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1课《老王》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466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1课《老王》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0466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1课《老王》教案
展开《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细读文本,体会老王与作者的“不幸”与“幸运”的人生样态。2.通过抓关键词句,探寻老王“三送”与杨绛“三给”之至善。3.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感悟作者“愧怍”中蕴藏的高尚人格。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聚焦“三送”,渐进理解老王之“至善”。难点: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感悟作者“愧怍”中蕴藏的高尚人格。教学方法:熟读细品·师生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杨绛的图片:同学们,当你看到图片上的这位老人,你会想到用什么词来形容她?(和蔼可亲、慈眉善目、平易近人)图上的这位老人叫杨绛,俗话说“相由心生”,那么,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观视频)通过刚才的这段视频,我们知道这是一位才华横溢、品格高尚的老人,所以她被人们尊称为杨绛先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她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老王》。 二、整体感知1.解读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读题目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从本文的标题,你能读到哪些信息?作者为什么以“老王”为题?(A.“老王”是文章的主人公;B.本文正是围绕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展开,写了我们之间发生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个命运悲苦却新的善良的人;C.从“老王”这一名称我们还能感觉到主人公老王应该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小人物。)2.师:是的,老王就是一位生活在作者身边,身份卑微,命运悲苦的小人物,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促使作者为老王撰文的呢?文中有一个词揭示了作者写作此文时的感情?你知道是哪个词吗?(愧怍)她出现在哪句话中?出示: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齐读)这是文章的中心句、点睛之笔。“愧怍”是什么意思?“幸运的人”指谁?“不幸者”指谁?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三个词展开对课文的学习。三、文本解读,品读“不幸”和“幸运”1.体会“不幸者”的“不幸”(1)不幸的老王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幸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第1-4自然段,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一找老王的不幸。交流:我从 读出了老王的不幸,他的不幸在于 。(2)随机引导品读: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3)小结老王的不幸:生活艰难、身体残疾、精神孤苦朗读关键句子,体会老王的“苦”。2.体会“幸运的人”的幸运:(1)作者说她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她真的很幸运吗?出示时代背景。幸运吗?不幸!谁能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不幸。(经历了漫长的苦痛的折磨——这是作者的不幸,更是时代的不幸)师:可是,和老王比起来,她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你觉得她的“幸运”体现在哪儿呢?(有许多真诚帮助她、关心她的人,比如老王就是其中一个)(2)默读第5-16自然段,想一想:老王为作者做了哪几件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王?送冰块;送作者的丈夫去医院;送作者鸡蛋和香油看到了一个老实厚道、善良仁义、对作者真诚友好的老王。师:这三件事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3)品读重点段落。杨绛的文章语言看似平淡朴实,却有着巨大的表现力,品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哪个词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弦?你从中读出了什么?PPT出示第8自然段赏析: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读出老王的身体很差,已是将死之人;同时我们也可以读出老王对我们一家的深情厚谊。他的外表的“苦”与内心的“善”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反差。(板书“善”)3.理解“愧怍”。(1)老王在临终前还想到给我送鸡蛋和香油,还记挂着我,哪我们一家对他又如何呢?A.我常坐老王的三轮。(给他生意)B.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给他鱼肝油)C.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给他钱)D.我一定要给他钱。E.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2)从这“三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一家对老王也是非常友善的,也很关心他、照顾他。可是作者为什么还感到愧怍呢?前后左右的同学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因为老王给作者的是一份真挚的情,而作者给予老王的多是物质上的帮助,且多次用钱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作者觉得自己关心他远远不够,未与他深入交流沟通,未请他到家里喝过一杯茶、吃过一顿饭,更没有给过他家人般的关爱。◎品读:等到听不到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3)升华主题给予了别人帮助,却还不断地反省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并为此感到愧怍!你们觉得杨绛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善)所以文章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们也可以说:那是一个善良人对一个善良人的愧怍。四、拓展表达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像老王一样不幸的人,许多年后,杨绛先生写《老王》这篇散文,既是为了表达对他的一份感激与怀念,更是为了呼吁人们向苦难者伸出援助之手!播放图片拓展表达:说说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