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非网阅学校的考生,请将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稍逊(xùn) 箱箧(què) 柔嫩(nèn) 自惭形秽(suì)
B.濡养(rú) 呢喃(nán) 给予(jǐ) 抽丝剥茧(bō)
C.征途(zhēn) 谚语(yǎn) 恪守(kè) 强聒不舍(guō)
D.喉咙(lóng) 冠冕(guàn) 轻觑(qù) 悄无声息(qiā)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骈进 困扼 赃物 礼至易明 B.篝火 坍塌 游戈 忸怩做态
C.海峡 秘决 惊骇 鸠占雀巢 D.鲜妍 丰润 宽宥 雾凇沆砀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余光中先生的一生就是一段接一段的 思念。最初,思念的是故乡;后来,思念的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 。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 与 。
A.刻骨铭心 留恋 苍茫 坚强 B.入木三分 留恋 苍茫 坚强
C.刻骨铭心 眷恋 苍凉 顽强 D.入木三分 眷恋 苍凉 顽强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央视的联欢晚会上,小品、相声、歌舞、京剧连唱等节目连番上演,让人眼花缭乱。
B.神农架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来这里度假真是相得益彰。
C.古代文人雅士们喜欢附庸风雅聚在一起,或吟诗作画、或饮酒下棋、或谈古论今。
D.秋天金桂飘香,果园硕果累累,远远望去一片金黄,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
5.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施分餐制可以扩大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阻止疾病的传播途径。
B.十堰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十堰市民素质,提升十堰市民幸福指数。
C.网络经营单位要按照家长要求对未成年人的账号采取限制措施,及时反馈该账号的活动,并跟踪观察,为家长提供必要协助,制止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不当游戏行为。
D.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 , 。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②①⑥③⑤④ B.⑥②①③⑤④
C.⑤②①③⑥④ D.①③⑤⑥④②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却和古典诗歌一样,都是以诗言志。
B.艾青,原名蒋正涵。抗战时期,他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C.杜甫,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因其远祖为京兆杜陵人,故自称“杜陵布衣”、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陵游客”。
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8.根据要求默写。
(1)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感叹的两句诗是
, 。
(5)《行路难》中描绘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的诗句是 , 。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6分;10、12题各2分,其余每题3分)
花开屋外,福藏心中
①有一年冬天,因生活中的各种不顺,我去外省的一个女友处小住了一段时间。
②临近年关,女友带我去山上采风,下山时,顺道看望了一位老人。冬日的村庄,寂静安详,透着几分荒凉。女友带我来到一户农家,几间老旧的土坯房静静地卧在北风中,四周围着篱笆院墙。
③推开半掩的斑驳木门,扑进眼帘的是一地的红,像一片片玫瑰花辦洒落院中。仔细看,是一幅幅写着“福”字的春联。
④院当中站着一位穿着藏青色旧棉袍、戴着风雪帽、满脸沟壑的老人,正手握毛笔在院中的一张木桌上,投入地书写春联。
⑤每写好一张,就有一个穿红花棉袄,大约五六岁的小女孩接过去铺在地上。灰白的泥土地面上,铺满了一张张红纸,像一朵朵盛开的梅花。一个个大写的“福”字横七竖八地散落在院中。
⑥来的路上,女友告诉我,这户人家只剩下祖孙两人。老人唯一的儿子五年前不幸因病去世,不久儿媳妇离开了家,从此再无音讯。一老一小朝夕相伴,冷暖相依。女友在民政部门工作,逢年过节会给老人送些慰问品。
⑦老人见到我们,忙放下手中的笔,搬出一条长凳,用袖子抹了一把浮灰,招呼我们坐下。
⑧我低头看着一地的红纸,老人的字写得不算多好,但每个“福”字都匀称周正,力透纸背,满地的红,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炸开在灰土地上。满脸喜气的小女孩像欢快的音符,在火苗上不停跳动。
⑨陋室破衣,命运多舛,福在哪里?
