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红安县一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红安一中2023级高二年级3月月考年春季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 胰液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A是神经递质,物质B是促胰液素
B. 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一部分
C. 图中小肠黏膜分泌的物质B可在消化道发挥作用
D. 胰腺分泌的胰液不能进入内环境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神经中枢涉及神经调节,释放的化学物质A是神经递质;盐酸刺激小肠粘膜释放的物质B是促胰液素,是一种激素。
【详解】A、据图分析,神经中枢涉及神经调节,释放的化学物质A是神经递质;盐酸刺激小肠粘膜释放的物质B是促胰液素,A正确;
B、传出神经末梢以及所支配的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故胰腺属于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弧的一部分,B正确;
C、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激素B促胰液素,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有胰腺有其受体,只能对胰腺发挥作用,不能在消化道发挥作用,C错误;
D、胰腺分泌的胰液属于消化液,进入的是消化道,而不能进入内环境,D正确。
故选C。
2. 取若干生理状况相似的枪乌贼神经纤维,分别浸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给予同等强度刺激,测得膜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三组实验中,100%生理盐水组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B. 若增大电刺激强度,33%生理盐水组形成的动作电位将会大于0mV
C. 若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神经的动作电位峰值下降
D. 若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兴奋的传导速度可能减慢
【答案】B
【解析】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产生与膜外钾离子浓度有关,动作电位的产生与膜外钠离子浓度有关。
【详解】A、三组实验中,100%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50%生理盐水组和33%生理盐水组为实验组,A正确;
B、刺激达到阈刺激即可引起动作电位,进一步增强刺激,也不会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故增大电刺激强度,100%生理盐水组形成的动作电位仍不会大于40mV,B错误;
C、若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接受刺激后钠离子内流的量减小,则动作电位的峰值下降,C正确;
D、若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接受刺激后钠离子内流的量减小,则动作电位的峰值下降,对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刺激减弱,形成局部电流的可能性降低,因此兴奋的传导速度可能减慢,D正确。
故选B。
3. 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大于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B. 氨基酸、胰岛素、抗体和Cl-等都能影响血浆渗透压
C. 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会上升
D. 人体内环境渗透压始终保持恒定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与组织液或淋巴比较,血浆中蛋白质较多、无机盐的含量较少,因此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的胶体渗透压,A错误;
B、氨基酸、胰岛素、抗体和Cl-等都可存在于血浆中,因而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B正确;
C、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会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C错误;
D、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会受到体内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会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始终保持恒定不变,D错误。
故选B.
4. 俗语讲“积懒成笨”,这可能与大脑海马区突触在受到长时低频刺激后引起突触结构的改变,形成抑制效应有关,部分机制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谷氨酸,需要消耗ATP
B. 谷氨酸与去磷酸化的A受体结合后,Na+内流导致突触后膜兴奋
C. 谷氨酸与B受体结合后,Ca2+内流引起突触后膜上A受体减少
D. 受体数量减少和结构的改变均可能导致抑制效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A、谷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谷氨酸,该过程需要消耗ATP,A正确;
B、由图可知,磷酸化的A受体(A受体与磷酸基团结合的复合体)会产生Na+内流的现象,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这个过程没有谷氨酸与之结合,B错误;
C、谷氨酸与B受体结合后,Ca2+内流一起细胞内PP2B PP1增加,PP2B PP1可以促进磷酸化的A受体的内吞,从而使突触后膜上A受体减少,C正确;
D、分析题意可知,大脑海马区突触在受到长时低频刺激后,A受体发生磷酸化,磷酸化的A受体被内吞,从而使谷氨酸的作用减弱,说明了受体数量减少和结构的改变均可能导致抑制效应,D正确。
故选B。
5. 植物的开花受光周期的影响,短日植物开花要求长夜,而长日植物开花则要求短夜。若以闪光中断其黑暗(如图,虚线为临界夜长),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产生的影响是( )
A. a、b,d开花:c、e、f不开花
B. b、d、f开花:a、c、e不开花
C. b、c、f开花;a、d、e不开花
D. b、c、d开花;a、e、f不开花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昼夜光照与黑暗的交替及其对植物发育,特别是开花有显著影响的现象。
2、长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 (14〜17小时),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只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
3、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
【详解】因为短日植物的花诱导形成要求长夜,而长日植物则要求短夜。短暂的黑夜可以中断其日照期,闪光可以中断其黑暗。图中a日照长度小于临界日长,所以a不开花,b、c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所以b、c开花;短日植物开花要求长夜,e、f日照长度长于其临界日长,所以e、f不开花,d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d开花,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等量注射)
抗体
免疫功能
甲
胸腺中的淋巴细胞
无
弱
乙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少
弱
丙
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正常
正常
丁
生理盐水
无
无
A. 本实验可探究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免疫细胞类型之间的关系
B. 甲组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
C. 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D. 丙组与丁组的结果表明病原体可以同时刺激来自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表格分析:由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为T细胞,骨髓中的淋巴细胞为B细胞。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条件下,甲组表明缺少B淋巴细胞,无抗体产生,免疫功能较弱;乙组表明缺少T细胞,虽然产生抗体但产生量很少,免疫功能较弱;丙组表明有T细胞和B细胞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丁组表明,没有T细胞和B细胞情况下,机体没有抗体和免疫力。
【详解】A、胸腺中的淋巴细胞为T细胞,骨髓中的淋巴细胞为B细胞,本题的自变量为免疫细胞的类型及有无,因变量为是否产生抗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因此本实验可探究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免疫细胞类型之间的关系,A正确;
