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01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02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03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01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02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4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24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24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

     

     

    [考点概述]

    创新综合运用在阅读考查中体现为一种开放性的试题,要求体现考生自我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答题时可以充分发挥个性,进行自由的表达。

    [常见题型]

    1.结合对材料的理解,补全对联。

    2.请你根据文本内容拟定一则宣传语。

    3.给自己拟一个网名,在后面跟帖。

    [解读技巧]

    1. 语言自主表达类。

    语言自主表达题,即在联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按要求写获奖感言、感激的话,或为文章涉及的某一景点写一段介绍的话等。

    回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与内容相符,语言要通顺有条理。写感激类的话时,注意感情要真挚真实。

    2.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悟、质疑类。

    准确读懂原文大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及思想感情。

    ②要有自己的。观点态度,不能模棱两可。

    ③语言要流畅,要有层次性,

    3.自圆其说类。

    此类题一般都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表明态度,然后再进行合理阐述。无论回答肯定还是否定,仍需以文章内容为依据,做到言之有理。

    4.对联类。

    1)、明其特点

    ①字数相等

    ②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③词性相对

    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④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⑤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2)、使用拆合法

    所谓拆合法,即是把一句拆成若于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如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               

    【解题思路】我们就可用此法来应对,“平山堂下花似锦”就可拆为“平山堂----花似锦”三段分别对之。

    提示中已告诉我们“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它显然是地点名词,这样可以迅速地对出“瘦西湖--史公祠--琼花观--雷锋塔”等等一大串:“下”是个方位名词,我们可以对出“畔----边一一下”;“花似锦”是个主谓结构,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们可以对出“柳如烟--烟如雾一一花似海--草如茵”等等。

    这样我们便可轻而易举的从中选出“瘦西湖----柳如烟”“琼花观----花似海”“雷锋塔----草如茵”等好对。

     

     

    [01-2022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文本一】

    谈青年的责任担当

    ①李大钊先生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理应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

    ②青年要担当,就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青年时就立志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工作,并用一生来践行,正是这样的崇高理想成就了他的伟大事业。青年最有朝气,最肯学习,最具有创造未来的能力,早一点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早一点明确人生的方向,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样:“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青年只有树立崇高理想,才能获得动力,激发潜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③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能使人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鲁迅先生便是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不断寻找救国道路的,他最初为实业救国而学洋务,转而为寻求救国道路远赴日本学医,后来意识到精神上的“愚弱”这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需要“疗救”,就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无数麻木的灵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地以爱国之情深化爱国之行,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唯其如此,才能担当重任。

    ④青年要担当,就要锤炼过硬本领。“责重山岳,能者方可为之。”担当需要本领,本领源自学习。青春年华是学习的大好时光,青年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明道,知行合一,探求真学问,锤炼真本领。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青少年时北立志向学,虽历经磨难,始终勤学不辍,刻苦钻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现在的中国青年处于好时代,读书资源丰富,环境优越。更应该珍惜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增长本领,为青春远航蓄力。

    ⑤落实责任担当应该有方向、有情怀、有行动。青年只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才能在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作者:张建林。有删改)

    【文本二】

    青春最美是担当

    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中国说》中这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一个多世纪以来激励着一位又一位中国青年自觉地将国家前途和时代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奋进的光辉的形象。

    ②步入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了革命前辈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优良传统,奋斗在各行各业的第一线。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战略工程现场,在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都有“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飘扬;在“天宫”“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都有青年在担重任、挑大梁;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的无数平凡岗位上都有青春的笑脸在洋溢,青春的光彩在绽放。

    ③青春之所以美丽,不仅是因为它本身就有着亮丽的底色,更是因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给它增添了灿烂的色彩。青春因为担当而至美,人生因为担当而精彩。

    (作者:李锋。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个文本开篇都引用名言作为中心论点,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令人信服。

    B. 文本一第②段引用诗句来突出理想的作用,强调青年应早日树立崇高理想。

    C. 文本一第④段用彭士禄的事例证明要有真本领,就应勤奋学习,知行合一。

    D. 文本一主要采用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文本二主要用举例论证明论点。

    11. 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2. 两个文本都围绕“责任担当”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0.A(3分)

    【素养落地】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涉及两个文本,各有侧重,多角度考查了考生对论述性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比较判断时,需要筛选、提取、理解、分析两个文本的有效信息,这有利于考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体现了“思维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文本一开篇引用名言,点明青年对国家的重要作用进而引出“青年理应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的中心论点。文本二开篇引用《少年中国说》中的文字引出论题“中国青年的担当”,第②段围绕论题举例论述,第③段得出中心论点“青春因为担当而至美人生因为担当而精彩”。故A项“两个文本开篇都引用名言作为中心论点”表述不正确。

