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古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题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美(xiān     此中人云(     为岩(kānB.无人问jūn      陶后有闻(xiān    石底(quánC宫室(wéi        八分有       可爱者甚fánD尔远逝(chù      淑女(tiǎo      参差菜(xìng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欣然(规:打算,计划) B.心(乐:以……为乐)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于) 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陶渊明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田园诗人,比较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还有王维和孟浩然。C.《小石潭记》是宋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D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明朝诗人魏学洢的《核舟记》。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否加强亚洲各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是亚洲命运共同体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删去能否B.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教育云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学校展开了网络教学模式。(将展开改为加强C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红火的一种网上销售,令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在网上销售后加上形式D.通过中韩双方的务实友好协作,让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顺利完成。(把通过删掉)5.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冬风不过篱,春风钻牛皮。”春天的抵达是从风开始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是        ……唯有春风吹拂的大地,才有资格见证春光、春阳、春雨、春耕、春种。A.思念的风    醉人的风    爱抚的风    勤快的风B.醉人的风    思念的风    勤快的风    爱抚的风C.爱抚的风    勤快的风    思念的风    醉人的风D.勤快的风    爱抚的风    醉人的风    思念的风6.根据提示填空。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3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子衿》)4)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学习7.三星堆遗址南距成都38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为了进一步了解三星堆,我校学生开展了探秘三星堆·传承文化情的综合活动。(1)【任务一·拟标题】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已发掘至器物层,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500余件重要文物。给上面新闻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0字)(2)【任务二·说观点】三星堆霸屏朋友圈,无疑成为了当下大热的网红IP”。即便是已过了新鲜期的今天,在微博上搜索关键词三星堆,也依旧能看到相关话题占据热搜榜单。有的人提出文物研究应该是严谨的,是历史学届的事,不该过于全民化、娱乐化、网红化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观点以及理由。(80字以内)(3)【任务三·写对联】近几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和此次三星堆发掘等现象级的事件推动,国内的文博热达到了一个高峰,在文物中传承文化,穿越时空,探寻民族起源、发展的进程。请结合活动主题,完成对联。上联:紫禁城修古物护国宝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8一本亭推出的第一本书是《经典常谈》。进入一本亭借书读书的同学需完成知识小问答,请你也来试一试。下面这张读书卡片,请你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书名《经典常谈》作者   主要内容这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    》《     》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9.下列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句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B.古诗中,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C.这首诗每章开头都运用了景物描写,渲染了寥廓凄清的气氛,衬托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绝望心情。D.这首诗三次运用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10.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文言文阅读【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六月初八日,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过莒溪公馆,二里,由石步过溪。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坳,北复有一磴,可转上山。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余意上跻必奇境,遂趋石磴道。(2)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极,烈日铄铄烁烁,余亦自苦倦矣。数里,跻岭头,以为绝顶也;转而西山之上高峰复有倍此者。循山屈曲行,三里平畴荡荡,正似武陵误入,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中道有亭,西来为仙游道,东即余所行。(选自徐霞客《游九鲤湖日记》,有删改)【注释】磴:石阶。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心(     )    2)日光下(     )3)路人行(     )  4山屈曲行(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极。13.从甲文最后一段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人,为什么第四段里还要说寂寥无人呢?14.甲乙两文作者同为寻访美景,但寻访美景的心理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注释】一:确实。舅:丈夫的父亲。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3之哭也____________________    4)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苛政猛于虎也。17.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手法来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每空限填2字)18.桃花源人、泰山妇人分别因为什么而选择到现在的地方居住? 
    参考答案1D2C3A4B5A6     在河之洲     鸡犬相闻     青青子衿     绿杨阴里白沙堤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7(1)“考古中国通报三星堆重要发现与阶段性成果。(或三星堆遗址大量上新考古中国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2)示例1:我认为文物研究与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考古不仅是历史学界的事情,也是文化科普的一部分。全民化的参与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我们应积极参与文化事件示例2:我认为文物研究是严谨的。因为文物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文化传承的血脉,过于网红化娱乐化容易忽视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应该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文物的研究。(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观点、理由、结论要完整)(3)示例:三星堆穿时空探起源/古遗址出奇珍促文明8     朱自清       《周易》《史记》(答案不唯一)9C    10.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1    ……为乐     穿透     完全没有     沿着,顺着    12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不久就愈登愈高,路幽暗得没有尽头。    13.这种感受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外界的景象与作者遭贬后长期落寞的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这里的无人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强调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落寞。    14.甲文:作者移步换景,因闻水声,心乐之,继而寻访小石潭的美景。(排遣贬谪的忧伤凄苦之类也可)乙文:作者沿途攀登,一心向往能够见到奇景,继而寻访美景。15     交错相通    ,邀请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6.(1)(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2)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呀。    17     记叙(描写)     想象(虚构)     对比(反衬)    18.桃花源人:避秦时乱。泰山妇人:无苛政。 

    相关试卷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训练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训练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九公里和前方一,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