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对点精练四 分析概括形象课件PPT
展开一、对点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仁 慧汪曾祺 小时候,我的母亲盼我能长命百岁,让我在观音庵里寄了名。庵里的住持我已经记不得她的法名,我的祖母叫她二师父。
二师父是个面色微黄的胖胖的中年尼姑,是个很忠厚的人,一天只是潜心念佛,对庵里的事不大过问。在她当家的这几年,弄得庵里佛事稀少,香火冷落,房屋漏雨,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庵里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 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就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 仁慧是个能干人。 二师父大门不出,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谁家小少爷满月,她去送长命锁。每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瓷坛装了四色咸菜给我的祖母送去。别的施主家想来
也是如此。观音庵的咸菜非常好吃,是风过了再腌的,吃起来不是苦咸苦咸,带点甜味。祖母收了咸菜,道一声:“叫你费心。”随即取十块钱放在食盒里。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 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 她请瓦匠来检了漏,请木匠修理了窗槅。窗槅上尘土堆积的槅扇纸全都撕下来,换了新的。而且把庵里的全部亮槅都打开,说:“干嘛弄得这样暗无天日!”院子里的杂草全锄了,养了四大缸荷花。正殿前种了两棵玉兰。她说:“施主到庵堂寺庙,图个幽静。荒荒凉凉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
我的祖母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庵看看,她的散生日都是在观音庵过的。每次都是由我陪她去。祖母的散生日总要在观音庵吃一顿素斋。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即冬菇)饺子。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
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焕然一新,给三世佛重新装了金。在正殿对面盖了一个高敞的过厅。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施主们全都盛装而来,长裙曳地。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桌素筵。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使这些吃长斋的施主们最不能忘的是香蕈饺子。她们吃了之后,把仁慧叫来,问:“这是怎么做的?怎么这么鲜?没有放虾籽么?”仁慧忙答:“不能不能,怎能放虾籽呢!就是香蕈!——黄豆芽吊的汤。” 观音庵的素斋于是出了名。
于是就有人来找仁慧商量,请她办几桌素席。仁慧说可以,但要三天前预订,因为竹荪、玉兰片、猴头,都要事先发好。来赴斋的有女施主,也有男性的居士。也可以用酒,但限于木瓜酒、豨莶酒这样的淡酒,不预备烧酒。 二师父对仁慧这样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说:“这叫做什么?观音庵是清静佛地,现在成了一个素菜馆!”但是合庵尼僧都支持她。赴斋的人多,收入的香钱就多,大家都能沾惠。佛前“乐助”的钱柜里的香钱,一个月一结,仁慧都是按比例分给大家的。至少,办斋的日子她们也能吃点有滋味的东西,不是每天白水煮豆腐。
尤其使二师父不能容忍的,是仁慧学会了放焰口[注]。放焰口本是和尚的事,从来没有尼姑放焰口的。仁慧想:一天老是敲木鱼念那几本经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尼姑就不能放焰口?哪本戒律里有过这样的规定?她要学。善因寺常做水陆道场,她去看了几次,大体能够记住。她去请教了善因寺的方丈铁桥。这铁桥是个风流和尚,听说一个尼姑想学放焰口,很惊奇,就一字一句地教了她。 她对经卷、唱腔、仪注都了然在心了,就找了本庵几个聪明尼姑和别的庵里的也不大守本分的年轻尼姑,学起放焰口来。起初只是在本庵演习,在正殿上摆开桌子凳子唱诵。咳,还真像那么回事。尼姑放焰口,这是新鲜事。于是招来一些善男信女、
浮浪子弟参观。你别说,这十几个尼姑的声音真是又甜又脆,比起和尚的癞猫嗓子要好听得多。仁慧正座,穿金蓝大红袈裟,戴八瓣莲花毗卢帽,两边两条杏黄飘带,美极了!于是渐渐有人家请仁慧等一班尼姑去放焰口,不再有人议论。 观音庵气象兴旺,生机蓬勃。 解放。 土改。 土改工作队没收了观音庵的田产,征用了观音庵的房屋。 观音庵的尼姑大部分还了俗,有的嫁了人。 有的尼姑劝仁慧还俗。
