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第1页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第2页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第3页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第4页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第5页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第6页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第7页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第8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安徽专用化学一轮考点知识梳理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浓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二氧化碳,熟石灰,有蓝色沉淀生成,实验探究,加热时稀盐,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隔绝空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考 点酸、碱的性质及用途(必考)典例 如图是碱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同学们选取四种碱来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        反应。 (3)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四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除了氢氧化钠外还有什么?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和实验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NaOH;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    ; 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
    【反思与评价】Ⅰ.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为____。 Ⅱ.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排放。
    【解析】(1)稀NaOH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说明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实验三发生的反应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4)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滤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故滤液一定显碱性。【作出猜想】若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氢氧化钠;若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碳酸钠、氢氧化钠;若氢氧化钡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钡、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溶质为氢氧化钠,故实验操作b的实验现象为无明显现象。【反思与评价】可加入稀硫酸,因为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能观察到有气泡(CO2)产生;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BaSO4)产生,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可得出猜想一正确。
    【答案】(1)红(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3)3HCl+Al(OH)3 AlCl3+3H2O(4)碱性【作出猜想】Na2CO3【实验探究】无明显现象【反思与评价】稀硫酸
    (2022·合肥瑶海区二模)酸的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某小组以“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以下项目式学习。【任务一】酸的物理性质(1)测定加热后稀盐酸的浓度变化。小组同学将等量且初始浓度相同的稀盐酸一份加热5分钟,一份不加热,用它们中和等量氢氧化钠,发现未加热的稀盐酸用量大,则加热后稀盐酸浓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可能是  _  。 
    酸里水的蒸发速度比氯化氢气体的蒸发速度快(合理即可) 
    小组同学将月季花提取液滴入装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中,现象为   。 
    【任务二】酸的化学性质(2)与指示剂作用。向月季花提取液中分别滴入以下常见溶液,颜色变化如下表: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3)与活泼金属作用。小组同学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ρ铁>ρ铝),这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直到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体产生,将两球移出烧杯(悬挂球的线无损),发现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那么,一定空心的球是   (填“铁球”或“铝球”);写出M端浸没在烧杯里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后取出的杠杆,   (填“M”或“N”)端下沉。 
     Fe+H2SO4===FeSO4+H2↑ 
    [附加题](4)与盐的作用。【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①当稀盐酸过量时,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②当稀盐酸不足时,产物是氯化钠和碳酸氢钠。
    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一、二(如图)探究稀盐酸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根据图示,实验一试管中的现象是   ;实验二试管中的现象是   。 请写出实验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Cl+Na2CO3===NaHCO3+NaCl 
    命题点 酸、碱的性质及用途1.(2020·安徽第12题)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2.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1)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要求注明条件)。 
     N2 +3H2===2NH3  
    (2)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向上述集气瓶中的滤纸上滴入少量水  
     滤纸变红,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3)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水受热分解,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导致氨水浓度降低 
    3.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出1条即可)。 
      仪器中含有酸性物质(或从试剂用量、温度等角度考虑,合理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  

    相关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刺激性,HCl,干燥剂,CH3COOH,纸上显出黑色字迹,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腐蚀或脱水,盐+氢气,盐+水,NaCl+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练习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产生气泡的快慢程度,稀硫酸,BaSO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第1课时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刺激性,HCl,干燥剂,CH3COOH,纸上显出黑色字迹,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腐蚀或脱水,盐+氢气,盐+水,NaCl+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