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文本阅读——【备考2023】高考语文大题精练 (新高考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专题03 历史事件类文本阅读
2020年起文言文阅读新增主管简答题,3分,整体分值增加,总分20分,翻译题分值减少,体裁主要问人物传记类和历史事件类。文言文复习需要突破文言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的用法及其规律,近年来这几个考点在高考题中虽没有专门出题考查,但是它们是阅读文言文文本的基础,是解答高考试题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文言文翻译题中的采分点。把文言基础知识的复习既能增强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还能防备高考直接设题。高考文言文题型考查有文言文断句、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分析综合,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观简答题五个题型,逐个击破,并加大训练,循序渐进的复习,可以有力突破文言文阅读这一高考难点。
(2023·吉林·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使者报王。王曰:“吾固闻叔之病也。”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观其乡而顺宜,因其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鳗冠秫缝,大吴之国也。礼服不同,其便一也。是以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故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又况山谷之便乎故专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辨。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于求善也。今卿之所言者,俗也。吾之所言者,所以制俗也。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东胡、楼烦、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兼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知之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非社稷之神灵,即鄙几不守。先王忿之,其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服,近可以备上党之形,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也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非寡人所望于子!”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议,敢道世俗之闻。今欲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令。”再拜,乃赐胡服。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
1.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又况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B.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又况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C.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又况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D.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又况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通“披”,与蒲松龄《促织》中“闻妻言,如被冰雪”的“被”字含义相同。
B.左衽,前襟向左掩,指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的服装,也代指外族统治。
C.中国,文中指中原地区,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二者的意思不同。
D.敢,指哪敢,岂敢,与《孔雀东南飞》中“进止敢自专”的“敢”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成不赞成改穿胡人的服装,使者将此事报告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立即前往公子成家,亲自向他阐述自己的主张。
B.赵武灵王认为偏僻地区风俗多而奇异,学识浅陋的人喜欢诡辩;怀疑不知道的事,非议他人,这不是追求真理应有的态度。
C.为了改变现状,赵武灵王计划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准备船舶备战,招募水兵,改穿胡人的服装,练习骑马、射箭等。
D.公子成曾经违背赵简主、赵襄主的意愿,忘记国家所遭受的耻辱,但他最终被赵武灵王的话说服,并将胡服赐给治下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圣人观其乡而顺宜,因其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
(2)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
5.赵武灵王列举“瓯越之民”“大吴之国”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案】1.B
2.A
3.D
