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作业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作业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作业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2·扬州期末)某国家公园中一个开阔地带,被多种多样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覆盖,而薮羚这种需要借助密林来隐藏自己的植食性动物则不敢前来觅食。后来由于肉食性动物的消失,薮羚才开始在这一地带进行觅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肉食性动物的消失不会影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
B. 肉食性动物的消失一般不会影响能量的传递效率
C. 薮羚和肉食性动物存在时可能加快物质循环
D. 薮羚和草本植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
2. (2022·无锡期终)生活在潮间带的滨螺常以小型绿藻浒苔为食。下图表示该潮间带中的藻类物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据图推测滨螺可能会改变潮间带中藻类的优势种
B. 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浒苔密度将先增加后下降
C. 滨螺的捕食作用提高了潮间带中物种的多样性
D. 浒苔中有机物的能量会有 10%~20%进入滨螺体内
3. (2022·南通海安学业质量监测)江苏某地积极开展“稻蟹共生”养殖模式。河蟹以水稻田中的杂草、腐殖质、害虫等为食,河蟹在觅食过程中能帮田松土,其排泄物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养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稻田中的水稻和河蟹是互利共生关系
B. 水稻田中的河蟹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C. 河蟹的觅食过程能促进水稻根部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D. 河蟹的排泄物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养料,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4. (2022·连云港三模)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硫循环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硫循环是指硫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流动
B. 过程①②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 过程③中硫元素主要以含S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D. 植树造林可吸收大气中SO2,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5. (2022·南通四模)秸秆的合理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秸秆放入沼气池中发酵生产沼气,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B. 秸秆还田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并可改善土壤结构
C. 秸秆青贮处理作为牛羊等的饲料,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秸秆作为培养基培育菌菇类食品,可使秸秆中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6. (2022·泰州四模)长桥溪是西湖上游四大溪流之一,整治前溪底垃圾成堆,岸边杂草丛生,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溪流后注入西湖,经生态修复后水清草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污水中有机物所含化学能
B. 该生态工程的设计须遵循自生、协调等原理
C. 跌水曝气处理的目的是促进水体厌氧菌降解有机污染物
D. 建造成的生态公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7. (2022·扬州三模)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零废弃”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 酶催化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
C. 废弃物再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
D. 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
二、 多项选择题
8. (2022·苏州期末)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大于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B. 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C. 对该草原某种濒危珍稀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一般不采取标记重捕法
D. 食草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之间由于食性差异比较大,基本不存在竞争关系
9. (2022·泰州四模)继2021年全人工合成淀粉之后,我国科学家再获突破,通过电催化将CO2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改造的酿酒酵母合成葡萄糖和油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体系所用的酿酒酵母属于生产者
B. 更换发酵使用的微生物能合成油脂、制造色素、生产药物等
C. 该体系生产葡萄糖和油脂效率的高低不受温度和pH等影响
D. 该体系不受季节、地域、气候的影响,还可推进“碳中和”
10. (2022·苏北四市期末)下图为利用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实现“无废弃物农业”的部分环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有( )
A. 蚯蚓作为分解者能有效促进物质循环
B. 蚯蚓和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C. 蚯蚓的分解作用能提高农作物对有机废弃物中能量的利用
D. 该模式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 非选择题
11. (2022·南京三模)下图为某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变化量,单位为109tC/a,未加括号的数字表示库存量,单位为109tC。在不考虑砍伐、火灾、病虫害等情况下,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可以近似看作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净碳交换量(碳收入和碳支出的差值),NEP是衡量陆地生态系统碳源分布的重要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据图分析,植物一年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________tC/a。如果考虑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等因素,则该生态系统的NEP是________(填“正值”或“负值”)。
(2) 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确定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北京冬奥会打造了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奥运会。
①冬奥核心区绿化造林成活率达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冬奥核心区造林的树种多以本地树种为主,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实现森林树种的多样化。核心区多选择本地物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涉及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②北京冬奥会严格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专用餐具加入微生物后直接变成水和气体,参与此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等物质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________逐级积累,最后可能进入人体;抗生素类的药物进入土壤后会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细菌,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废旧电池、过期药物应投入________(填颜色)垃圾回收箱中。
(3) 下列对“碳循环”“碳达峰”“碳中和”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碳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碳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②碳中和是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方式达到CO2相对“零排放”
③碳达峰是CO2排放量达历史最高后经平台期保持稳定的过程