“还俗?嫁人?” 仁慧摇头。 她离开了本地,云游四方,行踪不定。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 有许多关于仁慧的谣言,说仁慧有情人,生过私孩子…… 有些谣言仁慧也听到了,一笑置之。 仁慧后来在镇江北固山开了一家菜根香素菜馆,卖素菜、素面、素包子,生意很好。菜根香的名菜是香蕈饺子。
菜根香站稳了脚,仁慧把它交给别人经管,她又去云游四方。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 仁慧六十开外了,望之如四十许人。(原载一九九三年第六期《小说家》,有删改)注 放焰口:旧指人死后请和尚做佛事,和尚向口吐火焰的饿鬼施食,以使亡灵不受伤害。
1.简要分析仁慧的形象特点。
答案 ①善于经营、能干。她能用咸菜换来百十块钱,又修缮观音庵,办素斋等,使观音庵很快兴盛起来。②洒脱、有主见。她办素斋、放焰口都遭到二师父反对,但她坚持去做。解放后笑对谣言、四处云游等行为反映了她洒脱的个性特点。③泼辣大胆,勇于改革。她坚持学习放焰口,并组织尼姑放焰口,打破了常规。
2.小说中的仁慧既深谙世俗又自由超脱,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1)仁慧深谙世俗。①仁慧谙熟人情。她与施主们走动密切,用便宜的小菜拉近与施主们的关系,又能立马得到施主们的“供养”。②仁慧善于经营。她把观音庵当作产业发展,办素斋增加了收入的香钱。③仁慧大胆泼辣。她坚持学习放焰口,找来十几个尼姑演习,又甜又脆的声音吸引了一些善男信女参观。(2)仁慧自由超脱。①仁慧追求自我,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在发展观音庵时游走于僧俗两界,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精明能干、深谙世俗的一面。②仁慧勇于变革,反叛世俗偏见,打破了尼姑不放焰口的常规。③仁慧洒脱豁达,宠辱不惊,对涉及自身的谣言一笑置之,将生意很好的素菜馆交给他人经管,自己云游四方。
3.小说三次写到仁慧的手艺,一次写四色咸菜,两次写素斋和香蕈饺子,每次的用意各不相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案 ①四色咸菜非常好吃,仁慧把咸菜送到施主家,既让施主尝到了美味,也感受到了仁慧的善良、热心与能干,密切了与各位施主的关系。这是观音庵恢复生机的基础。②祖母过散生日时,仁慧为“我们”做好吃的香蕈饺子,这是祖母来观音庵的缘由,表明观音庵已经恢复生机,香火兴旺。③仁慧请赞助施主参与盛典时,做了四桌素筵,让各位施主对香蕈饺子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表明观音庵已经得到众多施主的认可,已经变得气象兴旺,生机蓬勃。
4.小说塑造了“二师父”的形象,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 ①二师父因“无用”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为主人公仁慧的出场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二师父的“无能”“无用”、守旧封闭和仁慧的精明能干、灵活变通形成对比,更突出了主人公仁慧的人物形象。③二师父潜心念佛却让寺院衰败,而仁慧深谙世事,善于经营,不仅广结佛缘,更是超脱豁达,两相比照,引起读者深思。
5.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香蕈饺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①丰富小说内容,增强小说的可读性。作者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多角度展现了香蕈饺子的制作过程,引人垂涎。②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香蕈饺子的鲜美为观音庵吸引了更多的香客,增加了庵内收入,使观音庵发展得更兴盛。也为观音庵被没收后,仁慧成功开了一家素菜馆做铺垫。③进一步表现仁慧的能干。香蕈饺子的鲜美令施主们惊叹,也使仁慧在观音庵做素筵以及后来在镇江开办素菜馆获得成功。
二、综合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小坡被捕(节选)[注]知 侠“怎么被捕的?小兄弟!”“在铁路上,”小坡接着问,“你呢?”“在山里。”
听说山里,小坡就用异常亲热的眼光,望着这个穿农民服装的中年人。他将身子往前移了一下,把身下的碎草挪一些到对方受伤的身子下边。他想到政委每天晚上讲的山里的故事,在那里的起伏的山岗上,密密的树林里,有好多他的穷兄弟“同志”在做斗争。小坡突然有一阵高兴的情绪,他甚至想起了那支《游击队之歌》。但是当他看到这中年人身上的伤,情绪就又低落下来,他抚摩着对方受伤的浮肿的手,同情而关心地问:“疼么?”
