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第1页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第2页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第3页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第4页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第5页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第6页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第7页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第8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生物全考点精讲课件-- 科学探究

    展开

    中考生物精准复习专题一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类型一:探究实验 1.概念:在不知道实验结论的情况下,用已知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来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其他因素的关系,依据实验现象推测出实验结论的实验方法。 2.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如何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怎样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该如何根据实 (如何设计和开展实验?)验现象得出准确的结论?) 表达和交流中考中常考的探究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4、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5、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6、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7、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8、探究根长长的部位。9、探究光照对黄粉中幼中生活的影响。10、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11、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有哪些?各举例说明。 1.探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1)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从而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对观察对象不做处理,观察其自然状态下的特征) 。举例:用放大镜观察花的结构,用肉眼观察鸟卵的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叶的结构。(2)实验法: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在一定条件下,有目的、有步骤的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只要确立了对照实验的,就是实验法) 。举例: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3)测量法: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速度、温度等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只是单纯地测量一个数据,并没有设立对照实验的,就是测量法) 。举例: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4)调查法: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计划,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实地调查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调查方法(遇到“样方”“抽样调查”“普查”之类的词,即为调查法)。举例:调查校园内的种子植物。1.(2022四川凉山中考)央视春晚节目中的“朱鹮”以其飘逸灵动的舞蹈,静谧梦幻的场景诉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科研人员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鹮,在其栖息地安装摄像机,记录朱鹮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2.(2022烟台中考)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约144350万人,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 D.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AC 一、实验设计题 题型解读:据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所用材料或试剂、仪器或装置、实验步骤等。主要考查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重复实验等。 解题方法:实验设计题的一般要求(2)制订计划把握四个原则①对照原则:在研究某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一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是实验组,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或常态下的是对照组。②单一变量原则:要抓住“变量唯一”的特点,即唯一被改变的量就是实验变量,否则就不能判断实验结果与哪个变量有关。变量的描述用名词,如光照、温度、水、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等,不能描述为有无光照、温度的高低、水分的多少等。③重复原则:样本的数量要多,至少选取 10 个,否则容易出现偶然性。可以采取多组平行或多组重复实验来避免。(4)科学原则:是指实验的原理要符合科学原理,实验结果的预期有科学依据,实验过程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进行探究性实验要设计对照实验。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接受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指不接受变量处理或处于常态下的对象组。例如,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有微生物,则 是实验组, 是对照组。有曲颈的无曲颈的对点练习1.(2022潍坊中考)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B.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C.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对照组为A组D.实验结论是“光照时间能够影响牵牛花花瓣的颜色”A2.[2022·遵义中考]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腮腺炎的常规临床治疗以A药为主,为了研究B药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进行了腮腺炎的临床实验,结果如下表:(1)该实验中,两组实验的人数、A药的用药情况、治疗疗程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 。(2)临床实验中,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组服用B药,乙组不服用B药,目的是起 。(3)如果只选2名腮腺炎患者进行临床实验,是否合理? (“是”或“否”),理由是 。(4)以上临床实验结果说明: 。 变量的唯一对照作用否具有偶然性B药的辅助治疗是有效的补充完善类实验 1.