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
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 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 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 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2. 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 D 2. 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变化的相关知识和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1题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一直在上升,B项错误。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C项错误。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D项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根据题意,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是因为国家“三农”政策利好,外出务工人数开始减少,①正确。出生人口变化并不会迅速影响到外出务工人数,②错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业受到影响,外出务工人数开始有所下降,③正确。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有所上升的,尤其是我国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持续上涨,④错误。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迁移人数变化和迁移累计人数变化的概念区别。
位于黄土高原的籍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在进入21世纪后发生了较大变化,下表示意2000~2008年籍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转移数据统计表。表中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行列交叉处数值表示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现有面积(2008年),其他数值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入该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籍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转移数据统计表km2
土地利用类型 | 2008年 | |||||||
坡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水域 | 居民地 | 未利用土地 | 梯田 | ||
2000年 | 坡耕地 | 84.47 | 5.09 | 4.19 | 0.00 | 0.00 | 0.00 | 8.21 |
林地 | 0.00 | 121.89 | 0.20 | 0.00 | 0.00 | 0.00 | 0.00 | |
草地 | 0.00 | 3.17 | 413.10 | 0.00 | 0.00 | 0.05 | 1.81 | |
水域 | 0.00 | 0.00 | 0.53 | 1.97 | 0.00 | 0.00 | 0.00 | |
居民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24.48 | 0.00 | 0.00 | |
未利用土地 | 0.00 | 0.00 | 0.00 | 0.00 | 0.13 | 2.71 | 0.00 | |
梯田 | 0.00 |
| 0.00 | 0.00 | 0.00 | 0.00 |
|
3. 从2000年到2008年,转入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及主要转入来源分别是( )
A. 梯田坡耕地 B. 林地梯田
C. 草地水域 D. 未利用地居民地
4. 推测该流域2000~2008年( )
A. 村庄数量减少 B. 河流径流量减少
C. 果园面积增大 D. 河流含沙量增加
【答案】3. A 4. C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注意材料信息“表中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行列交叉处数值表示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现有面积(2008年),其他数值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入该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由图可知,2000年到2008年,梯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的转入面积分别为10.02、8.26、4.92、0.05平方千米,梯田转入面积最大,且梯田转入中,坡耕地转为梯田有8.21平方千米,主要转入来源为坡耕地,故选A。
【4题详解】
2000-2008年期间,该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坡耕地转为梯田、林地、草地,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D错误;有部分未利用土地转为居住用地,居住用地面积增加,村庄数量不会减少,A错;坡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增强,但河流的径流量并不会减少,B错;部分坡耕地和草地转为林地,适宜发展林果业,故果园面积增加,C正确。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将坡耕地改为梯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图文材料获取和准确解读,是做题的关键。
