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基础练习2(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基础练习2(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第1页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基础练习2(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基础练习2(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基础练习2(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6分)公孙鞅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鞍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求见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公曰:善。以卫鞅为左腐长,卒定变法之令。今行期年,太子犯法。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默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有删改)【注】 公孙鞅、卫鞅均指商鞅。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B.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C.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D.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事魏相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两句中的字含义相同。B.痤知其贤群贤毕至(《兰亭集序》)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C.会痤病会有四方之事(《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D.刑其傅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两句中的字含义相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6分)陆皓,字明澄,吴郡吴人也。祖徽,字休酸,宋补建康令,清平无私,为文帝所善。父睿,扬州中从事。皓少好学,工书画,舅张融有高名,皓风韵举止颇类,时称曰无对日下,唯舅与甥。时山阴令虞肩在任脏污数百万,皓奏收劾之。中书舍人黄睦之以肩事托皓,皓不答。梁武闻之以问皓,皓答曰:有之。帝曰:识睦之不?答曰:不识其人。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领军将军张稷是皓从舅,皓尝以公事弹稷,稷因侍宴诉帝曰:陆皓是臣亲通,小事弹臣不贷。帝曰:皓职司其事,卿何得为嫌?                               (节选自《南史》,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日/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B.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日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C.时睦之在御测/上指示日/此人是也/皓谓日/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薛之失色D.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皓谓日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为文帝所善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B颇类绝类弥勒(《核舟记》)两句中的字含义相同。C.称曰称为政理(《张衡传》)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D.是臣亲通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两句中的字含义相同。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6分)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贵。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事长寄食,数月。事长妻患之乃展饮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竞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汉王之围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之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注】莓食:在睡觉时用的草垫子上吃饭。漂:漂洗衣服。齐王:破楚之前,韩信灭齐,被封齐王。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亭长妻患之/乃晨炊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竞绝去/B.亭长妻患之/乃晨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C.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莓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D.亭长妻患之/乃晨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始为布衣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字含义相同。B.亭长妻患之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C.遂将兵会垓下及卫律所将降者(《苏武传》)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D.信之国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今辞》)两句中的字含义相同。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6分)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曰:“此非常人。”乃深自结纳,曰:“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数,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世民笑曰:“君言正合我意。”乃说李渊曰:“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B.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C.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D.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隋室方乱”与“秦王方还柱走”(《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方”字含义相同。B.“安天下”与“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安”字含义不同。C.“异之”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异”字含义不同。D.“说李渊”与“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公孙鞅好刑名之学(刑名指战国以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事(侍奉)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才能),未及进(推荐)。会(恰逢)痤病。魏惠王往问(问候、慰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死的婉辞),将奈社稷何(将拿......怎么办)?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使......治理/官吏)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把)国听(于)卫鞅也(状语后置)!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糊涂)哉!卫鞅既至秦,求见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谋划事情的开始)而可与乐成(成功)论至德者不和(和睦,融洽)于俗(状语后置)成大功者不谋(商议)于众(状语后置)是以(因此)圣人苟(如果)可以强国不法(效法)其故(旧法,旧典)。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最终)定变法之令。今行期年(一年),太子犯法。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施加刑法)其傅公子虔,黥(古代一种刑法,在犯人脸上刻字并用墨染黑)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趋向,遵从)令。