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长沙南雅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含解析
展开长沙市南雅中学2022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18小题,满分100分,时量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有机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纤维素、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氨基酸
C. 棉、麻、羊毛、丝绸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 聚酯纤维、铜氨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B.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63d5
D. 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醋酸的电离:CH3COOHCH3COO-+H+
B. 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NaHCO3=Na++HCO
C. 氯化铵的水解:NH+H2ONH4OH+H+
D. 碳酸钙溶解平衡:CaCO3(s)Ca2+(aq)+CO(aq)
4.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ΔH<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1molH2与0.5molO2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即是H2的燃烧热
C.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能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D. 1molNaOH分别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应放出的热量:CH3COOH<HNO3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 茶叶等包装中加入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
C. 夏天面粉的发酵速率与冬天面粉的发酵速率相差不大
D. 煅烧硫铁矿可获得SO2,将矿石粉碎成细小颗粒可以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6. 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
B.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不一定等于该能层序数
C. 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D. 多电子原子中,每个能层上电子的能量一定不同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B. 有机物属于酯类
C. CH3CH2NH2和CH3CH2CONH2均属于胺类化合物
D. 甲基的电子式是
8. 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芥子醇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说法正确的是
A. 芥子醇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是C11H12O4
B. 芥子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同一平面上
C. 芥子醇分子中含9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D. 芥子醇能发生的酯化反应、加成反应
9. 2018年5月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用氮气和水生产氨,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
B. H+向a极区移动
C. 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N2+6H++6e-=2NH3
D. a极上每产生22.4 L O2流过电极的电子数为4NA
10. 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 16% B. 37% C. 48% D. 无法计算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同浓度的 HCOONa和NaF两溶液,前者的pH较大,则
B. 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约为4.7,则溶液中
C. FeS溶于稀硫酸,而CuS不溶于稀硫酸,则
D. 在溶液中,
12. 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溶液中c(K+)为1 mol·L-1
B.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电子
C. 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 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13. 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网状PAA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烯酸用NaOH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a,再引发聚合。其部分结构片段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线型PAA的单体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 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
C. 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
D. PAA的高吸水性与-COONa无关
14. 分子式为C8H14O4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一种酸和一种醇,且酸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符合该条件的有机物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
A. 8种 B. 10种 C. 13种 D. 16种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
15. N2O和CO是常见的环境污染气体。
(1)对于反应N2O(g)+CO(g)⇌CO2(g)+N2(g)来说,Fe+可作为此反应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Fe++N2O⇌FeO++N2,第二步为_______(写方程式)。
(2)在四个不同容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图甲充入相应的气体,发生反应:2N2O(g)⇌2N2(g)+O2(g)。容器I、II、III中N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填“>”或“<”)0.
②若容器I的体积为2L,反应在370℃下进行,20s后达到平衡,则0~20s内容器I中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图中A、C、D三点容器内气体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④若容器IV体积为1L,反应在370℃下进行,则起始时反应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进行。
16. 实验室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H2O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苯甲酸 | 122 | 1.266 | 249 | 微溶 |
乙醇 | 46 | 0.789 | 783 | 溶 |
苯甲酸乙酯 | 150 | 1.045 | 213 | 难溶 |
环己烷 | 84 | 0.779 | 80.8 | 难溶 |
环己烷、乙醇和水可形成共沸物,其混合物沸点为62.1℃。
合成反应:向圆底烧瓶中加入6.lg苯甲酸、20mL无水乙醇、25mL环己烷和2片碎瓷片,搅拌后再加入2mL浓硫酸。按图组装好仪器后,水浴加热回流1.5h。
分离提纯:继续水浴加热蒸出多余乙醇和环己烷,经分水器放出。剩余物质倒入盛有60mL冷水的烧杯中,依次用碳酸钠、无水氯化钙处理后,再蒸馏纯化,收集210~213℃的馏分,得产品5.0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冷却水应从_______(填“a”或“b”)口流出。
(2)加入环己烷的目的是_______。
(3)合成反应中,分水器中会出现分层现象,且下层液体逐渐增多,当下层液体高度超过距分水器支管约2cm时开启活塞放出少量下层液体。该操作的目的为_______。
(4)实验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
(5)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50mL B. 100mL C. 200mL D. 300mL
(6)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
17. 甲醛(HCHO)俗称蚁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
I.利用甲醇(CH3OH)制备甲醛
脱氢法:CH3OH(g)=HCHO(g)+H2(g)ΔH1=+92.09kJ·mol-1
氧化法:CH3OH(g)+O2(g)=HCHO(g)+H2O(g)ΔH2
(1)已知:2H2(g)+O2(g)=2H2O(g)ΔH3=-483.64kJ·mol-1,则ΔH2=_______。
(2)图1为甲醇制备甲醛反应的lgK(K为平衡常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曲线_______(填“a”或“b”)对应脱氢法,判断依据为_______。
II.甲醛的用途
(3)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结构简式如图2),该物质在医药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将甲醛水溶液与硫酸镍(NiSO4)混合,可用于化学镀镍。若反应过程中有CO2产生,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I.甲醛的检测
(5)室内甲醛超标会危害人体健康,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如图3所示,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当电路中转移4×10-4mol电子时,传感器内参加反应的HCHO为_______mg。
18. 优良的有机溶剂对孟烷、耐热型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P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
+RX +HX(R为烷基,X为卤素原子)。
(1)已知B为芳香烃。
①由B生成对孟烷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②(CH3)2CHCl与A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已知C的分子式为C7H8O且含有一个酚羟基,且苯环上的另一个取代基与酚羟基处于间位;E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①F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②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③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已知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2:1,且G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G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写出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