“没有什么。”中年人笑着说。他锐利的眼睛望了小坡一会儿,看到小坡除了昨晚两个耳光留在嘴角的血迹之外,强壮的身体还是无损的,就对小坡说:“要咬紧牙呀!”“是的!”小坡点了点头说。他好像从这中年人身上汲取了不少力量。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山里人。晚上,铁门“哗啦”一声响了,小坡被提去受审,他被带到一个大庭院里。在迎门的一张桌子前,雪亮的台灯下面,一个鬼子军官,把眼瞪得像鸡蛋一样,盯住他。他旁边是个翻译,两边是四个全副武装的鬼子。
鬼子军官向他叽咕了一下,旁边的翻译官就问:“家住在什么地方?”“老枣庄。”在鬼子没问他以前,小坡心里早打好谱,不说自己是陈庄人,因为他想到陈庄小炭屋里有老洪、李正和一些队员们,还有枪。要说住在那里,可能会连累他们——这些他所敬爱的同志。所以他一口咬定自己是老枣庄人。“你的土八路的!”鬼子叫着。“你什么时候参加游击队的?”翻译问他。
“我不是游击队,我也不懂什么是游击队。”鬼子把仁丹胡子一努,显出非常不高兴的凶相来,向翻译叽咕了一阵。翻译官问他:“不是游击队,你为什么偷货?”“我家里没啥吃的,我才偷了点儿货。”鬼子叽咕着,翻译问:“谁叫你偷的,你们几个人?”“我自己!”还没等小坡的话音落下,鬼子就听懂了,“啪”地一声拍着桌子,“八嘎!……”像猪一样叫了起来。两个鬼子,“扑通”一下将小坡摔倒在地,把他架在一条长凳上,用凳子上的两根皮条,套住他的脚脖和喉头。喉头上的这根皮条勒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张着大口喘气。就在
这时,鬼子提着一壶辣椒水,对准他的嘴和鼻孔就浇下来……鼻孔的刺疼,使他的眼泪哗哗往下流。“谁指使你的,你们一伙几个人?快说!”“我自己!”……他昏过去了。鬼子问了一个钟头,可是小坡就算在昏迷中,还是那一句:“我自己!”结果又挨了一顿皮鞭,才被架回黑屋里,被抛到碎草上去了。这时,山里人用温暖的手,像昨天小坡刚来时对自己那样,抚摩着这年轻人的身体,对他说:“忍着点呀!小兄弟!”
