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展开
2023届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氧化镁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铜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铜
2.下列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4.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水蒸汽 C.氧气 D.二氧化碳
5.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 B.氧化汞 C.铁 D.高锰酸钾
6.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物质。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氧气浓度不同,实验现象可能不同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7.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内的玻璃柱上添加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 B.高锰酸钾 C.二氧化锰 D.铁丝
8.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不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应选( )
A.木炭 B.铁丝 C.镁条 D.红磷
9.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10.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二、填空题
11.氧气瓶潜水员必备的物品,此时,氧气的作用是 ;木柴燃烧也需要氧气,此时氧气的作用是作 。
1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集气瓶底部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水的原因是: .
13.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中常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分析:
①怎样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你怎样证明这些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 .
②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硫在燃烧匙中的状态是 态,实验完毕,盖上玻璃片,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说明瓶内压强减小了,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温度下降所致,你认为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 .
③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意外发现铁丝在集气瓶中没有燃烧起来,可能的原因是: .(只要回答一种)
14.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硫在空气中燃烧 |
|
|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
|
|
上述反应的共同特征(写出两条即可):① ② .
15.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请你分析该同学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改进后,实验成功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 。
16.在诊所里,小华同学看到老中医把点燃的酒精棉球伸入拔罐中,然后给病人拔罐,用“火罐疗法”为患者治疗,酒精棉球能够被点燃说明它有 性,拔火罐时患者的肌肉被吸起是因为 。
三、综合题
17.下图是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如图 1 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2)用图 2 装置进行铁丝在 O2中燃烧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炸裂的原因是 。
(3)在 II 类反应中,自然界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为 。
(4)从现象上看,I 类反应与 II 类反应最主要的不同是 。
18.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三个反应共同的特点 (写出一条即可)。
(2)甲实验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3)若想检验乙中的生成物,可选择的试剂为 (填名称)。
(4)写出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甲、乙集气瓶中装有氧气,甲、乙带火星的木条均复燃,但甲比乙燃烧更旺,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
(1) ;
(2) 。
四、实验探究题
20.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的铁如果表面有生锈,应用 进行处理,这个变化属于 变化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
(3)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
(4)该实验看不到“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即可)
2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 。把铁丝弄成螺旋状的目的 。
(2)丙中的反应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2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三个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 (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是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请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 。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同。乙中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铜丝在氧气中不能燃烧,但受热时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A、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不能供给呼吸;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有帮助呼吸的性质进行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答】 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氧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4.【答案】C
【解析】【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做食品包装袋内的填充气,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A不符合题意;
B、 水蒸汽会使食物受潮,但不会变质; B不符合题意;
C、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会与食物的成分发生缓慢氧化,使食物变质; 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使食物变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食物会和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氧气进行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产生热量,极易食物变质;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红磷可以和氧气反应,常做白炽灯泡内的除氧剂,来保护钨丝,故A正确;
B、氧化汞与氧气不反应,故B错误;
C、铁在干燥空气中与氧气不反应,故C错误;
D、高锰酸钾不与氧气反应,受热时还容易产生氧气,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査氧气的化学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和甲烷等有机物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同时也说明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据此分析解答.
6.【答案】A
【解析】【解答】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此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因为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符合题意;
B、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物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浓度不同,实验现象可能不同 ,不符合题意;
D、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分析
B、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对产物有影响分析
C、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D、根据促进反应的方法分析
7.【答案】A
【解析】【解答】A、红磷可以和氧气反应,常做白炽灯泡内的除氧剂,来保护钨丝,故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不与氧气反应,受热时还容易产生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与氧气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铁在干燥空气中与氧气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和甲烷等有机物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同时也说明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增加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除去氧气;故此选项错误.
C、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不会增加气体杂质,但是镁条可以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此选项错误.
D、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增加气体杂质;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气体物质.
