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展开本节课程在本学科中的地位
本节是我们学习当中的一个重要板块,阅读在语文的学习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也是我们需要重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在看阅读题的过程中往往也会经常遇到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究竟有哪些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本节课程学过后我们能够灵活地掌握四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具体方法,并能够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和练习,在对于平时的概括文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针对所学习的方法一定要多加练习。
名句积累: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4.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5.书是知识的宝库。6.读书能开启人的智慧。
准确、简洁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有四种方法:
标题扩充法 段意合并法 要素串联法 句子摘抄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章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读全文。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借助课题,将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 再逐步进行充实,使表达更加完整全面。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补上借箭的起因,周瑜最后的态度
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用“标题扩充法”概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要内容。
提出相关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怎样了呢?
回答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加以完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什么时候冻死在街头呢?
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事。
1.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标题扩充法”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2.要紧扣文题提出相关问题。
方法二: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具体方法:先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给文章分部分---归纳段意---合并段意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深夜, 焦急地等待丈夫捕鱼归来。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桑娜发现邻居西蒙已死,便把两个可怜的孤儿抱回了家,但心中忐忑不安。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主要内容: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丈夫捕鱼归来。当发现邻居西蒙已死,便把两个可怜的孤儿抱回了家,但心中忐忑不安。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
注意: 1、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很详细,只需简练地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 2、串联要素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进行综合整理。
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舍身炸毁了暗堡。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948年5月25日。
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1、直接“抄” 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作为主要内容。如:《伟大的友谊》
主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亲密合作。
2、摘后还需“串一串”
主要内容:猫的性格十分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3、繁琐的中心句要学会“缩。
步骤一:通览全文,确定中心。步骤二:认真分析文章,从词、句、段、写作特点等多方面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概括。 步骤三:检查是否抓住了主要内容。步骤四: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
1.不要太简单:简单到内容都残缺了,就不是文章的“缩影”。
2.不要太啰嗦:主要内容,顾名思义要概括出主要的,不要把可要可不要的话也写上。
扩充成一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文章主要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事。
小声读下面一段话,说说这段话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读文思考:这段话主要讲:(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什么?(中心句、总起句)3.这段话的段意怎样概括?(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4.我们把这样概括段意的方法叫什么方法?(板书:“摘句法”)5.中心句一般在文段中出现在什么位置?(本段中的中心句出现在段首,还有些中心句出现在段中、段末。)
可爱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秀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的祖国领土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粮食、棉花、大豆、花生、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畜牧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欢的大熊猫、金丝猴。 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练习: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针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归纳总结,碰到类似题目则是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对应的答题格式可以参考:1.这篇文章记叙了 …………,赞颂了…………,表达了…………2.这篇文章讲述了………… 告诉了我们一个 ………………的道理。3.这篇课文描述了………… 的故事,刻画了…………,表达了…………
一个冻僵(jiāng)的老战士,倚(yǐ)靠光秃(tū)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sù)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摘自《丰碑》)概括本段话的中心句。中心句在句中:军需处长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摘自《太阳》)概括本段话的中心句。中心句在句子的末尾: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从这三段的段意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中心句本身的语言很精练,很完整,可以直接引用做段意。可也有些中心句,必须经过重新组织语言,才能让段意的表述更加准确、完整。我们刚才练习的段落都有很明显的中心句,因此概括段意也就比较简单。可有些语段的段意就像深埋的宝藏,需要我们仔细去分辨,才能准确的概括出段意。
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有时需要稍加改动。
从几个方面描述,层次清晰的文章
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修改、删除、综合。
题目就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的文章
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并加以完善
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而这些句子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的文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
今天我们共同梳理出了概括文段主要意思的一些常用方法,也知道在表述段意的时候要做到准确、完整、通顺,表述的句子一定要是陈述句。并将这些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阅读练习中了。好的方法会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有趣,更轻松。希望同学们善于在学习中总结好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01讲: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这是一份第01讲: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年真题,技巧点拨,六要素概括法,答题格式,解题思路,疫情初期,段意合并法,我和妈妈,标题拓展法,实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汇编课件专题17 概括文章的主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汇编课件专题17 概括文章的主题 (含答案),共1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汇编课件专题12 文章内容及情节的概括梳理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汇编课件专题12 文章内容及情节的概括梳理 (含答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