小坡睁开眼睛,他脑子里亮着老洪炯炯发光的眼睛,响着政委钢铁般的话音,他笑着回答:“没有什么!”下半夜,小坡清醒些了,山里人的手在不停地抚摩着他,真像对自己的小兄弟一样亲热。外边汽车响,铁门响,有几个“犯人”被拉了出去。照例是白天又送进些新人来,晚上拉出去一些,这些拉出去的,一个也没见回来。小坡清楚地知道:他们不会回来了。第三天夜里,铁门响,山里人也被拉走了,临走时,他声音低低地对小坡说:“小兄弟,记住别出卖自己人呀!”山里人紧握了一下他的手,就被鬼子带走了。小坡听着墙外载犯人的汽车声,眼睛湿了。这位山里人的面容,长久地留在他的脑子里。
之后,小坡又被提审两次,皮鞭抽着他,但他咬住牙,只说“我自己”一句话。一个星期过后,在一天夜里,他听到外边汽车响,接着,他被带出牢房。小坡心里想:今晚就要把他处死了。他在汽车上不住地向西望着,他想看到陈庄:那里有他的妈妈,有老洪、政委、彭亮和一起战斗的穷兄弟们!他眼睛里涌出了泪水,他不是怕死,在鬼子的酷刑下,他并没有屈服,他没有出卖自己的同志,难过的是,现在他要向他们告别了。…… (节选自《铁道游击队》,有删改)
注 《铁道游击队》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一支游击队在临枣支线、沣浦干线上与敌人进行游击斗争的英雄故事。本章故事发生于游击队员小坡因扒军列而受伤被捕之后。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坡是一位朴实忠诚、机智灵活、坚韧顽强的铁道游击队员,他身上 展现了年轻的铁道游击队队员的精神面貌。B.刚见小坡时,山里人用锐利的眼睛望着他,表现了山里人老成持重的 性格,此时他对小坡的真实身份还是怀疑的。C.小坡被严刑拷打,但他没有出卖同志,这说明山里人的嘱咐、战友的 感染在激励着他,更说明他拥有坚定的信念。D.小说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歌颂了中 国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和忘我的牺牲精神。
解析 “他对小坡的真实身份还是怀疑的”错。应是山里人担心年轻的小坡能否承受得住敌人的酷刑。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人物语言生动简洁,“要咬紧牙呀!”“没有什么!”等简单的 语言描写,表现出人物丰富的思想和情感。B.文中多次出现的“抚摩”等细节描写,突出了革命同志之间的同情与 关爱,与鬼子的残忍形成鲜明对比。C.文中插入了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为小说增添了真切的故事背景,也 很符合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感受。D.文中塑造的次要人物山里人的光辉形象,很好地突出、衬托了小坡的 英雄形象,并有力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解析 山里人也是一位英雄,其境遇、行为和小坡相似,说“突出、衬托”不恰当。
8.在小坡被提去受审又架回黑屋后与山里人有两句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两句对话表现了山里人与小坡怎样的心理。
答案 (1)山里人对小坡说:“忍着点呀!小兄弟!”——体现了山里人对小坡能否忍受住严刑拷打的担忧以及对革命小兄弟的关爱、鼓励。(2)小坡笑着回答“没有什么!”——革命战友的音容笑貌,带给他无穷的力量,让他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体现了小坡对敌人的蔑视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9.《铁道游击队》在表现革命的主题时,更多地加入了中国传统小说“传奇”的因素。请在情节结构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分析节选部分体现的“传奇”特点。
答案 (1)在情节结构方面,传承了中国传统小说通过曲折的情节来增强其故事性的“传奇”因素。节选部分中主人公的命运经历了“被捕后遇见山里人——受审讯——与山里人分别——再受审讯——被带出牢房”的曲折历程,曲折的情节吸引着读者关注小坡的命运。
(2)在人物塑造方面,加入了中国传统小说的江湖豪侠、英雄义气等“传奇”因素。小坡面对敌人审讯的不屈服,受到严刑拷打而不出卖自己的同志,被敌人带出牢房时涌出的思念亲人和战友的泪水,都表现了小坡豪侠、义气的性格特点。
新高考语文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对点精练一 分析小说情节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对点精练一 分析小说情节课件PPT,共27页。
新高考语文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对点精练六 分析文本特征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对点精练六 分析文本特征课件PPT,共27页。
新高考语文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对点精练四 分析概括形象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对点精练四 分析概括形象课件PPT,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