    11.首先提出本段论点“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然后指出爱国情怀的作用,并用鲁迅先生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寻求救国道路的例子加以证明;最后强调青年有爱国情怀才能担当重任。(意思对即可。4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梳理并阐明论述性文本论证思路的能力。题干明确指出要对文本-第③段的论证思路进行分析。作答时,首先要阅读该段,明确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并据此划分层次。该段共有五句话,结合文本一全文的结构,可知该段第一句为文本的一个分论点,第二句承接第一句,阐述爱国情怀的作用,第三、四句举鲁迅先生的例子对分论点加以证明,第五句再次强调该段的观点。作答时,可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表顺序的词语组织语言表述;要具体指明涉及议论文“三要素”的地方,即论证了什么观点,运用了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等。

    12.文本一侧重论述青年如何才能落实责任担当,从树立理想信念、要有爱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有方向、有情怀、有行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文本二侧重论述有担当的青春最美丽,并用中国青年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例子来证明。(文本二侧重论述中国青年是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并列举大量事例来证明。)(意思对即可。文本一和文本二各2分,共4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多文本的比较分析。题干指向明确:一是确定了比较的范围,即两个文本,这提示考生应通篇考虑;二是确定了比较的内容,即两个文本围绕“责任担当”展开论述时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三是确定了分析的角度,即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分析,故考生不能答空话、套话。作答时,可分别概括出两个文本围绕“责任担当”论述了什么内容。文本一主要论述了青年如何才能落实责任担当,并从“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要锤炼过硬本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文本二侧重论述“青春最美是担当”,并列举大量事例来证明。考生由此不难作答。

     

    [02-2022年安徽省]

    (17分)

    材料一:

    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

    在西双版纳,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9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摘编自刘东黎《观象》)

    材料二:

    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追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光明日报》2022年4月25日

    材料三

    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摘编自《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物3.6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

    (摘编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0日)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的时候,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作为”象道”。

    B.2021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长达数百公里,历时数月,引人注目.

    C.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D.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

    10.材料一第一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

     

    1. 请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梳理材料四的行文思路。(4分)

     

    12.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瀕危”等级物种,请根据前三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9.(3分)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作答时,可先逐项与原文比对,然后判断其是否符合文意。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性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可知,A项中“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作为'象道’”表述有误。

    10.(4分)示例:打比方,把亚洲象的四肢比作“四根柱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亚洲象四肢粗壮的特点。列数字,“可达3.2米”“可达5.4吨”,准确说明了亚洲象体形庞大的特点。作比较,把亚洲象的记忆力和人类的作比较,突出了亚洲象记忆力超强的特点。(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作答时,首先要了解常用说明方法及其特征,然后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判断,最后结合说明方法的一般特征及材料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由材料-第一段可知,首句将亚洲象的四肢比作四根柱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亚洲象四肢粗壮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第二句列举“32米”“5.4吨”等具体数字,说明了亚洲象体形庞大的特点,准确严谨;第三句将亚洲象的记忆力和人类的进行比较,突出了亚洲象的记忆力之强。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1.(4分)首先指出中国智慧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巨大贡献,接着点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所遵循的理念,然后介绍中国智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具体实践,最后列举中国智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素养落地】 梳理材料的行文思路,考生应先厘清每段或每部分材料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思考其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这就引导考生不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命题体现了“思维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首先阅读材料四,明确每段说明的内容。第一段概述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并指出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第二段从思想、理念方面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智慧;第三段介绍中国智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具体实践;第四段列举中国智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然后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逻辑关系的词语将每段的说明内容串起来,使答案条理

    12.(6分)(1)禁止盗猎和杀戮,严格保护亚洲象。(2)以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等方式维护亚洲象栖息地。(3)协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以解决人象冲突问题。(4)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障生物的多样性。(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阅读拓展。作答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所提建议要依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二是要有可行性。针对材料一第二段提到的“199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可提出“禁止盗猎和杀戮,严格保护亚洲象”“协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以解决人象冲突问题”的建议根据材料二第三段“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提出“以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等方式维护亚洲象栖息地”的建议;针对材料三“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可提出“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障生物的多样性”的建议。考生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03-2022年江西省](三)(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手拿金箍棒、身着宇航服,乐高“悟空小侠”系列又展开太空探索之旅。这款以《西游记》为灵感的玩具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呈现出海外玩具巨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行进式挖掘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创新理念。

    据了解,丹麦乐高集团已连续四年在进博会首发中国文化新品,此次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品发布。与“悟空小侠”太空探索套装一同首发的,还有乐高新春六习俗套装和乐高冰上新春套装等几款致敬中国文化的新品。集团希望拥有浓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传统经典故事,通过乐高积木演绎,传递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

    作为童话王国丹麦诞生的品牌,从美人鱼到马里奥,乐高曾演绎过无数各地儿童喜爱的人气角色。不过,以中国经典名著为灵感设计玩具,“悟空小侠”还是头一个。乐高集团高级设计师温笑东反馈:“海外消费者已经展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看《西游记》的书了。”