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在全球分布广泛,中小型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截至2018年底,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近半数分布在欧盟国家。这些企业在欧盟国家投资主要考虑当地( )
①原材料丰富
②市场开放
③经济发达
④劳动力充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中小型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优势有( )
①大多为民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强
②研发资金雄厚,创新能力较强
③更好服务小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
④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较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欧盟为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规模大,原材料需求大,人口增长缓慢,多个国家长期呈负增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当地原材料和劳动力数量不具有突出优势,不会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在欧盟国家投资主要考虑因素,①、④不符合题意;欧盟具有发达市场经济,市场开放程度较高,有利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投资生产,②符合题意;欧盟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投资可以拓展市场,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6题详解】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中小型企业组织生产更加灵活,更好服务小市场,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个性化需求,具有明显优势,③符合题意;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应远低于大型企业,具有明显优势,④符合题意;中小企业资金、技术势力较弱,因此抵御风险能力可能不强,①不符合题意;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融资能力较弱,技术投入较少,因此一般不具有研发资金雄厚,创新能力较强的特征,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原料、动力(能源)、土地和水、市场、交通、劳动力和技术、环境、政策和基础等。
我国国产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历时5个多月,于2021年5月6日14时载着我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部分队员顺利返航,靠泊在上海外高桥港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下图为该船考察期间所途经的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在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8. 飞机从弗里曼特尔到蓬塔阿雷纳斯的航程距离(最短航线)大约为( )
A. 1100km B. 5500km C. 10500km D. 15500km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中山站位于极圈内,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A正确。因此排除B、C、D,故选A。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弗里曼特尔位于(32.1°S,115.8°E),蓬塔阿雷纳斯位于(53.1°S,70.9°W),两地经度相差173.3°,可推知两地大约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两地间最短距离可计算经过南极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两地间经过极点的纬度相差大约94.8°,故其最短距离大约为94.8°×111千米=10522.8千米,C最为接近。因此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在极地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来判断东南西北。从极点上空俯视地球仪:经线是直线,纬线是圆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心是北极点和南极点。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旋转,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旋转1.在同一经线上只判断南北,(东西方向相同)2.同一条纬线上只判断东西。(南北方向相同)3.既不在一条经线又不在一条纬线上就要判断东西和南北。
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山区等高线(单位:m,等高距为10m)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有一瀑布,其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15m B. 30m C. 50m D. 55m
10. 图中甲处容易形成( )
A. 三角洲 B. 冲积扇 C. 峡谷 D. 水潭
11. 图中瀑布观赏最佳时间和位置是( )
A. 6月,乙处 B. 6月,丙处 C. 8月,乙处 D. 8月,丙处
