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武汉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展开
湖北省武汉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单选题1.(2020·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B.pH<7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C.焚烧含氯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D.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会影响环境2.(2020·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这三种关系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A.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C.盐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交叉关系3.(2020·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2个氮原子表示为2NB.氯化钠的化学式为CINaC.氧气中O为-2价D.S2-的结构示意图为4.(2020·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涉及的物质及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其中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下图中“一”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一步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可以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若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则甲不可能是单质或氧化物C.戊可以是碱,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丁→戊的反应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5.(2020·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五氧化二磷B.铜C.稀盐酸D.高锰酸钾6.(2021·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油锅着火最好用水浇灭C.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 D.棕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7.(2021·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H表示2个氢分子 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8.(2021·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相关物质的分子模型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物质甲乙丙丁分子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体现了甲的氧化性 B.上表中涉及两种含氧化合物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73:36 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9.(2022·湖北武汉·中考真题)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数目保持不变B.体现了氢气的还原性C.生成物中氮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D.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1510.(2022·湖北武汉·中考真题)碳酸氢钠(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中的阳离子为Na+2 B.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NaHCO3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二、流程题11.(2022·湖北武汉·中考真题)某化工厂以废金属(主要成分为Fe和Cu,表面有少量油污)为原料回收海绵铜,并制备氯化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aNO2易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在“氧化”中起催化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回答问题:(1)废金属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洗涤”的目的是去除废金属表面的油污,试剂X最好选用______(填标号)。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钠溶液(3)“酸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滤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5)向“滤渣乙”中加入适量盐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物质受热膨胀,是受热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的缘故,故错误;B、pH<7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错误;C、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D、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污染水域,故错误。故选C。2.D【详解】A、金属材料分为纯金属和合金,金属材料与合金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正确;C、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盐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说法正确;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A【详解】A、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个氮原子表示为2N,选项正确; B、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通常,显正价的元素写在左边,“先读后写”,选项错误; 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氧气中O为0价 ,选项错误;D、硫原子中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第1层排2个电子,第2层排8个电子,第3层排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S2-的结构示意图为,选项错误。故选A。4.A【分析】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液态氧化物应为水,气态氧化物可以为二氧化碳,固态氧化物可以为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氧化钙都可以和水反应且都可以生成水,故丙为水,乙可以为二氧化碳,丁为氧化钙,戊为氢氧化钙,则甲为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氧气,酒精等。【详解】A、甲可以是碳酸氢盐,比如碳酸氢钠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正确。B、若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由分析可知乙为二氧化碳丙为水,甲为氧气时,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错。C、由分析可知,戊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C错。D、由分析可知,丁为氧化钙,戊为氢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丁→戊的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D错。故选:A。5.B【详解】A、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选项错误;B、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选项正确;C、稀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是由锰、钾、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选B。6.B【详解】A、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B、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符合题意;C、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D、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详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铵根离子是阳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铵根离子表示为:,不符合题意;C、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故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符合题意;D、铝元素是13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铝离子是铝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故其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核内质子数为13,故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不符合题意。故选C。8.A【分析】由题意知,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即氧气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4HCl2Cl2+2H2O;【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氧气提供氧,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选项说法正确;B、甲(O2)属于单质,乙(HCl)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含氧化合物,丙(Cl2)属于单质,丁(H2O)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含氧化合物,选项说法不正确;C、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35.5×4):(18×2) =71:18,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反应中有氧气参与反应,并有氯气生成,所以氧元素、氯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而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反应前后都为+1价,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关键是能够根据小球所代表的原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分析即可。9.A【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数为6,反应后的分子数目为5,则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氮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中氢气得到氧元素被氧化成水,表现了氢气的还原性,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反应后生成的氮分子的数目为1,水分子的数目为2,即生成物中氮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正确;D、由图可知,反应前氢分子的数目为4,反应后氢分子的数目为2,即参加反应的氢分子的数目为2,参加反应的一氧化氮的分子数目为2,则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2×2):(30×2)=1:15,选项正确,故选A。10.D【详解】A、NaHCO3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符号为N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设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H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1)+(+1)+x+(-2)×3=0,解得x=+4,即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应该等于核外电子数,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其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NaHCO3中Na为金属元素,H、C、O为非金属元素,故NaHCO3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1.(1)混合物(2)B(3)Fe+2HCl=FeCl2+H2↑(4)NaNO2、NaCl(填化学名称得分)(5)红褐色固体逐渐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解析】(1)由题文可知,废金属的主要成分为Fe和Cu,表面有少量油污,则废金属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A、油污不溶于水,不能用水除油污,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能够与油污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可溶性物质,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油污,选项正确;C、油污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变化,也不溶于稀硫酸,选项错误;D、氯化钠不与油污反应,油污不溶于氯化钠溶液,选项错误,故填B。(3)废金属的主要成分为Fe和Cu,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铁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2HCl=FeCl2+H2↑。(4)酸浸后溶液中含有氯化亚铁和过量的稀盐酸,氧化中,在亚硝酸钠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氯化亚铁、稀盐酸和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沉铁过程中,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亚硝酸钠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后化学性质与质量不变,则“滤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故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5)由(4)可知,滤渣乙是氢氧化铁沉淀,加入适量稀盐酸后,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实验中观察到红褐色固体逐渐溶解,得到黄色溶液,故填红褐色固体逐渐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