B、摘除了胸腺,T细胞缺失,再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是为了杀死体内的B淋巴细胞,避免体内淋巴细胞对实验的影响,甲组只有胸腺中的淋巴细胞,却不产生抗体,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B正确;
C、甲组只有胸腺中的淋巴细胞,丙组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都有,结果甲组无抗体,而丙组有抗体,因此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C正确;
D、丙组表明有T细胞和B细胞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丁组表明,没有T细胞和B细胞情况下,机体没有抗体和免疫力,丙组与丁组的结果不能充分证明病原体可以同时刺激来自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也有可能是病原体只刺激来自骨髓中的淋巴细胞,D错误。
故选D。
7.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模式如图。样品滴加在样品垫上通过结合垫,结合垫内含有标记物,它们会随样品的移动而移动。当样品中含有病毒时,病毒在结合垫与显色球表面的抗体结合,继续向前移动至检测带(T线),固定在T线上的特异性抗体会再次与抗原结合,并将显色球固定在这个位置,然后T线就会变红。过量的显色球会穿过T线继续向前运动,到达质检带(C线)时与该处的包被抗体(可将显色球上的抗体作为抗原)结合并固定显色组分,因此C线变红,吸水垫是最后多余液体的吸收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方法利用了抗原和抗体高度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 该抗原检测的准确性低于核酸检测
C. 若C线显示红色,则被检测样品为阳性
D. 抗原阳性结果不一定代表感染状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抗体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是因为检测过程中反复进行了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根据文中叙述,“T线与C线都变红色,则为阳性”,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分析,在金标垫、T线与C线上发生共3次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
【详解】A、检测过程中利用了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A正确;
B、不同生物的核酸特异性高于抗原,所以抗原检测的准确性低于核酸检测,B正确;
C、若T线和C线显示红色,则被检测样品为阳性,C错误;
D、若样品污染也会呈现阳性,所以抗原阳性结果不一定代表感染状态,D正确。
故选C。
8. 为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以下结果预测及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A中幼苗向上弯曲程度大于B,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B. 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C. 若A中幼苗水平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相等
D. 若A中幼苗向上弯曲程度小于B,则无法判断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结合题图分析,A受重力和单侧光的影响,B受重力影响。重力使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单侧光使生长素由近地侧向远地侧运输,B受重力影响,不受单侧光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
【详解】ABD、结合题图分析,A受重力和单侧光的影响,B受重力影响。重力使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单侧光使生长素由近地侧向远地侧运输,B受重力影响,不受单侧光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若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则A中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幼苗向上弯曲生长,且B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近地侧,所以B幼苗也向上弯曲生长,且弯曲程度大于A,ABD错误;
若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小于单侧光,则A中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地侧,远地侧生长快于近地侧,A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受重力影响,不受单侧光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B幼苗表现为向上弯曲生长,
C、若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重力作用使幼苗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A中幼苗水平生长,说明在重力和单侧光的作用下,幼苗中近地侧和远地侧的生长素含量相同,可推测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相等,C正确。
故选C。
9. 在同一地方进行多次甲、乙两种植物的混种实验,连续进行若干代后,呈现出如下图所示的变化情况。(N=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M=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植物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B. 甲种群对乙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C. 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乙将被甲淘汰
D. 若甲、乙达成竞争平衡,则收获的甲种子数等于乙种子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即N增大,则M也增大;当M=N时,代表(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可理解为两种生物收获与播种比相等,甲、乙达成竞争平衡。
【详解】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任何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都不会完全重叠,A错误;
B、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天敌等,甲乙之间是竞争关系,与密度相关,故甲种群对乙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正确;
C、从曲线可以看出,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即N增大,则M也增大,说明乙没有被甲淘汰,C错误;
D、若甲、乙达成竞争平衡,即是M=N,当M=N时,代表(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可理解为两种生物收获与播种比相等,而收获的甲种子数未必等于乙种子数,D错误。
故选B。
10. 所谓频度,就是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凡频度在1%~20%的植物种归为A级,21%~40%者为B级,41%~60%者为C级,61%~80%者为D级,81%~100%者为E级。研究发现,在植物种类分部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级越高,群落内各物种的个体数量越均衡
B. 若属于C频度的植物有15种,则该植物类群的丰富度约为167种
C. 调查发现,在E级中的植物甲不是优势种,则甲的分布特点是密度小,范围比较广
D. 若乙是该群落的优势种,则它的频度最可能属于E级
【答案】A
【解析】
【分析】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 物种的数目也有差别。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很多,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还有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它们就不占优势;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
【详解】A、群落的均衡性与A级和E级的大小成正比,群落的均衡性不但取决于A级,还有E级有关系,A错误;
B、若属于C频度的植物有15种,设物种丰富度为x,按照柱状图分析,9÷15=100÷x,则该植物类群的丰富度约为167种,B正确;
C、在E级中的植物分布范围广,出现频度高,但甲不是优势种,说明甲的分布特点是密度小,范围比较广,C正确;
D、优势物种不仅数量很多,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乙是该群落的优势种,则它的频度最可能属于E级,D正确。
故选A。
11.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
B. 图乙中的a时间段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②区
C. 图乙中的d时间段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③区
