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03卷】(练习)-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03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
第Ⅰ卷(选择题 共47分)
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022·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我国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将“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对接,它的加入后将标志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的基本构型完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时3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对接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考系,“梦天实验舱”是运动的
C.“梦天实验舱”在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过程,控制人员将它们视为质点
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周期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
【答案】D
【详解】A.“15时37分”指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
B.对接后,以“天和核心舱”为参考系,“梦天实验舱”是静止的,选项B错误;
C.“梦天实验舱”在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过程,两个舱的大小不能忽略,即控制人员不可将它们视为质点,选项C错误;
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周期时,空间站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选项D正确。
故选D。
2.(2022·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高一期中)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D.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小球且处于静止状态,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
【答案】C
【详解】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但是风筝受到的重力不变,选项A错误;
B.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只能说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选项B错误;
C.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选项C正确;
D.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小球且处于静止状态,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选项D错误。
故选C。
3.(2022·湖南·雅礼中学高一期中)试卷读卡器的原理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搓纸轮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答题卡与答题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答题卡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每张答题卡的质量为,正常情况下,读卡器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答题卡”。搓纸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第一张答题卡向右运动,下列是说法正确的是( )
A.后一张答题卡受到前一张答题卡的摩擦力向左
B.第5张纸与第6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C.最后一张答题卡受到摩擦片的摩擦力为零
D.
【答案】B
【详解】A.前一张答题卡相对后一张答题卡向右运动,后一张答题卡相对前一张答题卡向左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则后一张答题卡受到前一张答题卡的摩擦力向右,故A错误;
B.当第1张答题卡向右运动时,第1张答题卡对第2张答题卡的压力为,则1、2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此时下面的答题卡均处于静止状态,对第2~5张答题卡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第6张答题卡对第5张答题卡的静摩擦力与第1张答题卡对第2张答题卡的滑动摩擦力平衡,大小为,故B正确;
C.搓纸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答题卡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最后一张答题卡相对摩擦片向右运动的趋势,则其受到摩擦片的摩擦力向左,故C错误;
D.对第1张答题卡受力分析,第1张答题卡能向右运动,需满足
则。为了保证“每次只进一张答题卡”,当最后还剩余两张答题卡时,倒数第二张答题卡向右运动时最底部的答题卡不能动。对最底部的答题卡受力分析,则有
正常情况下,则。当剩最后一张答题卡时,需满足
则,故,D错误。
故D错误。故选B。
4.(2022·江苏苏州·高一阶段练习)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会用到急动度的概念。急动度j是加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它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则该物体在( )
A.t=0.5s时加速度是1.5m/s2
B.t=2s时和t=4s时急动度等大反向
C.3s~5s内做加速运动
D.0~5s内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答案】A
【详解】A.由图可知,t=0.5s时加速度是1.5m/s2,故A正确;
B.a﹣t图像的斜率表示急动度,t=2s时和t=4s时,图像的斜率相同,故急动度相同,即急动度等大同向,故B错误;
CD.根据知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量,则知0~5s内速度变化量始终为正值,而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故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因此3s~5s内速度为正值,而3s~5s内加速度为负值,与速度方向相反,因此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D错误。
故选A。
5.(2022·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级中学模拟预测)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加速度越来越小,物体B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B.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C.在t=6.5s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D.两物体在0~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C
【详解】A.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A的加速度不变,B的加速度越来越大,A错误;
B.图像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像可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先越来越大,在越来越小,最后越来越大,B错误;
C.v-t图像的交点表示速度相等,t=6.5s时两图像相交,故可得在t=6.5s时,两物体速度相同,C正确;
D.图像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0~10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则A物体的平均速度比B物体的平均速度大,D错误。
故选C。
6.(2022·湖北·浠水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某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释放到落地的轨迹AE刚好被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B.物体通过每一段的速度增量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其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vB
