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10(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片翠绿之间,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块金黄的色彩,颜色稍微跳脱,但并不显得突兀。这便是山里的麦田。山里不比平地,没有① 的土地,也没有如黑土地般膏腴的土壤,不过勤劳的山里人总能用他们的智慧去创造出耕地。一次次挥锄,一次次弯腰,一趟趟担肥,他们清除荒草,拣尽石块,让原本硬结的土地变得松软、肥沃。
于是,山间就有了耕田。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大的能顶上两个篮球场,最小的还不过三五尺见方。因为只能依据地势而开垦,它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不规则图形,几乎没有方方正正的标准的农田。
进入5月,麦穗开始泛黄,麦芒恣意,被包裹着的麦粒开始膨胀、饱满,麦秆弯曲,就像满载而归的乡亲们,手捧着沉甸甸的喜悦。初夏的风一起,它们便欢腾起来,笑得② 。一株麦穗倒向另一株麦穗,挤挤挨挨,互相推搡着涌向一边,再兴奋地奔涌回来, ③ 地进行着一场场接力。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请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5分)
3.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一般来说,“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这只大雁就是“领头雁”,是一群大雁的“队长”。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大雁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① 。科学家证实:鸟儿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一群由二十五只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鸟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鸟多飞百分之七十的路程。也就是说, ② 。成“人”字形的大雁飞行队伍中,飞在最前面的头雁扇动翅膀,其身后就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其他大雁紧跟在它后面飞可以借此削减空气的阻力,因而达到节省体力的目的。不过, ③ ,因此,当飞行路程很长时,雁群需要时常变换队形,轮流充当头雁。
此外,排成“人”字或“一”字形队伍,也是大雁为保证防御敌害、安全顺利到达南方目的地的有效措施。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5.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队长”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B.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C.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笋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如果说孙权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那是 ① 了。他不玩单挑,选择组团打虎,稳当!队友出了多大力,史官估计没敢着墨吧。不过就此说他打虎 ② ,对他也不公平,毕竟直面猛虎,算是担得起“勇敢”二字。总的来说,他只能算半个“打虎英雄”吧,偶像的形象不够饱满。苏轼用“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样气势恢宏的词句描述他,显得很突几,可能另有深意。
“孙郎射虎”,乍听上去“气吞万里如虎”,但真正的孙权绝非如此。曹魏面前他畏首畏尾,蜷缩得鹌鹑一样;蜀汉跟前他称兄弟,姿态需要多低摆多低,身段要多灵活有多灵活。总之,孙郎二分项羽,三分刘邦,五分勾践,是一个了不起的领导,但没有 ③ 的偶像形象。几个合肥战役的回合中,不但他留下了“孙十万”的“佳话”,面对年少的魏明帝,还留下临阵退缩的“美誉”。所以我认为他的形象跟苏轼词里描写的气势不太合。
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8.文中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戴眼使后眼睛会变形,近视度数会越来越深。而事实上,近视眼看东西时,物像落在视同膜前面,就像照相机对焦错误导致相片模糊一样, ① 。如果不戴眼镜,那么孩子的本糊一样,② 。而眯眼就像针孔镜一样,( )。
但养成眯眼看东西的习惯后,会影响眼睛的正常状态和脸部的美观。更严重的是,还可能导致上下眼睑长期压迫眼球,而且眼睛的外直肌过度牵拉拉长眼球前后径,③ 。 用力眯眼看东西,还可能引起调节痉挛,使晶状体凸度变大、眼轴变长,也会使度数加深。
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1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周围杂乱的光线不能进入眼内,中央的少量光线可直接在视网膜上成像,所以眯眼会看得清楚一些
B.所以眯眼会看得清楚一些,周围杂乱的光线不能进入眼内,中央的少量光线可直接在视网膜上成像
C.中央的少量光线可直接在视网膜上成像,周围杂乱的光线不能进入眼内,所以眯眼会看得清楚一些
D.所以眯眼会看得清楚一些,中央的少量光线可直接在视网膜上成像,周围杂乱的光线不能进入眼内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1.①一望无垠 ②前仰后合 ③乐此不疲
【解析】第①处,一望无垠: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语境形容平地的广表,故应填“一望无垠”,第②处,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语境形容麦德被风吹起,像人一样笑得前后晃动的样子,故应填“前仰后合”。第③处,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语境形容麦穗来回推搡、奔涌的不停歇的状态,故应填“乐此不疲”。
2.①运用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语势。②“一次次”“一趟趟”叠用,写出了山里人的勤劳艰辛,赞颂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③“一块块”“一洼注”“一行行”,用数量词借代,借指耕田,描写出山中耕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特点。
3.D 【解析】文中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麦穗人格化,形容麦穗涌动的状态。A项,比喻,把时间比作晨露,形容时间转瞬即逝。B项,比喻,将节奏紧密、精湛无比的琴声比喻成大小珍珠落入玉盘时清脆、轻重交织的声音。C项,借代和夸张,用“樯橹”代指曹操的军队,用“灰飞烟灭”形容曹军的惨败情景;“谈笑间”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战争取胜的轻松。D项,拟人,将羌笛和杨柳人格化,用羌笛的声声“怨”表达诗人的情绪。故选D。
4.①节省体力 ②编队飞行能飞得更远 ③“领头雁”容易疲劳
5.C【解析】文中“队长”的引号表示特殊合义。A项,表示特定称谓。B项,表示突出强调。C项,表示特殊含义。D项,表示反语、讽刺。故选C,
6.①夸大其词 ②徒有虚名 ③气吞山河
【解析】第①空,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不切实际,扩大了事实。根据后文“他不玩单挑,选择组团打虎,稳当!队友出了多大力,史官估计没敢着墨吧”可知,评价孙权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是夸大的说法,实际还有队友的帮助,故应填“夸大其词”。第②空,捷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副尖。前文提到孙权是“组团打虎”,因此免不了有人说他打虎光有名号,没有实际作用,故应填“徒有虚名”。第③空,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结合前文“丧首兴尾,接缩得鹤路一样”“姿态需要多低摆多低”可知,孙权不是一个有气魄的偶像形象,故应填“气吞山河”。
7.合肥战役的几个回合中,他不但留下了“孙十万”的“美誉”,面对年少的魏明帝,还留下临阵退缩的“佳话”。
【解析】原句存在三处语病,一是“几个命肥战任的回合中”表意不明且语序不当,句中的“几个”是修饰一谷能“还是“回合”不清楚,应将“几个”放到“回合”之前;二是语序不当,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他”,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到“他”后面,三是搭能不当,“孙十万”应对应“美誉”,“临阵退缩”应对应“住话”
8.①本体“孙权”,喻体“鹌鹑”,鹌鹑胆小、懦弱,说人像鹌鹑即说人无胆识,遇到事情临阵退缩,这里比喻孙权面临曹魏军队压境时畏首畏尾的状态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号称“打虎英雄”的孙权在大敌压境时很是惊慌的情形。
9.①看到的东西都是模糊的 ②眯着眼吾东西 ③可能使近视度数加深
10.A 【解析】括号前面部分提到“针孔镜”,此处应对“针孔镜”的原理进行解说,而且要符合逆辑:“所以眯眼会看得清楚一些”这句是结论句,又与下文“但养成眯眼看东西的习惯后”衔接更为紧密,应放在最后,故B、D两项不恰当;而“中央的少量光线可直接在视网膜上成像“与结论“所以家眼会看得清楚一些”在逻辑上联系更加合理、紧密、C项也不恰当。故选A。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10(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10(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9(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9(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