4.①因此圣人观察民间风俗来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礼法,这样做既有利于百姓,也能使国力增强。
②以前中山国依仗齐国强大兵力的支持,侵犯掠夺我国的土地,俘虏囚禁我国的百姓,引水围困鄗城。
5.①礼制和服饰虽然不同,但为求便利的目的是一致的。②穿戴和礼节应随着风俗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③只要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方便行事,措施和礼法不强求统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儒生虽都师从同一老师,但传下来的礼法却不相同;中原地区风俗相同,但各国的政教却不相同,更何况是为了偏远地区的方便呢?所以对于风俗礼制的取舍变化,即使聪明人也无法统一;远方和近地的服饰,即使圣贤君主也难以使其一致。“中国”是“同俗”的主语,二者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D;“去就”修饰“变”,“远近”修饰“服”,故其间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含义相同”错误,两个“被”字含义不同。“被发文身”的“被”通“披”,是披散的意思;“如被冰雪”的“被”是覆盖的意思。句意:披散头发,身上刺有花纹。/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B.正确。C.正确。D.正确。句意:我哪敢不服从命令。/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不守本分。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并将胡服赐给治下百姓”错误,“乃赐胡服”是说赵武灵王将胡服赐给公子成。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乡”,民间风俗;“因”,根据;“厚”,使增强。②“先时”,以前;“负”,依仗;“系累”,俘虏囚禁。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礼服不同,其便一也”可概括出,礼制和服饰虽然不同,但为求便利的目的是一致的。结合“是以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可概括出,穿戴和礼节应随着风俗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结合“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只要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方便行事,措施和礼法不强求统一。
参考译文:
使者(把公子成的话)报告给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说:“我确实听说叔父(公子成)生病了。”便立即前往叔父公子成家,亲自请求他说:“衣服,是为了便于穿用;礼节,是为了便于处理事情。因此圣人观察民间风俗来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礼法,这样做既有利于百姓,也能使国力增强。披散头发,身上刺有花纹,两臂交错站立,衣襟向左掩,这是瓯越百姓的风俗。染黑牙齿,在额头雕画、头戴鱼皮帽子,身穿缝纫粗拙的衣服,这是大吴国家的风俗。礼制和服饰虽然不同,但为求便利的目的却是一致的。所以风俗不同,穿戴就应有变化;情况不同,礼节也应改变。因此圣人认为如果有利于百姓,在措施上就不要求一致;果真可以方便行事,在礼法上就不强求统一。儒生虽都师从同一老师,但传下来的礼法却不相同;中原地区风俗相同,但各国的政教却不相同,更何况是为了偏远地区的方便呢?所以对于风俗礼制的取舍变化,即使聪明人也无法统一;远方和近地的服饰,即使圣贤君主也难以使其一致。偏僻地方的风俗多而奇异,学识浅陋的人喜欢诡辩。不知道的事情不加以怀疑,不同于自己观点的意见不加以非议,这才是追求真理的公正态度。现在您所说的,是世俗的言论。我所说的,是如何改革习俗的言论。现在我国东面有黄河、薄洛之水,和齐国、中山国共同拥有它们,但我们却没有船舶备用。从常山到代郡、上党郡,东面是燕国、东胡的边境,西面是楼烦、秦国、韩国的边境,但我们却没有配备骑射的装备。所以我将要准备船舶备战,招募习于水战的百姓,来防守黄河、薄洛之水;改穿胡服,练习骑马射箭,来防守我国与燕国、东胡、楼烦、秦国、韩国的边境。况且从前简主不把自己限于晋阳和上党一带,襄主兼并了戎狄和代郡,以抵御各部族胡人。这是愚人、聪明人都明白的。以前中山国依仗齐国强大兵力的支持,侵犯掠夺我国的土地,俘虏囚禁我国的百姓,引水围困鄗城,如果不是社稷神灵的保佑,鄗城几乎失守。先王对此深感气愤,但这个仇恨还没有报。现在我们推广便于骑射的胡服,从近处说,可以扼守上党这样形势险要的地方;从远处说,可以报中山国侵略的仇恨。可是叔父您却顺从中原地区的旧俗,违背简主、襄主的遗愿,憎恶改变服饰的做法,忘记了国家曾遭受的耻辱,这绝不是我所希望您做的!”公子成拜了又拜叩头说:“我愚钝,没有领会到君王的良苦用心,而冒昧地说了一些世俗的言论。如今君王想要继承简主、襄主的遗愿,来顺从先王的志向,我哪敢不服从命令。”公子成又拜了两拜,于是赵武灵王赐给他胡服。
文言文考场阅读方法:
第一步,概览全文,确定文体。文言文很多篇目,一看文题,便知文体。
第二步,细读全文,理清层次。文章的层次,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层次的安排,大体是三种常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这三种顺序有时在同一篇文章中兼用。记叙类文章多为时间或空间顺序,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插叙或补叙的内容,文意分析概括类试题往往在时空错位这一点上设题。在梳理层次时,一定要准确运用这些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
第三步,把握对象,勾画要点。记叙类文章中的主要对象,就是某人、某事、某物、某景。确定了主要对象之后,就可以围绕主要对象勾画要点。如勾画人物的事迹,事件的过程、因果等等,在勾画时,不要放过细节,因为概括、分析题往往在细节上设置了陷阱。同时不要忘了整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主旨,在解答题目时才不会出错。
