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第三次联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展开浙江省十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地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浙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对本地水库开展调查研究,并拍摄了水库周边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
A. B. C. D.
2. 在此次调查研究过程中,可以( )
A. 用RS确定水库容纳的水量 B. 用BDS模拟水库库容变化
C. 用GIS输出水库库区地形图 D. 用GNSS获取水库表层温度
2022年12月某日清晨,浙江北部某山村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霜,下图为该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3. 该村的霜冻最可能出现的聚落位置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村民发现院子里的大香樟树下没有结霜,其主要原因是( )
①树干高大,阻挡了强劲西北风②枝叶繁茂,遮挡下沉的冷空气
③枝叶阻挡地面辐射向高空扩散④树下逆温现象显着,风力较弱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5. 图示岛屿东侧海域深度较西侧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侧泥沙淤积严重 B. 东侧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C. 西侧沿海多沼泽 D. 东侧处于板块生长边界
6. 甲地植被类型的特征为( )
A. 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 B. 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C. 以松、衫类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D. 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
海洋热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极端高温事件。2020年夏秋季(6-9月),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影响,北部湾海区海洋表面温度较常年异常偏高。读北部湾区域海底等深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问题。
7. 夏初时,与乙处比甲处表层( )
A. 水温较高,盐度较高 B. 水温较低,盐度较高 C. 水温较高,盐度较低 D. 水温较低,盐度较低
8 2020年北部湾海区海洋表面温度较常年异常偏高期间( )
A. 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常年偏强,且位置向西延伸 B. 北部湾区域夏季风较常年势力偏强,降水偏多
C. 北部湾区域台风活动较常年偏多,海气作用强 D. 厄尔尼诺现象强度较常年偏强,极端天气增多
在第四纪冰期时,北美五大湖周边地区(图中虚线区),全部被冰川覆盖,随着冰期结束,气温上升,留下大量的冰碛物。如今的北美五大湖周边地区森林密布,表层土壤变得肥沃,但底层贫瘠。读北大西洋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9. 受洋流影响( )
A. 甲处海岸线破碎 B. 乙处海域多冰山 C. 丙处渔业资源丰富 D. 丁岛全年气候寒冷
10. 导致北美五大湖周边地区现今土壤表层变肥沃,底层变贫瘠的原因主要是( )
A. 冰川在表层沉积了大量有机物,随着冰川融化形成有机质层
B. 冰川侵蚀至成土母岩层,在冰期结束后重新形成新的土壤层
C. 森林生长为表层提供大量有机质,根系吸收了底层营养物质
D. 冰期结束后流水作用携带大量成熟土壤在湖泊周边区域堆积
近年来,银川市不断加大对湖泊的保护和恢复力度,通过开挖河道,恢复被排干的湖泊,增加城市湖泊数量,扩大湖泊面积。读图,完成问题。
11. 银川市恢复区域内湖泊的水源主要来源于( )
①抽取地下水②农业生产退水③引黄河水④截留雨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2. 银川市恢复和增加城区内湖泊的主要目的是( )
A. 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B. 提升土地商业价值 C. 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D. 应对城市内涝灾害
浙江是水稻种植大省,普遍以双季稻经营为主,每年7、8月份存在“双抢”,即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近年来,省内许多地区的种粮大户开始种植再生稻。再生稻,顾名思义就是收了还能再生的水稻。一般情况下,再生稻在3月份左右播种,8月份进行第一次收割,割后再生稻又发苗抽穗,11月份进行第二次收割。据此,完成问题。
13. “双抢”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障晚稻生长期间有足够的水分 B. 充分利用“双抢”期间的晴朗天气
C. 确保晚稻的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D. 降低晚稻秧苗生长期间病虫害发生机率
14. 种粮大户由种植双季稻向种植再生稻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交通 C. 劳动力 D. 政策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千米,聚集了近20万韩国人,是北京最大的韩国人聚居区。下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读图,完成问题。
15. 下列关于韩国人聚居区说法正确的是( )
A. 1992—1998年花家地产业基础完善吸引韩国人口迁入
B. 1999—2002年花家地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
C. 2003—2008年望京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D. 2009年至今望京聚居区的单中心空间格局进一步强化
16. 外籍人口大量迁入给望京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 人口集聚扩展了本地居民生活空间 B. 文化差异加大了社区管理难度
C. 收入减少降低了地区人均消费水平 D. 区域发展改善了望京的生态环境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图,①所在地区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读图,完成问题。
17. 图中岩石及断层的形成按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⑤⑥④ B. ②①⑤③④⑥ C. ①②⑤③④⑥ D. ②①③⑤⑥④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③处可能会找到三叶虫化石 B. ⑤断层两侧岩层倾斜方向不同
C. ①处岩层受挤压,岩层较坚硬 D. ⑥断层东侧岩层向南水平移动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35.8°N,111.5°E)被认为是最初的“中国”,在此发现了世界最早的观象台和圭表。观象台从观测点通过东2缝至东12缝观测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2009年6月21日,科研人员用圭表测到当天正午的圭尺影长比推断的陶寺文化时期当天的要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当从东12缝观测到日出时,其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
