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兰生复旦中学中考二模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兰生九下二模模拟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 Ag-108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
1.石头纸是以碳酸钙粉末为主要原料,加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制成。下列关于“石头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头纸不宜在高温条件下生产
B.利用稀盐酸可以区别石头纸和木浆纸
C.石头纸不易燃烧,易溶于水
D.使用石头纸,有利于保护森林,且环保
2.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氯化氢 盐酸 HCl
B.苛性钠 氢氧化钠 NaOH
C.胆矾 硫酸铜 CuSO4·5H2O
D.苏打 碳酸氢钠 Na2CO3
3.某种磁性陶瓷的主要成分MgFe2O4,下列关于MgFe2O4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MgFe2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C.含有7个原子 D.铁、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
4.已知偏二甲肼是“神舟号”系列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其化学式为C2H8N2,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
A.NO B.NO2 C.N2O4 D.N2O5
5.图1为物质的分类关系图,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A.硫酸镁 B.液态氧 C.天然气 D.干冰
6.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再充分加热,溶液的颜色会
A.先变红后变紫 B.先褪色后变红
C.先变红后褪色 D.先变蓝后变紫
7.1个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单位:克)的计算表达式为
A. B.
C. D.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溶液都是酸溶液
B.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二氧化碳、三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使酚酞变红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所以碱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
9.A、B、C、D四种金属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A B.B C.C D.D
10.以下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酸→碱 B.有机物→无机物
C.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D.盐→氧化物
11.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
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
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B.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终小于大气压
C.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内液面上升
D.甲装置中硫粉换做碳粉,则乙中长导管口可能冒出的气泡比硫偏少
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CO2中的H2O | 氢氧化钠固体 |
B |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HCl | 加过量的碳酸钙后过滤 |
C |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KNO3 | 降温结晶后过滤 |
D | 除去H2中的CO | 通过灼热的CuO |
13.部分含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简称氧化物
B.转化③中加水或加稀盐酸都可以得到目的
C.转化⑧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D.转化④一定是中和反应
14.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 | |||
反应前的质量(g) | 16 | 64 | 0 | 1 |
T时刻的质量(g) | 4 | m1 | m2 | m3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0 | m4 | 37 |
A.4+m1=m2+m3 B.每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C.16:64≠4m1 D.生成丙与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二、不定项选择题
15.向20.0mL质量分数为3%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pH随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
B.a、b点对应溶液的pH:a<b
C.c点时溶液温度最高 D.c、d点对应的氯化钠质量:c=d
16.以下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只有水中有固体剩余,说明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B.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C.左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右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H2SO4与NaOH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17.向11.2g铁粉中先加入100g稀硫酸,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所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点时铁粉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B.稀硫酸中硫酸质量分数为9.8%
C.在b点对应的剩余固体中只有铜 D.c点对应剩余固体质量m为6.4g
三、简答题
18.我国航天工作者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将航天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①今年4月,“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
火箭外壳中含有铝,它会在空气中会形成致密的保护层,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火箭推进剂采用液氧、液氢,两者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②今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落。
火星大气含微量甲烷(CH4),CH4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0.5 mol CH4中约含________________个碳原子,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克。
③预计明年,“天宫”空间站在轨道上完成组装。
空间站供氧的方式有多种:
ⅰ.携带加压氧气罐。液氧气化的过程微观上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
ⅱ.使用氧气发生器。发生器中装有NaClO3和催化剂,若其反应类似实验室制氧气,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9.下表是KNO3、NaC1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
温度(℃) | 0 | 10 | 2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KNO3 | 13.3 | 20.9 | 32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NaCl | 35.7 | 35.8 | 36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1)60℃时,50g水中溶解32g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欲使该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可以恒温蒸发水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g(精确到1g);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也可以降温到________________℃恰好饱和。
(2)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法提纯。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当时KNO3的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是当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无法将两者完全分离
D.析出的晶体中一定不含有NaCl
(3)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A.c=a+b B.c=2b-a C.c=a+2b D.c=2a-b
20.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步骤②是否适量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稀硫酸,还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溶液。
(4)若改用其他方法,需达到相同的回收效果,下列实验试剂组合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
A.FeSO4溶液、磁铁 B.稀硫酸、镁
C.CuSO4溶液、稀硫酸 D.稀硫酸、铁
21.为进一步确定湖边收集的气体的组成,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提出猜想】收集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H4、CO2、CO和H2O
【查阅资料】
【设计方案】: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猜想”的实验探究。己知:A为储气罐,存放湖边收集的气体;B中装有浓硫酸;C中装有CuO;D中盛装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E中装有澄清石灰水。
【讨论与交流】
(1)该系列装置还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尾气处理的方法可以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请你设计完成上图方框内的实验方案(选用下列装置,按连接顺序填写)________________。
(3)原气体中若含有CH4,则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E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认为以上设计仍有缺陷,不能确定________________气体是否存在。
(5)小王同学和小李同学想通过定量实验的方法检验尚不能确定的气体,于是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E装置中的试剂改为足量的X溶液,可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则X为________________,试验后为证明X有剩余,可以通过加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验证。
(6)同时对D、E装置在实验前后的质量进行称量,数据记入下表中:
| 反应前 | 反应后 |
D装置 | 100g | 103.6g |
E装置 | 120g | 125.5g |
你认为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后能否得出原气体中含有CO的结论?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
(7)实验中若试剂用量充足调换B跟D的位置,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二、不定项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1 | 0 |
C | B | B | C | C | A | D | D |
| A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C | B | C | C | A | AB | AC | |||
三、简答题
18.① ; 化合反应
②有机物; ;8
③分子间间隙增大:
19.(1)20.9;40 (2)降温结晶;AC (3)B
20.(1)Fe; (2)引流
(3)向溶液中加入镁,观察有无气泡产生:CuSO4 (4)AB
21.(1)点燃等
(2)2、1、3
(3)白色粉末变蓝;
(4)CO
(5)NaOH;CaCl2溶液、酚酞试液
(6)CH4与CuO反应,生成3.6g水的同时会生成4.4g水,而E增重5.5g,说明有CO与CuO反应生成了1.1gCO2,因此,原气体中含有CO
(7)有
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两大题,能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属于溶液的是,灼烧氯化钠火焰呈,能使煤炭充分燃烧的措施是,物质的化学式与俗称不一致的是,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