【答案】9. B 10. D 11. C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等高距为10m,由于瀑布纵跨3个等高距4条等高线,所以其相对高度大于等于30m并且小于50m。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由于瀑布对下方具有侵蚀作用,导致甲处局部降低,所以图中甲处容易形成水潭,D正确;三角洲一般形成在河流的下游,A错误;冲积扇一般出现在河流出山口,B错误;峡谷一般分布在河流上游,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由于该地区为我国东北某山区,所以8月为雨季,水量大,瀑布较为壮观,瀑布观赏最佳时间是8月,A、B错误。瀑布观赏最佳位置是仰视瀑布,由于丙处看不见瀑布,乙处可以仰视瀑布,所以瀑布观赏最佳位置是乙处,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n-1)d≤H﹤(n+1)d,(其中n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受天气影响,图中东阳河河水时清时黄,当该河流量偏大、水色泛黄时,图中所示区域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某中学地理社团成员9月23日来到图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并选择好观测点进行观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该社团有四名成员分别位于甲、乙、丙、丁四处,受地形影响,在观测点只能看到其中一处的成员,该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在图中观测点观测到“白日依山尽”时,落日位于图中(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2. C 13. D
【解析】
【分析】本题组以某区域的地形图为背景,以研学活动中的地理观测为情境,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日落方位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12题详解】
图示丙与观测点位于山谷两侧,中间没有地形阻挡而能相互看到,故C正确。甲与观测点间有山脊阻挡而不能相互看到;乙与观测点间有一凸坡阻挡而不能相互看到;丁与观测点位于同一等高线上,但丁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说明丁位于谷地中,则也可能相互看不到。故选C。
【13题详解】
9月23日是秋分,太阳从地平面落下时应位于正西方;而“白日依山尽”,是因山地阻挡而看到太阳落山,则此时太阳应位于西南方;结合观测点位置,可判断只能是④,故D正确。故选D。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电站事故处置产生的核废水排入大海中,截至目前日本储存的核废水总量达125万吨,预计到2023年3月前后,核废水总量将会达到137万吨的水箱容量极限。这些核废水的产生主要来自持续冷却核电站堆芯而注入的水,以及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这些核废水虽然经过处理,但是依旧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元素。下图为日本简图及东京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7、8月相比,东京5、6月降水多的原因是( )
A. 副高影响 B. 台风到达时间早 C. 准静止锋影响 D. 西南季风的影响
15. 日本季风海洋性较强的表现有( )
①最高月均温为8月②春温高于秋温③降水季节差异大④最低月均温比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6. 日本国内货运中航运占重要地位,但客运中航运所占比重很小,原因是( )
①航运货运量大,价格低廉②陆地高速交通便捷③日本降水丰富,河网密布④航运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4. C 15. C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6月,北部的冷空气与南部的暖空气相遇,且二者势力相当,便形成准静止锋,受其影响,会形成梅雨天气,降水较多,C正确;此时降水多,是因为直接受准静止锋影响,而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A错误;台风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受其影响,从夏季到秋季台风都可能出现,与本题题意不符,B错误;东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日本最高月均温为8月,比亚欧大陆上最高月均温推迟一个月,表明日本陆地升温速度慢,季风气候的海洋性较强,①正确;受海洋影响,日本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慢,所以秋温较高,春温较低,即春温低于秋温,②错误;受海洋影响,日本的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所以降水季节差异不大,③错误;受海洋影响,冬季日本降温慢,所以最低月均温比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高,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
【16题详解】
航运货运量大,价格低廉,适宜运输大宗、笨重货物,导致日本国内货运中航运占重要地位,①正确;日本经济发达,陆地高速交通便捷,而航运运速慢,运输效率低,所以客运中航运所占比重很小,②正确;日本降水丰富,河网密布,但是地形起伏大,内河航运不发达,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湾,所以海运发达,③错误;航运受气候条件影响大是航运的缺点,与本题无关,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②,故选A。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位置、环流、洋流、地形、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如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洋流对降水的影响,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位置、环流、洋流、地形、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如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洋流对降水的影响,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中学利用暑假到我国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景区面积2123公顷,原始森林、潭溪瀑布、峡谷风光和石林景观,造就了这里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被誉为“中国最美原生态旅游景区”。左图为该景区局部等高线图,右图乙为该景区旅游线路示意图。