第四步,审读题目,落实解题。完成了上面三个步骤的梳理,考生对全文就有了一个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再认真审读每道题目的要求,具体解答每一道题就较容易了。
(2023·海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豫州刺史田益宗上表曰:“义阳之灭,今实时矣。度彼不过须精卒一万二千,然行师之法,贵张形势,请使两荆之众西拟随、雍,扬之卒顿于建安,得捍三关之援;然后二豫之军直据南关,对抗延头,遣一都督总诸军节度,季冬进师,迄于春末,不过十旬,克之必矣。”
元英又奏称:“今宝卷①骨肉相残,藩镇鼎立。义阳孤绝,密迩王土,内无兵储之国,外无粮援之期。此乃欲焚之鸟,不可去薪;授首之寇,岂容缓斧。若失此不取,岂惟后举难图,亦恐更为深患。今豫州刺史司马悦已戒严垂发,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兵守三关,请遣军司为之节度。”魏主乃遣直寝羊灵引为军司。益宗遂入寇。建宁太守黄天赐与益宗战于赤亭,天赐败绩。
梁武帝天监元年春二月辛丑,杀齐邵陵王宝攸、晋熙王宝嵩、桂阳王宝贞。梁王将杀齐诸王,防守犹未急。鄱阳王宝寅家阉人颜文智与左右麻拱等密谋穿墙夜出宝寅具小船于江岸著乌布襦腰系千许钱潜赴江侧蹑屩徒步足无完肤防守者至明追之,宝寅诈为钓者,随流上下十余里,追者不疑。待散,乃度西岸,投民华文荣家。文荣与其族人天龙、惠连弃家将宝寅遁匿山涧,赁驴乘之,昼伏宵行,抵寿阳之东城。魏戍主杜元伦驰告扬州刺史任城王澄,以车马侍卫迎之。宝寅时年十六,徒步憔悴,见者以为掠卖生口。澄待以客礼,宝寅请丧君斩衰之服,澄遣人晓示情礼,以丧兄齐衰之服给之。澄帅官僚赴吊,宝寅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寿阳多其故义,皆受慰唁,唯不见夏侯一族,以夏侯详从梁王故也。澄深器重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注释:①【宝卷】即东昏侯萧宝卷,南朝齐的第六任皇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鄱阳王宝寅家阉人颜文智与左右麻拱等密谋/穿墙夜出/宝寅具小船于江岸/著乌布襦/腰系千许钱/潜赴江侧/蹑屩徒步/足无完肤/
B.鄱阳王宝寅家阉人颜文智与左右麻拱等密谋/穿墙夜出宝寅/具小船于江岸/著乌布襦/腰系千许钱/潜赴江侧/蹑屩徒步/足无完肤/
C.鄱阳王宝寅家阉人颜文智与左右麻拱等密谋/穿墙夜出/宝寅具小船于江岸/著乌布襦腰/系千许钱/潜赴江侧/蹑屩徒步/足无完肤/
D.鄱阳王宝寅家阉人颜文智与左右麻拱等密谋/穿墙夜出宝寅/具小船于江岸/著乌布襦腰/系千许钱/潜赴江侧/蹑屩徒步/足无完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指揣测、估量,与《鸿门宴》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的“度”含义相同。
B.形势,文中是气势、声势的意思,现在多指事物发展的状况,二者的意思不同。
C.据,指占据,与《过秦论》中“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的“据”含义相同。
D.薪,指柴火,与《六国论》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薪”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对灭掉义阳进而攻克南朝非常自信,他预计冬末出兵,到来年春末,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就能攻克南朝。
B.元英在奏疏中分析时势,巧妙地运用比喻,把义阳比作将要烧掉的鸟、自寻死路的敌人,请求魏主筹谋攻克南朝之事。
C.梁王将要杀掉南齐的各诸侯王,鄱阳王萧宝寅出逃,假装钓鱼人躲过了追捕,投奔华文荣,在其护送下最后到达了寿阳。
D.元澄派车马、侍卫在寿阳迎接萧宝寅并以礼相待,萧宝寅穿上为兄长守丧所穿的丧服,接受了寿阳所有旧交的吊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失此不取,岂惟后举难图,亦恐更为深患。
(2)澄帅官僚赴吊,宝寅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
5.针对攻打义阳一事,田益宗和元英上奏的观点中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1.B
2.C
3.D
4.(1)如果失去这次机会不去夺取它,岂止是以后难以夺取,恐怕也是日后更深的祸患。(2)元澄率领官员前往吊唁,萧宝寅举止有礼,表现得与为至亲守孝的礼节完全一样。
5.①灭掉义阳的时机已到。②义阳兵力不足。③攻打时要做好军事部署。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鄱阳王萧宝寅家中的阉人颜文智与身边跟从的麻拱等人秘密策划,在夜里挖通墙壁送出萧宝寅,又在长江岸边准备好小船,萧宝寅身穿黑布短衣,在腰里系着一千多枚铜钱,偷偷地赶赴江边。他穿着草鞋悄悄地徒步行走,脚上被划得没有一点好皮肤。分析可知,颜文智与身边跟从的麻拱等人秘密策划的是将“宝寅”送出城,因此“出”后应接宾语“宝寅”,即使宝寅出城,应在“宝寅”后断开,排除AC。“乌布襦”是黑布短衣,作“著”的宾语,句意完整,故应在“襦”后断开,排除D。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A.句意:估计占领义阳所需要的精兵不超过一万二千人/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入(项羽的大帐)。C.《过秦论》中“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周”的“据”,凭借,依靠。句意:然后派豫州、东豫州的军队直接占据南关/靠亿丈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与文中的含义不同。D.句意:不能撤去柴火/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元澄派车马、侍卫在寿阳迎接萧宝寅并以礼相待”说法错误。从文中“魏戍主杜元伦驰告扬州刺史任城王澄,以车马侍卫迎之”可知,是杜元伦派车马、侍卫在寿阳迎接萧宝寅。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举”,采取行动;“图”,夺取;“患”,祸患。(2)“帅”,率领;“吊”,吊唁;“居处”,举止。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文中“义阳之灭,今实时矣”“若失此不取,岂惟后举难图,亦恐更为深患”可知,两人都认为灭掉义阳的时机已到。
