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第5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第6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第7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第8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手法课件

    展开

    激趣导入活动:看图背古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饮酒(其五)》《过零丁洋》中考复习把握技巧,百战不殆 ——古诗词曲鉴赏之手法常考手法: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等。2、表现手法:对比、烘托、用典、想象、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情感根源 内容:常说“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1.政治失意(被贬官、科举不仕、不得重用)的2.有边塞与战争生活体验的3.归隐田园的4.生活在战乱时期的李白:豪放 、乐观自信 杜甫:忧国忧民苏轼:乐观、旷达 刘禹锡:乐观、旷达 范仲淹: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苦闷、抑郁陶渊明:不慕名利、恬淡闲适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4、下面对《饮酒》(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以草庐开篇,叙免除喧扰的归田生活,起笔舒缓,“在”—“无”,转折有势。B.三四句巧用设问,转换叙事角度发问,颇富情趣,答语精炼,一语中的,超凡脱俗。C.以“采菊”“见山”造悠然之境,寄情山水,投身自然,物我分离,不工而工。D.全诗集叙事、议论、绘景于一体,自然理趣与个人志趣相映,言有尽而意无穷。(2022年广西北部湾中考)考题回顾及题型1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俭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首联中“浑”字的意思是① ,尾联中的“无时”应该理解为② 。(2)颔联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它在原作中是什么意思?后来衍生出什么新的意义?(2022年柳州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8、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19、作者是如何描绘出猎“壮观”场面的?请从善用夸张,巧用动词等角度,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3分)(2022年桂林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第一句概括了塔的高度,古代八尺为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B.第二句想象在塔上听鸡鸣、见日升的辉煌景象,进一步渲染古塔之高。C.第三句用典直抒胸臆,“浮云”在古诗中,往往用来借代品德高尚的人。D.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登上飞来峰,触景生情,抒发豪情壮志。15.有人评价此诗有“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之妙,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2023年广西中考参考样卷)2023年中考古诗词曲鉴赏预测(一)分值:4-5分(二)题型:选择题+简答题(三)考点:常识、炼字、意象、诗意、手法、风格等,而手法是高频考点。从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诗的X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诗的X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请从XX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X联。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答案: 诗句运用典故,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表达了他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022 贵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典故,请分析其作用。(3 分)2析运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3说效果 含蓄地表述了企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答题思路:(一)审题干。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二)明手法。(用什么手法)(三)析运用。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这一手法是怎样体现的。(写什么内容)(四)说效果。分析这种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抒什么情感/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板: 运用了XXX手法,体现在……(结合诗句分析),抒发了诗人……感情(展现了……效果)。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第一句概括了塔的高度,古代八尺为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B.第二句想象在塔上听鸡鸣、见日升的辉煌景象,进一步渲染古塔之高。C.第三句用典直抒胸臆,“浮云”在古诗中,往往用来借代品德高尚的人。D.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登上飞来峰,触景生情,抒发豪情壮志。实地演练一C实地演练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 答: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蕴含着新生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道理。实地演练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写景极具特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实地演练四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教材“思考探究”第4题)词的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典故,“青衫湿”是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最后一句,寄寓颇深。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明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描写)寄语: 最后老师送几句话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有“更上一层楼”的追求,“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定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乘长风破万里浪,预祝大家中考成功!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