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湖南湘潭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可用于去除甲醛(CH2O)的方法,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D.甲醛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用作燃料 B.石墨用作电极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活字印刷 B.海水晒盐 C.彩陶烧制 D.机杼织布
4.(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X、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40 | 12 | 1 | 10 |
反应后质量/g | 12 | 6 | 待测 | 44 |
A.W可能是单质 B.反应中X、W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3:11
C.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5.(2021·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取一定质量的Fe(OH)3固体加热至550℃完全分解为Fe2O3和H2O,温度提高到1400°C时,Fe2O3继续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5.4克,再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质量增加0.8克(产生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则所得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A.FeO B.Fe3O4 C.Fe4O5 D.Fe5O7
6.(2021·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 | 10 | 27 | 4 |
反应后质量/g | 1 | a | 0 | 23 |
A.a的值是8 B.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过程中乙、丁的质量比是5:2
7.(2021·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蕴含许多化学原理,其反应之一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CaCO3 B.Ca(OH)2 C.CaO D.CaH2
8.(2021·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钢铁冶炼 D.粮食酿酒
9.(2021·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根据如下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g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10.(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铜丝弯曲
C.湖水结冰 D.酒精燃烧
11.(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某pH=1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Ba2+、NO、X,则X可能是
A.Cu2+ B.Cl- C.H+ D.SO
12.(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甲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13.(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A.SO2 B.H2S C.CO D.H2
二、简答题
14.(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金,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下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①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③反应区中,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中体现了碳的____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④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
三、流程题
15.(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湘潭市各学校开展全域喷洒低浓度“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次氯酸钠),模拟制备“84”消毒液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俗称烧碱,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步骤I中主要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3)步骤Ⅱ中,通常用碳酸钠来除去滤液中的氯化钙杂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该反应属于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不能加入NaCl的原因是______。
四、实验题
16.(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请回答问题:
(1)如图一,观察到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a、b、c三层,其中温度最高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2)如图二,取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快速倒转烧杯,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一定有H2O和______(填化学式)。
(3)如果用一个大烧杯扣住蜡烛(如图三),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燃烧需要____。
(4)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组成(如图四),往装置中先通入一段时间干燥的氮气,再将6.4g样品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样品无剩余)依次通过装置A、B、C、D(装置中涉及的每步反应均反应完全),结果发现装置A增重7.2g,装置C增重8.8g。试分析:
①装置A中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
②装置B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由此可知,该有机物化学式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五、计算题
17.(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取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65.8g于烧杯中,向其中缓慢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其中滤液的质量为360g。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
(2)原混合溶液中,MgCl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下同)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至0.1%)
参考答案:
1.C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能再分,符合题意;
D、甲醛由甲醛分子构成,每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详解】A、酒精用作燃料是因为酒精能燃烧,可溶性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石墨能导电故石墨用作电极,能导电是石墨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3.C
【详解】A、活字印刷,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彩陶烧制,发生了燃烧,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机杼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4.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X减少了28g,则X是反应物反应的质量是28g,Y减少了6g,Y是反应物反应的质量是6g,W增加了34g,说明W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34g,根据X与Y反应的质量和是,等于生成的W的质量,则Z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改变,Z可能与反应无关,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据此解题。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W是由X和Y反应生成的,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W一定不是单质,选项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反应中X、W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选项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Z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改变,Z可能与反应无关,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错误;
D、根据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设X和Y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b,则
故化学方程式可能为,选项正确;
答案为:D。
5.C
【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增加质量就是生成水的质量5.4g,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水中氢元素质量等于氢氧化铁中氢元素质量,则氢氧化铁的质量为;氢氧化铁中铁、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为、;氢氧化铁分解失去氧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氧元素质量和被铜网反应的氧元素质量之和,质量为;则得到复杂的铁的氧化物中铁、氧元素质量分别为11.2g、9.6g-5.6g=4g,设化学式为FexOy:
即化学式为Fe4O5。
故选C。
6.C
【分析】本题考查计算。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丙从27g变成0g,是反应物,丁从4g增加到23g,是生成物,由于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所以推算出乙的质量应该是27g-19g=8g,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A、因为生成乙的质量为8g,所以a应该是8+10=18,故A不符合题意;
B、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反应中乙生成了8g,丁生成了19g,所以质量比为8:19,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即可。
7.A
【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碳原子为1个,氢原子为2个,氧原子为3个,反应后钙原子为1个,氢原子为2个,碳原子为2个,氧原子为6个,所以左侧少了1个钙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所以化学式为CaCO3,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数清楚原子的个数即可。
8.A
【详解】A、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钢铁冶炼生成铁,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D、粮食酿酒生成酒精,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A。
9.A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A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B错误。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化学方程式2C2H6+7O24CO2+6H2O,故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2:7,C错误。
D、反应前氧气为单质,氧元素0价,反应后氧元素-2价,化合价改变,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汽油挥发,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铜丝弯曲,只是铜丝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湖水结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分析】pH=12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详解】A、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铜离子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
B、Na+、Ba2+、NO、Cl-、OH-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C、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分析】根据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A、根据分析,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必须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丙的化学式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故选D。
13.A
【详解】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4个,氢原子都是12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8个,反应后应该是18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故选:A。
14.(1)单质
(2) Fe+CuSO4=FeSO4+Cu 置换
(3)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CO2
还原性 防止锌与氧气在温度较高时反应生成氧化锌
【详解】(1)金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2)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是置换反应。
(3)①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越充分。所以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另一种氧化物为二氧化碳,化学式CO2。
③反应物是氧化锌和碳,生成物是锌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碳得到氧,体现了还原性。
④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则冷却后取出是避免发生反应,“毁罐”取锌,锌会与空气接触。则可能原因是防止锌与氧气在温度较高时反应生成氧化锌。
15. H2 NaOH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复分解 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电时,氯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不只是电解水,且生成的氯气有毒
【详解】(1)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A是氢气,化学式为:H2;B俗称烧碱,故B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由图可知,步骤I实现了固液分离,故其主要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3)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由图可知,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不只是电解水,且生成的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不安全,因此,不能加入氯化钠。
16. a 水雾 CO2 氧气 吸水性 2NaOH+CO2=Na2CO3+H2O 1:1
【分析】根据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石蜡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燃烧的条件;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1)蜡烛火焰分为a、b、c三层,对应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燃烧最充分,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会观察到在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快速倒转烧杯,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二氧化碳;
(3)如图三,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是因为耗尽了氧气,这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4)①装置A中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②装置B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③装置C中的反应是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④装置A增重7.2g,浓硫酸吸收水,即反应生成水的质量7.2g,其中氢元素质量:;
装置C增重8.8g,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8.8g,其中碳元素质量:;
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6.4g-2.4g-0.8g=3.2g,则该有机物化学式中碳、氧质量比是:2.4g:3.2g =3:4,则该有机物化学式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7.(1)5.8g;(2)9.5g;(3)6.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65.8g+200g-360g=5.8g;
(2)设氯化镁的质量是x,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x=9.5g
y=8g
z=11.7g
(3)与稀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g×8%-8g=8g
设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m
m=11.7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5.8克;
(2)原混合溶液中,MgCl2的质量是9.5g;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
湖南株洲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湖南株洲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长沙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湖南长沙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永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湖南永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