从文中“度彼不过须精卒一万二千”“义阳孤绝,密迩王土,内无兵储之国”可知,两人都认为义阳兵力不足。从文中“然行师之法,贵张形势,请使两荆之众西拟随、雍,扬之卒顿于建安,得捍三关之援;然后二豫之军直据南关,对抗延头,遣一都督总诸军节度,季冬进师,迄于春末,不过十旬,克之必矣”“今豫州刺史司马悦已戒严垂发,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兵守三关,请遣军司为之节度”可知,两人都认为攻打时要做好军事部署。
参考译文:
东豫州刺史田益宗上表说:“灭掉义阳,现在确实是时候了。估计占领义阳所需要的精兵不超过一万二千人,然而用兵的方法,贵在张大声势,请让荆州、东荆州的军队在西边佯装攻打随、雍,扬州的军队驻扎在建安,得以防御三关的援军;然后派豫州、东豫州的军队直接占据南关,与延头的南军对抗,派一名都督统领各路军队的调遣部署,冬末出兵,等来年春末,不过百天的时间,一定可以攻克南朝。”
元英又上奏说:“现在萧宝卷骨肉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地方藩镇互相对峙。义阳孤立无援,靠近我们的国土,城内没有军队储备用以固守,外部没有粮草救援可以期待。这如同将要烧掉的鸟,不能撤去柴火;将脑袋伸过来的敌人,怎能容许放慢斧头。如果失去这次机会不去夺取它,岂止是以后难以夺取,恐怕也是日后更深的祸患。现在豫州刺史司马悦已经戒严,准备出发,东豫州刺史田益宗的军队守卫三关,请派遣军司去他那里具体调遣部署。”北魏宣武帝就派遣直寝羊灵引担任军司。田益宗于是率军侵入南朝。南梁建宁太守黄天赐与田益宗在赤亭交战,黄天赐战败。
南梁武帝天监元年,春季二月,辛丑(十三)日,南齐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被杀。梁王萧衍将要杀掉南齐的各诸侯王,但防守还不严密。鄱阳王萧宝寅家中的阉人颜文智与身边跟从的麻拱等人秘密策划,在夜里挖通墙壁送出萧宝寅,又在长江岸边准备好小船,萧宝寅身穿黑布短衣,在腰里系着一千多枚铜钱,偷偷地赶赴江边。他穿着草鞋悄悄地徒步行走,脚上被划得没有一点好皮肤。防守的人到天亮时追上了萧宝寅,萧宝寅假装成钓鱼人,与追赶他的人随水漂流并行了十几里,追赶的人没有怀疑他。等追赶他的人走后,萧宝寅才渡到长江西岸,投奔到百姓华文荣家中。华文荣与他的同族人华天龙、华惠连丢弃家业,带着萧宝寅逃到山涧中藏匿起来,后来租了一头驴让萧宝寅乘坐,白天隐藏,夜间赶路,到达了寿阳的东城。北魏守将杜元伦派快马报告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元澄派车马、侍卫前去迎接萧宝寅。萧宝寅当时十六岁,光着脚,面容憔悴,见到他的人以为是被掠夺贩卖来的人口。元澄以招待客人的礼节相待,萧宝寅请求给他为国君守丧所穿的丧服,元澄派人向他说明情礼,给他送去了为兄长守丧所穿用的丧服。元澄率领官员前往吊唁,萧宝寅举止有礼,表现得与为至亲守丧的礼节完全一样。寿阳城内有很多他的旧交,萧宝寅都接受了他们的吊唁慰问,唯独不接见夏侯氏家族的人,这是因为夏侯详追随梁王(萧衍)的缘故。元澄因此非常器重萧宝寅。
(2023春·安徽·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门豹为邺令,而辞乎魏文侯。文侯曰:“子往矣,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西门豹曰:“敢问就功成名亦有术乎?”文侯曰:“有之。夫乡邑老者而先受坐之士,子入而问其贤良之士而师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而参验之。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此皆似之而非者也!”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敬闻命。”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王错侍坐,曰:“此晋国②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吴起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重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
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不足保也;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北而衡山在其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豁之阳,庐、皋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城非不高也,人民非不众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
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
(选自《战国策》)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晋国:指魏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北/而衡山在其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
B.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北/而衡山在其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
C.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北/而衡山在其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
D.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北/而衡山在其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就子之功”与“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两句中的“就”字意义相同。
