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后作业题,共5页。
2.11 元朝的统治 课时训练 【知识点训练】知识点一 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其版图‘有汉唐之地而加大’,其人民‘有汉唐之民而加多’。包括西藏的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就都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内了。”这个王朝是( )A.辽 B.北宋 C.金 D.元朝2.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公文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这反映了元朝( )A.疆域辽阔统一 B.中央集权衰落C.重视科技创新 D.海外贸易发达3.元末有诗云:“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反映了元朝( )A.中外交往活跃 B.民族交融加强C.实现了全国统一 D.商业经济繁荣4.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话说元朝”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分析材料】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而天下为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两点历史信息。 (2)材料中使“天下为一”的人物是谁? 【理解学习】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3)上述诏令体现出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论从史出】史 实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4)根据以上史实,你能推理出什么结论? 知识点二 行省制度5.元朝中书省的职能是( )A.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B.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C.负责全国的监察事务D.掌管全国的财政事务6.元朝时非常重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具体履行这一职责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C.御史台 D.中书省7.《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三司 B.行中书省C.中书省 D.宣政院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2)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来管理辽阔的疆域?请说说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 (3)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何重要作用? 知识点三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 )A.秦朝设置南海郡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C.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D.清朝设置台湾府10.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的标志是( )A.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B.元政府在西藏设安西都护府C.元政府在西藏设北庭都护府D.元政府在西藏设西域都护 【能力点训练】能力点一 认识元朝的行省制度1.下面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行政区划的局部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历史地图反映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 A.周朝 B.秦朝 C.宋朝 D.元朝2.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分裂割据 B.实现国家统一C.强化思想控制 D.开发边疆地区3.“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这段话评论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能力点二 归纳元朝对边疆地区管辖的表现及意义4.与下列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朝代相关的史实为( )A.杯酒释兵权 B.签订“渣渊之盟”C.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D.最早发行纸币5.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置掌管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6.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了蒙古政权②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设置澎湖巡检司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简图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材料三 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再次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辽阔。对地方包括西藏、澎湖和琉球实行管辖。这样,全国各地区都在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1)材料一中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3)元朝是怎样对西藏、澎湖和琉球进行管辖的?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统一对各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知识点训练】1.D 2.A 3.B4.(1)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元朝统一了全国;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等。(2)忽必烈(或元世祖)。(3)民本或农本思想。(4)元朝时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5.B 6.C 7.B8.(1)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2)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立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元朝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9.B 10.A【能力点训练】1.D【解析】根据地图中显示的都城大都、中书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有岭北、陕西、河南、辽阳等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元朝的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故选D项。2.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以“犬牙交错”为行省划界的依据,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防止分裂割据。故选A项。3.C【解析】解题关键是题干中信息“行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设立行省制度。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C项。4.C【解析】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元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故选C项。5.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故选D项。6.C【解析】元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元朝时,中央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7.(1)三省六部制。提高了办事效率,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等。(2)行省制度。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3)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4)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辨析改错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教师版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docx、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学生版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