6. 答案C解析 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BD两项;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句式结构应保持一致,排除A项。故选C。7. 答案 C解析A项均为侍奉。B项有才能/贤士。C项均为恰好,正赶上。D项均为施加刑罚。[参考译文]公孙鞅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他在魏国国相公叔瘦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瘦,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瘦说: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听罢默然不语。公叔座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离开公叔座,果然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痤病入膏育,真是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糊涂了吗? 公孙鞅到了秦国后,求见秦孝公说:对下层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讲论至高道德的人,与凡夫俗子没有共同语言,要建成大业也不能去与众人商议。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的要职,终于制定变法的法令。变法令颁布一年后,太子触犯了法律。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小心翼翼地遵从法令。二、陆皓,字明澄,吴郡吴人也。祖徽,字休猷,宋补(补任)建康令,清平无私(不谋私利),为文帝所善(被动句)。父睿,扬州中从事。皓少好学,工(擅长)书画,舅张融有高名,皓风韵举止颇类(像),时称曰无对(相当,相配)日下(现在),唯舅与甥。时山阴令虞肩在任脏污数百万(定语后置),皓奏收(逮捕)劾之。中书舍人黄睦之以(因为)肩事托(托请)皓,皓不答。梁武闻之(代这件事)以问皓,皓答曰:有之。帝曰:识睦之不?答曰:不识其人。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给...看)曰此人是也皓谓曰君小人何敢(怎么敢)以罪人属南司(南北朝时南朝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睦之失色领军将军张稷是皓从(堂房亲属)舅,皓尝以公事弹(弹劾)稷,稷因(趁)侍宴诉帝曰:陆皓是臣亲通(姻亲),小事弹臣不贷(宽恕)。帝曰:皓职司其事,卿何得为嫌(不满)?6.答案C解析在御侧的意思是在皇帝侧旁,应和时睦之连在一起,表达完整的意思,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皓谓曰之后直到属南司都是的内容,应在后断开,排除B项。故选C。7.答案C解析 A项赞赏/喜欢,羡慕。B项均为像。C项均为称赞,称道。D项均为判断词,是。【参考译文】陆皓,字明澄,是吴郡吴人。祖父陆徽,字休猷,宋朝时补任建康县令,清廉公平,不谋私利,受到太祖刘义隆的赞赏。父亲陆睿,担任扬州中从事。陆皓小时候用功好学,擅长书法绘画,他的舅舅张融有很高的名望,陆皓的风格举止很像张融,当时有人称赞说眼下没有匹配的人物,只有舅舅与外甥。当时的山阴县令虞肩在任时,贪赃数百万,陆皓上奏,使其遗捕受制裁。中书舍人黄睦之因为虞肩的事托请陆结,陆皓不答应。梁武帝听说了这件事情,问陆皓,陆结回答说:有这回事。梁武帝说:你认识黄睦之吗?陆皓回答说:我不认识这个人。当时黄睦之就在皇上侧旁,皇上指着黄睦之对陆皓说:这就是黄睦之。陆皓对黄睦之说:你是个小人,怎敢为罪人到衙门求情?黄睦之大失其色。领军将军张稷是陆皓的堂舅,陆皓曾因为公事检举张稷,张稷在宴席上对梁武帝说:陆皓是我的近亲,为一点小事检举臣而不宽恕。梁武帝说:陆皓行使其职权,你怎能不满意?三、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当初)为布衣时,贫无行(德行),不得推择(推选)为吏,又不能治生(经营家业,谋生计 )商贾(商人)。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多次)从其下乡南昌事长(官职)寄食(倚赖他人生活),数(几个)月。事长妻患(讨厌)之乃晨饮蓐食(在床上吃,蓐:草垫子)食(吃饭)时信往不为具(准备)食信亦知其意怒竞(最终)绝去(离去)信钓于城下(状语后置),诸母漂②”,有一母见信饥,饭(给……吃)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有用来……办法)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同情,可怜)王孙而进食(吃饭),岂望报乎!”……汉王之围固陵(被动句),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率领)兵会(于)垓下(省略句,状语后置)。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军权)。汉五年正月,徙(改封,调职)齐王信为楚王,都(建都)下邳。信之(到)国,召所从食(跟随着吃食)漂母,赐千金。6.答案 B解析 不为具食的主语不是韩信,而是亭长妻,所以不为前应断开,排除A、C两项;修饰后面的动词绝去,其前的陈述韩信的状态,省略主语单独成句,所以后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 B。7.答案C解析A项均为开始。B项讨厌/忧虑,担心。C项均为率领。D项均为到。【参考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韩信为平民百姓时,贫穷且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衣服,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给韩信饭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洗衣的大娘说:我一定会有重重地报答您的时候。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汉王被围困在固陵时,采用了张良的计策,征召齐王韩信,于是韩信率领军队在垓下与汉王会师。项羽被打败后,高祖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夺取了齐王的军权。汉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韩信到了下邳,召见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赐给她黄金千斤。四、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正)乱阴(暗中)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多形容对人谦卑恭顺)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曰:此非常(不同寻常)人。乃深自结纳,曰: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大概)以万数,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世民笑曰:君言正合我意。乃说李渊曰:今主上无道(昏庸无道),百姓困穷(艰难窘迫),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为时不久)。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良机,时机)也。6.答案D解析 “阴有安天下之志”中的“阴”修饰“有”,要放后一句,排除A、B两项;“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中,“散财结客”是动宾式的联合结构,“客”与“结”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D。7.答案D解析 A项均为正在。B项使………安定/安道C项认为……奇异/不同。D项说服/通“说,取悦。[参考译文]李世民聪慧、明理、勇武、果决,见识胆量过人,见情朝皇室正处于变乱之中,暗中怀有安定天下的志向,他为人谦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结交宾客,都得到了他们由衷的拥戴。晋阳令刘文静看见李世民而认为他与常人不同,说:这个人不是平常人。于是主动和他交往,说:现在皇上南巡江、淮一带,李密围困进逼东都,群盗大概数以万计,这个时候乘虚进入关中,号令天下,不超过半年,帝业就可以成功了。李世民笑着说:你的话正符合我的心意。于是李世民劝说李渊道:如今皇上昏庸无道,百姓艰难窘迫,晋阳城外都是战场。父亲大人如果拘守小节,下有流寇盗贼,上有严刑峻法,危亡为时不久了。不如顺应民心,兴举义兵,转祸为福,这是上天授予的良机啊。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16(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16(附参考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新题型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新题型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操作题,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新题型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新题型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操作题,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