B.“敬闻命”与“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两句中的“闻”字的用法不同。
C.“此晋国之所以强也”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中的“所以”意义不同。
D.“岂不亦信固哉”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两句的“信”意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文侯与虞人约定日期打猎,到了这天,尽管喝酒兴致很高,天下着雨,魏文侯还是动身前往,亲自告诉虞人因为下雨停止打猎的事情。
B.魏文侯跟田子方一起饮酒、听演奏音乐,魏文侯指出钟声不和谐,左边的音高,田子方却笑了笑魏文侯虚心请教并明白了一些道理。
C.魏武侯和大夫们乘船沿西河而下,魏武侯赞美魏国河山险要,坚不可摧,坐在他旁边的王错说这正是魏国强大起来、成就霸业的原因。
D.吴起列举夏桀、殷纣等灭亡的事例,以及魏武侯的亲身经历,论述河山形势险要不能确保国家安全,不足以成就称霸称王大业的道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重危也。
(2)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
5.西门豹赴任之前,魏文侯告诫他的建功成名的“术”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1.B
2.A
3.C
4.①我们国君的话,把国家引向了危险的路;而您又附和他,这就更危险了。
②这样看来,地形险要,怎么就能说足以称霸称王呢!
5.①要尊重父老;②要师事贤良;③要明辨是非。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称霸称王的大业,也不是从这里产生的。从前三苗部落居住的地方,左边有彭蠡泽,右边有洞庭湖,文山在他们的北面,衡山在他们的南面。凭着这些险要,而政治不好,大禹就放逐了他们。“此”,指河山之险,是“从”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左”“右”相对,分述“三苗之居”左右湖泊分布,“左彭蠡之波”不能分开,排除A;“不善”是“为政”的效果,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意义相同”错误。“必就子之功”的“就”,动词,成就。句意:一定要成功。“还来就菊花”的“就”,靠近。句意: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B.正确。“敬闻命”的“闻”,听,接受。句意:敬听您的指教。“不求闻达于诸侯”,有名,显达。句意: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C.正确。“此晋国之所以强也”的“所以”,表原因。句意:这就是魏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啊。“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用来。句意: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D.正确。“岂不亦信固哉”的“信”,确实。句意:难道不真是坚不可摧吗?“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信”,诚信。句意: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这正是魏国强大起来、成就霸业的原因”错误,原文说的是“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是指魏强大的原因,假设如果好好地治理它,成就霸业的条件就具备了。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第一个“危”,使动用法,使……危险;“附”,附和;“重”,更加;(2)“是”,代词,这;“奚”,怎么;“霸王”,名词用作动词,称霸称王。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整理文中信息的能力。西门豹赴任之前,魏文侯告诫他的建功成名的“术”在原文第一段。根据“夫乡邑老者而先受坐之士”,可得出要尊重父老;根据“子入而问其贤良之士而师事之”,可得出要师事贤良;根据“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而参验之”,可得出要明辨是非。
参考译文:
西门豹出任邺令,向魏文侯辞行。魏文候说:“您去吧,一定要成功、成名。”西门豹说:“请问成功、成名也有方法吗?”魏文侯说:“有方法。对乡邑中的老年人就让他们比旁人先行就座;读书士子来到,就选择他们中间德才兼备的人算他们为老师;对那些喜欢掩盖别人优点、宣扬别人缺点的人,要根据事实进行验证。事物总是似是而非的,莠草的幼苗像禾苗,骊牛的毛色像老虎,白骨似象牙,一种叫武夫的石头好似玉石。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啊!”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日期打猎。到了这天,喝酒兴致很高,天下着雨。魏文侯将要出行,身边的人说:“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日期,虽然高兴,怎能不如期相会呢!”于是动身前往,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魏国于是逐渐强大起来。
魏文侯与田子方一边饮酒,一边听演奏音乐。文侯说:“钟的声音不和谐吧?左边的音高。”田子方笑了笑。文侯问:“笑什么?”田子方回答说:“我听说,英明的国君则关心政事,不英明的国君则关心音乐。现在您对音乐那样了解,我担心您对政事搞不清楚啊!”文侯说:“好,敬听您的指教。”
魏武侯和诸位大夫在西河乘船而下,他赞叹道:“河山如此险要,难道不真是坚不可摧吗?”王错陪坐在旁边,说:“这就是魏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啊。如果好好地治理它,成就霸业的条件就具备了”。吴起接着说:“我们国君的话,把国家引向了危险的路;而您又附和他,这就更危险了。”武侯生气地说:“您这样说有什么理由吗?”