A. 3:30 B. 5:30 C. 7:30 D. 9:30
20. 同现在相比,陶寺文化时期(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大 B. 春分日太阳高度角更大
C. 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更慢 D. 冬至日日出方位更偏东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伴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高铁网络不断完善,在很多大城市特别是地级市都开始出现“一城多站”的现象,但在部分中小城市也有此现象出现。读高铁“一城多站”布局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在部分中小城市出现的“一城多站”布局类型,最可能是( )
A. (a)、(b) B. (b)、(c) C. (c)、(d) D. (b)、(d)
22. 关于图中4种“一城多站”模式说法正确是( )
A. (a)模式存在高铁站点地区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B. (b)模式会增强所在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集聚力
C. (c)模式高铁站在城区中心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D. (d)模式会增强城区外站点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23. 近年来“互联网+”正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实现全面深度融合,多个互联网行业巨头及互联网农业创业公司纷纷涉足。智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促进“三农”发展的新动力。读“互联网+”农业创业公司六大模式图,“互联网+”农业创业公司对乡村振兴的主要作用是模式( )
①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②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③降低了生产销售的成本④促进了农产品的深加工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大气的垂直速度(ω,单位:Pa/s)是表征大气垂直运动的物理量,其值为正代表下沉,值为负代表上升。下图为某年7月北方部分区域经历的一次锋面气旋系统过境相关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图为锋面过境前后①②③观测点的气温、气压、风向时间变化图,其对应的观测点位置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25. 沿116°E经线垂直速度的纬度—高度剖面图所示时刻最可能是( )
A. 2:00 B. 8:00 C. 14:00 D. 20:00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洛瓦底江流经缅甸南北,是该国第一大河,其河口处泥沙丰富,形成巨大三角洲,在其中部的河谷地区(甲地)有大面积热带草原分布。茵莱湖是缅甸第二大湖,湖上有二百多个水上村落,当地农民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覆盖上湖泥,造成新的“浮岛”,人们在上面种植各种蔬菜和其它农作物。
材料二:右上甲、乙图为左图中对应位置气温降水图,右下图为茵莱湖“浮岛”景观图。
(1)说明甲处形成热带草原景观的气候原因。
(2)分析茵莱湖当地农民采用“浮岛”种植方式的自然原因。
(3)分析乙处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港口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滨江临海,河港海港兼备。海港主要有连云港港、盐城港,河港主要有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南通港、扬州港、无锡(江阴)港、泰州港、常州港等。2021年,江苏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9973.75万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80861.71万吨。
材料二:为缩小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自2006年起江苏开始制定苏南、苏北共建产业园建设,将苏南地区园区建设先进管理理念、良好产业基础、优秀人才团队与苏北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对接互补,引导推动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和集聚,围绕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材料三: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交通枢纽、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如图为江苏省区域示意图。
(1)分析江苏省内河航运竞争力强于海运的自然原因。
(2)简析共建产业园对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从区域空间组织角度阐释上海对周边区域辐射功能强的主要原因。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材料二: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35%,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的方式(“稻-草”、“稻-稻-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三:下图为江西省地形图及鄱阳湖示意图。
(1)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
(2)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
(3)从土地资源的角度,分析江西省适宜实行“藏粮于草”的原因。
(4)说明江西省发展“藏粮于草”的综合效益。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十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答案,共9页。
2023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共8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十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月考)试题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十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月考)试题地理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地植被类型的特征为,夏初时,与乙处比甲处表层,受洋流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