D.物体从A到B的时间是从B到C的时间的两倍
【答案】C
【详解】A.依题意,根据
解得
故A错误;
BD.依题意,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可知物体从A到B的时间是从B到C的时间
根据
显然物体通过每一段的时间不相等,所以速度增量不相等,故BD错误;
C.根据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规律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间时刻B点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
故选C。
7.(2022·四川凉山·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
B.若两个分力F1与F2的夹角不变且F1不变,适当增大F2,则其合力F不一定增大
C.若两个分力F1与F2大小一定,则合力F的大小随F1、F2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D.若合力F确定,一个分力F1方向确定,则F1变大,F2一定变小
【答案】B
【详解】A.合力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或等于分力,选项A错误;
B.若两个分力F1与F2的夹角不变且F1不变,适当增大F2,则其合力F不一定增大;例如F1=4N,F2=1N两力夹角为180°,若F1不变,将F2增加到2N时,合力由3N减小为2N,选项B正确;
C.若两个分力F1与F2大小一定,则合力F的大小随F1、F2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选项C错误;
D.若合力F确定,一个分力F1方向确定,则F1变大,F2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如下图所示,故D错误;
故选B。
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37°,当载人车厢沿钢索运动时,车厢里质量为m的人对厢底的压力为其重量的1.25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载人车厢一定沿斜索道向上运动
B.人对厢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是
D.车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mg
【答案】D
【详解】A.因为人对车厢的压力大于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所以载人车厢可能沿斜索道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能沿斜索道向下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CD.由A分析知,车厢加速度沿索道斜向上.将a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对重物受力分析如图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由几何关系
解得车厢的加速度
车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水平向右,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厢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BC错误,D正确.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9.(2022·贵州·凯里一中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小球a、b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45°,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形变量不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BD
【详解】根据题意,以小球a、b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F在几个方向时整体的受力图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与FT的合力与整体重力2mg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力的合成图可知,当F与绳子Oa垂直时,F有最小值,即图中2位置,F的最小值为
根据胡克定律有Fmin= kxmin
解得
即弹簧的形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BD。
10.(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阶段练习)从固定斜面上的点每隔由静止释放一个同样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拍下小球在斜面滚动的照片,如图所示,测得小球相邻位置间的距离,。已知点距离斜面底端的长度为,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已知)( )
A.小球在点的速度为
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C.斜面上最多有6个小球在滚动
D.该照片是距位于位置的小球释放后拍摄的
【答案】AC
【详解】AB.根据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定值,即
点位置速度等于之间的平均速度,即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可知
故A正确,B错误;
C.设每个小球从释放到运动至底端的时间为,则
代入数据得
根据
则,斜面最多有6个球在滚动。故C正确;
D.根据
代入之前解析数据得
故该照片是距位于位置的小球释放后拍摄的。故D错误。
故选AC。
11.(2022·湖南·汉寿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传送带的最左端滑上传送带。取向右为正方向,以地面为参考系,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 )
A.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若物块在传送带上能留下划痕,长度为4.5 m
D.若物块在传送带上能留下划痕,长度为5.5 m
【答案】BC
【详解】AB.物块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受到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有m/s2
则动摩擦因数为0.1,故A错误、B正确;
CD.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前2 s内物块与传送带相向运动,所以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为传送带位移x1与物块位移x2之和,第3 s内相对位移为传送带位移x1′与物块位移x2′之差,故划痕长度为
Δx=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3分)
三、实验题(共15分,第12题6分,第13题9分)
12.(2022·山东烟台·高一期中)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的实验中,第一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弹簧两端各系一轻细的绳套,利用一个绳套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的绳套用来悬挂钩码,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钩码静止时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再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并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测量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弹力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的总长度 | 13.00 | 15.05 | 17.10 | 19.00 | 21.00 | 23.00 |
弹簧伸长的长度 | 0 | 2.05 | 4.10 | 6.00 | 8.00 | 10.00 |
(1)在图乙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出了其中5次测量的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的长度对应的数据点,请把第4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点描绘出来,并作出图线________;
(2)根据(1)所得的图线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第二小组同学将同一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完成实验,他们得到的图线用虚线表示(实线为第一组同学实验所得),如图所示的图线最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字母)。