⑩忽而一阵风过,一缕幽香挟裹而来。啊,是蜡梅的香气!我循着花香寻找到东院篱墙边的一树梅花,朵朵鹅黄色的花蕾俏立枝头, 像一粒粒米黃的珍殊串在枝干上。我环顾了一下小院,发现小院的四周都种着花草。有芍药、月季、一串红、大丽菊……都是些普普通通的花草,但春有红月季,夏有美人蕉,秋有菊,冬有梅,祖孙二人的生活里,一年四季都有花香缭绕。
⑪“大爷,你写这么多福字干什么用呀?”女友问。
⑫“送给乡亲们的。每年我都给每户人家送几张福字,我也识不了几个字,写不出啥好东西,只能给大伙儿写几个福字。”老人的声音依然洪亮有力,听不出沧桑浸泡过的味道。
⑬“大爷,这娃的娘有消息吗?”我爱怜地看着正在摆弄“福”字的女娃,小声问老人。老人看了小孙女一眼,轻轻摇了摇头。
EQ \\ac(○,14)“大爷,你恨她吗?”
⑮“恨啥呀,孩子有自己的难处吧。”老人说着深嗅了一口梅花:“蜡梅真香呀!”
⑯临走时,我在女友耳边叮咛了几句,塞给她500元钱。女友把钱递給老人:“大爷,国家又给你发钱了,过年了,买点好吃的。”老人忙用手挡了回来:“怎么又给钱? 我们祖孙俩够用了,钱留给别人家吧,我这把老骨头暂时还能拉扯孩子几年,不能老花国家的钱。”
⑰抵不住女友的再三坚持,老人不好意思地收下了钱,忽然想起了什么,慌忙转身进屋,拿了一个布口袋递给女友:“这袋花生拿着,自家种的,可香呢。”
⑱谢过老人,我们起身告辞,回头又看到了土墙边的梅花,莹黄剔透,朵朵生香。
⑲福在哪里? 就在老人一颗难得的心上。我又望了一眼满目春波的小女孩,知道她活在春意荡漾的庭院,爷爷为她将人世的风雪挡在了门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心上也是开着花的。
⑳花开屋外,福藏心中。那一天,我给老人送去了物质救济,老人却还给我一份无价的精神救济。 (选自《思维与智慧》)
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花开屋外,福藏心中”的理解。
10.文章第6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1.文章第3、5、8段画线句同样是对铺在地上的“福”字的描写 ,作者却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这几个比喻不能打乱顺序,谈谈你的理解。
12.文中老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土坯房静静的卧在北风中”,一个“卧”字既突出了乡村的安静,更突出了老人面对不幸时平和的心态。
B.第⑧段中老人写字“匀称周正,力透纸背”,说明老人写字认真用心,酷爱书法,经常练习,手腕有力。
C.文中第⑨段和⑲段都有一句“福在哪里”,一个是疑问,一个是设问,都有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D.“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心上也是开着花的”,运用比喻,寄寓了作者对小女孩未来的热盼和期望。
1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说“老人却还给我一份无价的精神救济”。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题3分)
关于生活
①毕生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爱尔兰革命家毛德曾说:“我生活,别人仅仅是生存而已。”此话虽极自负,却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究竟怎样才算是在“生活”?