吴起回答说:“河山形势的险要,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称霸称主的大业,也不是从这里产生的。从前三苗部落居住的地方,左边有彭蠡泽,右边有洞庭湖,文山在他们的北面,衡山在他们的南面。凭着这些险要,而政治不好,大禹就放逐了他们。那夏桀的国都,左有天门险关,右有黄河、济水,庐、皋二山在北,伊、洛二水在南。尽管有这样险要的地势,但政治不好,商汤生就讨伐他。殷纣的都城,左有孟门山,右有漳、滏二水,它前临河,后靠山。尽管有这样险要的形势,但政治腐败,周武王就攻灭了它。再说,您曾亲自和我一道迫使敌方的城邑投降,他们的城墙不是不高,百姓不是不多,但仍然可以加以吞并,就是因为他们政治糟糕啊。这样看来,地形险要,怎么就能说足以称霸称王呢!”
魏武侯说:“说得好。我今天才算是听到了圣人的言论啊!西河郡的政务,就都交给您了。”
(2023秋·安徽宿州·高三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侍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于是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
B.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
C.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
D.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B.“诚由近习”与“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两句中的“诚”字含义相同。
C.礼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祭祀、礼仪、科举、学校等,长官为礼部尚书。
D.“少能自济”与“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两句中的“济”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曾与李纲商讨君臣伦理纲常和效忠尽节之事。李纲认为受托于先王、辅佐储君很容易,其言辞激昂,态度慷慨,令太子肃然起敬。
B.太宗认为先代圣明的帝王,都有道德高尚的师傅。而自己位居历代帝王之后,智慧不比圣人,如果没有师傅的指教,是不能够君临天下的。
C.太宗认为人的善恶受身边人的影响。周成王成为圣君,得益于周、召的谆谆教诲,而胡亥启用赵高为师学习刑法,屠戮功臣亲族,成为暴君。
D.太宗对房玄龄说,王珪刚毅正直,心存忠孝,因此选他做皇子的老师。太宗告诫房玄龄,见到王珪时要像见到自己一样加以尊敬,不能懈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2)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
5.唐太宗对约束皇子、尊师重学的重要性认识深刻,所采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1.B
2.D
3.D
4.(1)(如果)不学习,就不明白古人的治国之道。不这样而能使天下太平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2)三师是用德行来教导别人的人,如果三师的地位低下,太子就无法确认尊师的准则。
5.①以身作则,教谕皇子尊敬师傅。②设三师之位。③选正直忠信之人为师。④制定尊师礼仪制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疾,不能穿鞋走路。太宗特别赐给他一顶轿子,命令东宫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诏令皇太子搀扶他上殿,并亲自拜见,显得非常受尊崇。“太宗赐步舆”中,“太宗”是主语,“赐”是谓语,“步舆”是宾语,结构完整,应在“太宗赐步舆”前后断开,排除AC;“诏皇太子”的主语应是“太宗”,承前省略,“东宫”补充说明“举入”的地点,“东宫”前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正确。都是“确实,是在”的意思,两句中的“诚”字含义相同。句意:确实可以受到周遭环境和左右亲近的习染和影响。/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C.正确。D.错误。帮助,救济;渡,渡过。两句中的“济”字含义不同。句意:很少能有自强自立的。/扬起风帆渡过苍茫的大海。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太宗告诫房玄龄,见到王珪时要像见到自己一样”错误。文中是“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太宗要求房玄龄可以对魏王李泰说,见到王珪要像见到自己一样尊敬。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则”,就,便;“致”,使;“未之有”,宾语前置句式,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2)“道”,通“导”,教导,引导;“卑”,卑微,低贱;“则”,准则。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可知,以身作则,教谕皇子尊敬师傅。②由原文“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可知,设三师之位。③由原文“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可知,选正直忠信之人为师。④由原文“于是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可知,制定尊师礼仪制度。
参考译文: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疾,不能穿鞋走路。太宗特别赐给他一顶轿子,命令东宫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诏令皇太子搀扶他上殿,并亲自拜见,显得非常受尊崇。李纲为太子陈说君臣父子之间的道义,以及问候起居的礼节、检视膳食的方法,讲得畅达明白,义正辞严,使听讲的人聚精会神,忘记了疲倦。太子曾经与李纲商讨古代的君臣规范和竭忠尽节之事。李纲大义凛然地说:“接受托孤,辅佐年幼的国君,代理国政,古人认为很难,我却觉得很容易。”他每次发表言论,言辞、态度总是慷慨激昂,有一种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太子没有不肃然起敬的。
贞观六年,太宗下诏说:“我近来研讨经史,凡是圣明的帝王,哪一个没有师傅呢?先前所呈上来的官职的法令中,竟不见有三师的职位,想来不妥。为什么呢?尧曾向尹寿学习,舜曾向务成昭学习,禹曾向西王国学习。前代的圣明君主,如果不曾受这些老师的教育,他们的功业就不会那么显扬天下,他们的声名也不会在史籍中记载流传。何况我位居历代帝王之后,智慧比不上圣人,如果没有师傅的指教,怎么能够统率亿万百姓呢?《诗经》上说:“不犯过失不忘本,一切按照老规矩办事。”(如果)不学习,就不明白古人的治国之道,不这样而能使天下太平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应当立即拟定法令,设立三师的职位。”