D.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存在着正反馈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捕食关系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例如,兔和草类、狼和兔等都是捕食关系。
【详解】A、图甲中的横坐标表示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纵坐标表示捕食者的数量变化,A正确;
B、图乙中的a时间段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均增加,所以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①区,B错误;
C、图乙中的d时间段被捕食者数量增加而捕食者数量减少,所以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④区,C错误;
D、根据图甲可知,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存在着负反馈调节,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⑤
B. 图2中B表示兔的同化量,C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 在该生态系统中,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
D. 过度放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在逐渐向荒漠生态系统演替,此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1.碳循环:①碳(C)在生物圈(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中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②碳(C)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③大气中的CO2被生产者固定的方式除了光合作用(这是主要的),还包括化能合成作用等。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包括细胞外分解(通过分泌胞外酶分解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和细胞呼吸两个过程。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储存起来)=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被同化)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会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链交织而成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形成的。相邻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级同化的能量/上一级同化的能量×100%。
【详解】A、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A错误;
B、图2中A表示兔的同化量,C表示兔的遗体残骸和兔的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
C、兔数量增多,则狼的数量也增多,从而抑制兔数量,兔数量增多后通过调节使其数量减少,是负反馈调节,C正确;
D、过度放牧时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和生产者数量的平衡被破坏了,此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比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少,D错误。
故选C。
13.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其中某次样品稀释102倍后,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5个中格酵母菌总数为244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天定时从同一试管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B. 加样液之前,需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可用试管刷清洗
C 若一个小格内酵母菌数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1~2个再计数
D. 可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1.22×109个/mL
【答案】D
【解析】
【分析】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详解】A、每天定时从同一试管取样,会使该试管培养液逐渐减少,A错误;
B、实验探究的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其它杂菌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在加样液之前,要对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可用专用的擦镜纸小心擦洗,不能用试管刷清洗,B错误;
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4~5个再计数,C错误;
D、此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计数室的规格为1mm×1mm×0.1mm,5个中格酵母菌总数为244个,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约=244÷5×25×100÷0.1×1000=1.22×109个/mL,D正确。
故选D。
14. 科研人员为研究江苏近海食物网的季节性变化,采用测量生物不同组织中稳定性同位素13C、15N的含,按公式计算获得了部分生物的平均营养级,结果如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生生物的分层与阳光、溶氧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B. 图中所有生物不能组成生物群落,也不能组成完整食物网
C. 春季三梭蟹的营养级高于夏季,说明其拥有的能量比夏季少
D. 不同季节小黄鱼的营养级差异较大,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改变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中,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部则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详解】A、在垂直方向上,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水体温度、盐度及溶氧量等密切相关,A正确;
B、图中纵轴上的生物缺乏生产者和分解者,因此,既不能组成完整生物群落,也不能构成食物网,B正确;
C、春季三梭蟹的营养级高于夏季,但其食物来源有差异,其拥有的能量不一定少于夏季,C错误;
D、由于某种生物在不同季节生态系统中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因气候、光照等的变化而改变,因而小黄鱼食物来源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统计结果中不同季节营养级发生较大差异,D正确。
故选C。
15. 生态农业园需要人工投入较多的物质和能量,研究者对某个生态农业园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单位:103KJ/(m2·a),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未被利用的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605
128
1466
434
—
第二营养级
126
44
282
A
96
第三营养级
32
13
B
9
34
A. 由于存在有机物输入的能量,该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为倒置的金字塔
B. 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的数值为44
C.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7%
D. 每个营养级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不会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各营养级同化能量的去路有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分解利用和未利用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2、分析题表可知,甲为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
【详解】A、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A错误;
B、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A=434+96-126-44-282=78,B=78+34-32-13-9=58,B错误;
C、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78÷(434+96)×100%=14.7%,C正确;
D、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合成ATP,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错误。
