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生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到。在命题形式方面,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非选择题的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3.2021年备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态系统四种成分关系图的判断技巧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1)分析图示需注意:①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②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不同: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即(某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全部生物同化量)×100%,而不是相邻营养级中个体间的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应获得了狐的“大部分能量”而不是只获得了“10%~20%”的能量,“所有狼”捕获“所有狐”时,获得的能量才是10%~20%。考点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1.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图解2.分析下列实例,确定反馈调节类型实例1 如图所示的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实例2 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1)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和稳态,如实例1。(2)正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如实例2。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1)生态系统的成分单纯→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2)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4.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2.(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11)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3.(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10)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4.(2019全国卷II·31)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_,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__(答出2点即可)。(2)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根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化计算出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直接测定O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B)和乙瓶中的O2含量(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实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5.(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Ⅲ)·31)假设某种蓝藻(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产者,其密度极大,使湖水能见度降低。某种动物(B)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水体中A种群密度极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答出2点即可)。(2)画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_______。(3)假设该湖泊中引入一种仅以A为食的动物(C)后,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则C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1.黑山寨地区利用栗树脱落枝叶制造的培养基种植栗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栗树脱落枝叶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B.栗蘑属于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过程C.该做法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该做法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利用B.只有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可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3.下图为果树的不同种植方法对各类昆虫(寄生性昆虫寄生在植食性昆虫中)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三叶草和苹果树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各类昆虫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C.纯苹果种植园的营养结构比复合种植园的简单D.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会影响植食性害虫数量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仍有能量的散失B.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C.森林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仅取决于物种数5.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该害虫的种群密度B.海洋捕捞时在鱼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捕捞能够保持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C.将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6.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是主要的人工饲养蜂种。西方蜜蜂因具有更优的生产效益而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引种,在引入亚洲的东方蜜蜂自然分布区后,导致后者数量锐减,然而近年来发现入侵地的西方蜜蜂也出现蜂群损失现象。经研究发现是西方蜜蜂的幼虫被某种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率上升所致。(1)蜜蜂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其存在可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作为植物的主要传粉者,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会竞争________,因此引入亚洲的西方蜜蜂会导致本土的东方蜜蜂数量减少。(2)西方蜜蜂是外来物种,引入后由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________的制约,所以初期数量增加。某种病毒与西方蜜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这是在________(填“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3)两类蜜蜂数量的减少会影响到植物的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进而降低当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处在不同的营养级 B.大部分动物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我国“嫦娥四号”运载火箭内设计了一个密封的生物科普实验载荷罐,搭载了棉花、油菜、酵母菌和果蝇等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实验载荷罐内棉花种子率先发芽长叶,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片在月球生长的绿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密封载荷罐的正常运行需要输入能量B.罐内的有机物可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C.载荷罐中含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其中酵母菌和果蝇属于消费者D.该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生物的数量3.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相对值3.5612.8010.300.48226.50A.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26.50与戊的呼吸消耗量之和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4%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3.某地爆发森林大火,失火面积超过100公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地区生物群落需经过初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B.火灾过后,四川雅江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原来增强C.“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火灾产生的后果已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将无法恢复4.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迅速将一只盲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很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盲椿象的逃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引起其他盲椿象逃跑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起作用C.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信息传递引起的负反馈调节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5.近些年,中国北方地区经常受雾霾天气的笼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雾霾中的颗粒物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C.雾霾不会影响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6.下图所示为两个不同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Ⅰ和Ⅱ的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示意图,若Ⅰ和Ⅱ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现存消费者所含的能量一般少于ⅡB.Ⅱ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小于消费者的C.Ⅱ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于ⅠD.Ⅱ中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一般多于Ⅰ7.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四大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关注的资源环境热点问题之一。如图表示中山某地红树林群落简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虾蟹和小型食肉鱼之间的关系是 。除图中所示之外,该生物群落还应具有的成分是 。 (2)通常情况下,鸟的数量一般远远少于小型食肉鱼,主要原因是 。 (3)红树林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大量鱼、虾蟹等海产品,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中的 价值。 8.如图为某2hm2面积的小岛上,存在着的一条主要的食物链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该小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上述生物所属的成分外,还包括 、 。(2)据图计算,从田鼠到蛇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这个值不在10%~20%范围内的原因是 。(3)蛇能够利用舌感知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呼吸量与同化量的比值反映了能量散失率,田鼠的能量散失率大于蛇的能量散失率,原因是 。