贞观八年,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智慧高明的人,自然不会受周围环境的熏染,但智慧中等的人就不稳定了,会随着所受的教育而改变。况且太子的师保人选,自古以来就很难选择。周成王年幼的时候,周公和召公担任太傅、太保,左右都是贤明之人,他天天接受有益的教导,足以增长仁义道德,于是成了圣明的国君。秦朝的胡亥,启用赵高做他的太师。赵高用苛刑峻法来教育他,等到秦二世继位之后,就诛戮功臣,屠杀宗族,残暴酷毒,很快就灭亡了。因此可知,人的善恶确实可以受到周遭环境和左右亲近的习染和影响。我今天想为太子及诸王精心选择师傅,让太子和诸王瞻仰效法师傅的礼仪风度,从中受到教益。你们可为我寻访正直忠信的人,各自举荐三两个人来。”
贞观十一年,任命礼部尚书王珪兼任魏王李泰的师傅。太宗对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自古以来,帝王的儿子生长在深宫当中,到他长大成人之后,无不骄横淫逸,因此相继败亡,很少能有自强自立的。我如今要严加管教子弟,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宁保全。王珪一向是我信任的人,深知他性情刚毅正直,心存忠孝,所以选他做我儿子的师傅。您可以对李泰说,每当见到王珪就如同见到我一样,应该加以尊敬,不得怠慢。”
贞观十七年,太宗对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说:“三师是用德行来教导别人的人,如果三师的地位低下,太子就无法确认尊师的准则。”于是,下令制定太子接待三师的礼仪制度,仪注中规定:太子必须出殿门迎接三师;太子应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逢进门时,都要让三师先行;三师坐定后,太子才可以就座;给三师写信,开头要先写“惶恐”二字,最后要写上“惶恐再拜”四字。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四》)
(2022·新高考全国Ⅰ·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5.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C
2.C
3.A
4.(1)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
(2)燕国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
5.(1)对赵国,孟尝君表以忠心,以存魏的好处打动对方。(2)对燕国,孟尝君则是晓以利害,以亡魏的弊端引起燕王的重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歃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现。”“魏歃盟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于秦”是“歃盟”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是判断句,“此……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中间不可断开,“之所以”是固定结构,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与……‘王之蔽’的‘蔽’相同”错误,“王之蔽”的“蔽”是“蒙蔽”,这里指受蒙蔽,与“赵蔽”的“蔽”不同。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孟尝君……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错误,由文中“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岁”,年;“熟”,有收成,丰收;“行”,跋涉;“助”,援助;“奈何”,怎么办。(2)“折节”,屈服于别人;“以”,把;“与”,送给;“去”,离开。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分析孟尝君游说赵王和燕王的语言,分析其中所用的技巧。如孟尝君游说赵王时先说“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首先向赵王表示忠心,意思是说我向您借兵是对您的忠心,之后分析魏国存在对于赵国的价值,魏赵两国的军队势力没有太大悬殊,而现在魏国的处境却不如赵国,是因为魏国是赵国西边的屏障,挡住了来自秦国的威胁,一旦魏国灭掉,赵国就“与强秦为界”,由此可见魏国存在的价值,这是用存魏的好处来打动对方。如孟尝君游说燕王的时候说“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孟尝君用魏国灭亡之后给赵国带来的威胁引起燕王的重视,一旦魏国“折节割地”,之后会集合四国之力来攻打燕国,这是用亡魏的坏处“恫吓”燕王。
参考译文:
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国家就可以保存下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马车。孟尝君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从赵国借些军队去救魏国。”赵王说:“寡人不能借。”孟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赵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非比魏国的军队战斗力强,魏国的军队也并非比赵国的军队战斗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魏国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胁,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为什么?因为魏国在西面做了赵国的屏障。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歃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现。”赵王答应了,为魏国发兵十万,战车三百辆。孟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王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孟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他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孟尝君说:“臣下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恐怕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秦国攻打魏国,然而燕国却不去援救魏国,魏国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的军队,再依靠赵国的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会自己跋涉几千里去帮助人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那么对于四国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您走吧,寡人听您的了。”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前往魏国)。魏王大喜,说:“您借燕国、赵国的军队多而且快。”秦王很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
