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一(下)联合考试化学试卷(第一次)(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一(下)联合考试化学试卷(第一次)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只会越用越少
B.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来生产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等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都是可形成酸雨的气体
2. 下列变化可以说明具有漂白性的是( )
A. 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B.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C. 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的红色褪去
D. 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的红色褪去
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常温下可以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 放热反应为“贮存”能量的过程,吸热反应为“释放”能量的过程
C.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D.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B.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C. FeO溶于稀:
D. 过量通入NaClO溶液中:
5.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粗盐 |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
B | 饱和溶液、洗气 | |
C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
D | NaCl固体 | 加热 |
A. A B. B C. C D. D
6.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 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
C. 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 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 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 氨易液化,液氨汽化要吸收大量的热,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表示与反应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 NO、都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C. 和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具有的总能量
D.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9. 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B. C极为电池的负极
C. 电流从C极经导线流向Fe极 D. 在C极表面被还原
10.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①由X、Y电极组成的原电池,X电极增重;②由X、Z电极组成的原电池,X电极质量减少;③由Y、W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B. C. D.
11. 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末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生成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B. B的转化率为
C. 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D. 时,A的浓度为
12. 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采取的措施是( )
A. 用粗含Cu、代替纯Zn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B. 在月饼包装内放脱氧剂
C. 燃煤发电时用煤块代替煤粉
D. 食物放在冰箱中
13.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发生反应,能说明反应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D.
14. 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与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的混合后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生成硝酸。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溶液,恰好沉淀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反应过程中转移了的电子 B. 消耗氧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C. 参加反应的是 D. 混合气体中含标准状况
15. 能量转化是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可能大于常规天然气。下列有关页岩气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页岩气属于新能源
B. 页岩气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甲烷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页岩气可以作燃料电池负极燃料
有关的电池装置如图:
编号 | a | b | c | d |
电池装置 |
①上述四种电池中,属于二次电池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②a装置中,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是___________填“从Zn流向Cu”或“从Cu流向Zn”。
③d装置放电时总反应为。写出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若将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
①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负极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解质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
②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当外电路中转移时,电解质溶液减少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16. 在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到,___________。
若降低温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下同,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
第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
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反应中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即图中交叉点
B. 混合气体中的浓度不再改变
C. 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反应达到平衡,此时体系内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17.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实验步骤为:连接仪器、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酸,加热。
②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验证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在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①假设只有少量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溶液变浑浊,证明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③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 氯水 | 氨水 |
沉淀的化学式 | _____ | _____ |
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全,发现圆底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圆底烧瓶中存在余酸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银粉 溶液 铁粉 溶液
18. 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被还原、为止水夹,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装置中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甲、乙分别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硫酸、碱石灰 碱石灰、碱石灰
C. 碱石灰、无水氯化钙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若能够被还原,预期C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
工业上常用碱液来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
①
②
现有一定条件下和bmol NO的混合气体恰好被200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a、b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化石能源在短时间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来生产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等,故B正确;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故C正确;
D.、都是可形成酸雨的气体,不能形成酸雨,故D错误。
选D。
2.【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二者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不选;
B.二氧化硫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二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不选;
C.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C可选;
D.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通入后发生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的红色褪去,体现了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D不选。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在常温下可以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吸热,在常温下能发生,故A错误;
B.放热反应为“释放”能量的过程,吸热反应为“储存”能量的过程,故B错误;
C.断开化学键的过程是吸热过程,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热,故C正确;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成正比例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析】A.用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把氧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一水合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FeO溶于稀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过量通入NaClO溶液中生成氯化钠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除粗盐中的氯化镁,加入KOH溶液会引入杂质,应该用NaOH溶液除粗盐中的氯化镁,故A错误;
