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9-1-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1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高考9-1-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831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高考9-1-3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9-1-3,共4页。
1.(2018年高考·海南卷)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解析:大肠杆菌为异养生物,在含铵盐的无机盐溶液中无法生存,硝化细菌为自养生物,可利用培养液中的铵盐合成有机物,呈“S”型增长,C正确。答案:C2.(2019·辽宁省大连市一模)下表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菌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种群数量B.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种群增长缓慢C.可用抽样检测法估算酵母菌细胞总数D.该酵母菌种群的K值约为12 000个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加后维持稳定,表现为“S”型增长,而“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指的是J型曲线,A错误;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酵母菌种群数量太少,且对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B错误;可用抽样检测法估算酵母菌细胞总数,C正确;该酵母菌种群的K值约为12×1 000个/mL×10mL=120 000个,D错误。答案:C3.(2019·天津市红桥区一模)将10 mL酵母菌培养液注入试管中,放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取样4次,每次取样时均将培养液摇匀,然后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1mm3样品中酵母菌数量(个)pH11 2103.728205.431 2104.841 0005.0根据此表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取样的先后顺序为2、4、1、3B.取样品时摇匀培养液的目的是使酵母菌与氧气充分接触C.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D.在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为1.21×107个解析:酵母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且两种呼吸方式均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碳酸,时间越长,碳酸积累越多,pH越低,所以可根据培养液pH的变化来确定取样顺序,根据表格中各样品中pH的大小可推知取样的先后顺序为2、4、3、1,故A项错误;取样品时摇匀培养液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B项错误;在定量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通常是先增多,后稳定,再之后就减少,所以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可能不断变化,C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pH由5.4降到4.8,再到3.7,其数量由820到1 210到稳定,表明10 mL该酵母菌培养液的环境容纳量为1 210×103×10=1.21×107个,D项正确。答案: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生物竞赛真题 1,共25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海南省澄迈中学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部分校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