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穆圩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 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1)本试题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4页,20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考生须用黑色0.5mm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运用(35分)
阅读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学习《说和做》,请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任务。(共12分)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g jiǒng( )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他从①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 )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②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xiá( )及此。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2)“仰之弥高”中的“弥”的意思与下面哪个词语中“弥”字的意思相同?( ) (2分)
A.弥漫 B.弥补 C.欲盖弥彰 D.弥望
(3)第二段中①②处画横线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是( )。(2分)
A.①从:连词,②也:连词 B.①从:连词,②也:副词
C.①从:介词,②也:连词 D.①从:介词,②也:副词
(4)画横线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4分)
(二)
2.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国家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班级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共11分)
(1)【赞爱国人物】鲁迅先生逝世后,社会各界人士同声哀悼,敬献挽联不可胜数。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这副悼念先生的挽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上联:笔 ① 大野,胸怀日月光和热 下联:墨洒 ② ,夜度春秋慨而慷
A.①耕②长河 B.①耕②乾坤 C.①写②乾坤 D.①写②长河
(2)【展爱国名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诗词名句。(2分)
(3)【读爱国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2022年5月17日20:00,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荣誉的分别是:樊锦诗、在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1名扑火勇士、顾方舟、朱丽华、张富清、杜岚、尤端阳、伍淑清、黄文秀、潘维廉、中国女排。另外,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感动中国》向所有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奋斗者表达了特别致敬。
(4)【诵爱国诗歌】班级组织朗诵光未然的《黄河颂》,其中“我们祖国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几句,小宁朗诵时,对最后两句的语气、语调处理把握不准,请帮他指出处理方法,并说说这样朗读的原因。(4分)
(三)
班级开展“我爱古诗文”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共12分)
3.【日积月累记古诗】背默诗文名句、常识。(6分)
(1)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 》)
(3)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的“ , ”。
4.【传统文化品古文】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经”,指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D.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卿今当涂掌事”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常读书”中“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大兄”是古时对朋友辈的敬称。
5.【咬文嚼字析古诗】对王维《竹里馆》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明月来相照。
A.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后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B.本诗写诗人与竹林、明月相伴的情景,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本诗用反衬的手法,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D.后两句运用比喻,把一轮明月比作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独到的想象力。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古文阅读
古文阅读课上,老师选择三篇“劝学”作品进行群文阅读,请完成6~9题。(17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师旷论学》
【丙】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张咏劝学》
注:①张咏:宋朝名臣。②准:寇准,宋朝宰相。③学术:学问。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6.解释加横线的词语。(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4)及准出陕( )
7.用“/”断句,限三处。(3分)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2分+3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9.问答题。以下两小题,选答一题。(3分)
(1)这三篇小短文都是劝人学习的。请从劝人的方法角度比较其不同。
(2)这三则小故事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启示?(至少要答出两点)
(二)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课上,老师以“《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泪”为专题,选择了四个片段,请你阅读并完成10~12题。(13分)
选段一 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
选段二 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得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小茶馆们已都上了门,十点多了;就是开着,他也不肯进去,他愿意找个清静地方,他知道自己眼眶中转着的泪随时可以落下来。
选段三 虎妞只剩了大口的咽气,已经不会出声。收生婆告诉他,想法子到医院去吧,她的方法已经用尽。祥子心中仿佛忽然地裂了,张着大嘴哭起来。
选段四 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10.选段依次写了祥子的四次流泪。请结合原文情节分别分析流泪的原因。选答两次即可。(4分)
11.结合整部小说探寻造成祥子悲剧的因素。(6分)
1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骆驼祥子》的语言特点。(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班级开展“二十四节气”专题阅读,请围绕老师选的四则材料,完成13~15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材料二 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四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13.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记载。
14.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
15.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惊蛰”这一节气的认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课上,老师选择一篇散文,请完成16~19题。(15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我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大人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我的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③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④夜,深了,我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⑤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⑥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⑦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⑧后来,慢慢地,条件好了,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⑨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⑩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6.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
1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3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18.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3分)
19.结尾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要分析。(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0.作文(其中含书写3分)
亲人的关怀与体贴,让我们如沐春风;奋斗后收获成功的硕果,让我们如沐春风;战胜困难与挫折后的那份释然,让我们如沐春风……人生中总有那个时刻,让我们有如沐春风般的喜悦和享受。请以“行走在春风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②不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和校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七上语文答题纸docx、七上语文试题20231215docx、七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月考):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月考),文件包含七上语文答题纸docx、七上语文试题2023926docx、七语文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表达•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