    (摘编自黄启哲《乐高爱上〈西游记>,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材料二: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

    两幅会徽均包括奥运标志、运动项目及场景、城市、年份,层次清晰、互为补充、寓意深远。“冬”和“飞”的上半部分刚劲曲折,惟妙惟肖地呈现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会徽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既有赛场、跳台、滑道的轮廓,又似重峦叠嶂、绵延起伏。在绚烂的“冬”“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黑色的“BEIJING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

    “冬梦”“飞跃”会徽堪称多种文化元素合璧的典范——行云流水的书法字体、苍劲朴拙的中国剪纸与现代艺术的抽象风格,互为肌理,充满动感、力度和人文关怀,践行了奥运会倡导的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

    (摘编自郑梦娟《冬奥会里的中文创意》)

    材料三:

    近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共同举办主题为“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的品茶活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洪博、世界粮食计划署助理执行干事克拉默特、意大利副外长塞雷尼、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等出席活动。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弘扬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天的活动现场准备了龙井绿茶、英德红茶、云南普洱茶等。碧草蓝天的映衬下,茶艺师温茶、冲泡、分茶、敬茶,每款茶都别具特色,茶汤茶色各有不同。嘉宾们品味、分享茶文化魅力、并就各国特色茶种和国际茶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活动现场还穿插了古筝、舞蹈等表演。袅袅音乐间,交流互动,意蕴深远。

    “千百年来,茶从中国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意义重大。”广德福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24日)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述材料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不同形式走向世界的事实。

    B. 材料一主要写“悟空小侠”系列又展开太空探索之旅,以《西游记》为灵感的玩具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这是乐高集团第一次发布中国文化新品,将中国经典故事通过积木演绎,传递给全球的消费者。

    C. 材料二主要写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践行了奥运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

    D. 材料三报道了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共同举办的“茶和世界,共品共享”品茶活动盛况,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20. 从三则材料中,你得出了哪些有意义结论?

     

    【答案】19.(3分)B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材料一第二段“据了解,丹麦乐高集团已连续四年在进博会首发中国文化新品,此次更是规模最大的次新品发布”可知,B项中,乐高“悟空小侠”系列“是乐高集团第一次发布中国文化新品”表述有误。

    20.(4分)①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挖掘。③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世界。④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充满自信。(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概括。通读三则材料可知,不管是中国传统经典故事、汉字文化,还是茶文化,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故考生探究结论时,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具体来说,从乐高发布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玩具,到汉字元素被应用于冬奥会会徽,再到“茶和世界,共品共享”品茶活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强大的世界影响力,并焕发出新的生机。而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文化效应,离不开其博大精深的内在和设计者或组织者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据此,考生不难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挖掘”等结论。纵观三则材料,它们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据此不难得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充满自信”等结论。

     

    [04-2022年铜仁市](二)(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②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节选自《时间的脚印》)

    材料二

    人类发现历史的过程,就是在探索古代生物发展的历程,通过生物发展的历史,更能够延伸到人类进化的过程,所以化石对于人类来说,能够帮助我们探索人类进化的历程,以及各种生物演变的历史。如果没有化石,那么考古学者只能通过文献和历史记录来推断,但是古时候的科技和思维并不发达,单靠记录揣测对于研究人类进化史来说局限很大,有了化石就能够通过现在的高科技手段分析和推断,能够准确的研究到生物的最原始层面。这种研究结果对于人类来说,能够帮助我们在将来的发展进程中取得更多有助于人类进化的研究探索。

    (节选自《科技周刊》)

    材料三

    ①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②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③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④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⑤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⑥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节选自《化石吟》)

    1. 探究材料一、材料二,说说研究化石有哪些意义?

     

    1. 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什么?

     

    19. 比较分析材料一、材料三的不同,完成下表。

    材料

    表达方式

    语言特点

    材料一

     

     

    材料三

    抒情

     

     

    20.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将要举行化石展览,有两个化石还需配上一段文字。请你任选一幅化石图片,为它写一段不超过30字的文字。

    【答案】17. 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帮助我们探索人类进化的历程,以及各种生物演变的历史。   

    18. 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三叶虫化石、高大树木的化石等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特点。   

    19.

    材料

    表达方式

    语言特点

    材料一

    说明

    平实、准确、严谨

    材料三

    抒情

    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20. 得分要点:介绍图片内容,用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或抒情性语言介绍化石,语言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试卷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 创新综合运用(答案与解释版)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查漏补缺纠错(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非连续文本阅读之 创新综合运用(答案与解释版)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查漏补缺纠错(全国通用),共14页。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4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24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3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建言献策--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3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建言献策--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3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建言献策--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2docx、专题23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建言献策--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24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创新综合运用-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