故选C。
16.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大气中的碳主要是CO2,生物体和大气中的碳含量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D组成生物群落。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C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
B. 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
C. 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 土壤中某些难以分解的物质在A中的含量可能比在B中的要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
【详解】A、图中C和大气中气体发生交换,C为生产者,D所有生物的遗体残骸都流向D,所以D是分解者,A正确;
B、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B错误;
C、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部分为化能合成作用,C正确;
D、土壤中某些难以分解的物质在A中的含量可能比在B中的要高,D正确。
故选B。
17. 人类要善待环境,否则生态环境问题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辽宁省21年-23年实施开展辽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实现削减污染负荷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维护辽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构建以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为湿地物种提供良好的栖息空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地实行的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 人类对受到严重破坏而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时,主要利用的是群落演替理论
C. 适当引入本地植物可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若修复后的生态系统结构平衡且功能平衡,便一定能达到收支平衡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等特征。生态系统的收支平衡主要包括能量收支平衡和物质收支平衡。“收”的能量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支”的能量是指各生物成分通过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
【详解】A、该地实行的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可以改善生物的生存坏境,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正确;
B、人类对受到严重破坏而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时,使该地发生次生演替,增加物种数目,主要利用的是群落演替理论,B正确;
C、适当引入本地植物可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
D、生态系统结构平衡且功能平衡,不一定能达到收支平衡,D错误。
故选D。
18. “农基鱼塘”是一种水陆相互作用、基塘多层次立体种养的生态农业系统,融农田、种植、禽畜饲养和淡水养殖为一体,其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农基鱼塘”生态农业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农作物等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
B. “农基鱼塘”中养殖多种动物,最终会使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C. 粪便、农作物的废弃物可被分解者转化为肥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循环等原理
D. “农基鱼塘”生态农业系统能够调节田间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农基鱼塘”生态农业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同,它将“农基”和“鱼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兼顾人的经济利益。
【详解】A、本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等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储存在有机物中,A正确;
B、“农基鱼塘”中养殖多种动物可以提高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其利用率,人获得的能量增多,B错误;
C、粪便、农作物废弃物可被分解者转化为肥料,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循环原理,C正确;
D、调节田间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故选B。
19. 生态策略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k、r对策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图乙表示某种鼠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两种情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k对策生物的动态曲线有X和S两个平衡点,种群数量低于X时容易衰退甚至灭绝
B. r对策生物的曲线只有一个平衡点,这些生物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表现为“J”形增长
C. 在理想条件下,某种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曲线1的增长趋势,种群增长会越来越快,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不变
D. 为缓解鼠患,向环境中投放了一定数量蛇,若蛇因不适应当地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值将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r对策物种只是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这正是人们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所面临的状况。图甲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A、k对策生物的动态曲线有X和S两个平衡点,种群数量低于X时种群数量趋于减少,则容易衰退甚至灭绝,A正确;
B、r对策生物的曲线只有一个平衡点,这些生物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表现为“S”形增长,B错误;
C、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曲线Ⅰ的增长趋势,即J型曲线,种群增长会越来越快,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不变,C正确;
D、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由于鼠的数量减少减缓,图中α的角度将会增大,D正确。
故选B。
20. 当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够产生和释放信息素。信息素在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来捕食蛾幼虫,夜晚又可以驱逐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例表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 利用信息素吸引天敌控制蛾幼虫数量属于化学防治
C. 食物链"烟草→蛾幼虫→天敌"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D. 蛾同化的能量可通过自身产生的粪便和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 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 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烟草植株释放的信息素能够调节烟草与娥幼虫、娥幼虫与娥幼虫的天敌之间的关系,说明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错误;
B、利用信息素吸引天敌控制蛾幼虫数量,利用的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
C、食物链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存在反馈调节,负反馈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C正确;
D、蛾同化的能量可通过娥的天敌产生的粪便和娥自身的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D错误。
故选C。
二、综合题