②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是真正会生活之人的共同之处,庸碌之辈却只会过日子。前者可谓超越了生存,后者则为生存所局限,叶芝认为:美是由三类人造就的。贵族造就了美的风度,因为他们在世间的地位使他们超乎生存的恐惧之上;农民造就了美的故事和信仰,因为他们无可丧失,故无所畏惧;艺术家则造就了其余的一切,因为他们天生就充满无畏的精神。叶芝的分类未必为一般人所认同,但他讲的道理无疑是真实的。或问,声色犬马,种种娱乐,算不算超越生存。答曰:否。这些只是消费,而非创造。唯有智力创造和道德修养这样的高级游戏才是超越生存之本能,才使人之所以为人。
③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这样的人是在真正地生活。有钱如葛朗台、阿巴贡之流,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了攫取财富之上,蝇营狗苟,患得患失,是为守财奴。可见,能否超越生存,真正地生活,与贫富程度无关。对一种正当的事业或爱好执著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不仅可能超越生存,甚至可能不惜一切,伟大的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刀加颈项的关头,仍从容请求他们允许他画完几何图形。
④考学、求职时,人人都想从事自己爱好的专业,但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偿的。更可悲的是,有的人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高尚的爱好,这说明他们对生活几无兴趣,他们只是被动地生存,就像鱼群、鸟群或羊群中的一只,追逐着群体的流动。所以,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这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⑤丰子恺先生如此解释其师李叔同的出家修佛:他把人生比作三层楼。底层是物质,二层是精神,三层是灵魂。李叔同弃底层而至二层再至三层,实现了真正的超越。
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楼下的人是难以想象楼上的人所亲见的风光的。
15.究竟怎样才算是在“生活”?作者的观点是:
(1)
(2)
(3)
16.第④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7.以下对选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毛德的话引出了本文论述的话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②段中引用叶芝的观点是为了强调“无畏”的意义。
C.文中作者认为“毛德”、“阿基米德”、“李叔同”都是超越了生存,真正生活的人。
D.第⑥段引用《登鹳雀楼》的诗句,将人生比喻为楼层,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每个人都应追求精神乃至灵魂层面的生活。
18.以下这段文字放入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贫穷如颜回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茅屋陋巷,生活清贫,但他人穷志不穷,安于其乐。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是也。
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每题3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 ( )
A.杂然而前陈者 推陈出新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身临其境
C.山间之朝暮 日暮风寒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20.翻译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写朝暮、四时不同景色,是为了衬托“乐亦无穷”,表达作者纵情山水的意趣。
B.第三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直接突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这也是太守“醉”的原因之一。
C.“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
D.本文除写“乐”外,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贬谪的苦闷情怀,从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宠辱不惊、豁达大度的性格特征。
22. 谈谈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二)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题2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C.“转朱阁,低绮户”间接写出了作者赏月时间之长。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四、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打开初中生活的画卷,那些欢笑和烦恼,那些幸福和忧伤,都成为我们生命里最美好的记忆。请以《初中那些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人生最贵的是 》为题作文。
要求:①选题目(2)的,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代替。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
B(A箧 qiè 秽huì C征途zhēng 谚yàn D冠guān 悄qiǎ)
D(A困厄 、理至易明 ; B 游弋、忸怩作态; C秘诀、鸠占鹊巢)
C
A
D(A搭配不当,去掉“途径”;B句式杂糅“其目的是为了”;C语序颠倒,“跟踪观察”在反馈前面”。)
B
C(杜陵游客 是 温庭筠)
8.①戍鼓断人行;②怜君何事到天涯;③肯将衰朽惜残年;④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⑤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6分;10、12题各2分,其余每题3分)