B.、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中的,故B错误;
C.灼热的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铜和氮气不反应,不能用灼热的铜网除出氧气中的氮气,故C错误;
D.氯化铵加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加热可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铵,故D正确。
选D。
6.【答案】A
【解析】A.浓氨水遇碱石灰放出氨气,实验室可以用装置甲制备氨气,故选A;
B.浓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不选B;
C.体系密闭,若用装置丙收集氨气,空气无法排除,故不选C;
D.氨气极易溶于水,漏斗口浸没在水中,若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引起倒吸,故不选D。
选A。
7.【答案】D
【解析】A.含有氮元素,可用作化肥,故不选A;
B.浓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故不选B;
C.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纸浆漂白,故不选C;
D.氨易液化,液氨汽化要吸收大量的热,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故选D。
选D。
8.【答案】C
【解析】A.与反应生成2molNO,断键吸收的能量为,成键放出的能量为,所以反应中吸收的能量为180kJ,故A错误;
B.NO、都属于大气污染物,故B错误;
C.氮气和氧气反应吸热,和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具有的总能量,故C正确;
D.NO不能与碱反应,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选C。
9.【答案】B
【解析】A.铁是该电池的负极,电解质为,该电池的总反应为,故A正确;
B.铁是该电池的负极,C极为电池的正极,故B错误;
C.铁是该电池的负极,C极为电池的正极,电流从C极经导线流向Fe极,故C正确;
D.C极发生反应,在C极表面被还原,故D正确。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①由X、Y电极组成的原电池,X电极增重,说明X是正极,则还原性;
②由X、Z电极组成的原电池,X电极质量减少,说明X是负极,则还原性;
③由Y、W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说明还原性。
可知 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故选D。
11.【答案】B
【解析】
A.变化量比等于系数比,,,故A正确;
B.B的转化率为,故B错误;
C.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故C正确;
D.时,A的浓度为,故D正确。
选B。
12.【答案】A
【解析】A.粗锌中含有的杂质可以与锌构成微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纯锌不能,故A选;
B.在月饼包装内放脱氧剂是为了防止月饼被氧化,属于减慢反应速率,故B不选;
C.煤块接触面积小,反应速率慢,故C不选;
D.因冰箱中温度低,降低反应速率减缓食物腐烂,故D不选。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A;
B.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同,压强是变量,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B;
C.投料比等于系数比,氮气、氢气的浓度比始终为,,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C;
D.,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D。
选B。
14.【答案】D
【解析】整个过程中Cu失去电子,转化为;得到电子,转化为和NO的混合气体;和NO,与、水反应失去电子,转化为,而得到了电子;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量是守恒的,铜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化为,再和2个结合生成,可知转移的电子数目等于的数目,,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也是,,据此分析。
A.根据分析,反应过程中转移了电子,故A错误;
B.转移了电子,则需要,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故B错误;
C.在反应过程中体现出了酸性和氧化性,体现酸性的硝酸,转化为了,根据;体现氧化性的硝酸,转化为和NO,设,,则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和物料守恒,有,求得,根据物料守恒,则体现氧化性的。参加反应的是,故C错误;
D.根据C中的分析,,其在标况下的体积为,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
① d ②从Zn流向Cu ③
①Fe;氧化;溶液 ②有红色固体析出;4
【解析】【小问1详解】
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故A错误;
B.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放热,故B正确;
C.甲烷分子中H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没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可以作燃料电池的负极燃料,故D正确。
选AC。
【小问2详解】
①铅蓄电池可充电,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属于二次电池的是d。
②a装置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是从Zn流向Cu。
③d装置放电时,负极Pb失电子生成硫酸铅,负极反应式为。
【小问3详解】
①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是Fe,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溶液;
②正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单质,正极出现的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
③电池总反应为,当外电路中转移时,溶解铁、析出铜,电解质溶液减少的质量是。
16.【答案】
减慢;减慢
【解析】【小问1详解】
从到,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则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
【小问2详解】
若降低温度,分子的能量降低,单位时间内分子有效碰撞的次数减少,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减慢。
【小问3详解】
第之后,反应物的浓度继续减少,则表明反应仍正向进行,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
【小问4详解】
A.反应中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时,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混合气体中的浓度不再改变,则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变化量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未达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混合气的质量不变,则总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故选BD。
【小问5详解】
平衡时的变化量为,则的转化率为。
【小问6详解】
依题意,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反应达到平衡,此时体系内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
17.【答案】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高锰酸钾溶液 ③A中高锰酸钾不褪色,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②氧化性 ③ ;
①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同时生成水,浓硫酸逐渐变稀,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②cd
【解析】
【分析】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打开a,关闭b,用二氧化硫和碳酸氢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硅酸钠溶液反应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打开b,关闭a,检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小问1详解】
①实验涉及气体的制备及性质,所以连接装置后要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并检验是否除尽二氧化硫,A中试剂是高锰酸钾溶液。
③A中高锰酸钾不褪色,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小问2详解】
①少量和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变浑浊,说明发生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证明具有氧化性。
③氯水具有氧化性,滴入氯水,发生反应,沉淀是;
滴入氨水,发生反应,沉淀是。
【小问3详解】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同时生成水,浓硫酸逐渐变稀,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
②验证硫酸剩余应验证的存在,而不能验证,因为溶液中有。
银不与硫酸反应,不能证明硫酸的存在,故不选a;
和反应生成沉淀,不能证明有存在,故不选b;
铁粉和酸反应生成氢气证明有存在,故选c;
溶液可以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证明硫酸的存在,故选d。
选cd。
18.【答案】
气体红棕色变浅,瓶壁上有水珠生成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
【解析】【小问1详解】
A装置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氨气、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2详解】
硫酸、五氧化二磷均属于酸性干燥剂,与氨气能反应;碱石灰属于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氨气与氯化钙能反应;甲的作用是干燥氨气、乙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氮,所以甲是碱石灰、乙是无水氯化钙,故选C;
【小问3详解】
若能够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C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气体红棕色变浅,瓶壁上有水珠生成。
【小问4详解】
氨气、二氧化氮都污染空气,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小问5详解】
根据①、②,NO不能单独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a、b应满足的关系为,根据反应产物为、,NaOH的物质的量等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高二(下)联考 化学试卷(5月)(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高二(下)联考 化学试卷(5月)(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二(下)联合考试化学试卷(第一次)(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二(下)联合考试化学试卷(第一次)(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重庆市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晶体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