21.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又被称为“青春痘”,雄性激素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由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这是机体感染胞内寄生菌痤疮棒状杆菌的信号,往往需外用药加抗生素联合治疗。
(1)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繁殖时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__(反应场所)。
(2)雄性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皮脂腺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雄性激素的分泌受___轴的调节,该过程中存在___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
(3)人体在感染痤棒状杆菌后,免疫系统将执行免疫防御功能:机体会启动体液免疫产生抗痤疮栋状杆菌的抗体,在这个过程中B细胞需要被两个信号激活,第一个信号是___,第二个信号是___并与B细胞结合。同时,机体也会启动细胞免疫,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
(4)除了使用外用药和抗生素联合杀菌,医生还建议痤疮患者务必戒掉抠“痘”的坏习惯,否则会导致皮肤遗烂。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构成的第二道防线具有的共同特点有___(答出两点)
【答案】(1)细胞质基质
(2) ①. 下丘脑-垂体-性腺 ②. 分级
(3) ①. 病原体(痤疮棒状杆菌)和B细胞接触 ②.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 ③. 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痤疮棒状杆菌)感染的靶细胞
(4)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解析】
【分析】体液免疫:病原体可以直接和B细胞接触,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后呈递至辅助性T淋巴细胞,随后在抗原、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双信号刺激下,B淋巴细胞活化,再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病原体结合。
【小问1详解】
厌氧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能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供繁殖所需。
【小问2详解】
雄性激素是由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该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
【小问3详解】
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第一个信号是病原体(痤疮棒状杆菌)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刺激;细胞免疫过程中,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痤疮棒状杆菌)感染的靶细胞,释放病原体。
【小问4详解】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是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具有的共同特点有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22. 塞罕坝历史上曾是一片绿洲,由于大肆砍伐,绿洲逐渐变成了树木稀少、土壤沙化的荒芜之地。1962年,国家批准在塞罕坝建立机械化林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林地面积108.6万亩的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成为了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1)对森林进行适度的采伐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稳定性。然而,大肆砍伐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_____。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什么(请答出两点)?___________。
(3)重建人工林生态系统后,野生动植物也随之增多,原因是:_________。
(4)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一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①对森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进行调查,可以采用_________法。
②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结果: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_________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5)塞罕坝林场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方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原理。
【答案】 ①. 抵抗力 ②.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具有一定限度 ③. 选择当地原有物种;选择耐寒性强的物种 ④. 大量的林木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条件 ⑤. 样方 ⑥. 林分密度450>750>1050株/hm2 ⑦. 林分密度较小时,林下光照更充分,充足的光照可促进幼苗生长 ⑧. 450 ⑨. 整体性
【解析】
【分析】
整体性原理的理论基础为社会、经济、自然构成复合系统,其意义为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实例为林业建设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①含义: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②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枃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恢复力稳定性: ①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②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
【详解】(1)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所以对森林进行适度的采伐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具有一定限度,所以大肆砍伐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生物与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当地原有物种、选择耐寒性强的物种,以使其能适应当地环境。
(3)重建人工林生态系统后,由于大量的林木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条件,所以野生动植物也随之增多。
(4)①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②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据图可知,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林分密度450>750>1050株/hm2。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林分密度较小时,林下光照更充分,充足的光照可促进幼苗生长。图示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450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年龄小的数量多,为增长型,其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5)塞罕坝林场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方效益,根据分析可知,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性原理。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工程的原理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为了研究某降水充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规律,生态学家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等 4 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所示。
类别
灌草丛
针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量[t/(hm2·a)]
17.43
116.61
150.81
55.50
总呼吸量[t/(hm2·a)]
15.93
92.73
124.81
40.98