题型解读:据创设的情景,据具体的材料及条件,要求对已有的实验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主要有补充实验假设、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或 结论等。 2.解题方法:要紧扣题意,仔细结合上下文进行补充。(2)补充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就是确定实验目的。而实验目的一般在题干中“验证……”“证明……”“探究……”“为了……”等后面的内容。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具体格式为“……吗?”(3)补充作出的假设:假设是根据生活经验或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问题以陈述句的形式呈现,句末用句号。(4)补充实验步骤: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可重复原则。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法:一般来说,当存在空白对照组时,空白组即为对照组。没有空白对照组时,提供全部自然状态条件的组为对照组;缺少某一人为造成的条件的组为实验组。例如:种子萌发实验,同时提供水分、空气和适宜温度的一组为对照组,缺少其中某一条件的为实验组。(5)预测实验结果: 探究性的实验结果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①变量和所作假设正相关;②变量和所作假设负相关;③变量和所作假设无关。有作出假设或探究问题的,结论是根据结果对假设或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1.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问题。提升训练(1)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该组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2)若要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组进行对照。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 。(3)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 。(4)如果要测定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可让种子处在与表中 组相同的环境中;该组种子的发芽率为 。(5)大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种子结构中的 。最终发育成新植株的是大豆种子的 。种子萌发需要水吗?水种子萌发需要水②组与④ 种子萌发与光无关缺少充足的空气_② 90%子叶胚 四 实验评价类与修订(实验分析题) 题型解读:围绕实验目的对设计好的实验,对实验设计中存在某些不足(变量设计、结果检测不合理),能找出错误的地方并给予纠正,并说明原因或进一步修订原方案。常以生物学中一些经典实验或学生实验为基础来设计。 解题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先找出(“五看法”)错误,再 改错。方案评价①实验方案是否针对想要探究的问题。②实验方案设计是否符合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看实验中所要研究的因素是否是唯一变量,其他无关变量是否保持一致。③实验步骤是否合理科学,取样是否存在偶然性:看实验设计是否符合实验原理,取样时是否随机抽样,是否有重复实验等。提升训练[2021·威海中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人类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背后都有着科学方法的影子。科赫法则是 1890 年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首先提出,后经其他人补充完善而形成的。科赫法则规定,确定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需要经过以下4个完整的步骤:①所检测的每一患者体内都有相同的微生物,而健康人体内没有发现这种微生物;②从患者体内分离出这种微生物;③用分离出的微生物给健康人接种,健康人会患同样的疾病;④从步骤③的患者体内能再次分离出这种微生物。(1)科赫法则所展现的其实是一个“科学推测”过程,科学推测首先需要一定的 作为基础。(2)科学推测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请分析,若得到了步骤①的检测结果,能否确定地认为所检测到的微生物就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 。(3)如果将步骤③设计成对照实验,用以探究“步骤②分离出的微生物是该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吗?”的问题,则该实验的变量是 。 (4)在锁定新冠肺炎病原体的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将“从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到“正常的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培养物”上,模拟该病毒侵染人体的过程,并在 96 小时后观察到细胞被侵染。这研究过程对应的是科赫法则步骤 。 证据 不能步骤②中分离出的微生物 ③考查类型二:观察实验观察实验是指通过感官,借助观察工具(主要是显微镜)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的实验,是对被推断的。经验知识的再现。观察方法:一、观察实验的顺序一般是由外到内、由在到右、山上到下。二、对干扰颜色要进行脱色处理或者对材料中观察对象进行染色,以达到观察对象与背景颜色不同,易于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应该薄而透明。三、、观察实验的结论常是对事实进行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或兼而有之。四、是思考图中相关结构的联系,在观察清楚图示结构以后,还要思考各结构间的联系,从联系中寻找教材概念。课本中的观察实验还有:观察蚯蚓、观察鸟卵的结构、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等实验。【解题要点】读:细读资料或所给实验,再联系教材实验。思:思考实验所要揭示的生物学原理或者概念。联:联系和结合考题作答。.[2020·南通中考]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蚕豆叶下表皮,请据图回答问题。(1)表皮细胞结构中,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 ,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2)[③]是 细胞,该细胞中的 叶绿体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④]是 ,它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 的“门户”。①细胞壁②细胞核保卫气孔气体交换验证实验是指在已知实验原理、现象和结论的前提下,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因此结果、结论是已知的、唯一的,故不存在假设问题;结果即由所学知识或实验原理推出的现象,结论即实验目的。如“验证 CO,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实验结果是对照组叶片遇碘变蓝,实验组遇碘不变蓝,结论为 CO₂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考查类型三:验证实验模拟实验是指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通过模拟实验,考查学生对生物的结构、功能、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的理解及综合分析的能力。课本中的模拟实验:模拟膈肌运动、米勒的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实验、模拟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保护鱼的形成过程、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考查类型四:模拟实验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