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二章 2.3平移和旋转 教案
展开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二章 2.3平移和旋转 教案 | ||
教 学 目 标 | 1、感受、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点,能辨认现实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3、通过现实生活中物体、运动变化的规律,能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特点,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普遍性。 | |
教 学 重 点 | 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 |
教 学 难 点 | 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 |
教 学 过 程 | 设 计 意 图 | |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师:老师现在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互动一下.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右手手掌平平推出去)生:我就跟你这样做(跟着做),接着做一个手臂摇动的动作。 同学们,刚刚我们做的两个动作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运动,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运动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看,这些运动现象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吗?能说说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吗?(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学生用语言叙述看到的运动现象。如:国旗在上升、直升机的螺旋桨转动…… (2)尝试分类。 师: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能把这些运动现象分分类吗? 生:升国旗、发射火箭和货车,物体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把它们分为一类;直升机螺旋桨、风车转动和钟表转动,物体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转动,把它们分为一类。 2.分类观察,认识平移和旋转。 (1)引导学生分别观察两组图片,说一说这两类运动有什么不同点。 师:请大家分别观察两组图片,你能发现这两类运动的不同点吗? 学生仔细观察后明确:第一组图片呈现的运动方式是沿直线运动;第二组图片呈现的运动方式是围绕一个中心转动。 (2)介绍平移和旋转。 师:像升国旗等沿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像风车转动、表针转动等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出示概念并让学生读一读。) 3.用动作表示平移和旋转。 师: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老师说口令,你们做动作。 (1)用桌子上的课本做平移的动作。 问: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想一想,你发现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2)让学生做旋转动作:甩手臂,转圈。 平移的特点:大小、形状、方向不变,位置改变。 旋转特点:大小、形状不变,方向、位置改变。 4.举例说出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与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学生列举生活中看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的升降、玩滑梯、用拖把拖地等运动是平移;商店的旋转门、抽奖转盘、转动水龙头等运动是旋转。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现象,你们能说说这两种运动现象的特征吗? |
通过课前的小互动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充分的调动,也能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选取典型性的实例,并制作成动态的画面,既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学生熟识的物体的运动,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环节的设置,学生用不同的感官,全方位地接收了关于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信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寻找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实例,使学生再一次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 |
教 学 板 书 | ||
平移与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 特点:大小、形状、方向不变,位置变化 旋转: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弧或圆周运动 特点:物体(或图形)大小、形状不变,方向和位置变化。
| ||
《平移和旋转》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中的一个新的内容,这两种现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掌握图形位置变换的数学思维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这节课我通过小互动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具体实例的动画图,进而学会区分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接着比划物体是怎么运动的,并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移一移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再说说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用手比划一下是怎样运动的,加深对生活中常见运动现象的了解。本节课趣味性强,学生参与度高,但在练习难度设计方面还不足,拓展不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