1.【答案】A【解析】消费者能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无机物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碳循环,A错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碳转化为含碳有机物,是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重要途径,因此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B正确;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将有机物中的碳转化为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是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重要过程,C正确;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正确。2.【答案】B【解析】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每传递一次损失一大半,从一个营养级传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只有约10%,所以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少,A错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属于生产者营养级,B正确;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C错误;能量从植物到植食动物或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不同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一定相同, 即使在同一条食物链中,不同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也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B。3.【答案】D【解析】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打破了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提高出生率可以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正确;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生态学和物种进化的知识,难度较低,识记教材基本内容即可。4.【答案】(1)太阳能 初级消费者、分解者 (2)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 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 生产者呼吸作用的耗氧量【解析】(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的能量可以直接随着初级消费者的摄食作用而流入初级消费者,也可以随残枝败叶流向分解者。(2)依题意可知:甲、乙两瓶中只有生产者,A值表示甲、乙两瓶中水样的初始O2含量;甲瓶O2含量的变化反映的是呼吸作用耗氧量,因此B=A-呼吸作用耗氧量;乙瓶O2含量变化反映的是净光合作用放氧量,所以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综上分析,本实验中,C-A=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即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C-B=光合作用总放氧量,即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A-B=呼吸作用耗氧量,即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耗氧量。【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对(2)的解答,解答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甲瓶不透光,瓶内的生产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瓶内的O2含量的变化是有氧呼吸消耗所致;乙瓶透光,瓶内的生产者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瓶内的O2含量的变化反映的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的差值。5.【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没有其他生产者的竞争 (2) (3)竞争 【解析】(1)A是蓝藻,是该湖泊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其种群密度极大的原因可能有该水域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蓝藻爆发和缺少其他生产者竞争。(2)该生态系统存在唯一一条食物链A→B,所以能量流动关系如图:。(3)C和B都以A为食,所以二者是竞争关系。【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和种群的知识,解答(1)考生可以结合种群增长中“J”型增长的模型,解答(2)需要考生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知识内容。栗树脱落枝叶中的能量属于栗树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一部分,因此栗树脱落枝叶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A项正确;栗蘑属于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B项正确;利用栗树脱落枝叶制造的培养基种植栗蘑,栗蘑又可被人所食等利用,该做法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项正确;该做法实现能量多级利用,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知识内容。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利用,A项正确;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项错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C项正确;可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原理,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农田害虫,D项正确。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知识内容。三叶草耐阴性好,而苹果树是阳生植物,选三叶草跟苹果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项正确;图中腐生性昆虫属于分解者,B项错误;纯苹果种植园只有苹果树,而复合种植园园中生物种类较多,因此纯苹果种植园的营养结构比复合种植园的简单,C项正确;复合种植园中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可通过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D项正确。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内容。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动态平衡,即仍有能量的散失,A项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B项正确;草本阶段的营养结构比森林阶段的营养结构简单,故草本阶段比森林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差,C项正确;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和各种生物的比例,D项错误。5.【答案】D【解析】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能破坏害虫的正常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进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A项错误;K/2(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海洋捕捞时,捕捞后使鱼群数量维持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才能够保持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而不是在K/2时捕捞,故B项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被循环利用,C项错误;“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所以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D项正确。6.【答案】(1)(初级)消费者 物质循环 食物和栖息空间 (2)天敌 寄生 群落 (3)抵抗力【解析】(1)蜜蜂是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都是植物的主要传粉者,两者之间会竞争食物和栖息空间。(2)西方蜜蜂引入亚洲的东方蜜蜂自然分布区后,由于缺乏天敌,所以初期数量不断增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与西方蜜蜂之间为寄生关系,这种种间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获得的。(3)根据题意分析,两种蜜蜂数量减少,导致植物的种群数量减少和物种多样性降低,则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1.【答案】D【解析】由于一种生物可以以多种生物为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所摄食,因此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正确;有些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B正确;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正确;硝化细菌等是生产者,D错误。2.【答案】A【解析】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具有全球性,B错误;酵母菌属于分解者,C错误;该系统的稳定性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错误。3.【答案】B【解析】戊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26.50,B错误;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56/(12.80+10.30)≈15.4%,C正确;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D正确。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此地需经过次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A错误;火灾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因此其恢复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火灾产生的后果没有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仍然可以恢复,D错误。5.【答案】B【解析】盲椿象散发的气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还可以是无机环境(如颜色、湿度、温度、磁力等),并不是只来自生物,B错误;信息的传递能够协调种间关系,维持种群的繁衍,C正确;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知识内容。与生态系统Ⅱ相比,生态系统Ⅰ营养级少、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散失的少,因此生态系统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一般大于生态系统Ⅱ的,A项错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而自然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均小于生产者的,B项错误;题中只有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没有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能量传递效率无从判断,C项错误;Ⅱ中各级消费者数量都大于Ⅰ,且营养级数量也大于Ⅰ,Ⅱ中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一般多于Ⅰ,D项正确。7.【答案】(1)捕食和竞争 分解者 (2)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 (3)直接【解析】(1)虾蟹和小型食肉鱼都捕食水蚤,所以属于竞争关系,小型食肉鱼又捕食虾蟹,所以属于捕食关系。若想构成生物群落,还应具有的成分为分解者。(2)通常情况下,鸟类的数量一般远远少于小型食肉鱼,主要原因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鸟的营养级较高,可利用能量少。(3)红树林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大量鱼、虾蟹等海产品,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中的直接价值。8.【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2)3.5% 田鼠和蛇对应的营养级都还有其他生物(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4)田鼠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所以能量散失率高【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能量从田鼠传递到蛇的效率是245÷7000×100%=3.5%。因为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而田鼠到蛇的传递效率远小于10%,说明田鼠和蛇对应的营养级都还有其他生物。(3)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田鼠是恒温动物,蛇是变温动物,在研究期间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所以能量散失率高。
江西多宝格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好教育http://www.jtyhjy.com)郑重发表如下声明: 一、本网站的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照运营规划,安排专项经费,组织名校名师创作,经由好教育团队严格审核通校,按设计版式统一精细排版,并进行版权登记,本公司拥有著作权; 二、本网站刊登的课件、教案、学案、试卷等内容,经著作权人授权,本公司享有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以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任何方式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举报电话:0791-83857059),举报内容对查实侵权行为确有帮助的,一经确认,将给予奖励; 五、我们将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构,并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严肃清理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江西多宝格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生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师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十三 实验与探究 学生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年备考时应注意,教材中的调查类实验归纳,教材中探究类实验,理清实验设计的思路,“五看法”评价实验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