A. B. C. D.
【答案】 25.0 C
【详解】(1)[1]根据题意,把表格中第4次测量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绘出来,并作出图线,如图所示
(2)[2]根据题意,由胡克定律可得
结合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3)[3]弹簧竖直悬挂时,弹簧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要伸长,即竖直悬挂时弹簧的原长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所测原长要长,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劲度系数相同,两图像平行。
故选C。
13.(2022·广东·饶平县第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请思考并完成相关内容:
(1)实验时平衡摩擦力操作如下:将小车静止放在水平长木板右端,连接已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且取下砝码和砝码盘,调整长木板右端的高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轻拨小车,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_______的点,说明小车已经平衡摩擦力;
(2)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薇同学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得到了如图丙中①所示的a-F图线,主要原因是______;
(4)小丹同学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砝码重力F(忘记测量砝码盘的质量,但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关系, 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______(填“①”“②”或“③”)。
【答案】 点距均匀 1.6 3.2 未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 ③
【详解】(1)[1]轻拨小车,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距均匀的点,说明此时小车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已经平衡摩擦力。
(2)[2]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3]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3)[4] 图丙中①所示的a-F图线存在横截距,说明F要达到一定大小后小车才能具有加速度,即小车仍受到摩擦力作用,主要原因是未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
(4)[5]忘记测量砝码盘的质量(设为m),但其他操作均正确,则a与F的实际关系满足
则所作a-F图像应存在纵截距,即图丙中的③。
四、解答题(共38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6分)
14.(2022·山西·晋城市第一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质量为M=9kg的半球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在半球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小物块与一轻弹簧连接,弹簧的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已知小物块和半球面球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45°,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0N/m,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45°。若小物块与半球面之间刚好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弹簧的伸长量;
(2)地面对半球面支持力的大小;
(3)半球面对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1);(2)100N;(3)10N,方向水平向右
【详解】(1)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可知支持力FN1、弹簧的拉力FT和重力G三力平衡,如图所示
由对称性可得
设弹簧伸长量为Δx,则FT=kΔx
解得
(2)设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FN和Ff,对小物块和半球面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到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
根据平衡条件得FTcosθ+FN=(M+m)g
解得FN=Mg+
(3)由整体在水平方向的平衡条件有
方向水平向左,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半球面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右。
15.(2022·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车沿一条直线公路上不同车道同向运动,为简化问题可将两车视为质点。当甲车刚从收费站开出时(此时),乙车距收费站的距离,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此后,甲车做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刹车做加速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
(2)若某段时间甲乙行驶在同一单行直公路上,甲在前,乙在后,甲乙速度分别为、,甲乙彼此之间的距离为5m。乙车司机发现甲车开始以的加速度匀减速时,立即刹车匀减速运动,若两车都停下来时均未发生撞车事故,乙车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
【答案】(1)8s;(2)1.4m/s2
【详解】(1)乙车停下来的时间为
这段时间内乙车的位移为
这段时间内甲车的位移
因为
所以乙车停下来后甲车再追上乙车,则有
解得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为
(2)设两车恰好不发生撞车事故,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
其中,,,
代入数据解得
所以若两车都停下来时均未发生撞车事故,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
16.(2022·江西·南昌市实验中学高三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0=20kg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0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0=4.5m/s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滑到木板上,小木块最后恰好没有滑出长木板。已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木块刚滑上木板时木块、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木板的长度L;
(3)木板的运动时间及木块运动的位移大小。
【答案】(1)4m/s2,0.5m/s2;(2)2.25m;(3)1.5s,2.625m
【详解】(1)对木块受力分析知木块做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1,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1mg=ma1
代入数据解得a1=4m/s2
对木板受力分析,设木板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μ2(m+m0)g=m0a2
代入数据解得a2=0.5m/s2
(2)设经过时间t1二者共速,则有v0-a1t1=a2t1
解得t1=1s
设共速时的速度大小为v1,则有v1=a2t1
解得v1=0.5m/s
t1时间内木块的位移为x1=t1
解得x1=2.5m
木板的位移为x2=t1
解得x2=0.25m
所以木板的长度为L=x1-x2=2.25m
(3)木块与木板共速后,二者一起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3=μ2g=1m/s2
设再经过时间t2停止,则有v1=a3t2
代入数据解得t2=0.5s
故木块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1.5s
木块运动的总位移为x=x1+t2
解得x=2.625m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综合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01卷】(练习)-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01卷】(练习)-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01卷解析版docx、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01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解析版docx、高一上期末模块综合测试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