(1)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针阔叶混交林中不同的植物层次中分布着不同的鸟类,鸟类的这种分布主要取决于_____因素。
(2)群落的总呼吸量比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少,说明群落中有机物总量在不断_____。
(3)紫茎泽兰(一种多年生半灌木植物)入侵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用本地物种对紫茎泽兰进行替代控制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方法。为了筛选目标替代植物,科研人员选择本地物种南酸枣(落叶乔木)、假地豆(小灌木)和狗尾草(禾本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图为紫茎泽兰单种和混种时的株高、生物量的研究结果。
①紫茎泽兰与假地豆、狗尾草的关系是_____;研究中,研究人员选用本地物种对紫茎泽兰进行替代控制,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选择_____作为替代植物,依据是_______。
③紫茎泽兰可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渗入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生长。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的作用。
【答案】(1)群落的物种组成 (2)食物和栖息空间 (3)增加
(4) ①. 竞争 ②. 协调 ③. 假地豆 ④. 紫茎泽兰与假地豆混种,紫茎泽兰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增加最少 ⑤.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表格表示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中的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因此该地区群落演替的阶段顺序是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小问1详解】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组成越复杂,群落稳定性越高。动物的垂直分布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故针阔叶混交林中鸟类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食物和栖息空间,这种分布有利于减少鸟类之间的竞争。
【小问2详解】
群落的总呼吸量比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少,则能量的输出小于输入,说明群落中有机物有积累,故有机物总量增加。
【小问3详解】
①紫茎泽兰是入侵物种,紫茎泽兰与本地物种假地豆、狗尾草之间是竞争关系。在进行生态 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人员选用本地物种对紫茎泽兰进行替代控制,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②紫茎泽兰与假地豆混种,紫茎泽兰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增加最少,所以可选择假地豆作为替代植物。
③紫茎泽兰可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渗入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4. 同一湖泊中通常会生长大量的微囊藻和绿藻,绿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浮游动物的重要饵料。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时,微囊藻等蓝细菌大量增殖并产生难被降解的藻毒素,严重威胁水体安全和人类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湖泊的湖岸边到湖心处分布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差异,这体现了群落___________的结构。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___________的结果。
(2)科研小组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X表示能量流动的去向之一,Y、Z为能量值,能量单位为J·cm-2·a-1,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X
未利用
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44.0
5.0
95.0
Y
0
植食性动物
9.5
1.5
11.0
Z
5.0
肉食性动物
6.8
0.5
7.2
0
11.0
据表分析,X是指___________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___________。能量从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请保留一位小数)。
(3)研究者获得一株棕鞭毛虫(以浮游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为研究棕鞭毛虫对微囊藻的清除能力和降解藻毒素的效果,采集表层下40cm的富营养化湖水注入透光透析袋中,添加棕鞭毛虫后放置于原位,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棕鞭毛虫能清除微囊藻和降解藻毒素,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为保护某湖泊的生物多样性而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_保护。
②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表明,棕鞭毛虫对湖泊群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非生物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②. 水平 ③. 协同进化
(2) ①.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②. 180.5J·cm-2·a-1 ③. 13.7%
(3) ①. 间接 ②. 就地 ③. 不添加综鞭毛虫,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 ④. 促使了以蓝细菌为优势类群向以绿藻和其他藻类为主的群落的演替,改善了群落结构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同化能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在群落中,不同地点分布着不同生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一般呈现镶嵌分布。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小问2详解】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分为流入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和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所以X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输入的能量。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6.8+0.5+7.2=14.5J·cm-2·a-1,其中有11个单位来自外来有机物的输入,所以上一营养级输入的能量为3.5J·cm-2·a-1,所以Z为3.5,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9.5+1.5+11+3.5=25.5J·cm-2·a-1,其中有5来自外来有机物的输入,所以上一营养级输入的能量Y为20.5J·cm-2·a-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44+5.0+95+20.5=164.5J·cm-2·a-1,所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164.5+5.0+11.0=180.5J·cm-2·a-1,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是3.5÷25.5×100%≈13.7%。
【小问3详解】
棕鞭毛虫能清除微囊藻和降解藻毒素,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即生态价值;为保护某湖泊的生物多样性而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最佳的保护方法。本实验中,为研究棕鞭毛虫对微囊藻的清除能力和降解藻毒素的效果,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棕鞭毛虫,所以对照组的处理是不添加棕鞭毛虫,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据图可知,实验组蓝细菌数量降低,而绿藻和其它藻类的比例逐渐升高,棕鞭毛虫对湖泊群落的影响是促使了以蓝细菌为优势类群向以绿藻和其他藻类为主的群落的演替,改善了群落结构。
2023石阡县民族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石阡县民族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南阳一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南阳一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