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题天天练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3练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3练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3练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限时:50分钟 满分:4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2021·德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们的孩子缺乏想象力,这个判断大体上是客观和真实的。看一看每年的中考高考作文,就不难发现那些________的文章,是多么应景地呼应了这个判断。很多人将想象力与创造力联系在一起,认为想象力的匮乏不仅影响中华民族的未来,而且将抹杀国人的创造力。但是,将科技落后和中国人缺乏创造力直接归结于想象力的匮乏,我觉得还是________,没有说到点子上。“苹果落地”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个几百年来被人们________的典故,似乎成了想象力孕育科学的绝好证据。可是不要忘了,这只是个传说。退一步讲,即便那只苹果真的有幸砸中了牛顿的头,我们也不能将万有引力的发现归功于这只苹果“砸”出的想象力。我相信,千百年来,一定有无数的中国人也被苹果砸中过,但遗憾的是,只有牛顿的那个被砸的脑袋发现了“万有引力”。恐怕想象力的欠缺并不是最关键的。如果牛顿没有寻求真理的热情,如果牛顿缺乏良好的科学素养,如果牛顿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再多的苹果砸在他头上,也还是无济于事。过分强调想象力这个因素,会给人这样一个错觉:似乎有了想象力,牛顿就________了。这样的误导反而会妨害我们去做一些更为基础性也更有价值的工作。在我看来,培养以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为核心的理性精神,远比想象力的培养迫切。没有想象力的民族可能是沉闷的,但没有理性精神的民族,则可能陷入疯狂与虚妄。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千篇一律 含糊其辞 乐此不疲 脱颖而出B.一成不变 隔靴搔痒 乐此不疲 横空出世C.千篇一律 隔靴搔痒 津津乐道 横空出世D.一成不变 含糊其辞 津津乐道 脱颖而出解析:千篇一律:形容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完全按老一套,没有任何变化。一成不变:原指刑法一经制定,不可改变,后用以指固定不变。第一处强调写文章老套,选“千篇一律”。隔靴搔痒:隔着靴子挠痒,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抓住要害,不解决问题。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第二处是说“没有说到点子上”,选“隔靴搔痒”。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第三处说典故被人们谈论,选“津津乐道”。脱颖而出:才华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横空出世:形容人或物高大优秀,突然出现或有很伟大的成就。第四处强调想象力造就牛顿的人们的错觉,选“横空出世”。答案:C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认为想象力的匮乏不仅制约国人的创造力,而且将影响中华民族的未来。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反向假设强调了科学家应该有热情与理性精神;②排比手法的使用增强了论述的力量。(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中的。甄士隐是人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__①__,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看似虚幻莫测,__②__,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与情感体验。而作为“对立”呈现的形象,__③__,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二人所经历过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梦醒之后的再次相遇则暗示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这时已然超脱的甄士隐以“老仙长”的身份出现,并作为精神导师来对贾雨村进行点化,体悟人生真谛,从而使得二者又在对立中回归了统一。