9.【答案】A
【解析】【分析】A、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起来,说明氧气助燃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体现的是氧气的助燃性
C、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锰元素与部分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解答】A、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起来,说明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故A选项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体现的是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氧气的燃烧,故B不正确
C、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而不是与所有物质反应,故C不正确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锰元素与部分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是对学生物质性质分析的训练
10.【答案】A
【解析】【解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选项中给出的物质的名称进行分析
11.【答案】供给呼吸;助燃剂
【解析】【解答】氧气瓶潜水员必备的物品,此时,氧气的作用是供给呼吸;木柴燃烧也需要氧气,此时氧气的作用是作助燃剂。
【分析】根据氧气可供给呼吸和作助燃剂分析。
12.【答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解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集气瓶中要事先放入少量水,是为了: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所以,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根据铁丝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实验室注意事项就能解答
13.【答案】将适量石灰水倒入木炭燃烧之后的集气瓶,振荡,变浑浊;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固;由于S燃烧产生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住”从而掉不下来;铁丝没有用火柴引燃
【解析】【解答】解:①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将适量石灰水倒入木炭燃烧之后的集气瓶,振荡,变浑浊.②由于S燃烧产生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住”从而掉不下来;③使用的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并且铁丝不能生锈,铁丝也不能太粗,铁丝必须用火柴引燃等等,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故答案为:将适量石灰水倒入木炭燃烧之后的集气瓶,振荡,变浑浊;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固;由于S燃烧产生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住”从而掉不下来;铁丝没有用火柴引燃
【分析】①根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分析;②从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③了解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现象,以及失败的原因有氧气浓度太低、铁丝太粗、表面的锈未除去,再结合题目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4.【答案】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 二氧化硫;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铝+氧气 氧化铝;生成物都是氧化物;都是化合反应(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解答】解: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 二氧化硫;
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铝+氧气 氧化铝;这两个反应的共同特征有: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与氧气反应;③生成物都是氧化物;④反应都放出大量热;⑤条件都是点燃;⑥都是固体与气体的反应等;
故答案为: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硫在空气中燃烧 |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硫+氧气 二氧化硫 |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 铝+氧气 氧化铝 |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都是化合反应(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根据硫、铝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即可;反应的共同特征可以从反应类型、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放热、反应条件、物质的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或铁丝生锈;或伸入铁丝过早或过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坠落物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解析】【解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观察不到燃烧现象,原因可能是铁丝太粗或铁丝 生锈或氧气浓度太低等;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温度很高,直接溅落瓶底会炸裂瓶底,故在瓶底盛少量水或细沙
【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
16.【答案】可燃;燃烧消耗氧气使拔罐内气压减小
【解析】【解答】酒精棉球能够被点燃说明它有可燃性,拔火罐时患者的肌肉被吸起是因为棉球燃烧消耗氧气,使拔罐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患者的肌肉被吸起。
【分析】根据可燃物的概念,大气压原理进行分析。
17.【答案】(1)氧分子O2
(2)3Fe+2O2 Fe3O4;集气瓶底部没有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砂
(3)呼吸作用
(4)Ⅰ类反应发光或有火焰或反应剧烈
【解析】【解答】(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炸裂的原因是集气瓶底部没有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砂,致使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3)自然界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4)从现象上看,I 类反应与 II 类反应最主要的不同是Ⅰ类反应发光或有火焰,反应剧烈,II 类反应一般不易察觉。
【分析】(1)根据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分析
(2)根据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分析
(4)根据反应的现象分析
18.【答案】(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合理即可)
(2)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澄清石灰水
(4)
【解析】【解答】(1)上述反应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与氧气发生反应;都发生了氧化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中都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等;(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空气,但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因此放水的主要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4)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1)根据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4)根据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
19.【答案】(1)氧气有助燃性,支持燃烧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解析】【解答】甲、乙带火星的木条均复燃,说明氧气支持燃烧;
甲瓶正放,乙瓶倒放,甲比乙燃烧更旺,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故答案为:(1)氧气支持燃烧;(2)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20.【答案】(1)用砂纸打磨除锈;物理
(2)增加反应面积
(3)引燃的火柴即将燃尽时
(4)氧气含量低(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选用的铁如果表面有生锈,应用砂纸打磨除锈,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3)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是:待火柴即将燃尽时,此种情形集气瓶内的氧气被火柴消耗最少,实验现象更明显;(4)看不到“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氧气含量低,铁丝无法燃烧。
【分析】(1)根据金属表面的锈要用砂纸打磨及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分析;
(2)根据铁丝 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加反应面积分析;
(3)根据铁丝燃烧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铁丝在纯氧中才能燃烧分析。
21.【答案】(1);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解答】(1)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需要在集气瓶中事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把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由题意可知,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反应物为硫与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开始前应先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的水,用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1)根据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写出化学方程式;
因为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温度较高,集气瓶的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所以应该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或少量细沙,起缓冲作用,防止集气瓶炸裂。
(2)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能溶于水。
22.【答案】(1)点燃;放热;化合;硫+氧气 二氧化硫
(2)P2O5;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解答】(1)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燃烧放出热量,三个实验都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符合多变一,都是化合反应,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 二氧化硫,故填:点燃;放热;化合;硫+氧气 二氧化硫。
(2)乙中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是P2O5;丙中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填:P2O5;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1)根据实验的现象及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2)根据铁丝、磷燃烧的现象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有毒进行分析
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物理性质: 这是一份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这是一份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用途: 这是一份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用途,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