虫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不发生交换,玉米个体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
    ①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择乙品种F1抗虫作为母体给雌蕊套袋、选择表型为__________作为父本给乙品种的F1抗虫授粉,_________。
    第二步:观察记录后代的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②实验结果:
    预期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可验证这两个抗虫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10 ②. 10
    (2)甲 (3)部分生殖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4) ①. 1/5 ②. 4/15 ③. 1/36
    (5) ①. 不抗虫玉米植株 ②. 套袋 ③. 抗虫:不抗虫=2:1 ④. 同一条染色体上连锁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每个品种都有2个相同抗虫基因,但转入的位置不同,可能转入同一条染色体上,可能转入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转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玉米细胞有2N=20条染色体,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10对同源染色体,形成10个四分体;玉米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故为了研究玉米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10条染色体。
    【小问2详解】
    据表分析,甲品种自交后代全抗虫个体,基因型为抗虫纯合子,说明两个抗虫基因在同一基因座位上。
    【小问3详解】
    丙自交产生抗虫201株,不抗虫6株,该分离比偏离3:1,或9:3:3:l,说明丙抗虫基因转入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少量不抗虫性状分离的原因是部分生殖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小问4详解】
    丁F1抗虫表型中抗虫165(株),不抗虫11(株),抗虫:不抗虫=15:1,说明2个相同抗虫基因转入到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故F1含有纯合体的机率是3/15,即1/5,含有1个抗虫基因的机率是4/15。让丁的F1中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均不含抗虫基因的配子概率为1/6,故自由交配后,子代中不抗虫的机率是1/6×1/6=1/36。
    【小问5详解】
    乙品种自交后代抗虫91(株),不抗虫30(株),抗虫:不抗虫=3:1,则两个抗虫基因可能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欲进一步验证乙品种的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现让乙品种的F1抗虫表型分别进行测交。
    ①实验思路:第一步:选择乙品种F1抗虫作为母体给雌蕊套袋、选择表型为不抗虫玉米植株作为父本给乙品种的F1抗虫授粉,套袋。
    第二步:观察记录后代的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②实验结果:预期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抗虫:不抗虫=2:1,可验证这两个抗虫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连锁。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浙里卷天下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试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浙里卷天下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试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共9页。

    浙江省杭州市等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等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浙里卷天下百校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PDF版),共18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