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贾雨村是人世间与贾府的交汇处 ②实则真实可感 ③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5.下图是根据上面第二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7个字。(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葫芦庙比邻而居 ②看他虚无 ③热衷名利④经历世间纷扰 ⑤削籍为民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达“后人不吸取前人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琵琶女第一次弹琵琶结束的动作和琵琶最后一声的特点。(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不愿跟从老师学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张存仁,辽阳人。崇德元年,始设都察院,班六部上,以存仁为承政。越数日,存仁上言:“臣尝默察诸臣贤否、政事得失,但不敢出位妄论列。今上创立此官,而以命臣。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三年正月,存仁疏言:“礼部行考试,令奴仆不得与。上前岁试士,奴仆有中式者,别以人畀①其主。臣等窃谓奴仆宜令与试,但限以十人为额,苟十人皆才,何惜以十人易之?”是岁,都察院劾刑部承政郎球贪污,论罪;又劾吏部刑部复用赃吏违旨坏法。上嘉纳之。祖大寿守锦州,攻数年不克。存仁疏言:“臣睹今日情势,锦州所必争。大寿跋扈畏罪,岂肯轻去其窟?彼所恃者蒙古耳,今蒙古多慕化而来,彼必疑而防之。防之严则思离,离则思变。伏愿以屯耕为本务,率精锐薄城,显檄蒙古,未有不相率出降者。”锦州竟克。顺治二年七月,疏言:“近有民号召为逆,若反形既著,重劳大兵,莫若速遣提学,开科取士,下令免积逋,减额赋,使读书者希仕进,力田者逭②追呼,则莫肯相从为逆矣。”得旨,谓“诚安民急务也”,令诸行省皆准施行。六年八月,起授兵部尚书,兼领海防。上令疆吏考校诸守令,以文艺最高下。存仁出按诸府县,廉能吏有一二语通晓,即注上考;非然者,文虽工亦乙之。监司请其故,存仁曰:“我本武臣也,上命我考校,我第考实。文有伪,实难欺也。况诸守令多从龙之士,未尝教之,遽以文艺校短长,不寒廉能吏心乎?”九年,卒,谥忠勤。论曰:存仁武臣,改文秩而任节钺,建树如此。资格固不足以限人欤?抑所遭之时异也。(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注] ①畀(bì):送给。②逭(huàn):避免。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B.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C.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D.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解析:“岂不知”的内容是“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伏/其事甚难”,“随”意思是“附和”,宾语是“众然诺”,即“附和众人的意见”,所以“然诺”后断开;“甚易”的主语是“其事”,所以“其事”前断开;“其事甚易”和“其事甚难”结构一致,所以分别断开,这就可以排除A、C、D三项。故选B。答案:B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式,文中指参加科举选拔考试,现代常指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格或形式。B.追呼,字面意义是追赶呼喊,文中指吏胥到百姓门前呼叫催租,逼服徭役。C.文艺,文中指撰述和写作方面的技艺,现代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合称。D.节钺,字面意义是符节与斧钺,古代常以之授与官员,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解析:A项,“中式,文中指参加科举选拔考试”错误,结合“别以人畀其主”可知,“中式”在文中指科举考试被录取。答案:A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存仁能力出众备受重用。朝廷新设立的都察院权力显赫,张存仁被委任都察院要职;后来还被起授兵部尚书等,足见朝廷对他能力的认可。B.张存仁恪尽职守勤于政务。他被任命都察院承政不久即上书进言,表达尽心履职的决心;后来果然极尽监察弹劾和建议的职分,得到皇上赞赏。C.张存仁审时度势善于谋划。对固守锦州的祖大寿,他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分析其心理和行为的动态变化,并为如何攻取锦州提出了合理的建议。