(1)指出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那一幅,并说明理由。
(2)图甲索道在图上距离为6.7厘米,索道实际长度约多少米?
(3)分析图乙从月亮垭服务区到骆驼峰旅游步道弯曲的原因。
(4)分析该景区修建缆车索道的好处。
【答案】(1)甲图。理由:同样长的索道在甲图中图上距离长,说明甲图代表的实地范围小。
(2)索道实际长度约2140米。(2128~2145米之间均是正确答案)
(3)路线弯曲,可降低坡度,方便游客游览;连接更多的旅游景点,增加游览内容;增加线路长度,分散游客,增加游览时间。
(4)利:方便游客上下山,省时省力;增加旅游项目,满足游客游览;缆车收费,增加景区旅游收入;缆车运行、维护等,安置劳动力就业。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景区局部等高线图和旅游线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比例尺计算、等高线判读、缆车优缺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尺大实小内容详,尺小实大内容略”,如图所示,同样长的索道在甲图中图上距离长,在乙图上实际距离短,说明甲图代表更详细,实地范围小,比例尺较大,故甲图比例尺较大。
【小问2详解】
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为比例尺,图例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米,索道在图上距离为6.8厘米,则图中索道的实际距离(索道在水平面的投影)为2040米,图中索道的高差约为700-750米,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索道的长度介于2128-2145米之间(答案数值介于之间均可)。
【小问3详解】
如左图所示,月亮垭服务区到骆驼峰旅游步道等高线密集,坡度大,路线弯曲,可降低坡度,降低登山难度,方便游客游览;路线变长,连接更多的旅游景点,增加游览内容;增加线路长度,分散游客,减少拥堵,同时可以增加游览时间。
【小问4详解】
利:有了索道后,游客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乘坐索道上下山,方便游客上下山,省时省力;乘坐缆车游览可以领略不一样的风光,增加旅游项目,满足游客游览;缆车收费,增加景区旅游收入;缆车运行、维护等需要劳动力,可以增加就业。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区内地形陡峭,河谷深切,地壳运动强烈,崖壁岩穴密布。调查发现,该区域现今岩穴多分布于山体西坡和北坡,山体东坡和南坡较少。下左图为武陵源典型岩穴分布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示意某山体岩穴发育过程。
(1)据右图指出同一山体形成多级岩穴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2)比较岩穴甲和岩穴乙发育情况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从坡向角度分析武陵源山区现今岩穴多分布于山地西坡和北坡的原因。
【答案】(1)地壳间歇性抬升;有河流(溪流)发育,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强;有多层较松软岩层与较硬岩层相间分布。
(2)差异:岩穴甲比岩穴乙发育程度低(宽度和深度小)。原因:岩穴甲处于发育初期,受风化、(流水)侵蚀(外力作用)时间短,被侵蚀、搬运的岩石物质少,(形成的岩穴宽度和深度小)。
(3)山地北坡为阴坡,西坡与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侵蚀与风化作用比东坡和南坡小,其形成的岩穴演化较慢,保有量较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山体岩穴的发育过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内外力作用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多级岩穴的形成和地壳运动、岩石性质、外力作用有关;山体岩穴是较软的岩层被风化、侵蚀以及外力搬运作用形成的。所以形成岩穴的岩石岩性较软,该地区受外力作用强;多级岩穴是因为地壳多次抬升,在地壳运动的稳定期,受外力作用形成岩穴,所以该处地壳间歇性抬升;多层较软岩层和较硬岩层相间分布。
【小问2详解】
根据上题多级岩穴的形成受地壳间歇性抬升的影响,与甲相比较,乙岩穴分布的地势较高,形成时间早,受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作用时间长,所以岩穴发育程度高,岩穴宽度和深度大。
【小问3详解】
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坡和南坡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受流水以及风力作用影响大,岩穴被破坏严重,不易保存;西坡和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风化和侵蚀作用比东南坡小,岩穴形成演化较慢,保存较好。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盐湖蒸发形成沉积矿床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不同,呈现出一定的沉积规律,其中溶解度较低的盐类最先析出,沉积到湖底;湖水继续蒸发,湖面缩小,溶解度稍高的盐类会沉积在之前的盐层之上;最后如果盐湖还未完全干涸,在最内圈会留下浓度较高的卤水。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中的吉兰泰盐湖和柴达木盆地中的东达布逊盐湖,湖底都沉积了大量盐类物质。调查发现,吉兰泰盐湖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盐类物质呈“牛眼状”沉积(左图);东达布逊盐湖以河流水补给为主,盐类物质呈“泪滴状”沉积(右图)。
(1)说明两个盐湖盐类物质大量沉积的共同原因。