(2021·新高考全国Ⅰ·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的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5.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B
2.D
3.B
4.(1)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
(2)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
5.①第一问: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②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强宗室”是“镇天下”的目的,中间不能断开,“故”表结果的连词,引领下文,“故”前断开,所以排除A、D;“虽”为连词,经常用于句首,所以在“虽”前面断开,“皆为王”作谓语,主谓间不该断开;“遍封宗子”中“宗子”作宾语,“子”后断开;“于天下利乎”,这是疑问句,承前省略主语“此(这样做)”,独立成句。据以上分析排除C。整句话的翻译为: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错误。庶务,就是指国家的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错误。由原文“安用重法耶”可知,太宗认为没有必要使用严刑峻法,并非否认严刑峻法的作用,选项概括不准确。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患”,担心;“赇”,贿赂;“左右”,身边的人。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恶”,讨厌;“过”,过错;“佞”,谄媚。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写作目的的能力。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对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
参考译文:
唐高祖显德九年秋天八月甲子这一天,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都没有如此之多。封给的爵位既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将宗室郡王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贼。有人请求用严格的法令来禁止,太宗面含嘲笑着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饥寒切身,所以才不顾廉耻的。朕应当捐弃奢华,减少费用,轻徭薄赋,任用清廉的官员,让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这样过了几年以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外面的大门都不用关闭,商旅之人可以在荒郊野外露宿都不用担心治安问题。太宗听说了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召见他询问政道,张玄素答道:“隋主喜欢自己把持所有事务,不愿意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惧,只知道受命奉行而已,没有敢违抗的。以一人的智慧决定天下事,即使能够做到得失相半,犯的错误也已经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下面阿谀奉承所蒙蔽,不亡国还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够谨慎地选择群臣,将政事分别交付给他们,自己安坐在朝廷上考查其成败而施以刑法或者赏赐,如果能够这样,何必担心天下治理不好呢?太宗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将他升为侍御史。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有一个刑部的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杀掉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道:“当官的接受贿赂,罪的确应当处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太宗听了很高兴,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裴矩能够做到在位敢于力争,并不一味地顺从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这样做,国家怎么能治理不好呢?”
臣司马光曰: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则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
冲刺2023年高考语文大题突破+限时集训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文本阅读-【大题精做】: 这是一份冲刺2023年高考语文大题突破+限时集训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文本阅读-【大题精做】,文件包含专题05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文本阅读-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语文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5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文本阅读-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语文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预测卷05——【备考2023】高考语文大题精练 (新高考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预测卷05——【备考2023】高考语文大题精练 (新高考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预测卷05备考2023高考语文大题精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预测卷05备考2023高考语文大题精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备考2023】高考语文大题精练 (新高考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备考2023】高考语文大题精练 (新高考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7写作备考2023高考语文大题精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7写作备考2023高考语文大题精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