④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2. (2022·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为了对重金属镉(Cd)污染的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选择水芹菜、灯芯草和水葫芦三种湿地植物设置了4种配植方式:A.水芹菜3株+水葫芦3株;B.水芹菜3株+灯芯草3丛;C.水葫芦3株+灯芯草3丛;D.水芹菜2株+水葫芦2株+灯芯草2丛。利用水培法模拟被镉污染的人工湿地,检测植物配植对模拟人工湿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可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镉等有害物质,既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又能防止环境污染。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2) 据图1可知,4种配植方式中,第3 d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组,到第7 d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组,由此可说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____________________会促进系统对Cd的去除。
(3) 从图2的A组、B组、C组结果比较可知,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是______________。综合图1、2结果可知,实验结束时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含量与Cd的去除率呈________。
(4) 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程。这种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有助于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这是因为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提高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周围分解________,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增多,植物生长更加旺盛,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第2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1. A 解析:肉食性动物和植食性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肉食性动物的消失会影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肉食性动物的消失一般不会影响能量的传递效率,B正确;薮羚和肉食性动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薮羚和草本植物之间存在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能调节两者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2. A 解析:由图可知滨螺种群密度的改变会影响潮间带中藻类种类,使得潮间带群落的丰富度发生改变,因此,潮间带中藻类的优势种也可能发生改变,A正确;潮间带的滨螺与浒苔的关系为捕食,因此,随着滨螺密度增加,浒苔密度将先减少,滨螺的食物来源减少,导致滨螺种群密度下降,然后浒苔密度将增加,B错误;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种类最多,多样性最高,滨螺的适度捕食才可以提高潮间带中物种的多样性,由图可知,滨螺的密度高于225个·m-2时,潮间带中物种的多样性反而下降,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因此,浒苔同化的能量会有 10%~20%进入滨螺体内,而浒苔中有机物的能量等于浒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错误。
3. C 解析: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水稻和河蟹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A错误;河蟹以水稻田中的杂草、腐殖质、害虫等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错误;河蟹在觅食过程中能帮田松土,增加氧气含量,能促进水根部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河蟹的排泄物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养料,但不能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4. B 解析:硫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流动称为硫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SO2、SO等形式存在,A正确; SO2危害植物主要是从气孔进入叶肉,光合作用是将CO2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①是植物利用SO2的过程,过程①不是光合作用,B错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硫元素主要以含S有机物(如含S蛋白质)的形式流动,C正确;植树造林可吸收大气中的SO2,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5. C 6. C 7. D
8. BD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虽然a确实是最大数量,但是环境不能维持这个数量,a点的纵坐标值大于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0%~20%,第二营养级不止包括食草动物,B错误;对该草原某种濒危珍稀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一般不采取标记重捕法,因其数量少,误差会大,C正确;食草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之间有共同的食物资源,所以两者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
9. BD 解析:该体系所用的酿酒酵母属于消费者,A错误;不同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不同,因此更换发酵使用的微生物能合成油脂、制造色素、生产药物等,B正确;酵母菌的生长受温度和pH的影响,因此该体系生产葡萄糖和油脂效率的高低受温度和pH等影响,C错误;该体系在室内利用CO2合成葡萄糖和油脂,因此该体系不受季节、地域、气候的影响,还可推进“碳中和”,D正确。
10. BC 解析:蚯蚓作为分解者,加快了有机废弃物的分解,有效促进物质循环,A正确;蚯蚓和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有机废弃物中能量不能被农作物再利用,C错误;该模式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正确。
11. (1) CO2 2.41×109 负值
(2) ①本地物种有较高生态适应性;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证本地生态系统安全性 协调 ②分解者 食物链(网) 红色
(3) ①②④
解析:(1) 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植物一年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4.26-1.85)×109tC/a=2.41×109tC/a。如果考虑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等因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的C,除了自身呼吸作用和掉落物的途径离开植物群落,还有生物质燃烧、木材生产、粮食、化石燃烧等途径,因此生态系统的NEP=4.26-1.85-1.5-0.18-0.22×2-0.73=-0.44,是负值。(2) ①如果选择外地物种,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选择本地物种可以避免外来物种入侵,保证本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本地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外来物种不一定能适应当地环境,成活率低。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因此“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涉及到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②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把有机物直接变成水和气体,属于分解者。根据生物富集可知,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食物链(网)逐级积累。废旧电池、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应投入红色垃圾回收箱中。(3) 无机环境中的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①正确; “碳中和”是指通过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以及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人类生产生活行为中产生的CO2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的过程,②正确;碳达峰是指CO2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位,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CO2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③错误;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固定到生物群落中,同时也可通过呼吸作用将碳以CO2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去,④正确。
12. (1) 生产者(湿地植物) N、P 自我调节能力
(2) C D 人工湿地中配植种类更多样的植物
(3) 水葫芦 正相关
(4) (自然)选择 有机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作业含答案,共15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作业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作业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第三营养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