(2)两湖湖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请指出湖水盐度季节变化大的湖泊,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吉兰泰盐湖与东达布逊盐湖的盐类物质分别形成“牛眼状”“泪滴状”沉积形态,请选择其中某一湖的沉积形态,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地形封闭,湖水不能流出;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盐分过饱和,盐分析出并在湖底沉积。
(2)东达布逊盐湖。原因:东达布逊盐湖以青藏高原的河流水补给为主,补给水量夏多冬少,湖水盐度夏低冬高,季节变化大。
(3)吉兰泰盐湖无河流水注入,湖水盐度分布均匀;水分不断蒸发,湖泊逐步萎缩,不同溶解度的盐类物质由下向上先后析出沉积,形成“牛眼状”沉积。
【或东达布逊盐湖有河流水从南部注入,湖水盐度由南向北增大,不同溶解度的盐类物质由南向北分别析出沉积,形成“泪滴状”沉积】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中的吉兰泰盐湖和柴达木盆地中的东达布逊盐湖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显示盐类物质的析出主要是盐度过饱和之后,盐分析出形成。图中两个盐湖都是内陆湖,入湖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据此可以推测两个盐湖盐类物质大量沉积的共同原因为地形封闭,湖水不能流出,为内陆湖;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入湖径流少,蒸发量大于入湖水量;湖水盐分过饱和,盐分析出并在湖底沉积。
【小问2详解】
湖水盐度的大小 与入湖水量密切相关。材料显示,吉兰泰盐湖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其补给量相当稳定,入湖水量稳定,盐度的季节变化小;柴达木盆地中的东达布逊盐湖,以青藏高原的河流水补给为主,补给水量夏多冬少,湖水盐度夏低冬高,季节变化大。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显示盐湖蒸发形成沉积矿床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不同,呈现出一定的沉积规律,其中溶解度较低的盐类最先析出,沉积到湖底;湖水继续蒸发,湖面缩小,溶解度稍高的盐类会沉积在之前的盐层之上;最后如果盐湖还未完全干涸,在最内圈会留下浓度较高的卤水,可以看出盐分的析出规律与湖水的盐度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吉兰泰盐湖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无河流水注入,湖水盐度空间分布均匀;水分不断蒸发,湖泊逐步萎缩,不同溶解度的盐类物质由下向上先后析出沉积,形成“牛眼状”沉积;东达布逊盐湖有河流水从南部注入,湖水盐度由南向北增大,不同溶解度的盐类物质由南向北分别析出沉积,形成“泪滴状”沉积。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高止山区某地由两列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组成,河流自东向西入海。在某一条河流上共有两处与河流流向垂直的分水岭式悬崖和一段沿河流两岸发育的裂谷式悬崖(下图)。河流的溯源侵蚀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演化具有显著影响,高温多雨的气候是其背后重要的驱动力。
(1)说出图示区域高原面因流水侵蚀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2)简述气候对图示区域悬崖演变的影响。
(3)若河流侵蚀持续进行,说明分水岭式悬崖Ⅱ未来演化趋势。
【答案】(1)高原面面积变小,被切割形成诸多孤立山丘,起伏增大;悬崖Ⅰ所在山脉高度下降,被切穿形成豁口;总体地势降低,形成自东向西倾斜的阶梯地形。
(2)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径流量大,河流快速侵蚀利于悬崖发育;西侧为迎风坡,河流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促进了分水岭的切穿,悬崖由海洋向陆地方向依次形成;高温多雨的环境,风化、侵蚀强烈,已形成的悬崖易坍塌、退化。
(3)随着河流持续下切,悬崖Ⅱ相对高度增大、长度加长;当河流切穿悬崖Ⅱ的分水岭后,在风化、侵蚀和崩塌作用下,相对尖耸的悬崖Ⅱ高度降低、拓宽。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印度半岛西高止山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流水侵蚀产生的过程、气候对区域环境演化产生的影响、河流地貌的演化等内容,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在高原表面河流侵蚀切割了高原面,在悬崖Ⅱ处分岭式河流的溯源侵蚀,使高原面面积变小,高原面上被切割形成诸多孤立山丘,起伏增大;悬崖I处河流的溯源侵蚀使所在山脉高度下降,被切穿形成豁口;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西高止山区总体地势降低,形成自东向西倾斜的阶梯地形。
【小问2详解】
由材料“河流的溯源侵蚀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演化具有显著影响,高温多雨的气候是其背后重要的驱动力”可知,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河流径流量大,河流的快速侵蚀利于悬崖发育;图示地区地势东高西低,西侧为迎风坡,河流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促进了对分水岭的切穿,悬崖由海洋向陆地方向依次形成;高温多雨的环境,风化、侵蚀强烈,已形成的悬崖易坍塌、退化,促使悬崖逐渐降低。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若河流侵蚀持续进行,随着河流持续下切,悬崖Ⅱ相对高度增大、长度加长;河流水量加大,河流溯源侵蚀切穿悬崖Ⅱ的分水岭后,在风化、侵蚀和崩塌作用下,相对尖耸的悬崖Ⅱ高度降低、拓宽,最终可能变成缓斜的山坡。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联考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联考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据图判断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 图中地理事象形成顺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