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考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讲)原卷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0299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高考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讲)原卷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0299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高考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讲)原卷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40299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高考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讲)原卷版
展开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
【学科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
【课标解读】
1.会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对象、进行数学推理.
2.体会常用逻辑用语在表述数学内容和论证数学结论中的作用,提高交流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备考策略】
1.理解命题的概念.
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4.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5.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
6.能正确地对含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核心知识】
1.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 |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p⇒q且q⇏p |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p⇏q且q⇒p |
p是q的充要条件 | p⇔q |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p⇏q且q⇏p |
4.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命题中的且、或、非叫做逻辑联结词.
(2)命题p且q、p或q、非p的真假判断
p | q | p且q | p或q | 非p |
真 | 真 | 真 | 真 | 假 |
真 | 假 | 假 | 真 | 假 |
假 | 真 | 假 | 真 | 真 |
假 | 假 | 假 | 假 | 真 |
5.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
(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
6.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及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命题名称 | 语言表示 | 符号表示 | 命题的否定 |
全称命题 | 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 ∀x∈M,p(x) | ∃x0∈M,┐p(x0) |
特称命题 | 存在M中的一个x0,使p(x0)成立 | ∃x0∈M,p(x0) | ∀x∈M,┐p(x) |
【特别提醒】
1.若条件p,q以集合的形式出现,即A={x|p(x)},B={x|q(x)},则由A⊆B可得,p是q的充分条件,请写出集合A,B的其他关系对应的条件p,q的关系.
提示 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A⊉B,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
例1.(2020·天津卷)设a∈R,则“a>1”是“a2>a”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规律方法】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
(2)集合法:根据使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
(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要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
【举一反三】(2020·北京卷)已知,则“存在使得”是“”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探究】【2019·北京卷】设点A,B,C不共线,则“与的夹角为锐角”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高频考点二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2.(2021·河南洛阳模拟)已知P={x|x2-8x-20≤0},非空集合S={x|1-m≤x≤1+m}.若x∈P是x∈S的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方法技巧】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的关键点
(1)先合理转化条件,常通过有关性质、定理、图象将恒成立问题和有解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等,得到关于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组),再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组)求出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2)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
【变式探究】(2021·山东实验中学模拟)已知条件p:集合P={x|x2-8x-20≤0},条件q:非空集合S={x|1-m≤x≤1+m}.若p是q的必要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高频考点三 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例3.(2021·山东淄博市高三模拟)命题“∃x∈(0,+∞),ln x=x-1”的否定是( )
A.∃x∈(0,+∞),ln x≠x-1
B.∃x(0,+∞),ln x=x-1
C.∀x∈(0,+∞),ln x≠x-1
D.∀x(0,+∞),ln x=x-1
【方法技巧】
(1)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①改写量词:确定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改写;
②否定结论: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命题名称 | 真假 | 判断方法一 | 判断方法二 |
全称命题 | 真 | 所有对象使命题为真 | 否定为假 |
假 | 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为假 | 否定为真 | |
特称命题 | 真 | 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为真 | 否定为假 |
假 | 所有对象使命题为假 | 否定为真 |
【特别提醒】因为命题p与﹁p的真假性相反,因此不管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若其真假不容易正面判断时,可先判断其否定的真假.
【变式探究】(2021·广东广雅中学模拟)已知命题p:∃m∈R,f(x)=2x-mx是增函数,则﹁p为 ( )
A.∃m∈R,f(x)=2x-mx是减函数
B.∀m∈R,f(x)=2x-mx是减函数
C.∃m∈R,f(x)=2x-mx不是增函数
D.∀m∈R,f(x)=2x-mx不是增函数
高频考点四 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判断
例4.(2020·新课标Ⅱ)设有下列四个命题:
p1: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
p2:过空间中任意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p3:若空间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p4: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α,则m⊥l.
则下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①②③④
【举一反三】(2019·高考全国卷Ⅲ)记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命题p:∃(x,y)∈D,2x+y≥9;命题q:∀(x,y)∈D,2x+y≤12.下面给出了四个命题
①p∨q ②﹁p∨q ③p∧﹁q ④﹁p∧﹁q
这四个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编号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规律方法】
1.“p∨q”、“p∧q”、“┐p”形式命题真假的判断关键是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含义的理解,其操作步骤是:(1)明确其构成形式;(2)判断其中命题p,q的真假;(3)确定“p∨q”“p∧q”“┐p”形式命题的真假.
2.p∧q形式是“一假必假,全真才真”,p∨q形式是“一真必真,全假才假”,┐p则是“与p的真假相反”.
【变式探究】(2021·湖南岳阳模拟)下列四个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x∈R,x2≥0 B.∀x∈R,2x-1>0
C.∃x∈R,lg x<1 D.∃x∈R,sin x+cos x=2
高频考点五 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应用
例5.(2021河北衡水调研)已知命题“∀x∈R,ax2+4x+1>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4,+∞) B.(0,4]
C.(-∞,4] D.[0,4)
【规律方法】
1.由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求参数的方法步骤:
(1)求出每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参数的取值范围;
(2)根据每个命题的真假情况,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2.全称命题可转化为恒成立问题.
含量词的命题中参数的取值范围,可根据命题的含义,利用函数的最值解决.
【变式探究】(2021·湖南长沙质检)已知函数f (x)=2ax-a+3.若∃x0∈(-1,1),使得f (x0)=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3)∪(1,+∞) B.(-∞,-3)
C.(-3,1) D.(1,+∞)
【举一反三】(2021·安徽合肥模拟)若命题“∀x∈,1+tan x≤m”的否定是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02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练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练习)(原卷版+解析),共14页。
202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讲义)(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讲义)(原卷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充分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全国版)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讲+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课标全国版)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讲+练)原卷版+解析,文件包含课标全国版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2讲常用逻辑用语练原卷版+解析docx、课标全国版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2讲常用逻辑用语讲原卷版+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