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中学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 药王孙思邈是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在药材的成长及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药材的呼吸作用 B. 药材的采集
C. 药材的晾晒 D. 药材的研磨
2. 下列图标与文字不相符的是( )
A. 禁止燃放鞭炮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 禁止放易燃物 D. 当心可燃物
3. 全国“两会”首次使用环保易降解的“石头纸”,体现了低碳生活理念.“石头纸”的主要原料是碳酸钙,这也是我县五里川镇的平煤集团将要开发的产品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石头纸”,保护森林资源 B. 碳酸钙是氧化物
C. 碳酸钙是化合物 D.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4. 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
B. 脂肪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从大豆中提取油脂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
D. 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
5.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C. 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
D. 此反应涉及四种化合物
6.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 年月日晚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采集的土壤样本首次检测出放射性元素钚.钚是世界上毒性第二大的物质,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右图所示的格后,得出了下面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序数为 B. 相对原子质量是
C. 质子数为 D. 钚元素为金属元素
7. 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称量固体
C. 检验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B.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及操作方法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
固体固体 | 将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 | |
粉粉 |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
溶液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
10. 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B. 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C. 图中粒子共代表的是四种元素
D. 若、的元素符号分别为、,那么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11. 预防“新冠肺炎”要经常杀菌消毒。过氧乙酸化学式为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对预防新冠肺炎有很好作用。下列过氧乙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氧乙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
C. 相对分子质量为
D. 由个碳元素,个氢元素和个氧元素组成
12.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升高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B. 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 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
D. 时,将乙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乙未溶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13. (5分)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河水 自来水 矿泉水 蒸馏水
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______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 ____.
实验中学同学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的名称是 ___ __.
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______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消毒剂高铁酸钠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 ___.
可用 ____ __来比较所取水样与制的蒸馏水的硬度.
14. (5分)阅读题为“化学与人类文明”的短文并填空.
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多年,请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含铝化合物,如明矾被人类用于净水,这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______出来.后来人类发现明矾中的铝元素有损人体健康,所以又发明了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请写出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计算该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
铁元素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是人体中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运输氧气.此外单质铁粉还能制作保鲜剂和“取暖袋”呢.“取暖袋”中的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放热,这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形式.“取暖袋”中的发热剂要接触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你认为发热剂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 ____.
人类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形式还有很多,例如燃烧化石燃料或新型燃料.请写出两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 __.
15. (6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可以用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那么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装置是______.
实验室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如果装置中是空气,则氧气从______进入;如果装置中装满了水,则氧气从______进入.填字母.
16.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入化学实验室后,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了如图所示。他们很好奇,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破裂的生石灰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小明猜想:可能有氢氧化钙;
小军猜想:可能有碳酸钙,原因是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华猜想:可能还有氧化钙。
【实验探究】他们讨论后,通过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少量的水,搅拌,用手摸烧杯外壁 | 烧杯外壁不发热 | 固体中不含 ______ |
另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 溶液 ______ | 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 |
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 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
【实验反思】
小组讨论后,同学们认为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原因是 ______。于是,再取少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______,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大家一致认为爆裂后的试剂瓶中的固体成分是和的混合物。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与 ______有关,认识到实验室保存生石灰应注意 ______。
17. (6分) 工业上利用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的方法生产生石灰主要成分为,同时生成。
写出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计算生成需要煅烧含杂质杂质不分解的石灰石多少?
答案和解析
1. 【解析】、药材的呼吸作用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药材的采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药材的晾晒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药材的研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2. 【解析】 A、图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图标与文字相符,故选项错误。
B、图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图标与文字相符,故选项错误。
C、图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图标与文字相符,故选项错误。
D、图为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标志,图标与文字不相符,故选项正确。 故选:。
3. 【解析】、“石头纸”的主要原料是碳酸钙,可以保护森林资源,故A正确;
B、碳酸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碳酸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
D、使用石头纸,能节约森林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故D正确; 故选:。
4. 【解析】、纤维素属于糖类,维生素不属于糖类,故A错误;
B、脂肪的相对分子质量在以下,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大豆中提取油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蛋白质属于有机物,主要含有、、、元素,部分还含有、、等,故D正确;故选:。
5.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乙即氢气是单质,氢元素化合价为价,反应后乙醇和水中的氢元素均显价,因此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选项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乙醇、水均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氢气是单质,因此共有三种化合物,选项错误; 故选:。
6. 【解析】、由上图可知,原子序数为,说法正确,故A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是,说法错误,因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而非克,故B错误;
C、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故可知质子数为,故C正确;
D、由该元素的汉语名称,可知:钚元素为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
7. 【解析】、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示正放在桌面上,故A错;
B、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上称量,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B错;
C、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D错。 故选:。
8. 【解析】、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不可能小于或等于,故选项图像错误。
B、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铁多,故选项图像错误。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开始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D、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有氯化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
9. 【解析】、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粉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10. 【解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和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个电子而显价;是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价,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11. 【解析】、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12. 【解析】、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将甲的饱和溶液从升高到,溶解度增大,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故A错误;
B、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能析出晶体的是丙,故B正确;
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故C正确;
D、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所以将乙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的晶体,剩余乙未溶解,故D正确。故选:。
13. ;
防治水体污染,淘米水浇花等.
过滤.吸附.;肥皂水.
14.(1)金属的活泼性不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金属活动性为,金属越活泼,越难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吸附 分离 价
(2) 水 氧气 加速铁粉生锈,更快地放出热量
(3)
【解析】因金属越活泼,从化合物中冶炼金属就越困难,由金属的活泼性,显然不活泼,则最早被人类应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较大的固体表面积,则能够
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使杂质与水分离;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元素的化合价为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则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在中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金属的活泼性不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金属活动性为,金属越活泼,越难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吸附;分离;价;;
因铁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才能生锈,缺一不可,发生该反应时放出热量,并且当有盐溶液存在时,生锈的速度加快,故答案为:水;氧气;加速铁粉生锈,更快地放出热量;
因天然气和煤的燃烧都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具体表现形式,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
15.(1)铁架台 (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4) 和 (5)
【解析】根据常用仪器可知是铁架台; 故答案为:铁架台;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故答案为: ;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现象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和;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用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口进入;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从口进,从口更易将水排尽; 故答案为:;.
16.
【实验探究】氧化钙 变红色
【实验反思】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固体可能是没有溶解的氢氧化钙 稀盐酸
【拓展迁移】水、二氧化碳 密封保存
17.【解析】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的方法生产生石灰主要成分为,同时生成。
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解得:
需要煅烧含杂质杂质不分解的石灰石的质量为:
答:需要煅烧含杂质杂质不分解的石灰石是。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安徽省歙县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图片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歙县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图片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