9.“花开屋外”指老人种在小园四周的花,也指老人写的铺在院中像梅花一样的“福”字春联(1分)“福藏心中”指老人发自内心的如花般绽放的乐观精神,如花一样幽香的美好品质(1分)这个标题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突出文章主旨,赞扬了老人乐观宽厚,知恩图报的可贵精神(1分)
10. 插叙,交代老人家庭变故以及坎坷(艰辛)的生活现状(1分),为下文写他给村人写福字、院内种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老人坚强乐观(豁达知足)、懂得感恩的形象,也为“我”的感慨做铺垫(1分)
11.第一次把“一地的红”比作“一片片玫瑰花瓣”是对一张张福字颜色形状的远观感受,第二次把“一张张红纸”比作“一朵朵梅花”是稍近距离看一张张福字的感受,更是老人不畏寒冬感恩村民的精神体现,第三次把“满地的红”比作“一团团火苗”,是感受到老人虽遭遇坎坷却乐观宽容、豁达知足,还让小女孩在幸福的环境中生活成长着,给人以希望。(1分)这三个比喻喻体与本体是一一对应的,层层递进,情感不断深入,(1分)有序的让读者理解作者感受到老人宝贵品质的过程。(1分)
12.生活不幸,命运多舛,但乐观坚强、宽容豁达,充满生活情趣,从儿子去世,儿媳离家,一老一小相依为命,却在院子四周种满鲜花,也不怨恨看出(1分);热情淳朴(宽厚知足),知恩图报,从他用袖子抹灰招待我们,给村人写福字,给钱推辞并送我们花生看出。(1分)
13.B(酷爱书法,经常练习,手腕有力,和中心无关;力透纸背更是因为老人把福记在心中)
14.“精神救济”指在精神生活上的资助,老人生活困难、遭遇坎坷,在物质生活上是贫瘠的,但他知足常乐、乐观豁达、懂得感恩的精神品质是无价之宝(1分),这种可贵的品质深深的鼓舞了同样生活不顺的“我”(1分),让“我”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帮“我”走出了精神的困境,因此作者说“老人却还给我一份精神救济”(1分)。
(二)(12分,每题3分)
15.(1)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2)要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3)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每点1分,共3分)
16.用了比喻论证(1分),把“被动生存的人”比作“鱼群、鸟群或羊群中的一只”(1分),生动形象的从反面论证了“人应主动去探索自己爱好什么,并努力使之与学业、职业重合一致,这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的观点(1分)使论证更通俗易懂。
17.B(3分)(引用叶芝的观点是为了证明:不畏惧生存之苦,而以美的创造为乐,才是真正的生活)
18.第③段(1分),这段文字写颜回安贫乐道,可与第③段中葛朗台、阿巴贡等人虽富有却沦为守财奴的事实论据形成对比(1分),突出地论证了能否超越生存,真正地生活,与贫富程度无关;同时也具体论证了该段的观点“要坚持自己超越生存之上的高尚追求,这样才能不为生存环境所影响。”(画线句能写出一点即可)(1分)
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12分,每题3分)
19. C (3分)
20.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人群)中间的,这是太守喝醉了。(3分)
21.B (是侧面表明政治清明)
22.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1.5分)。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5分)
(二) (4分,每题2分)
23.D(2分)
24.(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任意答出2点满分)
四、作文(50分)
25.作文评分标准及说明。
说明:
⑴符合出题意图,达到基本字数标准,建议作文起评分在36分。评分时不求全责备,要充分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允许有瑕疵。要确保20%的学生作文分进入一类标准,确保5‰的学生作文能拿满分。
⑵对下列情形要酌情加分:①符合生活的真实;②符合该年龄段特征,有独立的思考;③展示考生的阅读积累;④个性化的语言;⑤书写工整美观,加2-3分。
⑶对下列情形要酌情扣分:①思想不健康,主题偏激;②编造苦难生活经历;③情感虚假,无病呻吟。④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到3分为止。
⑷几种特殊情况的评分:①严重抄袭直接归入五类文,照抄试卷阅读类作文及80%抄袭的,最高15分;②缺少标题的扣2分,更换作文题目类作文,若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句流畅,最高20分;③未完成全篇,350字以上,每少50字扣3分;④350字以下直接列入五类文,只写了三五行原创类作文最高10分。类 别
分 数
评 分 标 准
一 类
45-50分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言生动得体,简洁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二 类
40-44分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言较生动得体,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有一定详略。
三 类
35-39分
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有一定真情实感;语言较得体,语句较通顺;结构较完整,条理较清楚,详略不够得当。
四 类
30-34分
中心不明确,内容较具体,缺少真情实感;语言较得体,语句较通顺;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够清楚。
五 类
29分
以下
内容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语言不得体,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答题!,必须将所写在“答题卡”上,本次考试共四大题,26小题,“西阁百寻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 完成下面名著阅读任务,成语积累,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翻译句子,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第⑤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