D.张存仁建树颇丰却仍留遗憾。原为武官的他改任文职成就了不俗的业绩,然而变乱的世道成为限制他发展的外在条件,时人议论时对此表示惋惜。解析:D项,“仍留遗憾”“时人议论时对此表示惋惜”错误,结合文中的“论”的内容来看,“存仁武臣,改文秩而任节钺,建树如此。资格固不足以限人欤?抑所遭之时异也”意思是“张存仁是武官,后来改任文职;成为手持节钺的重臣,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天资禀赋不足以限制人吗?抑或是他生逢的时代不同吧”,这是对传主的赞美。答案:D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率精锐薄城,显檄蒙古,未有不相率出降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命我考校,我第考实。文有伪,实难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翻译时注意考查点的落实:(1)“精锐”,形容词作名词,精锐部队;“薄”,动词,逼近;“显”,明确;“檄”,名词作动词,用檄文告知;“相率”,相继。(2)“考校”,考核;“第”,只管;“实”,实绩;“伪”,伪造,作假。答案:(1)率领精锐部队逼近城池,明确地晓告蒙古人(向蒙古展示晓谕的文书),没有不相继归顺投降的。(2)皇上命令我考核官员,我只需考核他们的实绩。写文章可以作假,实绩很难欺骗人啊。11.针对“有民号召为逆”的危情,张存仁的建议体现了怎样的治理理念?请概括说明。(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找出张存仁针对“有民号召为逆”的危情的建议,然后理解其意思,分析其治理的理念。如“近有民号召为逆,若反形既著,重劳大兵,莫若速遣提学,开科取士……”意思是“最近有人号召聚集造反,如果在造反情形明显之后,再加倍烦劳大军(清剿),不如赶紧派遣提学使,组织科举考试选拔士人……”这是说要在民众有这苗头的时候进行遏止,也就是把叛乱的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答案:①防微杜渐,扼止叛乱于萌芽之时。②重视教化,认为开科取士胜过武力镇压。③施行仁政,轻赋薄役。【参考译文】张存仁,是辽阳人。崇德元年,开始设置都察院,位在六部之上,任命张存仁为都察院承政。过了几天,张存仁上书进言:“我曾经暗地里观察各位大臣贤能与否,以及处理政事的得失,只是不敢越职妄论高低。如今皇上创立这个官职,并且以此任命我。我虽然愚钝,难道不知道附和众人的意见,这种事情很容易;揭发隐藏的坏人坏事,这种事情很困难。可是我确实认为如果不这么做,不足以恪尽职守。”崇德三年正月,张存仁上书:“礼部举办考试,命令奴仆不能参加。皇上前年科考取士,奴仆有考中的人,于是另外挑选奴仆送给他们的主人。我们私下里认为应当让奴仆参加考试,只不过限制十个名额,假如这十个人都是人才,为何吝惜另外拿十个人来替换呢?”这一年,都察院弹劾刑部承政郎球贪污,郎球被判罪;又弹劾吏部和刑部起用贪赃枉法的官吏、违抗旨意败坏法令。皇上赞许并采纳。祖大寿把守锦州,攻打几年不能攻克。张存仁上书进言:“我观察当今形势,锦州是必争之地。祖大寿曾飞扬跋扈,如今害怕被治罪,怎么愿意轻易离开自己的巢穴?他所依仗的是蒙古人,现在蒙古人大多向慕归化,他一定会起疑心而防范他们。严加防范就会有分离之意,有分离之意就会发生变乱。恭请把屯田耕作当作要务,率领精锐部队逼近城池,明确地晓告蒙古人(向蒙古展示晓谕的文书),没有不相继归顺投降的。”锦州最终被攻克。顺治二年七月,上书进言:“最近有人号召聚集造反,如果在造反情形明显之后,再加倍烦劳大军(清剿),不如赶紧派遣提学使,组织科举考试选拔士人,下令免去积欠的赋税,减少额定的赋税,让读书人希求入仕做官,耕作的人免受胥吏催租逼役的追赶呼喊,这样他们就不会相从成为逆贼了。”得到圣旨批复,认为他的建议“确实是安定百姓的紧急要务”,命令各行省都依此施行。顺治六年八月,被起用为兵部尚书,一并管辖海防事务。皇上命令各地封疆大吏考察所属守令,以文才论高低。张存仁出巡审查辖下各府县,对清廉贤能的官吏,只要文章有一两句话通达晓畅,便注明为上等;对于不清廉贤能的官员,即使文章写得好也排在次等。监司向他请教原因,张存仁说:“我本来是武官,皇上命令我考核官员,我只需考核他们的实绩。文章可以作假,实绩很难欺骗人啊。何况各府县的官吏很多是跟从皇帝打仗(而升迁的),从没教他们写文章,突然以文章来衡量优劣,难道不使廉洁贤能的官吏寒心吗?”顺治九年,去世,谥号为忠勤。评论说:张存仁是武官,后来改任文职,成为手持节钺的重臣,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天资禀赋不足以限制人吗?抑或是他生逢的时代不同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小题天天练第13练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小题天天练第13练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4练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