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核心素养·物理观念,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其他物体观念,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能说出简单物理模型,重视推理过程,评分标准,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每一要素都分为五级水平
核心素养·物理观念
物理核心素养的水平
物理观念的第一个要点,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
例:某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
例.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 m/s2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75 m/s2 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 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
a=-3.75m/s2v3=-1.375m/st=2.67s
例:(自招训练题)一辆长为5m的汽车以v1=15m/s的速度行驶,在离铁路与公路交叉点175m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离交叉点200m处有一列长300m的列车以v2=20m/s的速度行驶过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司机应采取什么措施?(不计司机的反应时间)
措施3:减速通过火车尾
知识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具有内在结构的事实形成的.知识更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内在的结构性. 观念是对一系列相关的观点进行提炼概括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观念是主观的,因为观点更具有主观性.
二、增加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物理观念的第二个要点,是“会用物理观念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物理知识与实践情境的关联,提高把物理知识与实践情境进行联系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当学生面对物理语言、文字和符号时,能自觉地联想相应的物理情境;当学生面对实践情境时,会自然联想到与此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这就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升华.
●把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社会热点中的物理问题、现代科技成果等有实践情境的教学内容引进课堂;
●用生活中的器具做物理实验,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创设真实情境、并通过对真实情境的思维加工来建立物理概念;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养成估计生活中有关物理量大小的习惯,乐于对媒体消息中物理量的大小进行审视,勇于对媒体信息中的不合理数据进行质疑.
一、重视对理想模型的建构和应用
1. 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两种理想模型
(1)关于研究对象、装置或条件的理想模型: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匀强电场、理想变压器等.
(2)关于运动过程的理想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弹性碰撞、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
能在熟悉情境中应用常见物理模型
能在熟悉情境中选用恰当模型解决简单问题
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对象和过程转换成物理模型
能将较复杂实际问题的对象和过程转换成物理模型
2.《课程标准》对模型建构要求的层次
【例】“回旋加速器”的教学
*用什么方法可以加速带电粒子?
*如何突破加速电压的限制,使带电粒子获得更大的能量?
*对此方案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如何解决?
*为使带电粒子能够一路加速,电源AB端的极性应满足怎样的条件?
*如果电源极性改变的频率不变,怎样才能保证带电粒子同步加速?
*如果只用一个电场,能否让带电粒子自动返回,实现多次加速呢?
*随着带电粒子速度和轨道半径的增大,交变电源的频率要改变吗?
*假如由你来设计一台回旋加速器,要求能使带电粒子获得更高的 能量,你打算采用哪些措施?……
1. 科学推理的含义
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结论推出另一个新结论的思维方式,叫科学推理.
2. 高中物理课科学推理的常见方式
归纳推理:由个别性判断推出一般性判断的推理.例如,根据大量观察、实验的数据,通过分析与归纳,得出一般性结论.
演绎推理:由一般性判断推出个别性判断的推理.例如,根据已知的一般性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数学推导,得出个别性结论.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
能对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能对比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理,获得结论
能对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理,获得结论并作出解释
能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获得结论并作出解释
能在新的情景中对对综合性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获得正确结论并作出解释
3.《课程标准》对科学推理要求的层次
【例】“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教学
太阳对行星有力的作用?
三、增强学生科学论证能力
1.《课程标准》对科学论证要求的层次
能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恰当使用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恰当使用证据证明物理结论
能考虑证据的可靠性,合理使用证据
电势变化电势能变化电场力做功动能变化
【例】“电动势”的教学
四、在质疑、创新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1.《课程标准》对质疑创新要求的层次
知道质疑和创新的重要性
能对已有的观点提出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物理问题
能对已有的结论提出有依据的质疑,采用不同方式解决物理问题
能从多个角度审视检验物理结论,解决物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质疑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知识了解不够,没有弄懂,无法解决具体问题,提出疑问,这是低层次的;二是发现所观察到的现象与已有认知不吻合,或者发现已有认知之间不能自恰,从而对现有认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疑问,以至于萌发出新的猜想,这是高层次的.
应倡导高层次的质疑行为,历史上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是由高层次的质疑行为引发的.
【题目】 有人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 “早年,一名飞行员驾着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飞机座舱的上部是开放的,空中经常出现地面射出的流弹,有一次,飞行员感觉脸上有一只虫子在浮动,抓过来一看,竟是一颗步枪子弹!” 从物理原理上看,你认为这种情境可能发生吗?请说出你的结论.并根据子弹和飞行员的相对运动关系论述你的结论.
科学思维(质疑创新)水平四能对已有结论提出有依据的质疑,采用不同方式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科学思维(证据意识)水平五能考虑证据本身的科学性,恰当使用证据,从多个视角审视检验结论.
能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方面正确分析.论点和论据吻合.论据的物理原理正确.
回答举例1(满分)不可能发生.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发生的条件是子弹和飞行员的水平速度相等,在水平方向上子弹和飞行员不会产生相对运动.但即便如此,竖直方向上,子弹相对飞行员还在做竖直上抛运动.设子弹飞行到最高点时恰好接触飞行员的脸,此后子弹相对飞行员做自由落体运动,设子弹触脸下落 10 cm 被飞行员抓住,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可列方程 0.1=10×t2/2,解得 t=0.14秒,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动作,几乎超出了人的反应时间的极限,这在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是不可能做到的.
回答举例2(满分)可能发生.水平方向: 若子弹和飞行员的水平速度相等,在水平方向上子弹和飞行员不会产生相对运动.竖直方向: 子弹相对飞行员在做竖直上抛运动.设子弹在脸上浮动时还在继续向上运动,其上升 30cm 后到达最高点再下落 30cm 到脸部,这段时间飞行员都有可能抓住子弹,可以计算子弹上升和下落 30cm 所经历的时间一共是 0.5s,飞行员完全可以在这 0.5s 时间内做出反应,抓住子弹.
回答举例3(满分)不可能发生.当子弹飞行的水平速度跟飞机速度相等时似乎可以实现题中情境,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子弹水平速度若跟飞机速度相等,则子弹相对飞机的作竖直上抛运动,也就是说,坐在飞机上的人观察子弹的运动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子弹要到达飞行员脸部,在路径上需要穿越飞机的座舱,这是不可能的.
重视论证的道理(过程),不追求结果.
一、设计探究过程,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
◎实践体验:测量小球下落的高度与时间(困难?)
◎修正方案:让小球沿斜面运动…… (理由?)
◎实验验证:(学生参与)数节拍、测距离、填表格
通过实验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沿着大师的探索足迹,亲身体验并领悟前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
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等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在物理教学中,一方面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让学生保持这种兴趣.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
无论是不同种类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等),还是不同性质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子的发射和吸收,氢原子能级,2可能的跃迁,氢原子电离能,夫兰克赫兹实验,实验装置,加反向电压,1改变V,到达P极的电子增加,形成一峰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的经典模型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36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功和能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构建,“科学思维”展示,考向1,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考向2,机车启动问题,典例1,规范审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